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8100000025

第25章 中国礼制性建筑(4)

———清改明大祀殿(又叫大享殿)为祈年殿,并在国子监中建辟雍殿。

(二)中国宗庙建筑朝代特点

———殷商晚期,宗庙制度已初具轮廓,宗庙建筑的规模也相当可观。王庙实行“五庙”制,即商王立考庙(奉祀父亲)、王考庙(奉祀祖父)、皇考庙(奉祀曾祖父)、显考庙(奉祀高祖父)和太祖庙(奉祀始祖)。

———周初沿用商制,至西周中期时,周天子为周朝有开国之功的文王和武王专门增设了两个世室庙,形成了“天子七庙”的新制,并形成“左祖右社”建筑布局的基本观念。

———西周以后,随着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宗庙不仅被用作祭祖和宗族行礼之所,而且更成为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重大决策的地方。朝礼、聘礼及对臣下的策命礼等等,都必须在宗庙举行,所有的军政大事也必须到宗庙向祖先求告。宗庙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与朝廷并重,其礼制上的地位更在朝廷之上,成为国家和政权的最高象征。

———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君王的朝廷完全取代了宗庙的核心地位,成为国家政权中枢,宫殿成为都城规划的中心,宗庙才退出政治中心。但作为礼制上神圣崇高的场所和祭祀祖先、王族内部举行传统礼仪的处所,却一直维持到中国封建时代结束,宗庙在礼制上仍不失其原有的神圣与崇高和成为宫廷区规划布局的重要部分。此时,中低等贵族可以设家庙祭祀,庶民则无权建筑祖庙,只能在自己的居室致祭。

———秦统一中国后,皇家仿效周制而建七庙,社会上亦逐渐发展起“墓祭”之风气。

———西汉除沿用旧制外,“墓祭”之风尤盛,不仅京师建庙,陵旁立庙的“祭堂”建筑蓬勃发展,而且还把祖庙建到了先帝巡幸过的郡国,使宗庙、祠堂数量大增。

———东汉依“左祖右社”把宗庙建于宫城的左前方,充分体现了尊祖敬宗的观念。把宗庙置于宫城之外,是表示后辈不敢亵渎祖先;而在宫城左前方建宗庙,是依“天道尚左”的说法,宗庙所在,即是天道所在。明帝(刘庄)时,又改革了宗庙制度,不但废除了西汉的制度,而且还取消了天子七庙的古制,实行“同堂异室”的祭奉,即把许多祖先的神主集中在太庙内供奉。还建立了以朝拜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使帝王祭祖的重心从都城内的宗庙转移到墓地附近的陵寝。这种做法,后代虽有改变,但在多数时间内被沿用。

———魏晋至隋唐至北宋时期,臣民宗室祭祀以建家庙奉祀为主,但家庙规制等级更趋于严格,不得僭越,体现家庙数量少、规模小、不成比例之现状。

———南宋朱熹著《家礼》以后,臣民家庙改称为祠堂,其建筑形制、布置亦有明确规范。

———明代,民间兴建祠堂之风渐盛。嘉靖帝“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不仅导致了宗祠遍天下的局面,而且也使民间祭祖不得逾越高祖以下四代的限制也被突破。

———清代以后,民间建祠依然迅猛发展,在山东、安徽、广东、福建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一些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大祠堂。

四、中国祠堂建筑的种类及布置

(一)中国祠堂建筑种类

中国祠堂建筑的种类,依宗族组织可分为宗祠(总祠)、支祠和家祠。宗(总)祠规模一般都较大,所祀对象皆为始祖。有的大宗祠甚至是由数县范围内同族人士合资兴建,称之为统宗祠。支祠所祀为其支祖。各个家庭为其直系祖先所设供奉之所为家祠,又称家堂。先圣神灵庙祠建筑要么与宗教建筑相似,要么与总庙祠堂建筑相似,只是有规模大小和供奉对象的不同而已。

