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100000031

第31章

11月11日蒋介石与白崇禧在南京召开苏、皖、豫、鄂、湘等省联防会议,部署对大别山区刘邓大军的围剿,决定以30多个旅围攻大别山,以20多个旅守备陇海、平汉两路要点,以11个机动旅在黄淮地区钳制陈粟大军。

11月13日毛泽东致林彪并告朱德、刘少奇、东北局电,指出:“南线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许(世友)谭(震林)、彭(德怀)张(宗逊)五军均已完全取得主动,一切困难均可克服。

敌已完全陷入疲于奔命的被动地位”。

11月15日未时,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饶漱石、黎玉、张云逸、邓子恢、许世友、谭震林电,报告:对陇海路徐州至兰封段的破击基本上顺利完成,已将第一、第三、第四、第十一纵队转移破击津浦路徐蚌段,并相机截歼北援徐州之敌。拟于战役第三阶段分散活动,进行开辟新区、巩固老区工作,对部队在政治上进行土改教育、群众工作和纪律教育,在军事上进行以攻坚、爆破和近迫作业为主的训练。

11月17日历时十天的陇海路和津浦路破击战结束,破坏铁路150余公里,歼敌11万余人,攻克县城9座、车站17个,威胁战略要点徐州,进一步沟通了豫皖苏与鲁西南的联系,迫使敌人抽调15个旅增援,其中包括用于围攻大别山的8个旅,并推迟原定11月20日开始的围攻大别山刘邓军计划。中共中央11月19日电:庆祝破击陇海大胜。

同日辰时,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报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张云逸、邓子恢、饶漱石、黎玉、许世友、谭震林并转陈毅电,报告徐蚌路破击战进展情况,由于敌人援军迫近,“对徐蚌段之破击已难完满完成任务”。判断“敌亦可能加强平汉线之防护。建议刘邓、陈谢军乘敌部署未妥之前,提早对平汉线之破击”。

11月20日戌时,发出致邯郸局并报中共中央(前后方工委)、张云逸、邓子恢、华东局电,报告部队进入豫皖苏地区工作情况、思想倾向及克服办法,针对部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加速完成对部队指战员的土改教育,纠正不愿打小仗、不愿打民团等现象;加强部队的政策教育和纪律教育,发动指战员普遍参加群众工作;每个纵队分工负责一个分区作固定联系区,为该区提供干部和武装,每个新开辟区拨一个正规团作该区地方武装骨干;除在华野各部继续抽调干部到地方工作外,建议华东局、邯郸局继续抽调大批干部到豫皖苏地区。中共中央于11月28日复电指出:粟裕20日电“所指各点是正确的”,即照报告布置实施,并指示:“在划定给你们之区域内(黄河以南,运河以西,平汉及淮南铁路以东,长江及淮河以北,以淮南铁路及淮河为你们与刘邓之分界),以今年九月初至明年八月底之一年时间,做到完成土改、消灭敌人两大任务”。同时指示:“在明年八月以前不准备派主力部队渡江,各部均要在现地安心工作与作战,仅准备在明年八月以后派一部分部队渡江南进,究派何部,临时决定”。

11月22日至25日主持召开有各纵队代表参加的中共华野前委扩大会议,讨论落实20日电提出的各项任务,决定:通过形势任务教育、土地改革教育,在全军树立建设根据地的思想,坚决支持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斗争;从部队抽调2000名干部到地方工作,另抽调2个师部、3个整团和4个团的全套干部作为发展地方武装的骨干;确定各个纵队负责的固定联系区。

11月25日率领华野指挥机关转移到界首县,听取了界首县领导干部汇报,指示:界首处于豫皖苏区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应当加强武装力量,决定从华野警卫团抽调两个半连200多人、10名干部,与界首县大队合并,组建为界首支队。

11月28日中共中央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华东局、邯郸局电,指示:

