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性格宽容的人一定是一个乐于施恩的人,因为施恩能够开阔一个人的心胸,使人心甘情愿、不计报酬地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当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乐于施恩的人自然能够得到他人的热心相助。反之,一个性格刻薄狭隘的人常常会以一种敌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而且处处提防他人,这种性格的人必将陷入孤独和无助中。一个人如果心胸狭小,自私自利,自然难以容人,而不能容人的人必然难成大事。一般而言,高效能人士往往是那些心胸宽广、热情善良的人,因为他们能够用宽容征服一切。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相处,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相反,占一分便宜,就招一次灾祸;存一分骄,就多一分屈辱。所以说:君子应该以宽容忍让为上策。
法国人有句话:“能够了解一切事物,便能宽恕一切事物。”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幸的事都是由于人们之间缺乏包容心而引发的。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禅师,一天晚上正在禅院里散步,突然看见墙脚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并没有声张,他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让小和尚没有想到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和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老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无条件的肯定会无限地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高大魁梧,脸被太阳晒得特别黑,而且在他的脸上还遗留着战场上的痕迹,他迈着坚强稳定的步子走在库法市场上。当他走过一家商店的时候,店主想显示一下自己的搞笑本领,把他的伙伴们逗笑起来,于是,他就把一袋垃圾扔向那个过路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个过路人并没有因此而发怒,更没有朝这边看一眼,继续迈着稳健的步伐朝前走去。当他走远以后,旁边的人对商人说:“你知道你刚才侮辱的这人是谁吗?”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从这里经过,我怎么会认识他呢?他也只不过是路过这里的其中的一员。难道你认识这人?”店主不屑地说着。“这个人你都不认识,他旁边的人对他说,真奇怪,刚才走过去的这人就是著名的军队首领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
“他是马力克·艾施图尔·纳哈尔?是真的吗?就是那个不但敌人听到他的声音就四肢发抖,连狮子见到他都会胆战心惊的马力克吗?”
“对,正是他。”那个人说。
听他说完,店主非常吃惊地说:“哎呀!我竟做了这样的傻事,我真该死,等到他回去以后肯定会下令严厉地惩罚我,我得赶紧去追他,向他求救,求他饶了我这一回。”
店主说完以后就朝着马力克走去的方向追去,但是,马力克并没朝家中走去,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而是拐进了清真寺,这个店主也跟着他进了清真寺。店主见他在礼拜,等他礼拜完之后,店主走到他跟前低着头说道:“对不起,我是刚才对你不礼貌的那个人。”
然而,马力克却对那个店主说:“向真主发誓,原先我是不来清真寺的,但是在我看到你太无知太迷误,无缘无故地伤害过路人,正是为了你我才来这里的,我为你而痛心。所以我来清真寺,想要祈求真主让他引导你走正道,我并没有像你猜测的那样想严惩你。”
享受宽容的幸福,就应该学会宽容。宽容他人对你的嘲笑,宽容朋友对你的误解,宽容领导对你的错怪。宽容一切你该宽容的,你会觉得你的心海宽阔得可以容纳山川大海,你会觉得你变得越来越豁达高尚。
只有宽容的人才会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在遇到危险,或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能够头脑冷静,遇难不惊,凡事都以大局为重。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
处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这是一种大度,是心怀宽广的君子所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是否也会保持这种君子的风范呢?