(二)中国祠堂建筑布置

祠堂的建筑布置,一般分为三种形式:

1.以朱熹《家礼》为蓝本的祠堂。即在正寝之东设置四龛以奉高、曾、祖、考四世神主,这种布局基本上是唐宋时期三品官家庙的形制。宋元及明初的大部分祠堂均属此类。

2.由先祖故居演变而来的祠堂。它主要为祭祀分迁始祖及各门别祖的祠堂,其平面布局依各地民居模式的不同而不同。

3.独立于居室之外的大型祠堂。其中轴线上,一般布置为大门———享堂———寝堂。享堂,是祭祀祖先神主、举行仪式及族众聚会之所;寝堂,则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或富商巨贾,往往还在祠堂前增建照壁、牌楼,精美壮观。

北京明清太庙

北京明清太庙,遵循和继承“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筑于紫禁城的东边,与西边的社稷坛一左一右,形成“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格局,占地约16.5万平方米。太庙本身由高达9米的厚墙垣包绕,封闭性很强。它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初皇家合祀祖先的地方。到了明代中期,嘉靖皇帝改变了太庙合祀的制度,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把太庙一分为九,建立九座庙分祭历代祖先。嘉靖二十年(1541年),其中八座庙遭雷火击毁,皇帝和大臣们认为这是祖先不愿分开,通过上天来警示他们。于是,在4年后重建太庙,恢复了同堂异室的合祀制度。太庙坐北朝南,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正门在南,四周有围墙三重,以三个封闭式院落组成,主要建筑集中于第二层院落中,由南向北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古朴典雅。太庙南墙正中辟券门三道,用琉璃镶贴,下为白石须弥座,凸出墙面,线脚丰富,色彩鲜明,与平直单一的长墙形成强烈对比,十分突出。入门有小河,建小桥五座。再北为太庙戟门,五间单檐庑殿,屋顶平缓,翼角舒展,为明代规制。入戟门为广庭,正殿稳稳坐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明时太庙正殿面阔为9开间,后殿为5间;清乾隆正殿扩为11间,后殿扩为9间,形成今天的规模。大殿梁柱外面用沉香木包裹,其他构件用金丝楠木,明间与次间的殿顶不用彩画装饰,全部贴赤金花,地面铺金砖(用苏州土经6道工序烧130天、再放于桐油里浸泡,因断之无孔,击之有金属声而得名)。殿内用黄色檀香木粉涂饰,气味芬芳,色调淡雅。牌位以西为上,按左昭右穆的次序摆设历代帝王神位,东庑十五间配殿供奉有功的皇室人1神位,西庑十五间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的神位。中殿(又叫寝宫)殿内设置神龛,是供奉历代帝后的殿堂;寝宫以北,用墙垣隔出一区为后殿(又称祧庙),专为供奉追封立国前的四代帝、后神主牌位。太庙中闻名于世的古柏在外层围墙间排列成行,与整个太庙建筑风格极其和谐,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凝重感和威严感,让朝拜祭祀者在祖先面前肃然起敬。

