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3900000001

第1章 序

黄钊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故又名《五千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作者为春秋后期的老聃。全书思想渊博,蕴义玄深,措辞简约,载以韵律,类似格言,被誉为我国古代一部非常优秀的哲理诗。其行文高淡古奥,哲理深邃玄妙,读后回味无穷,确能引人入胜,对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军事、艺术、医学、科技以至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人生追求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

《老子》之后,道家或道教学派纷纷崛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同《老子》的思想体系保持着渊源关系。因此,《老子》一书既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发展演进的总纲,又是历代道教信徒们藉以依凭的最高经典。不仅如此,中国古代诸子百家蜂起并作、论道立言,也都从不同层面摘采过《老子》的思想精华,受到过《老子》智慧的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对我国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演进,作出过自己独特而重大的理论贡献。所以,《老子》一书,是我国文化史上留下的极其珍贵的学术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古往今来,历代学者争相对之潜心研究。可以说,我国学术史上有成就的学人,几乎无人不研究《老子》。正因为如此,注老学者,代有人出;注老之书,汗牛充栋,愈积愈多。它宛若滚雪球,越滚越厚,构成中国历史上别具特色的风景线,实际上从特定角度推进、促成了我国老学发展史的逐步形成。这无疑是值得关注的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有现象。

清代著名学者魏源曾说:“解老自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老子本义》)虽然,因“老子不复生”,人们对注老之书的是非难以评定,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否定历代注老思潮长存不衰的客观价值。其一,它告诉人们,《老子》之书开启了历代学人进行智慧思考的闸门,没有《老子》,就没有那些十分有价值的注老之作;其二,历代注老学者的不同思考,都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作者们研究《老子》的学术心得,因而丰富和发展了《老子》的智慧之思;其三,它还告诉人们,《老子》不是凝固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它可以常读常新,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人们,总是可以从中找出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原则,从而显示出它超时代、超地域的文化价值。透过这一切,我们看到了注老思潮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客观价值。其实,即使“老子不复生”,也完全可以评定各种注老之作的是与非。因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于任何注老之作的成败,读者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我们不必为“老子不复生”而惋惜。

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于注老思潮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之情。不仅自己投身于这一潮流,亲手撰成《帛书老子校注析》(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这部拙著,而且拜读过一系列有关注老之作,从中得到许多启迪与教益。

最近,笔者有幸读到库流正先生精心完成的《老子正解》书稿,感到特别兴奋。库老先生年已七十九岁。他早在年轻求学时,便酷爱中国古代哲学,立志从事于经史方面的研究。后因情况变化,长期从事农村基层工作,原来的抱负暂被搁置下来。直到1991年离休后,乃再续旧好,重操旧业。其对《老子》的研读,用功尤深,并于十余年前,即着手撰著《老子正解》。今年4月,书稿完成后,托人送给我看。我接到书稿后,对于库老先生以年近八十的高龄潜心于老学研究,感到由衷的钦敬。因此,我对于他的书稿的阅读,不敢有半点粗心。书稿在对原经文用功订正的基础上,又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最后做了原意解说。这些都有利于启导初学者阅读。我读完全稿,从中得到许多教益。深感它是一部不俗的好书。其内容之丰富,注释之谨慎,立论之新颖,考证之详实,文字之通俗,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首先,书稿写出了作者自己受老学熏陶的深切体验及其注老的纯洁动机。《前言》说:“以我这个年近八旬的老人,通过十年来对《道德经》的研读,自觉获益匪浅:一是以无私奉献为立命之本、幸之源,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老年观;二是知足知止,冲气为和,有利于保持安详、愉悦的健康心态;三是居下贵柔,修身积德,能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四是淡化欲求,永葆童心,使身体远离疾病和一切凶险。”毫无疑问,这个体验既真切实在,又纯洁朴实,它不仅写出了作者从《老子》书中得到的教益,也表达了作者注老的高尚追求。作者希望由此推己及人,把自己的体验扩展开去,让老年朋友们与之共识并践行。他说:“老年朋友如能身体力行,不仅可以固本培元,延年益寿;而且可以利家利国,泽及子孙。”透过这些,我们看到了作者多么清纯的写作动机。

