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7100000002

第2章

4月2日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随以第一军团、第五军团组成的东路军向闽西进军,参加4月10日攻占龙岩、4月19日攻占漳州的战役。

4月21日参加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东路军师以上干部会议,讨论第二次行动等问题。会后,进行打击入闽粤军的准备,同时分兵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组建革命政权。

6月初至7月上旬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由闽西回师赣南,参加打击侵入赣南的粤军的南雄、水口战役。

8月参加周恩来、毛泽东、朱德指挥的乐安、宜黄战役。

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的指示,对毛泽东进行错误的批评指责。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领导岗位,到后方休养。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举行的建(宁)黎(川)泰(宁)战役。

11月中旬至1933年1月上旬参加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举行的金(溪)资(溪)战役。

12月任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教导师师长。

1933年26岁

1月红军第一方面军调整编制序列,撤销第四军番号,部队缩编为两个师,直属第一军团指挥;以第十军和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合编为新的第十一军。

2月,粟裕调任第十一军参谋长。

1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负责人秦邦宪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此后,中共临时中央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秦邦宪等实际主持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工作。

2月下旬至3月中旬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率部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先后参加黄陂、东陂草台冈两次战役,胜利完成任务。朱德称此役为“红军战术上最好的战例”。粟裕后来回忆说:“在这两次战役中,我对运用牵制、策应部队以创造战机,夺取战役的胜利有了直接的体会。”

5月至11月奉命率部在抚河、赣江地区作战,在“左”倾错误的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不停顿的进攻”,多次作战失利。在5月的硝石战斗中身负重伤,直至11月伤愈出院。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左臂留下残疾。粟裕后来回忆说:“我在中央红军经历中的又一个重要体会是,从领导层的几次争论中,从正反两方面逐步加深了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长期性和中国革命战争规律的理解,逐步加深了对积极防御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的理解。我感觉到作为军事指挥员应该懂得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个指挥员对战略问题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头脑,才能运筹自如地指挥作战。在我以后的作战生涯中长期远离中央,所以我对于尽可能地去了解和学习战略性问题格外重视。”

11月任红军第七军团参谋长兼第二十师师长。11日,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浒湾、八角亭战斗中失利。当时,“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已经扩展到部队,原政委萧劲光等同志因为抵制错误路线被撤职,粟裕也被扣上“反对政治委员制度”的帽子,长期受到限制和监视。

1934年27岁

1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总部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合并,包括粟裕所在第七军团等所属部队由中革军委直接指挥,称中央红军。

5月由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接连失利,国民党军逼近中央苏区腹地,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大转移。

7月初红七军团奉命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当面交代的任务是:立即向闽、浙、赣、皖等省进军,宣传抗日,支援皖南。实际意图是吸引和调动“围剿”中央苏区的敌人,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7月6日晚,第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任务。

7月21日发出致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并第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治委员蔡树藩电,报告福建省国民党地方部队情况。

8月上旬与第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政治委员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以及中共中央代表曾洪易率领部队进入闽中地区。根据中革军委电令,改变北上浙西的计划,转兵向东,占领水口,威胁并相机袭取福州。8月1日,部队进占水口、古田。8月7日,部队在进攻福州的战斗中受到不小损失,决定撤出战斗。

8月中旬,进入闽东游击区,与叶飞等率领的独立师部队会合。8月4日,取得罗源战斗胜利,攻克罗源县城,歼敌1000余人。

8月中旬奉命离开闽东游击区,向闽北前进。从8月22日到28日,连打穆阳、庆元、竹口三个胜仗。9月初,进入闽北苏区。本想利用这里的有利条件作短暂整顿,却受到中革军委来电批评,指令他们立即向皖南前进。粟裕后来回忆说:“急于要我们离开闽东、闽北,这是继攻打福州之后中革军委在战略指导上的又一次重大失误。”

9月初奉中革军委电令由闽北进入浙西,在闽浙赣边境广泛开展游击战,创建新苏区。9月中旬,先后取得清湖镇、大陈战斗胜利,准备继续北上。9月17日,中革军委电令“禁止继续北进”,要求他们创建以遂安为中心的苏区。此时,国民党调集重兵从几个方向围追堵截。为避免全军覆没,第七军团决定向皖赣边界行动。

9月30日进入皖赣边界地区,先后进行查湾、道口、鸦桥、黎痕等战斗,打退围追堵截之敌。在战斗中右臂负伤,弹头到1950年才取出。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领直属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22日,中革军委决定成立以项英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央军区,指挥江西、福建、闽赣、赣南、闽浙赣五个军区及红二十四师、红十军。