山东曲阜孔庙

山东曲阜的孔庙,是我国规模最大、建筑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是我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孔庙内宫殿式主体建筑———大成殿与故宫太和殿、泰山天贶殿并称为“东方三大殿”。它始建于春秋时期,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尊崇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大成殿,并御书匾额。孔庙经历代扩建重修,形成今天占地300多亩,成左、中、右三路布局,由五殿、两堂、两庑、一阁、一祠、一坛、十五碑亭、五十三门坊、九个院落四百六十六个房间组成庞大的建筑群体。整个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布局严谨,左右对称,高低错落,气势恢弘。从四柱三门、四块石鼓抱住八角石柱、顶部是莲花形座、上蹲王公府第才配有的独角奇兽———辟邪的“金声玉振”坊进入,过棂星门、大成门才能到大成殿。殿前甬道中间有一方形建筑,是孔子讲学的“杏坛”。杏坛后的大成殿为宫廷式建筑,坐落在两米多高的巨型须弥座石台基上,面阔9间,进深五间,重檐九脊歇山顶,黄琉璃瓦,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巍峨宏丽,气象庄严。檐下共有垫以覆盆莲花宝座柱础的二十八根云龙石柱,前面十根高约六米,直径不足一米。由整块石头深浮雕的云龙柱落在覆盆莲瓣式柱础上,每根石柱上二龙戏珠下托山海波涛的盘龙隐现于云雾中,栩栩如生。两廊檐和后檐的十八根水磨浅雕八棱形石柱每面雕出九条共七十二条团龙,各具神态。大殿石柱上共有龙1316条,数量之多、雕刻之精世所罕见,连紫禁城也不可与之比拟———可谓“虽无帝王之位,自有帝王之相;虽无皇权之威,却呈皇家之气”。殿内正中悬“至圣先师”横匾,神龛内供孔子脱胎塑像,两旁为四配(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十二哲(闵子骞、仲弓、子贡、子路、子夏、有若、冉耕、宰予、冉求、子游、子张、朱熹)塑像。大成殿前东西两庑,原供孔门弟子及儒家历代先贤,现已辟为汉魏六朝碑刻、《玉虹楼法帖》石刻和汉画像石陈列室。

孔庙大成殿前还有一宽阔平台,是祭孔时的“祭舞”之所,每次祭祀,平台上“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徐徐展开,乐音袅袅,庄严肃穆,气象轩然。台下铺陈石雕螭首,周围筑有双层汉白玉雕栏,并有复道四通。曲阜孔庙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奎文阁(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专主文章的星宿),其面七进五,上下两层,中间暗藏夹层,上层藏历代帝王赏赐的经书、墨宝,下层收藏历代帝王祭祀时所用的物品,暗层专门存放藏经经板。阁楼建筑工艺奇巧,结构独特。

本章小结

通过中国礼制祭祀建筑文化的传授,介绍了中国祭坛、庙祠建筑发展历史、种类、布置,以及天地日月、宗庙祖祠的粗略分析,为了解中国古代的秩序文明和社会风尚在建筑文化上的集中体现,提供了可观可行的体验。通过对天地、太庙、社稷、日月以及先圣、神灵祠堂等主要建筑的介绍,阐述了中国礼制祭祀建筑文化的习俗性和功能性。

思考与练习

(一)实训题

1.要求每位同学讲解一个民间祠堂式建筑。

2.收集祭祀文化资料、影像等,举行一次学生班级交流会。

3.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祭祀建筑的教学课件设计。

(二)简答题

1.简述祭祀建筑文化和主要内容。

2.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试简述中国祭祀建筑发达的文化基础。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惟有园林

    惟有园林

    本书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园林艺术家。他以鉴赏的眼光,描述了我国江南江北一个个著名的园林,如西湖园林、怡园、随园、苏州园林、恭王府等等。此外,作者对建筑、山石、布局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可以对读者观赏园林假以指导。
  • 山西老宅院

    山西老宅院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山西老宅院的崛起、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宅院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及风俗民情和时代特征。山西老宅院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本书让我们对大院文化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 土楼秘境

    土楼秘境

    这是土楼建筑史,这是风情民俗画,这是忧患沉思录。土楼,是闽西南乡村的一枚徽章-别在中国的胸前:土楼,是中国的一枚徽章,别在世界的胸前。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热门推荐
  • 凰逆天下:魔帝的特工狂妃

    凰逆天下:魔帝的特工狂妃

    她是华夏古武的传承人,亦是地球的巅峰强者,却不料竟是因为一场任务魂穿异世,成了另一个世界的智障儿。对此,夏婉溪表示,有一群宠溺无边的家人,逆袭什么分分钟搞定。可是强者之路上总有那么几个变数,比如说,那个死皮赖脸一直缠着她的真的是她在地球的好友么?总而言之,这是关于两人在强者之路上虐渣打怪升级,时不时秀个恩爱,装个小逼的异世生活。
  • 雨心海格桑