加强陈(毅)粟(裕)区域领导。“明年秋冬或后年春夏陈粟主力出江南时,该机构即随军南进”。

11月29日与陈士榘、唐亮联名发出致刘伯承、邓小平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提出华东野战军参加平汉路破击战的两个方案:(一)“我们集全力参加平汉破击。如是,对该路之破击多较彻底,且使三个野战军打成一片,对今后作战取得战略配合外,甚至可取得战役配合”。(二)“我即派小部(约五个团)参加平汉破击,其余仍继续破击津浦路。如是则可使敌两大南北运输均被截断,徐、汴均被孤立,且对打开淮北路东(两次派队东进均被迫撤回)和淮南局面,威胁长江和打通华中联系有帮助”。刘伯承、邓小平于12月1日复电:“同意你们第二方案,以五个团破击平汉路,余仍破津浦路”。

12月4日发出致刘伯承、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电,询问:破击平汉路何时动作?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邓小平电,指示:“你们全军(除陈谢)明年八月以前在长江以北作战,完成创造大别山、桐柏山及江汉区根据地,并与陈谢、陈粟两区连成一片之任务。明年八月以后,为着进一步分散敌力、便于歼敌之目的,依当时长江以北任务完成之程度,决定派主力或派一部渡江,创造湘鄂赣边区根据地。”

12月7日得知蒋介石采取“确保中原”的战略部署,集中33个旅兵力,由国防部长白崇禧直接指挥,围攻大别山区的刘邓大军,决定改变原定作战计划,以一部钳制敌第五军、第五十七师,主力转向平汉线许昌至郑州段,或攻开封,以调动南线之敌,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12月8日将上述部署上报刘伯承、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同时发出作战命令。

同日毛泽东电告刘少奇:拟请陈毅来米脂一商。12月11日又电告粟裕:

约陈毅来陕北一谈。

12月8日中共中央军委致刘伯承、邓小平、陈赓、谢富治电,指出:“因为敌人向大别山进攻,刘邓已停止破平汉计划,这是对的。请陈谢考虑是否仍有单独破击许信段铁路之必要。”同日,陈赓、谢富治复电:“建议陈粟主力及我纵即刻出动,破击平汉郑州、信阳段”。刘伯承、邓小平复电提议:陈谢与粟同时破击平汉路。中共中央军委电询粟裕:以两个纵队协调陈谢破击平汉路是否可行?

同日8时,发出致刘伯承、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电:“为直接配合大别山作战起见,即决转向平汉线许(昌)郑(州)段,或攻开封(守敌不多,拟攻占其薄弱一部,监视其坚固之点,以便攻入城中,夺取其物资,以调动敌人),以调动南线之敌”。“唯时间须至元(13日)才能开始。陈谢部之行动如何盼告,以便密切配合”。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9日复电指示:“(一)如无重大不便,粟部以攻击平汉郑许段以配合陈谢攻击许信段为宜。

郑许战役结束后,再打开封,并彻底平毁陇海郑州、兰封段似亦方便。(二)如粟定于十三日攻郑许段,则陈谢攻许信段时间,可与粟同时举行,亦可提早几天举行。”

12月9日晨,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平汉路破击战计划,决于12日攻开封。中共中央军委当天复电指出:“意图及部署很好”。

指示:“目前时期,华野仍以打中等规模之仗为有利。如敌集中强有力兵团向你们攻击,仍宜避开,别求机动。”

同日20时,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报告:仍按原计划攻开封。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10日复电指示:即照你原定部署执行,不要改变。

12月10日自孟良崮战役以后,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探索,认为我军歼灭战不断向更大规模发展是解放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关键是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为此,需要在作战、建军两方面采取措施,改变数量上技术上敌强我弱的现状。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对今后作战建军之意见》,准备上报中共中央,但是没有立即发出。此后,经过四十多天的观察思考,并经平汉战役的实践证明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是可行的,方于1948年1月22日发出。