一对夫妇住在白隐禅师的附近,他们有一个女儿,女儿还没有嫁人就怀有身孕,夫妇俩很生气,于是就逼问女儿要她说出孩子的父亲,姑娘说是白隐。这对夫妇怒不可遏,找到白隐,对他狠狠侮辱了一番。听完后,白隐只说了一句话:“就这样吗?”孩子出世后,这家人把他送给白隐抚养。白隐走家串户去给孩子讨奶水,不知被多少人讥笑,但他却不介意,依然仔细地照顾孩子。过了几年后,这件事情真相大白,原来孩子的真正父亲是一个市井无赖,这家人耐不过面子,上门向白隐赔礼道歉,想要回孩子。白隐把孩子还给他们时,同样只是轻轻地又说了一句话:“就这样吗?”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或那样的屈辱与诽谤我们难免会遭遇到,但是,当这样的时刻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否像白隐禅师一样泰然处之呢?“就这样吗”简单的几个字却蕴涵了多少深意。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心胸坦荡,才能寝食无忧,与人交而无怒,是做人处世的艺术。得饶人处且饶人,人生本不必过于苛责别人,何苦双眉拧成绳,这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艺术,也是立身处世的一种态度,更是做人的涵养。
在聪明人的心中,生活是快乐的,精神是自由的,天地永远是宽阔的。
所以,襟怀坦荡的人常以退一步海阔天空作为立世不倒的生活鉴言。抱着无可无不可,可为可不为的豁达态度,享受自己的一份清静与快乐。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菜根谭》中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级安乐法。”这话告诫人们在道路狭窄之处,应该停下来让别人先行一步,有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独亨,要拿出一部分与别人分享。如果你经常这么做,经常这样想,那你就会快乐安祥。所谓谦让的美德也绝非一味地让步,你要知道,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的,有时候你是退了一步,让了一步,但这可能就是你的进步。即使终身的让步,也不过百步而已。也就是说,很多事表面上看起来是吃亏了,但事实上由此获得的必然比失去的多。
为什么必须谦让呢?因为谦让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好胜心,你要联络感情,就必须处处重视对方的自尊心,而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心,成全对方的好胜心,那就必须抑制你自己的好胜心。比如对方与你有同性质的某种特长或爱好,对方与你比赛,你必须善于先让一步,即使对方的技艺敌不过你,你也得先让对方占点上风。当然,一味的退让,也许会使对方误认为你的技术不太高明,不是他的对手,反而会引起对方无足轻重的心理。所以,在你与他比赛的时候,尽管有意要谦让,但必须先施展你的相当本领,先造成一个均势之局,使对方知道你不是一个弱者,再进一步施小技。把他逼得很紧,使他神情紧张,才知道你是个能手,再进一步,故意留个破绽,让其从劣势转为均势,他突围而出,继而从均势转为优势,结果把最后的胜利让于对方,对方得到这个胜利,不但费过许多心力,而且危而复安,心里一定十分愉快,对你也敬佩之心。如果互不相让,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两败俱伤。
一只巨蟒和一头狮子在一片原始森林里,一只羚羊被它们同时盯上了。
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在豹子扑向巨蟒的同一时刻,巨蟒也扑向了豹子。
这样,豹子和巨莽激烈地撕咬在一起。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死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于是,双方都拼死拼活地用着力气。看到了这一切,羚羊竟然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和巨蟒则不分胜负,双双倒地,它们完全没有察觉到羚羊的离开。
猎人看到这一场争斗,无限感慨地说:“如果豹子和巨莽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另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死。它们的悲衰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谦让可以消除误会,化解仇恨,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些谦让和宽容,而不是争得你死我活。所以,我们应该用一颗豁达之心让生命在谦让中延续,让人生在宽容中闪光。
让三分心平气和,忍一时风平浪静。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是因冲动而起,你也忍不下那口气,我也咽不下那口气,由开始的争吵发展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两败俱伤,既伤了和气又伤了身体,这样值得吗?
为什么就不能让一步呢?你让一步,我让一步,加起来一共两步,怒火不就自然而然平息了吗?高明的人,知道生命的可贵,懂得谦让的道理,所以他们心胸宽广,生活幸福。恰恰是那些愚蠢的人,为了出一口气而置自家的性命于不顾,结果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值得吗?
一对恋人因为不懂得宽容而分道扬镳;一对朋友因为不懂得谦让而形同陌路;一对父子争得面红耳赤,直到最后发誓脱离了父子关系,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诸如此类不懂得宽容的人,他们的人生之路能宽广吗?
