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阙。阙又称作两观、象魏,是一单体或双体的高台建筑,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与牌楼(坊)的起源基本相同。阙,为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其本身的形象就凸现出高贵的神圣。《说文解字系传》称阙为宫室大门外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形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上2下方,两台子间之“缺”(阙)然为道,可通行,所以称为“阙”。因此,有人又将其称为“门阙”(门缺也)。阙多设置在城门、宫殿、宗庙、陵墓之前。又因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还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周礼·天官·大宰》上就有“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的记载。汉以后门阙建筑渐渐衰落,宋后已少有阙建筑。有人认为,明清故宫的午门是阙建筑的演变。
阙大致有三大功能:
其一,饰大门,别尊卑。不同等级的人,其门阙建造是不同的,地位愈高,门阙愈壮观,平民百姓是无权设置的。
其二,悬挂典章,昭示天下。政府每年元旦在此悬挂政事布告,晓谕天下。
其三,朝臣觐见,补遗思缺。臣子觐见皇帝,每路过此地,省心自问思过悔改或谏言天子帝王以效忠诚。
(五)中国古代宫室殿堂建筑装饰彩画
各朝代彩画的一般画式
秦汉时期,多绘龙纹、云纹、锦纹等。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多有卷草、莲瓣、宝珠、曲水、字等纹饰。
唐代的彩画,见之少量遗迹,主要以朱红、丹黄为主,间以青绿。
宋代彩画建筑,保留较多,也较规范化。宋彩画随等级不同而五彩遍装,其中梁额彩由“如意头”和枋心构成,并盛行退晕和对晕的手法,体现出秀丽、绚烂的风格。
元代,主要以“旋子彩画”为特色。
明、清两代彩画,主要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大类,也是至今见到的最多的古建筑彩画。
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清代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和玺彩画在构图规划上分为三部分,中央部位占整个木构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两端各占三分之一。中央与两端的图案形式互不相同。其特点是主要画面用叠加的《》括起,中间绘各式金色龙凤图案,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雄黄玉、雅五墨等,间补花卉并大面积沥粉贴金。和玺彩画以用金多少和所用的主要题材来定其等次贵贱,其种类包括金龙和玺、金凤和玺、龙凤和玺、草饰和玺、苏画和玺几大类。
金龙和玺,用折线形画出皮条圭线、藻头圭线及岔口线,在枋心藻头绘龙,主要用于中轴线上的宫殿建筑,如北京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大多数都是金龙和玺。
金凤和玺,与金龙和玺彩画形制基本相似,不同在枋心藻头绘凤,主要用于与皇家有关的建筑。
龙凤和玺,在枋心藻头绘龙凤,主要用于皇家的后宫类建筑,如后三殿(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和天坛祈年殿等多为龙凤和玺。
草饰和玺,在枋心藻头画草饰,又分成龙草和玺、楞草和玺、莲草和玺等。龙草和玺,主要用于皇家敕封的宗教类建筑、午门上画的是楞草和玺,天安门上画的是莲草和玺。
苏画和玺,主要用于皇家园林类建筑。
旋子彩画