同日发出报中共中央军委并刘伯承、邓小平电:遵令停攻开封,主力进击平汉路许郑段。

12月12日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并邯郸局电,报告:华野部队将于13日晚进入平汉路许郑段作战。同日发出平汉、陇海破击作战命令,决定组成三个兵团分别行动:以第一、第三、第四纵队为第一兵团,由陈士榘指挥,破击平汉路许昌至郑州段和陇海路郑州至开封段,并相机攻占许昌城;以第六、第八纵队为第二兵团,由王建安指挥,在睢县、柘城间阻击敌第五军和第七十五师西援;以第十、第十一纵队为第三兵团,由宋时轮、刘培善指挥,破击陇海路柳河至开封段,并相机攻克兰封、民权等城。

12月13日发出致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转陈赓、谢富治电,报告:华东野战军五个纵队将于13日晚展开平汉、陇海破击战,预定破击三天,尔后视情况转攻开封或围歼西援之敌一部。

同日指挥华野五个纵队,与陈谢兵团配合,发起平汉路郑州许昌段和陇海路郑州兰封段破击战,至12月22日告一段落,破坏并控制铁路近200公里,攻克许昌、新郑、兰封、民权等县城13座及车站、集镇36处,歼敌16万余人,切断敌人平汉、陇海两大军事动脉。中共中央于12月21日致粟裕、陈赓、谢富治电:庆祝破击平汉陇海两路大胜。

同日发出致华东局、邯郸局、刘伯承、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请转陈毅电,报告豫皖苏工作已布置完毕,“对淮北、淮南决采取逐步增兵方针”,并转报曾希圣对新四军第七师编散的意见。

12月19日丑时,发出致刘伯承、邓小平并中共中央军委电,报告:“至此刻为止,平汉路已被破坏。但敌对大别山之清剿计划迄未改变。似有集中全力弄垮我大别山后,再转移兵力以对付其他地区。因此,我们及陈谢必须进行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完全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请陈谢提出配合意见,并请军委、刘邓予以指示”。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20日复电:“完全同意粟皓丑意见,粟及陈谢两部长期配合刘邓行动,直至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为止”。

“主力三、四、六、一等四个纵队,提议由粟亲率南下与陈谢会合,并归粟统一指挥,沿平汉线向南直迫武汉,沿途节节破路,攻克一切可能攻克之城镇车站,歼灭一切孤立分散之敌军”。

12月20日10时,发出致陈赓、谢富治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电,提出:“我为继续配合刘邓粉碎敌人对大别山之进攻,决令东边三个纵队继续东去破击津浦路徐蚌段,以调转大别山敌人”。但此间尚有四个纵队无仗可打,提出“是否可让敌三师等部北来(估计彼时五师也可能南下),我们协同作战,择敌而歼之”。

同日24时,中共中央军委致粟裕并告陈赓、谢富治电:“顷接陈谢二十日十四时电,主张你部四个纵队南下,打现到明港附近正北向新安店进之整三师(两个旅),然后向信阳前进。如你们同意向南,即可部署行动。似此,你们应不为从前划定之界限所束缚,而向整个平汉路及其两侧机动,以破坏平汉路及歼灭敌若干个旅为目标(希望能歼敌五六个旅)”。

12月21日发出致各纵队电:“为直接有效配合刘邓部队作战,更大量歼灭敌人,本军决以一部歼灭二十四师五旅及八十四师之后,相机围歼商丘之敌,摧毁其兵站基地,或破击津浦路,威胁徐蚌。主力南下,配合陈谢部,首先歼击由南向北增援之整三师、二十师等部,并解决郾城之六十六师十三旅,尔后依情况发展,再行南下歼敌,扩大平汉破击成果。务求达到击破蒋军对大别山之计划,以巩固我尔后南进基地”。

同日与陈士榘发出致陈赓、谢富治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电:请陈谢提出歼灭整编第三师的作战方案。