10月15日中革军委电令第七军团转移到闽浙赣苏区整顿补充。第七军团认为皖赣边界有发展条件,建议以主力向皖南游击区行动。18日,中革军委复电同意。21日,又电令仍要进入闽浙赣边苏区。第七军团遵令立即向闽浙赣苏区转移,与新的红十军会师。

11月根据中革军委11月4日电令,红军第七军团与新的第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同时成立闽浙赣军区。粟裕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下旬,中央军区电令第十军团全军转向外线,以运动战消灭敌人,创造新苏区。同时决定组成以方志敏为主席的军政委员会,随第十军团行动。粟裕再次调任第十军团参谋长。粟裕后来回忆说:“在当时形势下,组成红十军团,并把长于打游击战的红十军和地方武装集中起来,进行大兵团活动,企图打大仗,这是战略指导上的又一重大失误,为后来红十军团的挫折和失败埋下了祸根。”

12月中旬红十军团在安徽黄山东麓的谭家桥战斗中失利,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12月下旬至1935年1月上旬,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部队转战于皖浙赣边界地区,进行大小战斗十余次,大都是消耗战,处境日趋险恶。

1935年28岁

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着重纠正了军事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秦邦宪、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

1月12日与方志敏随红十军团先头部队转移至浙赣交界的化婺德小苏区。

军团长刘畴西率领的军团主力遭遇敌军堵截,迟至15日才大部到达化婺德小苏区。16日,鉴于敌情紧急,与方志敏商定,由军团机关人员、伤病员、后勤人员以及缺乏弹药的迫击炮连、重机枪连组成的先头部队立即行动,同时通知刘畴西率领的主力部队迅速跟上,当天夜晚全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下午6时,刘畴西派人通知,因人员疲劳当晚不能再走。方志敏担心刘畴西犹豫迟疑,决定随主力部队一起行动,要粟裕率领先头部队立即前进。当天夜晚,粟裕率领的先头部队突出敌人封锁线,安全到达靠近闽浙赣苏区的港头。红十军团主力被国民党军围困于怀玉山区,激战七天七夜,指战员大部壮烈牺牲,方志敏、刘畴西被俘。

23月初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指示,以红十军团(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突围部队为基础组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挺进浙江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新的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主力红军的行动。粟裕任挺进师师长,刘英任政治委员。

2月底完成挺进师的组建、整训,誓师出征。当时确定的行动路线是:由闽浙赣苏区南下,先到闽北根据地,再去浙西南地区,创建以仙霞岭为中心的根据地。与刘英率领挺进师以一夜70公里的急行军,通过敌人的封锁线,于28日胜利到达赣闽边境。在一次遭遇战中,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打坏。从此失去与中共中央和上级组织的电讯联系。

3月上旬与闽北红军会师,并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将抗日先遣队留在闽北的两个连归建挺进师;成立以刘英为书记的政治委员会,统一领导挺进师活动区域的党政军工作。

3月20日与刘英率领挺进师向浙西南挺进。3月25日在龙泉县宝溪乡歼敌一个排,26日巧取查田村公所,27日攻占小梅镇,三仗旗开得胜。3、4月间,转战浙闽边境,打了大小几十仗,消灭一批保安团队和地主武装。

4月20日、21日在泰顺县台边村和里光村歼灭了国民党泰顺基干连。接着攻占了泰顺县第二重镇百丈口。

4月28日在庆元县斋郎地区歼敌500余人,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的通道。

5月上旬与刘英率领挺进师进入龙泉、遂昌、松阳三县交界地区,决定在这里开辟根据地基本区,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打击敌人,把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5月9日,在松阳县安岱后村和斗潭村,会见了当地农民领袖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等人,在他们支持下,很快打开局面,所到之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国民党报纸惊呼“松遂龙各县大半赤化”。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急忙调集八九个团的兵力“进剿”,企图将挺进师消灭于立足未稳之际。

6月至8月与刘英指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挺进师的第一次“进剿”,歼灭被黄绍视为“怀中利剑”的士官教导团两个连。浙西南第一块根据地扩大到5个县,纵横百余公里。挺进师由500余人发展到近千人,另有地方武装和地方工作人员不下两千人。

