旧时成都的店招和街名都以实用、明白、畅晓为目的,譬如马家巷,必定是姓马人家的居多,夫妻肺片就是夫妻店。同理,以行业性质聚集而取的街名亦很多,使本地人,特别是外地人寻着街名就可以办事。譬如肥猪市,是以肥猪交易为业,牛市口当然卖的是牛,以至于骡马市、羊市街、打金街、线香街……都是专门经营某一货品之地。盐市口是成都盐业交易的市场,它其实并不是一条街,而是一处地名。围绕着盐市口有东大街、染房街、梨花街、九龙巷(青年路)、下西顺城街、东御街、青石桥等街巷,并形成成都市中心的一个巨大商圈。从今天的意义上来说,盐市口商圈是指人民东路、人民南路、大业路和青年路,乃至于蜀都大道所形成的一个大圈,是成都市中心的商业腹地,众多新老商号云集于此,交通便利,人流如潮,是成都继春熙路商圈、骡马市商圈之外的三大商圈之一。如果说春熙路商圈是旗舰,骡马市商圈是护卫舰,盐市口商圈就是航空母舰。成都市的中心就是盐市口,在成都人心目中,一说到进城,不管是北门、南门、东门,还是西门,不管从哪一个方向,也不管从哪一条街道入口,都是奔盐市口而去。以盐市口为圆心,十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这大概就是成都城市的范围,出了这个范围就叫远郊,在这个圆圈中生活的人自豪地自称为成都人,圈外被人称为乡坝头。上海人把上海以外的人称为乡下人,广州人把广州以外的人称为北方人,北京人把北京以外的人称为下面的人,这都是区域的自豪感使然。自然成都人以住在盐市口一带为骄傲,说我们家住在皇城坝,或者说我们家就在人民商场后头,这是一种身份和排场,宁在盐市口有一张床,也不愿在乡坝头有一间房,这是成都市民的心理暗示,觉得住得越靠近市中心就越有脸面。当然今天的有钱人在郊外拥有别墅,但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在市中心要有一个落脚处,否则就失去了身份。
盐市口数十年来一直执成都商业的牛耳,亦是世界各国商家抢夺中国西部最大都市商业地盘的必争之地。向东有百货大楼、摩尔百盛;向北有新世界百货、盐市口广场、新中兴品牌商业广场、九龙广场、泰华时装批发城;附近还有大业百货、北京华联、染房街小商品市场、人民商场、仁和春天百货等。围绕着天府广场还云集着众多的百货名店。成都最大的电影城和书店都在这个商圈之内,随着人民商场和百货大楼的改造,盐市口商圈的地位还将提升。
盐市口在清朝时并非今天这般是一个街口之名,它还真的是一条街之名。清光绪五年,在这条街上设立了官盐店才有了街名。1942年建设盐市口广场,并在广场中心竖立刘湘铜像,1966年“文革”中铜像被毁。何况当年的所谓广场也就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坝子,用今人的眼光来看与广场之名完全不符,所以在汽车日益增多的今天,盐市口也就只能算是一个交通要道。当年,盐是最重要的生活和战略物资,四川周边的广大地区都不产盐,也不产茶,更不产丝绸,所以这些物资所起到的战略意义尤其彰显,盐业也就顺理成章地由官方垄断,最大的官盐店就要设在一个城市最中心的口岸。当年盐市口街是一条不长的街道,从染房街边金河上锦江桥北侧起,至东御街东口止,横跨原西东大街,不过百米左右。盐市口街从古至今都是成都的咽喉之地,成为成都“第一黄金口岸”,每一个时代变化最大的都是这一中心地带,所以街道几经变迁早已面目全非,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一个口岸之名。
在历史上盐市口一直沿用此名,只是在1966年8月的“文革”中被强迫改称为“英雄口”。“文革”时期一过,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改回原名。当年的盐市口也并不是一味的只卖盐,有盐就要有茶、有米、有油,油盐酱醋茶都是相关联的,因而盐市口一带的米店、油店极多,像“昌号”、“蜀山酿造社”、“发森茶号”、“天兴茶店”等众多的老字号就在这条街上一字排开。岁月沧桑,一条卖油、卖盐的街道演变成今天的商品集散地也是一种必然和众望所归。
盐市口是一个嘈杂的地方,各种叫卖声、音像店发出的音乐声、汽车声等等整天都不停息,街头店前招贴飞舞,促销者妙语生花,购物者睁大了眼睛生怕上当。这里是各种贩子、穿穿、托儿、掮客和骗子的会聚之地,每天都在演绎新的“成都故事”。
“到盐市口去找钱”成了一句口号。确实,在盐市口很容易找到钱,顶不济当伸手大将军(叫花子)要的钱也比别处多。盐市口人流如潮,这里的店铺寸土寸金,生意在这里永远不会衰败。什么商品在盐市口都卖不脱了,那肯定是遇上了真正的金融危机。哪怕今天金融危机在世界各国闹得甚嚣尘上,到盐市口去看一看,一点儿反应也没有。找商家一打听,他们会露出惊讶的表情反问:
“什么金融危机?我咋一点儿也没感觉到!”这就是成都的盐市口,似乎离外面的世界很远,看一看那繁华的景象,似乎又离外面的世界很近。作为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商业区之一,作为四川和成都商业中心的盐市口,被一派喧哗、闹热、繁华、浮光掠影、光怪陆离所湮没。