其次,书稿在校正经文时坚持择善而从,用力甚勤。《老子》一书,自古版本繁杂,经文之词语,因版本之不同,而时见殊异,这给校正整理带来了实际困难。本书稿以王弼注本为基础,参照河上公本、傅奕本以及近年出土的帛书与竹简《老子》等多种版本,经过反复比较而确定取舍,最后形成作者整理校正出的经文。在这一过程中,作者自始至终坚持实事求是、择善而从的基本原则。如第四十六章,王本之“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一段文字,河本、傅本近同(河本末尾无“矣”字,傅本“常”作“恒”),帛书甲、乙本均脱损严重,不便比较。而司马光本及《文选·东京赋》李注引,此句无“之足”二字,高亨注本亦予删去。若依王、河、付诸本文字去解,确有难于畅通之弊。而依司马光等及高本去解,则文字豁然贯通。经过考虑,作者大胆选取后者,以订正王本。又如,第六十六章王本“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一段文字,河上公本与之相同,帛书《老子》甲、乙两种本子,亦大致相同(所不同者,只是在有关字句下多了几个“之”、“也”、“其”等虚词)。但考竹简《老子》,此段为“圣人之在民前也,必以身后之;其在民上也,必以言下之”,与以上诸本有着明显差异。对此,应当如何取舍?作者通过慎重考虑,最后选取了竹简本的文字。应当说,这个选择也是至允至当的。王本、河本那段文字,突出的是圣人在尚未“上民”、“先民”之时,实行“以身后之”、“以言下之”。不难看出,其“以身后”、“以言下”,是为了达到“上民”、“先民”之目的,这似乎有功利色彩,不符合老子“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本旨。而竹简本那段文字,则强调的是,圣人已经“在民前”、“在民上”的情况下,却能坚持“以身后之”、“以言下之”,这个“后”与“下”,没有功利色彩,它表明了圣人在处理与民众关系方面,所表现出的谦虚、守雌的高贵品质。两相比较,毫无疑问竹简本的文字更能体现老子本旨。作者选取该本,是很有见地的做法。

以上两例,不仅表明作者在校正老子经文中,善于择善而从和勇于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而且表明他对新出土的竹简《老子》也有较深的研究。这些无疑都十分难能可贵,表明其研读与校正《老子》用力甚勤。

再次,书稿在注译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老子》文约义丰,同一个字、词或句,往往可以引出不同解释,以致古往今来的注老学者,在对词义的注译方面见仁见智,各执其是,这就给今人注译《老子》带来许多困难。本书作者在注译方面,既注意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勇于突破旧说,提出新见。例如,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中的“其”字,历代注家多认为指民众,而本书作者却依据严复之意,认为此“其”乃指圣人自己。这个解释,确实更为合理。若将“其”释为民众,难免会给老子戴上搞愚民政策的帽子,这无疑有违本旨。而将“其”释为圣人自己,则完全符合老子主张圣人无为的原则。两相比较,可知此解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值得重视。

又第五十章“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一段文中“十有三”一语,王弼及其以后的注老者,多释为“十分之三”,本书作者则持不同意见,认为古人没有“十分之三”这个概念。他主张据《韩非子·解老》之说,将“十有三”释为“十三”,盖指人的四肢九窍等十三种器官。其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为一家之说,值得重视。

另外,本书在译解经文方面,坚持在通俗易懂上下功夫,这也是其重大特色。古往今来,人们都感到老子古奥难通,以至自晋代起就被列为“三玄”之一,一般人对之望而生畏,不敢问津。本书作者在译解经文方面,则力求通俗易懂,并且也确实取得了相应成绩。例如,第四十七章经文为: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按照此段经文,作者写出了这样一段翻译文字:

不出大门,能通晓天下事理;不看窗外,能了解自然规律;愈向外求,所知愈少。所以圣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为可以成(道)。

将这段经文与原经文对照,不难发现,它既在基本精神上符合原旨,又在文字上比较通俗流畅,特别是将“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译为“不行可以知(道),不看可以明(道),不行可以成(道)”,既通畅明达,又深得老子真谛,与以往一些译文相较,确有自己的独到之功,注重了译文的通俗,这对于扩大《老子》的读者面,发挥《老子》的文化价值,无疑有其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