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还有一个叫纪伯的人,他们两人是邻居。
有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一挪。第二天,陈嚣发现后篱笆被往后挪了,心想,你就是想扩大点地盘呗,我尊重你的愿望,满足你的需要。于是,等纪伯回家后,陈嚣自己又把篱笆往后挪了一丈,给纪伯让出了更大一块地盘。天亮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宽出许多,明白了陈嚣是在让着他,他感到很惭愧,不仅把侵占的地还给了陈家,还主动向后退让一丈。后来,这件事被当地的周太守知道了,非常赞赏陈嚣的行为和这行为带来的互让效果,抓住这个典型大力宣传,还命人立碑表彰,并将这个村子改名为“义里”。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忍让常常能带来互让。互让就是一种互尊。
互尊就是保持邻里、社会生存环境安宁、和谐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精神文明。假如陈嚣发现纪伯夜拔篱笆占地的占小便宜行为不忍、不让,其后果会怎样?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孟子曾说:“君子之所以异于常人,便是在于能时时自我反省。即使受到他人不合理的对待,也必定先反省自己本身,自问,我是否做到了仁的境地?是否欠缺礼?否则别人为何如此对待我呢?等到自我反省的结果合于仁也合于礼了,而对方强横的态度却仍然不改,那么君子又必须反问自己:我一定还有不够真诚的地方。再反省的结果是自己没有不够真诚的地方,而对方强横的态度依然如故,君子这时才感慨地说:他不过是妄诞的小人罢了。
这种人和禽兽又有何差别呢?对于禽兽是根本不需要斤斤计较的。”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大气度、真正有大胸襟的人,在跟别人发生冲突、矛盾后,不仅不会同非原则性的问题抓住不放、喋喋不休,不仅只是不计小人之过,而且关键是要有严于责己的精神。只有具备严于责己的态度,才能真正不计小人之过,真正地做到谦让。
从古到今,小至个人私交,大至国家外交,如果双方都有责己的雅量,发生矛盾之后,则任何矛盾都不难解决。如果只把眼睛盯着对方,不检讨自己,只知道责备对方,隔阂、怨恨就会越积越深,以至矛盾激化。
即使过失的责任主要在别人身上,那么在批评别人的时候,也要有“见不贤而自省”的气度。先正己,后正人;既责人,又责己。这就是古人说“责人者必先自责,成人者必先自我”,专责己者兼可成人之善,专责人者适以长己之恶”。(清李惺《西讴外集·药言利稿》)责己就是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和活的榜样去教育人、感化人。这样,别人才会心悦诚服,教育批评才能起作用。如果只责人,不责己,就会助长自己的错误。
古今历史上具有人格感召力的人都是严于律己的。街亭之役,马谡违反诸葛亮的调度,举动失宜,使蜀军大败。诸葛亮既斩了马谡,又上疏检讨自己,授任无方、用人不当的过失,自贬三级。诸葛亮为蜀之相国,“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但“刑政虽峻而无怨者”。这不仅因为他“用心平而劝戒明”,还因为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宽容不会失去什么,相反会真正得到很多东西;得到的不只是一个人,更会是得到人的心。要做到宽容,领导者首先要有宽广的心胸,善于求同存异,虚心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不要总是对一些陈年旧账念念不忘,更不要对一些细枝末节斤斤计较,因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属下在意的对象。
日本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其管理方法先进,被商界奉为神明。后腾清一原来是三洋公司的副董事长,由于非常慕名松下,于是离开三洋公司投奔到松下的公司,担任厂长。他本想大有作为,但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的失误,一场大火把工厂烧成了一片废墟。后腾清一非常担心,因为不仅厂长的职务保不住,还很可能被迫追究刑事责任。他知道平时松下是不会姑息部下的过错的,有时为了一点小错误也会发火。但这一次让后腾清一感到意外的是松下连问也不问,只在他的报告上批示了四个字:“好好干吧。”
松下明白,后腾清一的错误已经铸下,再深究也挽回不了公司的经济损失。另外,大多数人在犯小错误时,并不介意,所以需要严加管教,而在犯了大错误时,任何人都知道自省,还用你上司去批评吗?松下的做法深深地打动了下属的心,由于这次火灾发生后,后腾没有受到惩罚,自然会心怀愧疚,对松下更加忠心效命,并以加倍的工作来回报松下的宽容。松下用自己的宽容,换得了后腾清一的拥戴。
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计过失是宽容,不计前嫌是宽容,得失不久据于心,亦是宽容。宽容犹如春天,可使万物生长,成就一片阳春景象。
宽容,可以成为一种习惯
马修·亨利说:“我曾经听说,有一对大虾的脾气都很急躁,但他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却相安无事,过得舒适而安逸,因为他们制定了一条共同遵守的原则——一个人发怒时,另一个就保持冷静和宽容。”
大教育家苏格拉底一旦发现自己将要发火时,他就会降低声音来控制怒气。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处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那么一定要紧闭嘴巴,以免变得更加愤怒。许多人甚至会因为过分愤怒而死亡,突然的暴怒往往会引发一些突发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