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建筑,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亦占有重要地位。现今城门建筑保存最完好、也是最辉煌的,是北京天安门。发现最早的城门建筑,是在历史古城———邺城遗址附近,发掘出1700多年前曹魏至十六国时期邺北城的南城门和北城门。其外形为券顶式,南北长50多米,宽3米多,高4米左右,呈券顶式。在城门洞的两侧,均匀地分布着眼距90厘米、行距70厘米建筑时的架板眼。在城门处,有两侧对称的门转轴安放的门轴石,门底下由北向南有一呈封闭状的排水垄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唯一保存完好的券顶式城门。
(三)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组成要素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主要由城墙建筑、城关建筑和护城河组成。
城防工事、城关工事,是指建筑于城墙边的一种方周形墙体防御工事,墙体上窄下宽,呈梯形,墙体上建有城楼、角楼、箭楼、马面(是凸现于城墙外侧与城墙同高的实心战斗平台,因类似马面而得名。其按一定间距沿城墙配置,用于射杀进入城墙根下的敌人)、垛口、宇墙(女儿墙),整体形成完整的城防体系的主要部分。敌台,是在马面平台上再建楼室等建筑,可以为居守之用。护城河,是在城墙防御工事前挖掘出的一道人工水壕,水壕充满水和一些荆棘性阻碍设施,水道两边用吊桥与城门相连,将吊桥拉起时,城成了一座被水壕包围的封闭性区域,在古代短兵器时代,这是防御进攻的最有效的军事工程。
(四)长城建筑的积极意义和时代价值
自古以来,对“长城建筑”的评价贬褒不一。被视为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是大多数人的意识,也有人对长城的作用及积极意义抱不屑一顾的看法,甚至根本就反对修筑长城,还有人认为这是汉民族固守疆土、缺乏拓张精神的“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是“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是一个“限制文明空间的环”。但我们只要不抱成见,不以今天的“思维”来强迫古人,那么客观地说,“长城建筑”至少具有这么几方面的积极意义:
1.长城是人类建筑史和军事史上的奇迹。
2.长城折射出了中国先民的文化观念、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气息,以及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关系。
3.长城建筑客观上抵御了外族的强悍侵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4.长城是古代中原农业文明与和平生产环境的保护屏障,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积极军事防御战略思想在冷兵器时代的有效运用。
5.长城是一条推动北方经济开发的杠杆,是“屯田戍边、开发边区”,“丰民足军、交通边疆”的经济建设策略的准确运用。
6.长城是一条民族融合的纽带,是中原民族与北方各族间交流、交往并凝聚成统一的多民族中国不可忽视的有利条件与重要保证。
7.长城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勇气、意志、力量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和人类的骄傲。
二、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的发展特征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具观赏价值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了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我国的城防建筑从“城”文化发掘的资料来看,在商代就已经出现大型城防建筑。
———商代的城墙以夯土法筑成,原始文明让今天的人们在它风雨斑驳的景象前,初闻古朴的气息。
———秦汉代,由于砖石的出现,城墙建造大量的运用砖石结构,并成为以后各朝各代建造城墙的基本法则。
———唐宋的城墙,较前朝要厚一些,城角拐处和城角墩台用砖砌筑或在城的表面用砖内外包砌。
———元代,外城夯筑土墙;内皇城,在夯土墙的外侧包砌片石;内宫城,则在城外侧包筑青砖,内侧包砌石块。
———明清时期,因制砖工艺的提高,筑砖围城迅速发展成主要的建城模式。明代,大部分城墙与规模巨大的长城都用砖包砌了,夯土围墙的城墙渐渐减少。
中国古城防建筑,一般建有城门楼。东汉以后,除唐、宋、元的门楼是单层以外,重要的城门楼多是多层建筑,如汉函谷关东门的三层门楼和隋洛阳城的天门二层门楼。城墙上筑起女墙、雉堞(城垛口)。后随筑城技术的发展,又在城墙的外壁增筑向外凸出的敌台(又叫马面)。城门门道,唐以前为过梁式木构城门,宋元因城门跨度大而建成三边形的城门顶。
中国现存著名古代长城建筑,有河北山海关长城,北京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八达岭长城,甘肃嘉峪关长城等。
中国最著名的古城墙遗存,有南京古城墙、西安古城墙、平遥古城墙、赣州古城墙和丽江古城墙。
明万里长城