同日陈赓、谢富治致粟裕、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邯郸局电,报告:“我已与粟沟通联络”,建议在西平与遂平间歼敌第三师。

12月22日午时,与陈士榘、唐亮联名发出致陈赓、谢富治并报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电,认为“我主力南下后,估计敌五师或七十五师可能跟随南下,同时在信阳、汉口间之八十五师、二十师等部亦可能北援。因此,我对三师之作战,必须迅速解决战斗,以便捕捉战机,继续歼击南援之敌”。决定由陈士榘率领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协同陈赓、谢富治部队,歼灭敌第三师于西平以南地区,“请陈谢统一部署并指挥对三师之作战”。

12月23日发出致陈赓、谢富治、陈士榘(已到达陈谢指挥部)并中共中央军委、刘伯承、邓小平电,提出歼灭敌整编第三师的作战意见。

同日酉时,刘伯承、邓小平电示粟裕、陈赓、谢富治:“在四纵与粟部配合行动中,则陈谢即归粟指挥之”。

12月25日晨,统一指挥华野第三、第四、第一纵队,陈赓集团第四、第九纵队,以及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发起平汉路战役。经两日激战,全歼国民党第五兵团部及所辖整编第三师(缺在南阳的一个团)于西平以南之金刚寺、祝王砦地区,仅兵团司令李铁军率数十骑兵突围逃脱。然后乘胜南进,于12月29日围攻确山之敌整编第二十师,战至12月31日,歼敌整编第二十师一部,平汉路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45万余人,破击铁路800余里,攻克许昌、漯河、驻马店、民权等城镇50余座,并且迫使蒋介石从大别山地区抽调13个旅回援平汉线,有力地配合了刘邓大军作战,创造了三军配合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成功经验。其间逐日向中共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报告战役进展情况。中共中央军委于12月29日发出贺电:庆祝歼灭第三师。

同日毛泽东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12月底经过三个月的艰苦转战和深入工作,陈粟大军歼敌7万人,攻克县城24座,帮助地方党政机关建立20余县的人民政权,发展地方武装6万人,与刘邓、陈谢两路大军共同完成了经略中原的战略任务,豫皖苏、鄂豫陕、鄂豫皖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进一步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创造了条件。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比尔·盖茨的故事

    本书从比尔·盖茨的幼年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成为技术天才、商业巨人、世界首富的伟大历程,记录了比尔盖茨经过自己的艰难奋斗,终于登上成功的顶峰,创立了微软公司,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杜修贤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专职摄影记者。本书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政坛内外的伟岸形象,并提供了很多红墙内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达尔文 爱迪生》对达尔文、爱迪生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热门推荐
  • 王俊凯磨人小鬼我宠溺

    王俊凯磨人小鬼我宠溺

    安陌雪儿天生就长得奇异的瞳孔,得到除夕之夜,就会变成彩色,身边的人都说她是不吉利的象征,殊不知,她的体内有……她虽身处豪门,却只有一个妈妈疼她,爸爸找了小三,十二岁……,唯一的妈妈也离开…她,她开始变得冰冷……走了,离开了这个让人讨厌的家……直到她遇到了他……
  • 三修天下

    三修天下

    当你降世成为这个世界最大的敌人的时候,你该怎么办。是愤恨的崛起报复让世界为之一颤,还是碌碌无为的躲到无人之境虚度余生。若英雄有梦,不过是身份显然。看被上古异兽寄生的凌风,如何摆脱歧视,从而得到大陆上的人的喝彩和认可。这里没有特别金手指和爽文技巧,只是三个位面间发生了不可逆的故事。而在斗气,灵气,元气横行的三大能量构造了这个世界的全部。斗联盟斩鬼魅闯神关渡冥狱一切都是命运使然,不用犹豫,快随我的三修天下,一起从故事中感受人性的强大。
  • 天地旅客