7月至8月蒋介石决定调动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对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实行“清剿”,成立“闽浙皖赣四省剿匪总指挥部”,以卫立煌、罗卓英为正副总指挥,确定第一期“清剿”集中号称40个团的兵力,“以各边区大部对粟(裕)、刘(英)”,围歼红军挺进师和地方武装,摧毁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7月底至8月初察觉敌人将发动新的“围剿”,但判断为浙江省的保安部队,决定举行“八一大示威”,共袭击大小城镇19个,缴获长短枪200多支、轻机枪2挺,虽然给予敌人相当打击,但是过早地暴露和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并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后来,粟裕从上海等地报刊看到这些文件,立即对内组织指战员学习,对外发表宣言宣传党的主张。

9月中旬查明蒋介石直接部署、罗卓英指挥的以正规军为主体的国民党军,从9月19日开始“血洗浙西南”,决定实行由正规军到游击队的战略转变,采取“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留下两个纵队就地坚持,其余主力部队迅速跳出包围圈,以积极的作战行动吸引和调动敌人,并创建新的游击根据地。9月下旬,与刘英率领主力部队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南渡龙泉河,进入浙闽边境,开始延续八个月的反“围剿”作战。

10月5日、11月7日先后在福建寿宁县境和浙江省泰顺县白柯湾与闽东特委主要负责人叶飞等举行了两次联席会议。鉴于双方都已与中共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失掉联系,敌人已统一指挥闽浙赣皖四省力量对付红军,红军必须在战略上互相协调,互相策应,才能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共同决定成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以刘英为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粟裕为省委组织部长兼省军区司令员,叶飞为省委宣传部长兼少共临时省委书记。粟裕仍任挺进师师长。

10月17日率挺进师主力200余人,袭击泰顺县百丈警察所,歼灭国民党警察一个分队。

11月与刘英决定立即着手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重点放在浙南地区,立足于瑞安、平阳、泰顺三县之间,向东南和东北发展。局面打开以后,决定由刘英率领临时省委机关和短枪队留在瑞平泰地区进行根据地建设,粟裕率领挺进师主力转战闽浙边境,掩护和保障省委机关开展工作,并支援浙西南地区的斗争。

1936年29岁

1月得知1935年12月9日北京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当即发表宣言表示支持。

2月2日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临时省委与挺进师领导机关分开行动,以挺进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和第五纵队第十三支队为基础组成浙西南独立师,粟裕任挺进师政治委员会书记,并以省委代表兼浙西南独立师师长。

2月9日率部在泰顺县前坪仔村伏击敌人,毙敌27名,俘80名,缴轻机枪1挺、长枪80支。

3月与刘英在政策策略和党内关系等问题上开始发生分歧。粟裕认为,在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势下,应从浙西南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地转变策略,调整政策,改变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团结中间阶层,对上层分子区别对待,以孤立敌人,并注意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以增强对敌斗争力量。刘英认为,这是对浙西南工作的否定。获悉“围剿”浙西南的国民党军正将主力集中于城市和交通干线后,刘英判断敌人的“围剿”已经结束,要粟裕率领挺进师主力返回浙西南去恢复工作。粟裕认为,仅凭这个情况还不能判断“围剿”已经结束,挺进师主力何时进入浙西南中心区,应待进一步了解情况后相机行事。

同类推荐
  • 漫漫自由路

    漫漫自由路

    1990年2月11日,面带微笑的曼德拉以矫健的步伐和胜利者的姿态,迈出了监狱的大门。作为世界上的最著名的囚犯,经过了27年的铁窗生涯和出狱后4年的奋斗经历,他不仅被南非人民推举为总统,还以他完美的道德风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在曼德拉的领导下,南非由一个长期实行野蛮、落后、残暴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民主的国家。在40多年的奋斗生涯里,曼德拉创造了伟大的奇迹,向世人证明了他是一名睿智的预言者,更是一位永不退却的行动大师。本书是曼德拉迄今为止唯一的自传作品,也是全球超级畅销的励志经典,书中从他出生到罗本岛监狱岁月的一部分,是他在罗本岛监狱中创作完成的,罗本岛之后的文字是出狱后增补的。
  •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

    《淫君之首——明武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一统经纶:秦始皇

    一统经纶:秦始皇

    秦始皇赢政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建立起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历朝开车皇帝大传丛书·秦始皇:一统经纶》为您打开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统经纶的传奇人生,为您进一步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史,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
  •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知道点世界名人(中国人文素质必读书全新彩图版)

