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校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1)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2),故混而为一。其上不 (3),其下不昧(4),绳绳(5)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7)古之道,以御(8)今之有(9),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0)。
【词义注释】
(1)抟:读tuán,捏聚。
(2)诘:读jié,究诘,追寻,思议。
(3)皦:同“皎”,皎洁,光亮。
(4)昧:暗昧,黑暗。
(5)绳绳:与“纭纭”通用,多而杂乱的样子,或作渺茫解。
(6)惚恍:同“恍惚”,好像,似乎。
(7)执:握持,掌握。
(8)御:治理,驾驭。
(9)有:有形之物,指现实世界。
(10)纪:丝的头绪,引申为纲纪,要领。
【白话译文】
眼看不见的叫夷,耳听不到的叫希,手捏不着的叫微,这三方面都无法察觉,所以混而为一。它在上不显光彩,在下不觉暗昧,渺茫难以名状,还是回到虚无之状——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只能称它“惚恍”。向前寻不出它的源头,往后找不到它的终点。掌握这个自古就有的道,可以驾驭现实世界;能了悟往古的始源,这就是修道的要领。
【原意解说】
本章可说是老子对首章“无名万物之始”的初步诠释。由此说明:经文中的“无名”或“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而只是一种无法感知的无名之物,是一种超越时间、空间,支配宇宙的根本力量。这就是老子“强为之名”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