作为盐市口的副街“染房街”是成都著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在这条街上你想得到的小商品或想不到的小东小西应有尽有,一条500米长的小巷其热闹的程度与盐市口不相上下。过去染房街果真开有大染坊,因这条街临近金河,后金河废弃染坊也就关了门。在没有超市的年代,盐市口因为有人民商场而成为成都人购物的首选。人民商场几乎就是成都商品的代名词,因是国有的大商场,货品丰富,质量可靠而成为成都人购物的天堂。成都人爱在星期天逛人民商场,扯一尺布或买一双鞋也是逛一个上午的理由,目的是走累了去人民商场里面开的各种馆子饱一饱口福。在老成都人的眼里这座历经数十年的大商场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奇迹,它已成为成都人的精神情结,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人民商场始建于1953年,半个世纪以来不知给成都人带来过多少快乐和惊喜。笔者的第一台彩电、第一床蚊帐、第一件西装,乃至于第一双甩尖子皮鞋……数不清的第一种商品都是在人民商场购得。说到吃,最令人难忘的就是三合泥,在人民商场背街的三合泥小店十分破败,但做出的油汪汪的三合泥却使人永生难忘。另一种美食就是红苕粑粑,店堂居然开在公共厕所旁,现在想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当年的人们似乎并不在意,为了那一口美食大老远地找了去,因为那浸着油的红苕粑粑实在是太好吃了。
盐市口的另一大卖点就是当年的中心菜市场(今红旗商场的前身)。中心菜市场有几个进出口,一个在盐市口,另一个在提督街。中心菜市场是在1950年之后才建的,其原址为安乐寺,是明代蜀王为刘备的儿子阿斗刘禅修建的庙宇,取其蜀灭后所言“此间乐,不思蜀”的意思命名为安乐寺。后毁于火灾,清康熙年间重建。清末民初,安乐寺成为银钱市场,在这里进行银钱交易。当年的银钱比较混乱,有纸币,也有银圆,即便是银圆也有“大头”和“小头”之分,还有睁眼、闭眼的区别,关于银钱交易里面学问多得很。新中国成立后银钱市场关闭建起了中心菜市场,在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特别是“文革”期间中心菜市场成了成都人热切向往的地方。记得我小时候外婆就常常差遣我去中心菜市场排队买豆芽,别的东西大多要凭票供应,唯独豆芽是不限量的,我排队买五斤,然后再排一次又称五斤,乐此不疲,这不仅意味着有豆芽吃了,还可以趁此机会找外婆多要五分钱买肉包子吃。中心菜市场里有一家专门卖肉包子的店铺,五分钱一个的肉包子吃得人一嘴的油,那味道简直不摆了。
到了过年的时节,全家人几乎成天泡在中心菜市场。打油的打油,割肉的割肉,实在没有什么买的也要候在那里,等待有什么“欺头”、减价商品、处理品、出口转内销的商品或不要票证也可以买到手的商品出现,然后就冲锋陷阵般扑上去抢购,甚至于看见有人排队就跟着排起,再来问是卖什么东西。这简直成了一种游戏和乐趣,现在回想起来仍使人兴奋。生活在今天物资丰富时代的人们永远感受不到曾经经历过物资匮乏时代的人们的心理,我不知这是一种损失还是一种庆幸。每一种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总有不同的视野和感受,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有那个时代的欢乐和幸福,这也就是许多老成都人回味老成都生活的记忆所在。
盐市口承载过成都人太多的想象和记忆,1951年7月1日成都的第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在这里开业,盐市口作为起点站可以看出它在成都街道中举足轻重的地位。1957年5月1日,成都第一个小轿车出租站又在盐市口开办,当年的出租车是停在站上等人来租,而非如今在街上打车。特别要提到的是从1938年11月8日到1941年8月11日期间日军对成都进行的大轰炸,尤其是对盐市口等人群聚集区投下的炸弹,不仅把街道炸成了废墟,还炸死、炸伤平民无数,这在成都近代史上是一次惨痛的记忆。
成都首次遭到日军轰炸是在1938年11月8日,这是一次规模较小的试探性轰炸,有几架敌机在成都北郊的凤凰山机场和西南边的红牌楼一带投下了一百多枚炸弹。日机是在寻找目标,他们主要的目标是电信路上的电报塔,这在当年的成都是最高的建筑,并担负着通信的重要任务,倘使将其摧毁意义非常重大。但日机从空中根本找不到电报塔,因电报塔是一根根钢条拼接的,全部镂空,从空中俯视无法锁定,因而把炸弹投偏了很远。