综上所述,库流正先生用十余年的功力,撰成这部《老子正解》,确实有许多不同于前人的心之所得。这促使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年逾古稀的离休干部,能在老子研究中达到如此造诣?这除了他本人的文化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懈追求之外,还可能与他的年岁已高有关。

我在拙作《道家思想史纲》中,曾为说明老聃之所以能完成《老子》其书的理论创造,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从《老子》书的内容来看,非久历世事的人是写不出来的。由于老子其人年高久寿,因而阅历无比丰富,熟悉人间的世态炎凉,具有老成持重、老谋深算、老马识途的慧眼,因而能运用‘微妙玄通’之道,以阐明通达古今的人生哲理”,并最终创作出《老子》其书。因此,年高久寿,是《老子》得以问世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高有助于著成《老子》一书;同理,年高也有助于研读并体验《老子》。这是因为,年高之人久历世事,对人生和社会有着自己深切的体验。他们看问题比别人更深透、更能抓住要害。从这个意义上说,老人读《老子》,易于从心灵深处引起共振,发生共鸣,做到心心相印,因而易于体悟老子的本旨。

近些年来,有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人并非专业老学研究者,却能在晚年写出引人注目的注老之作。例如,张松如先生,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署名公木)。在文革期间,他身处“牛棚”,坚持研究《老子》,用十余年时间,写成注老之作——《老子说解》和《老子校读》。当他写完《老子校读》之《序》时,已年高七十五岁。无独有偶,另外一位老者张吉良先生,原为江西某汽车修理厂工程师。他也是在晚年爱上《老子》,曾自言:“自1972年从牛群队伍中解放出来,业余游心于道德有无……历时二十年,写成《老子研究》。”该书出版时,作者已年近古稀(六十八岁)。类似情况还可以列举一些,因篇幅有限,不再赘述。可以断言,老者研读《老子》,定有其优势所在。库流正先生当属此类之又一典型。

以上我从不同角度对《老子正解》的特点或优点谈了一些个人意见,但这决不是说,该书什么都好。金无足赤,书亦难尽善尽美。该书自然也会有自己的不足。例如,由于作者极力追求通俗易懂,以致在注译方面也会存在某些需要推敲之处。追求通俗易懂,本是优点,但掌握不好“度”,也会产生缺点。《老子》毕竟是两千五百余年前的古文献,虽然可以尝试译成今文,但又必须注意保留古风。过度之通俗,难免将其现代化。我这样说,决不是批评该书有现代化嫌疑,而是强调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我们在注译时,应当对此有所谨慎,以防失度。在这方面,笔者愿与库老先生共勉。

应作者之邀约,我对《老子正解》谈了以上一些读后感。是为序!

2004年7月于珞珈山“勤补书斋”

(本序作者黄钊系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一生成就悟《论语》

    一生成就悟《论语》

    《论语》是一部古老的哲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现实生活的指导书,它的许多思想和原則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从古至今,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本书目的正在于解析《论语》智慧对人们在当今社会成就人生的重要意义。书中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到的点评,对《论语》中有关如何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把《论语》的智慧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读者更透彻地领悟《论语》,用《论语》的智慧成就事业和人生。
  • 打开哲学之门

    打开哲学之门

    哲学未必就是一门艰深的学科,《打开哲学之门》是一本专为初次接触哲学的读者写的书,《打开哲学之门》舍弃了繁冗芜杂的哲学概念,从人应该如何生活等问题入手,结合人们切近的生活问题、认识问题、信仰问题,整合提炼哲学史上最优秀的哲学家的主要思想,借助故事及相关例子,用平易近人的文风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热门推荐
  • 三生伴君