    天地旅客

    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叫做地球的普通地方,住在普通的城市或乡村里,过着普通的生活,是一个普通人。但如果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普通呢?如果你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着通天遁地仙人一样的存在,有着九幽深寒里鬼魂的踪影,有天使,有恶魔,甚至你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那你还是普通人吗?你又会怎么去看待那些不知道这一切的普通人?是居高临下地俯视,还是如蝼蚁一般地无视?庄子曾说人有生有死,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天地也一样,从虚无中诞生,又回归于虚无。如果你有机会做一个永生者,你会选择冷眼天地兴亡,还是与之同生死?人生一世,也许只是天地间的旅客,来到,看到,带来,带走,然后走向路途终点的离开?这是作者一切胡思乱想演化的大杂烩。
  • 妖生孤独

    妖生孤独

    本书又名《男配和主角才是真爱》,《论直男是如何被掰弯的》,《主角和基友的日常》……这是一本作者无聊的时候写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 暗夜之都

    暗夜之都

    中古世纪,吸血鬼是令人们闻风丧胆的存在。他们拥有俊美的面容,优雅的举止,强大的力量以及永垂不朽的生命。他们是令人为之倾倒的存在,但他们却必须依靠人类的血液存活。为了得到血液,他们不断地猎杀人类。手无缚鸡之力的人类只能任他们宰割。直到有一天,人类们终于开始反抗。最终,他们赢了。人类与吸血鬼抗争的过程,并没有被历史记录下来。这一段历史变成了历史银河中一颗砂砾。
  • EXO之未亡末世

    EXO之未亡末世

    毁灭你,是我的使命;拯救你,是我的宿命——林璇傲林璇傲,既然选择来到我身边,那你就别想逃——吴世勋璇姐姐,你的所有美好,我都想一一摧毁。——边伯贤你说我傻,可你看清楚真想了吗?——朴灿烈我不是好人,但我也不是害你之人——鹿晗我愿为你保持清醒,亲爱的战友——金钟仁
  • 七剑传说

    七剑传说

    穿越,让他唤醒宝物---七剑之灵。剑家的毁灭,神秘的剑灵,大陆的辛秘,还有那---逗比的主角!看他如何在敌对之中生存,在生存之中逗比,快快乐乐,潇潇洒洒创造一个永恒的传说!“这七把剑我已经全部觉醒了,但...我觉得这远不是尽头!”
  • 拼凑人

    拼凑人

    我不是我,我的一切是拼凑的结果。我寻找我,把拼凑变成完整。我叫无名!
  • 貌似暖男

    貌似暖男

    指尖的岁月,在不经意间死扯着心扉,时不时想起一些旧时光,惦念一些旧人,心间的疼痛依旧,记忆却开始学会搁浅,她还记得她飞扬跋扈,她还记得她蛮横无理,她还记得她爱他…却忘了,她用生命来爱的人,恨她入骨,三年后从监狱回来的她,哪里还有原来的影子,那分明是温婉动人,含苞待放的少女,她总是在不停的追逐着,忘了停下,忘了转身,也忘了最初在不停追逐的理由,现在,她停下来,原来,幸福,一直都在,只是,缺了她一个转身,或许那灯火阑珊处的人儿根本不是她从一开始认识的三好青年,可她已经不在乎了,她说“我苏暮挽爱上了一个同样肯为我去死的人,我还在乎呢么多干嘛”
  • 仙剑奇侠传之侠侣奇缘

    仙剑奇侠传之侠侣奇缘

    一个初出茅庐的神秘门派弟子,在江湖历练时,先后结识了多名奇女子,恩怨情仇,家国兴亡,除魔卫道,在他略显稚嫩的肩膀上,担负了太多的重任,但是他义无反顾,至死无悔!正所谓:仗剑天涯,心怀家国。为情为义,宁舍真身。幸结仙缘,一息尚存。千辛万苦,冰晶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