    本书从政治巨子、军事风流、思想圣哲、文学大师、艺术巨擘、科学巨匠六部分,分别介绍了世界的历史名人。
热门推荐
  • 中也禁嘶嚎

    中也禁嘶嚎

    上古时期中也国度,鼎立着五个神秘的方术门派,明震轩,拜星宫,易阁,南华郡,蓝雀观。流浪少年小亦意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踏上了一条寻找父母的坎坷道路。学奇术,游奇山,期间,又结实一群志同道合的少年。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难解的谜团。方术的传说,门派的恩怨,,,,
  • 九重战记

    九重战记

    左手为风,右手为雨。双手动,则风雨天下;左眼为生,右眼为死。双眼开合,则生灵涂炭。胸中有怒气,则双手挥动;触吾之逆鳞,则双眼开合。风的凌厉与雨的寒冷是手段,生与死是对待友敌的态度。一身实力,不为正义,只求心中坦荡、潇洒人生。亲人好友就是我的逆鳞,触之则胸中怒意滔天,风云随之变动。风云际会之中,吾踏歌而行!生死之间,吾将逍遥天下!唱一首逆鳞狂歌,但求快意恩仇!
  • 玩转古代

    玩转古代

    天羿阴差阳错的跟心腹们一起跌到古代。难得来到古代,可是,太无聊了。咦,这个男人挺有趣的,就跟他玩玩消磨时间也不错。可是,这古代人太可恶了,他都牺牲色相,他想要什么都答应他了,还舍命相救了,可他竟然不甩自已?走着瞧,他一定要让他臣服在他的脚下。伊昱,无言问苍天,他是倒了八辈子的霉吗?否则怎会遇上这个煞星,将他的人生搞得乱七八糟的。哪位神仙来救救他。
  • 与冰山殿下的薰衣草之约

    与冰山殿下的薰衣草之约

    那一她6岁,他7岁,两个相互相识,却被一旁的姐姐撞见。暗恋他许久的姐姐见妹妹与他相处融洽,嫉妒成狂,陷害她与他,被迫分离……当她强势归来,却见他与姐姐成好成对,当他得知她回来后是否能够将她追回???当姐姐的身份拆穿,母亲被害凶手得知,他是否会与她一同面对???当他一次次的背叛,她一次次的忍受。当她心灰意冷的带着姐妹离开……在她走后的一月后他得知真相会如何?当她再度归釆,性情大变,开始了她的复仇之计。当她对他冷漠相对时,他是否能唤回她的心???一部你追我赶的校园戏剧再度上演。几对爱人是否能渡过重重困难,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 The Writings

    The Writing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美丽新世界

    重生之美丽新世界

    一次意外的车祸,导致了活得并不快乐的唐骏丧失了生命,而在他的灵魂即将升上天堂的时候,却意外地遇到了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无常黑豆豆和白晶晶.在这两个新一代黑白无偿的帮助下,唐骏不但在冥界有了一番机遇,也重新获得了生命,只是在返回现代社会的时候,由于白晶晶的食物,却将它误送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在这个时空里面,唐骏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商圈

    商圈

    北京商圈、上海商圈、山东商圈、四川商圈、台商、徽商、晋商、闽商、浙商……粤商马化腾、浙商丁磊、徽商史玉柱、晋商陈峰……一个名字就是一段商业传奇,这是大佬与大佬的博弈,智谋与智谋的比拼,商战硝烟,不见流血,但见觥筹交错中智慧的交锋,本书以知名度的大小选择了我国晋、闽、浙、粤、徽、鲁、京、泸、蜀、苏、台湾等地的成功商人代表,以年代先后的顺序分别讲述了他们奋斗起家、经商道德、商海智慧和处事为人等方面的典型故事,以供今日商海人士借鉴和效法。
  • 鬼刀孙羽尧

    鬼刀孙羽尧

    这世上之人为名争利,总想着能称王数载。内心的原则在欲望与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原本的坚持与守护到头来却沦为玩弄,终将成为历史的尘埃。天命与人性,彼间是谁造就了谁,谁成全了谁,这轮回之路亦将永不停歇。<吾路>江湖屠戮天地为芦,群英逐鹿箫剑为舞。血雨江南杀万里,何为路。芳华转瞬生死间,何为武。待君临天下,山河五岳,皆为吾陆。荡寰宇不服,三军叩首,尊王称孤。——紫宵丶玉无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蚀骨的幸福

    蚀骨的幸福

    年少时的爱恋竟然如此刻骨铭心,纵使他们剔骨挖心也难以忘却,这段爱情已经融进了他们的血液,渗透进了他们的细胞,再也无法去除。再次相遇,是深爱还是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