    雨心海格桑

    ‘’对与错,是与非,有什么关系,有爱就好。‘’“善与恶,正与邪,有什么关系,有你就好。”既见君子,云胡不夷。既见君子,云胡不瘳。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所知道的,只不过是,守护着你,直到不能守护为止,一切以守护开始,一切以守护为止。
  • 最后一个活人

    最后一个活人

    世界上突然所有的人都突然消失会怎样你是会去寻找真相,还是在家做吃等死。而我就真真的经历过这些,一个任何生灵都没有的时期,那么的孤独,那么的恐慌。我去寻找真相了,在这一段路上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肯定会喜欢的。故宫入夜后的禁卫军,发电厂里的老太岁,河北乡间的驴幽灵···下面就是我的真实故事,地球上的最后一个活人,叶文俊···
  • 北极生存

    北极生存

    一位失去同伴,失去自我,忘掉一切的人——罗尔,在风雪汹涌的北极,不忘生命的珍贵,坚持不懈,最终顽强得活了下来。
  • 拾荒时光

    拾荒时光

    有些错过的人,有些错过的事,就算交给时间来抹平,最终也会有残存在心里的印记。有人对你说的不见不散,最终真的不见不散,同一片天,同一片海,某人记忆中的留白,以后,你还会想起我吗?
  • 荒灵剑神

    荒灵剑神

    荒灵大陆,武道为上,强者霸道横行,弱者忍气吞声,请看一少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来到荒灵大陆上,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一位前辈的记忆和武功秘籍经过了几番波折,九死一生最后成就了自己的宏图霸业,成为荒灵大陆最强者,遭万人敬仰!!!
  • 三国之一世称雄

    三国之一世称雄

    现代大学生刘琦穿越成为汉末刘琦,跟随父亲携带圣旨去往荆襄赴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三国征程。还会重蹈覆辙,被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在赤壁之战后,瓜分荆州吗?刘琦强烈的表示,绝对不会,因为他拥有千古召唤系统,历史上的智士猛将任我召唤。曹操有典韦和许褚两大保镖,不怕我有秦琼、尉迟恭两大猛将,看谁能更胜一筹!刘备有五虎上将在手,不惧我有李存孝、罗士信、史万岁、高昂、斛律光五将,看最后谁能技高一筹!孙权有江东四大都督,哈哈,我的阵容更加豪华,四大军神:李靖、郭子仪、卫青、霍去病,看看谁更厉害。看刘琦带领千古雄杰,中兴汉室,大战群雄,实现千秋帝业!
  • 穷小子与高富帅

    穷小子与高富帅

    一个是身份卑微的穷小子,一个是身份尊贵的高富帅,而他们,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子,于是,从情场到商场,他们斗智斗勇,险象环生。一步步地摸爬滚打!一次次的机智交锋!商场、情场,演绎出惨烈感人的故事。她是他眼中的白天鹅,也是他心中的白雪公主,更是众多青年才俊追捧的白富美,面对事业和爱情,她将何去何从?本书向你讲述:一部草根的奋斗史!为你弹唱:一首事业与爱情的交响曲!
  • 仙游人界

    仙游人界

    堂堂的护天神将居然被令下凡。意外的失去了法力。可却遇到上古卷轴。从此在人间装逼。打怪兽。不知不觉竟然想要成为一个普通人。可仙帝的指令不得不接受。用十年的时间挽回六界和平。
  • 独宠商妃之墨涵清歌

    独宠商妃之墨涵清歌

    她,南宫涵,是被一只玉镯带来到异世的少女,既来之则安之,接手义母的家业,在商场上玩得风生水起,身份的疑云让她来到御城。遇见了孤傲神秘的墨凌染,结识到温文尔雅的夜岚曦,还有曾经受她帮助的靳寒。身世揭开的同时,一场隐藏多年的阴谋也随之浮出水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