最为惨烈的一次轰炸发生在1941年7月27日。这一天天空晴朗,这种晴朗的天气在战争年代意味着危险。果然,这一天上午10时20分、11时20分、11时25分警报不断响起,日军从运城机场和汉口机场出动轰炸机108架分四批向成都袭来,第一枚炸弹在北较场军校炸响,其状十分惨烈,黑色的烟尘冲向高空,从市区各个地方都可以望见。日机像鸟群一般飞过,投下炸弹446枚,其中有1000磅的巨型炸弹和空中爆炸弹403枚,少城公园和老皇城一带遭受猛烈轰炸,三洞桥和锦江两岸也被硝烟笼罩。城里的人们四散而逃,因旧式的民居大多是砖木结构,许多房屋就在人们的眼前化为废墟。那年月警报一拉响是最为惶惑人心的,成都基本不设防,没有地面炮火的威胁,亦没有空中战机的阻击,日机非常猖狂,人们一听见警报顾不上收拾家中财物,甚至来不及吃一口刚煮好的饭菜就纷纷逃命。城里缺少防空掩体,人们根本找不到藏身处,只能从各个方向往郊外跑,炸弹就在人们的身后炸开,等回过头来一看,到处都是尸首和伤残人员。1941年7月27日这次轰炸造成成都被炸、被烧的街巷达82条,594人死亡,1368人受伤。盐市口和春熙路是这次轰炸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地方。
1939年6月11日,日机27架轰炸盐市口,投弹111枚,炸死226人,炸伤432人,九龙巷化为废墟。1942年修复九龙巷,恰逢抗日青年远征军誓师出发,为纪念这次壮举,遂将此街改名为青年路。
许多人回忆起当年的大轰炸仍心有余悸,特别是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一生都不能忘记那些惨痛的记忆,更不能忘记在轰炸中死去的亲人。那些印着太阳标记的日军飞机给成都人留下的是永不磨灭的印象。当年成都我方力量很弱的空军进行了英勇反击,尽管双方力量悬殊,我方的飞机远比不上日本飞机,但仍击落了日机一架,日机坠毁,飞行员坂本一郎跳伞被捉。
相比之下,从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机对重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更为惨烈,在战争中没有了前方和后方的区别,日机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发动攻击218次,炸死市民11889人,伤14100人……这些数字揭示了当年惊人的一幕。
回到今天的盐市口,当年轰炸的痕迹早已不存,只是偶尔从某建筑工地挖出几枚当年日机投下未炸生满铁锈的炸弹才使人们又想起那些战争岁月。
说到盐市口除了这些沉重的记忆之外,给成都人留下的另一回想就是娱乐。在盐市口有许多电影院,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人民电影院(今西南影都)。西南影都坐落在顺城街与蜀都大道的十字路口,当年并没有蜀都大道,它与中心菜市场相邻。其实更早时连中心菜市场也没有,这里是安乐寺。人民电影院1950年前叫“蓉光大戏院”,是在1939年6月11日日机轰炸盐市口时留下的一片废墟上修建的。1943年春节开业,上演电影、京戏和杂技。1953年4月15日更名为“成都市第一人民电影院”,1989年被毁,此后重建,更名为西南影都。笔者曾是成都市影评协会成员,并在西南影都影评小组活动,所以参与了当年的更名事宜。当时为是否敢于将其称之为整个西南的影都很是争论了一番,怕被人说成是妄自尊大,但今天看来“西南影都”当之无愧,后悔的是当年没有把它修得更大、更高、更雄伟。其实,整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笔者都家居顺城街,所以经常光顾人民电影院,无数中国和外国的经典电影我都是在这里观赏的。当年的电影院破败得根本无法与今天的西南影都相比,而且今天的电影票价与当年也有天壤之别。当年两毛的票价在今天看起来恍若隔世,当年甚至有过几分钱一张的电影票,今天一张电影票动辄几十元,但今天的电影院基本上都亏本,要靠副业支撑。当年的电影院都是大堂,上千的座位座无虚席,电影院生意火暴,根本无须所谓的副业。一部电影人们要反复看,《刘三姐》我就看过不下十次,《小花》看的次数更多,现在的电影让你看一遍也要鼓足勇气,别人把电影票送给你也要推三阻四,提不起兴趣。当年参加影评活动与特别爱看电影有关,能够在人民电影院当一名影评员无不自豪,不仅可以免费看电影,还可以写影评,对那些影视作品评头论足多么惬意。今天有人找你写影评是一件头痛的事,你简直无从说起,电影都变成了无厘头、感官刺激、商业化炒作和戏说,这就使人想起当年在人民电影院看过的那些优秀的红色经典影片。
前面说过盐市口在成都人的心目中就是城中心,所有街道的距离都是以盐市口为圆心来测量的。你买了一套住宅距市中心有多少时间的车程,你就读的学校距市中心有多远的路程,你工作的单位在市中心的哪一个方位,人们无须点明盐市口这个地名,都早已在心目中有了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