旋子彩画,俗称“学子”、“蜈蚣圈”,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旋子彩画最大的特点是在藻头内使用简约成涡卷瓣旋花纹的花瓣,即所谓旋子,故而得名。旋子彩画可分金线大点金、石碾玉、墨线大点金、金线小点金、墨线小点金、雅伍墨等。旋子彩画用于梁枋处较多,其做法是:梁枋的全长除付箍头外分为三等分(叫“三停”),中间一段为枋心,左右两头叫箍头,里面靠近枋心者叫藻头,也有在箍头里面量出本枋子的宽度、面积,再画条箍头线,两箍头之间画一个圆形的边框,叫“软盒子”。盒子四角叫“岔角”,如两条箍头之间画斜交叉十字线,十字线四周各画半个栀花,叫“死盒子”。盒子还有整、破之分,中间画一整栀花,则为“整盒子”,斜交叉十字线者叫“破盒子”,其做法是“整青破绿”。旋子彩画用得最多的地方是在枋端,画法也有很多样。上面的叫“勾丝咬”,下面的叫“喜相逢”,其原则是依藻头面积大小而定,其长度以枋的长度而变,可分作三份。旋子彩画画面用《》括起,有时也画龙凤,贴金粉,视等级而定。旋子彩画最早出现于元代,明初即基本定型,清代进一步程式化,是明清官式建筑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彩画类型。
苏式彩画
苏式彩画,等级最低,与和玺彩画、旋子彩画的特点不同是在枋心。它以檩、垫、枋三者合为一组,大面积地在梁枋上绘制图案,因多用半圆形式,故被称为“包袱”。包袱皮内绘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以及各种故事、戏剧题材,底色多采用土朱(铁红)、香色、土黄色或白色为基调,色调偏暖。画法灵活生动,画面为山水虫鱼、人物花鸟,间补扇形、桃形、葫芦形各式集锦画。苏式彩画又分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黄线苏画、海鳗苏画、和玺加苏画、金线大点金加苏画等。
苏式彩画起于南宋时的苏州,当时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苏州匠人为南宋宫殿进行室内外装修,名声大振,至元明清诸朝,又为北京宫廷所用。苏式彩画的特点是格调高雅,富贵华丽,又具有一定的江南文化气质,文雅秀美,所以更为皇族喜欢。苏式彩画与和玺、旋子彩画都不同,其内涵更丰富,往往在勾画出具体而真实的形象,如花卉、风景乃至人物。
(六)屋顶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屋顶建筑以庑殿式、歇山式为主,总体形象类似于古建筑布局向四面大幅度伸展,屋顶曲线优美,建筑比例一般可达到正面高度的一半左右,从而突出其在中国宫殿建筑形制上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屋顶在建筑中的地位使其装饰具有雕塑意味,并服从一定的思想表意作用,因而也更具形式装饰美(纯精神性)。如顶脊鸱尾的加强、突出意义;角兽的等级、性质意义。吉祥安定、勇猛威严、驱降邪恶、主持公道通过艺术表现的形式,达到心领神会的精神境地,既合建筑需要,又合人们审美需求。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风格,有圆顶、囤顶、平顶、坡顶、盔形顶、四角攒尖顶。顶部的结构,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四种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又演变成重檐、顶、抱厦、龟头殿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形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庑殿顶
庑殿顶,这种屋顶前后左右都是斜坡,俗称“四大坡”,屋面两坡相交处搭盖严密,与前后两坡相交成为四条脊,加上正脊形成四坡五脊,故又叫“四阿顶”或“五脊殿”。一般用于皇宫、庙宇的主殿,特别重要的殿可用重檐庑殿顶。
2.歇山顶
歇山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共九条脊组成。歇山顶山面有博风板、悬鱼等,是装饰的重点。山花面的雕刻与彩画富于变化,并有单檐、重檐之别。
3.悬山顶
悬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两面坡式屋顶。特点是屋顶各檩伸出山墙之外,沿着两山檩头顶上博风板,以护檩头、防潮朽、保山墙。
4.硬山顶
硬山顶的出现与使用,与宋代大量生产制砖有关。它也是两面坡,但屋顶不悬出山墙之外,形成四条脊两面坡的屋顶。
5.攒尖顶