明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修筑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工程最坚固、设备最完善的最后一道长城。明朝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的侵扰而修筑万里长城。自明洪武年间开始至万历时止,先后历时100多年。明代长城的主体是城墙,多建筑在分水岭线蜿蜒曲折的山脉上,墙高3~8米,顶宽4~6米,呈现石墙、夯土墙、砖墙的地区特点。一般相距约100米就建有城墙敌楼,敌楼有空心与实心两种,既有瞭望之用又兼击射之功。城墙上还筑有齿形雉堞,用作掩护。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350多公里。沿线分段设立九个重镇:辽东、宣府、大同、榆林(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太原(在偏关)、固原,亦称为“九边”,派驻重兵,分兵把守,以加强军事防卫。它东起横贯中国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就是今天的人们所能相对完整看到在秦长城基础上扩建的“延袤万余里”而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南京明城墙
南京,明时称“应天府”,城墙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至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间,原来还建有宫城、皇城、外城,现均已破坏,仅剩都城城垣。城垣内侧周长33.676千米,不仅是我国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南京城垣用巨大的条石筑基,用砖石砌墙,以糯米拌石灰浆作黏合剂,十分坚固。原来有城门十三座,现存聚宝(中华)、石城、神策、清凉四门。南京城垣以中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垒瓮城,在我国城垣建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位于伟大祖国首都北京的中心,距今约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最高大壮丽的城楼。它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天安门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燕王朱棣营建北京故宫时,最初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五孔木牌坊,叫“承天门”,寓意“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经几毁几建,至清顺治八年(1651年)世祖福临下令改建,由江南名匠蒯祥设计、主持施工,扩大为开间九间,进深五间的巨大宫殿式建筑,取隐含帝王之位的“九五”尊数(“九”为阳数之最,“五”为阴数之尊,《周易》“九五,飞龙在天,利见人”),并更名为天安门。清立国后,实行“安”、“和”治国策略与“长治久安”、“外安内和”思想,“天安门”既包含了“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命名旨意,又表达了“安邦治国”、“国泰民安”的8望。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总高34.7米。城台下大上小,呈梯形,城台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台基巍峨壮观,东西两侧各由一条灰色砖砌成、长达百级的上下城楼梯道,又称“马道”。城台砖砌部分由山东临青官窑烧制的每块重达24公斤的巨大城砖垒砌而成。城楼上60根巨柱高耸,巨柱顶上是纵横交错的梁枋和天花藻井,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地面由金砖(特殊泥土烧制而成的砖)铺成,一平如砥,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重檐歇山顶,共有正脊一条、垂脊八条、戗脊八条。正脊和垂脊上装饰有十个龙吻、八个仙人和七十二个走兽,故有“九脊十龙”的说法。殿顶斜面设计成凹形曲线,以利于雨水的加速抛泻,确保房基的干燥。南北两面均为中国传统的菱花格扇门窗,窗下是大方稳重的雕花裙板。翘角飞檐下排列有序、功能不同的斗拱、梁枋设计,科学而美观。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高8.82米,宽5.25米,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走错了门是会招致杀身大祸的。五个门洞中各有两扇朱漆大门,门上按“九纵九横”的形制布满了表示封建等级观念、显示帝王之气的鎏金铜钉。
本章小结
本章讲述了中国古代都城、城防建筑发展历史及建筑语言的形式意义。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市、城防建筑的学习,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城市、城防建筑以及组成元素等各种知识,还要理解城防建筑,尤其是长城在建筑史上的意义,真正理解其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世界独有的城防建筑历史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
思考与练习
(一)实训题
1.请专家学者做一次长城文化讲座,加深对长城建筑的理解。
2.举办一次中国著名城防建筑摄影、图片及文字资料展。
3.组织讨论中国古代都城建筑布局规则文化意义。
4.进行一次中国古都建筑文化讲演。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设计的基本规则。
2.简述中国古代都城建筑规制及特点。
3.简述长城建筑的积极意义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