    三生伴君

    女主绝不圣母,她有血有肉,有点儿小心计,有点小善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是她的信条,虽不至于锱铢必较,却也不会被人陷害差点挂掉后以德报怨,她会反击,会设计她执念太深,坠了魔道他一心追随,伴其入魔他是六界最强战仙陆饮白他成了她一生的追求和求而不得,而她却成了他唯一的软肋和让他此生唯一一次为之流泪的人作为一个人参精,她浑身都是宝,误打误撞的走上修仙路,被妖怪追,被神经质仙友坑,被美人师父丢,还被当作破坏人家基情的第三者叉了出来什么?师傅收她为徒只为了她这个人参精浑身是宝?还是个便携式移动药箱?!直到他的风华沉寂,他才明白,追索了一生,无非是想再听她应一声“徒儿在呢”仙又如何,我愿伴你入魔
  • 三国入侵都市

    三国入侵都市

    都市英雄对抗变态三国群雄,受难英雄王的逆天崛起之路。这是一座总是被入侵的英雄都市,经历了武侠次元、仙侠次元、奇幻次元、科幻次元、玄幻次元、游戏次元,六大文明体系的入侵后,两千年的和平让七大文明相互融合形成新的都市。当英雄落寞毫无用武之地,新的入侵来临,一个属于英雄王的时代来了!我的英雄,该是你踏上舞台的时刻了。英雄变身!在属于你的世界里肆意昂扬吧!Ps.这是一部将血液燃烧殆尽的英雄史诗!
  • 天灾近卫

    天灾近卫

    在银月城监狱囚禁了数载的路西法无故的消失,人族与暗夜精灵陷入恐慌,将要面临的是什么?战争还是报复一切都不得而知……
  • 十争

    十争

    一凤,一楼,群芳谱。一曲,一鸣,凤求凰。月黑风高,杀人夜。风雪春深,藏尸时。古道枯草,无名氏。花前月下,含笑人。
  • 直男受不受

    直男受不受

    陈晟因为车祸捡到一个貌似未成年的男生。年龄不详,姓名不详,住址不详,还玩起失忆这种狗血电视剧的桥段。同居就这样无奈的开始,陈晟却直觉被自己捡来的大型犬有意无意的耍弄着。引狼入室后,才发觉一切已经太晚……
  • 重生之带着智脑穿越

    重生之带着智脑穿越

    本文讲述的是爱钱如命的钱小雪死后在外星人的帮助下,穿越重生在战神云潇的身上,同样的身体完全不同的性格。场景一“钱小雪,你到底答不答应嫁个我”一个脸带面具的红衣男子,手里拿着一把烧的通红的烙铁。“你说你那么优秀到底喜欢我哪儿,我改还不行”被五花大绑在刑房中的钱小雪。“呵呵……我就喜欢你那是钱如命的小样”男子将烙铁放入水中嘶啦声不断。“呃……”。场景二“萧儿,我怎么做你才可以回到我身边”诸葛凌。“嘿嘿……这简单,只要你是处男就行”。场景三“雪儿,你还打算跑多远”白衣如谪仙般男子,百里流青。“师傅,咱不待这么猫捉老鼠的”。“你要是只老鼠就好了,也不用我这么费心”。“切……”。
  • 傲天帝君

    傲天帝君

    少年越寻忍辱负重,一路苦修。天道循环,他究竟如何逆天改命,成为皇者?
  • 极品炼星师

    极品炼星师

    秦越是一个炼星士,也是唯一的一个。别人修真,秦越修星。修真得道成仙,修星得道成何?秦越,一位传奇的炼星师,炼九天星辰之力,谱写万古不灭的神话。
  • 陨星之影

    陨星之影

    一把被封存在墓地深处的黑色镰刀。一个不谙世事的神秘女孩。“墓地的守墓人?那是什么?”“就是守墓人哦!”
  • 虚尊之主

    虚尊之主

    他,名为原木,本是由混沌虚空中的一块混沌石演化成灵的,又经过师尊教导亿万年的修炼,在师尊不知道为什么离去之后,终成为强大的第一人,圣尊,他为了寻找恩师,在这片广袤的虚空中漂流了无尽岁月。逍遥自在,饮酒作乐,遨游虚空。奈何大道三千,轮回万世,似乎上天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偶然一次的好奇,被不知名的黑洞所吸引,谁料探索不成反被黑洞吞噬进去。。。。。。敬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