攒尖顶,最早见于北魏石窟的石雕顶,多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如塔、亭、阁等。建筑的平面有方、2、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一般以单檐为多,两重檐已少见,三重檐的极少见。特点是屋顶较陡,无正脊,只有数条垂脊交于顶部,在上面覆盖一个宝顶。攒尖顶实物较早的有北魏嵩岳寺塔、隋代的神通寺四门塔等。明、清两代这方面的实物就很多了。
6.盡顶
盡顶,始见于宋画中,梁架结构多用四柱,加上枋子抹角或扒梁,形成四角、八角形屋顶,顶部在平顶的屋顶周加上一圈外檐。
7.卷棚顶
卷棚顶,属于我国传统建筑两坡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坡相交处成弧形曲面,无明显正脊。卷棚顶出现较晚,明清时开始普遍使用。因为这种屋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所以多用于园林建筑。
四、中国宫殿建筑审美
(一)古代宫殿建筑形神审美
我国宫殿建筑都是单幢建筑,是按照一定的序列组织,安排在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这些宫殿建筑群又组成一座宫城,四周有城墙相围,宫城自成一体,处在城的中心位置。这种格局为历代皇朝所沿用,在建筑美学上表现为建筑的“整体形势美”和“内涵神圣美”。
殷商时期,中国皇家宫殿建筑还没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其主要形式还停留在以一庞大的建筑群来象征权力。汉代的宫殿式建筑,已开始凸现出壮丽气派,如阿房宫的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揽势抱地,临风卧雨,气象万千。
唐宋,皇家宫殿的特点有二。一是群体建筑的组织性和封闭性(以大殿为中心主体,居高临下,中轴分势,左右对称);二是建筑布置与自然高度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审美格调。
中国宫殿建筑的形式美表现在:斗拱飞檐配以多种多样屋顶的外部造型(斗拱构建形式在各时代会体现斗拱与柱高比例特点:唐为40豫~50豫,宋为35豫,元为25豫,明为20豫,清为12豫);框架上体现平衡稳健、对称谐调;布局上讲究空间对比、主从分明、连贯开合等原则;装饰上体现纹样繁简调和、色调强弱搭配等;设计上侧重两个效果,一个是大环境效果,一个是建筑内部的细部观赏效果。
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固体乐感”十分强烈,总是由互有相连的各个院落(乐章)贯穿,而有层次地进入主殿(高潮)至后院(尾声)。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构图的一大特色。
中国宫殿建筑思想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高度集权政治和严明的等级观念,受到阴阳五行等意识形态的影响,讲究背山面水的吉祥格局。受宇宙观文化影响而力使建筑物达到“尽可能”的清高、博大,为不受材料、技术等主客观条件对“高尚”、“高贵”的限制,古人采用了三个途径加以弥补:加大加高台基以突出建筑之雄伟;采用组群布局方法以显示博大规模;不强调单个建筑本身个性,突出建筑融入宇宙自然的“万象气候”。
故中国传统建筑讲究藏而不露,精而幽深。如天坛,以圆形为基本构图,蓝色为基本色调,柏树林为基本背景,使用一、三、五、九等与天数有关的尺度,突出地象征出“天”这个具体主题。至少从唐代起,建筑结构各部分尺寸和构件尺寸就已经有了相当严密的模数关系,形成中国古代殿堂建筑中的“材分八等”以适应不同等级建筑的需要。
(二)古代宫殿建筑装饰审美
1.古代宫殿建筑装饰文化的一般意义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重视装饰,所谓“雕梁画栋”正是我国古代建筑装饰及色彩特征的真实写照。“雕梁画栋”虽在我国又区分出地区运用的不同,如南方气候潮湿多用雕;而北方气候干燥多用画,但装饰部位和装饰重点都在当眼处。如梁枋、斗拱、檩椽,都是结构与艺术客观的完美结合。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又可以说并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建筑作为一门综合的实用型艺术,装饰、陈设和色彩都是为了表现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装饰手法的奇特、装饰构件的丰富、装饰样式及材料的五花八门都各有讲究。如台座,既是房屋的基础,也是建筑等级地位的传达;石础、油漆、彩画都是出于木柱的防腐防潮需要;各式各样的窗棂,是为了便于夹绢糊纸;屋脊的仙人走兽,是为了固定屋瓦的铁钉套子;在梁架部位,斗拱、梁头、立柱雕刻,起到画龙点睛、辉煌宅第的作用等等。中国古建筑内部常用的装饰手法有,雕梁画栋、绘图案花纹、刻匾牌字联、立名人书画,以及文物古玩、工艺美术、池鱼盆草等;外部常点缀假山叠石,设屏风香炉,立华表,造祥兽。色彩上主张红、黄、绿三大鎏金色彩,再配以上天之蓝,极显权贵之气和富贵之华。
中国古代建筑用色大胆而强烈,并表现出不同时期的风俗特征。如春秋时代的宫殿,建筑的色彩运用十分浓烈;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宫殿、寺庙、府第,多用白墙、红柱和彩绘梁枋,屋瓦颜色也各不相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色彩运用的独特风格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意义同样与其建筑形制一样,表现出明显的等级差别,“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而中国建筑师在古建筑中的用色大胆和高超美学意境,又是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虽说这与中国木结构建筑不无关系,却也客观地提高了中国工匠的美学修养。中国古建筑师喜欢用原色,以“自然意趣”为审美境界,不好渗和杂色,主要以象征吉祥、喜庆、幸福的红、绿、蓝等原色调为基本色调,兼以配合白色、黑色等,运用色彩与自然阳光等环境因素的交融,和与阴阳五行之说的人文意识对应。同时,很讲究色彩表达出来的等级制度,如宫殿建筑为突出皇权则多用金色、黄色、红色等。黄,中也,代表正色和中央之位,是皇家专用色。其他色彩等级依次为赤、绿、青、蓝、黑、灰。王府官署多用绿、青、蓝色,百姓则多用黑、灰、白色,以区别体现皇家尊贵、显要的权势与庶民的礼、义、仁和。
2.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装饰朝代特征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装饰朝代特征表现为:
———先秦时期,建筑装饰在商代主要是斗拱的初步运用;战国时期斗拱运用已经比较成熟,而瓦当艺术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建筑装饰形式。
———秦汉时期,建筑装饰发展到相当程度,装饰的形式主要有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等四个门类,多绘龙纹、云纹、锦纹彩绘装饰。秦壁画以兵马车行、聘送礼迎等表现贵族生活的威仪场景为主要内容;西汉时期,主要以祥禽怪兽、神人贵灵、先祖前贤、宗教故事、烈士贞女、忠臣孝子等上及天域下及人鬼丰富多彩的教化内容为壁画主题。汉时的画像砖石艺术,是当时建筑艺术的突出成就。
———南北朝时期,屋顶装饰的意义突出,屋顶平缓,正脊与鸱尾衔接成柔和的曲线,出檐深远。而墓室壁画装饰形式更为灿烂,除宗教的“出世”意味外,世俗生活意境也十分突出。此时,石窟建筑文化繁荣,佛教壁画、壁刻盛行。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多用卷草、莲瓣、宝珠、曲水、田字等纹饰。
———隋唐时期,装饰风格宏阔大气,龙凤仙鹤、歌舞艺伎形象或画或雕,处处显示盛世之景象。宫殿开始出现对琉璃瓦的运用,色彩以绿色为主,斗拱形制成为顶式。一般建筑则“朱柱素壁”,风格朴素。绘画中对卷草、缠枝等曲线图案的运用也比较重视,雕刻华丽,呈现刚劲而柔和的风格。
———宋时,《营造法式》中规定有九种彩绘制度。最突出装饰意义的是文人画(又叫卷轴画),异常流行,以前其或宗教的、或世俗的、或政治的教化作用,被潜移默化的美术冶情功能取代,装饰的美学从外在深入到内在。建筑斗拱使用有了完备的规定,有多达“五跳”之多,但内檐斗拱利用渐渐少见。
———明清,装饰除继承前朝的建筑装饰艺术特点外,壁画更重视反映重大题材,“旋子彩画”十分完备,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彩画制度之一。在明代后期,引进了年画等装饰形式代替以前大量运用的壁画装饰。
北京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