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王钦听说了幽州被宋军攻破的消息,大惊失色,整日惶恐不安。又有消息报来,说萧太后已经自缢而死,辽国太子等人都已经成了宋军俘虏。王钦觉得自己大势已去,他心想:“这次朝臣被困,完全是因为我的主意,八王回来肯定不会饶了我。还是赶紧想一个保全之策。”他左思右想,也没有什么办法。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可能在大宋朝廷内安身了,必须赶紧逃跑。主意已定,王钦赶紧乔装打扮,假扮成一个云游的道士。此时,有人来报:“八王等人已经回到汴京。”王钦一听,慌忙连夜逃走。
真宗得知王钦失踪的消息,才知道王钦是辽国的奸细。真宗大怒:
“朕当年是看他有些才华,才重用他。没想到这个奸贼骗取了朕的信任,却藏奸误国,迫害忠良,屡屡做出有损国家的事。因为他是朕的老部下了,所以朕一直对他网开一面,谁知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竟然通敌卖国,险些断送了朕的江山!一定要抓住他!”
八王说道:“王钦实在是罪恶滔天,我想他此刻应该还没有跑远,我命人骑快马追击搜捕,布下天罗地网,不信抓不到这个奸贼!”真宗应允,于是派杨宗保带人追捕王钦。杨宗保得令,带兵来到北门,守军将士说:“刚才有一个道士出城,慌慌张张的,很是可疑。”杨宗保一听,心想:“这个奸贼肯定是要渡过黄河,逃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带领士兵快马加鞭,直奔黄河渡口而来。
此时王钦刚刚来到黄河渡口,看见渡口有一艘渡船。王钦急忙向艄公喊道:“老人家,请您赶紧把我渡到河对岸去,我加倍给您钱!”艄公一听,很高兴,于是把船撑到岸边,王钦赶紧跳上渡船,老艄公随即就划动渡船,向黄河对岸驶去。眼看就要划到岸边了,不知怎么回事,忽然间,狂风大作,冲着渡船逆向吹来,渡船一时间无法靠岸。老艄公说道:“风势太大了,很难划过去,还是等大风稍稍平息了,我再靠岸。”王钦无奈,只得等待。
正在这时,只见汴京方向征尘飞起,几十匹快马飞驰来到岸边。王钦一看,就认出是杨宗保,心想:“一定是来捉拿我的。”于是赶紧到篷下躲避,悄声对老艄公说道:“不要对他们说我在这里,我把身上的财宝都给你。”老艄公见此情景,心里觉得可疑。此时杨宗保在岸上高声对老艄公喊道:“老人家,有没有看到一个道士过河去了?”王钦低声嘱咐道:“就说那道士已经渡过河去很长时间了。”老艄公对宗保说道:“将军要找的道士是什么人啊?”宗保说道:“那道士是朝廷的枢密使王钦,他是辽国的奸细,我们奉命抓他回去!”老艄公一听,心想:“原来是王钦那个坏蛋!自从这个人当权,年年派官吏来搅扰我们的生意,让我们不得安生。原来他竟然是辽国的奸细!哈哈,你今天落在了我的手里,还想逃?”随即把船划回岸边,对宗保说道:“此人就在我的船上。”
王钦没有想到老艄公会这样做,一时间无法逃脱。杨宗保上船把他抓住,捆绑着带回汴京。这正是: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杨宗保回到汴京,报告真宗皇帝:“王钦已经抓到。”真宗命人把他押上来。真宗一见王钦,不禁怒从中来,说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朕对你宽容优待,恩宠有加,你却来谋取朕的江山!真是罪该万死!”随即下令把王钦凌迟处死,用以警示后人。后人有诗写道:
作恶年深祸亦深,试看今日戮王钦。
苍天报应无私眼,不便登行竞被擒。
王钦被处死了,真宗心有余悸,对八王说:“如今看来,王钦以往对朕说的话,很多都是欺骗朕的谎言,朕为什么就觉察不出来呢?以至于被他蛊惑,不辨忠奸。”八王说:“常言说得好‘大诈似忠,大伪似真。’越是奸诈的人就越会处心积虑地想办法骗取您的信任,越是谎言就越是会有好的包装。陛下身居深宫之内,很难辨出真伪啊!”
真宗对八王说:“现在辽国已经平定,我们俘虏的辽国贵族、官僚,应该如何处置?”八王说:“既然辽人已经臣服大宋,陛下应当把他们放回幽州,让他们来管理辽国事务,每年向大宋天朝朝拜进贡就可以了。从此以后,我们的边境自然就会安定了。”于是真宗传旨,赦免辽国太子和被俘的辽国大臣。命辽国太子继续作辽国的一国之主,大臣们辅佐国主治理大辽的臣民;辽国臣服于大宋,每年要向大宋朝拜进贡。辽国太子以及被俘大臣都跪倒谢恩,答应回到幽州要勤谨治国,安抚百姓,不再生出事端,扰乱边境。真宗又赐给了辽国太子一件金织蟒衣,其他赏赐也很丰厚。太子跪拜领命,当日就率领大臣们赶赴幽州。
大宋的天禧元年二月,真宗特意召来八王,商议如何封赏征辽的立功将士。八王说道:“赏赐有功之臣,是对忠心为国的将士的一种奖励,可以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是建设国家的长远之计。现在四方宁静,边境无忧,圣上要做到赏罚分明,就要论功封赏将士们。”于是,八王辅助真宗拟出封赏名单。
第二天,真宗亲自拟写出圣旨,封赏众位立功将士:
封杨延昭为代州节度使,兼南北都招讨;杨宗保为阶州节度使,兼京城内外都巡抚;杨延朗因为攻取幽州之时立下大功,封为泰州镇抚节度副使;封八娘为金花上将军;封九妹为银花上将军;封穆桂英为诰命副将军。
另有岳胜、孟良、焦赞等六郎手下将领,全部封为团练使。呼延赞、金头马氏等立功将领也各有封赏。
忽然有人来报:“大将军呼延赞夜间突然中风,病重离世了!”真宗听到报告,悲痛万分,对朝中大臣说道:“呼延赞自从来到朝廷,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却没有享受过一天的安宁。我们刚刚平定了辽国,他就离世了!
我们大宋失去了一个栋梁之臣啊!”随即下令厚葬呼延赞,赐给他谥号忠国公。后人有诗称赞呼延赞:
愤仇已雪出河东,为国勤劳建大功。
不意将星中夜落,令人千古恨难穷。
杨六郎接受封赏之后,到殿前谢恩。六郎拜倒,说道:“臣蒙受陛下厚恩,心中不胜感激。本来应该即刻赴任,只是臣的家中还有老母亲。母亲年迈,请求陛下宽限几日,允许我晚一些再到任所。”真宗说道:“将军所说的确实是实情,你可以暂时不到任所,先在老母亲跟前尽一尽孝心吧!”
杨六郎谢恩退下。
六郎从大殿退出,回到府中。岳胜、孟良、焦赞、柴敢等人都在府中等候。六郎召过岳胜等人,说道:“圣上论功升赏,封给了你们大家官职,你们可以享受国家发给的俸禄,光宗耀祖,也不枉你们这些年跟随我征战沙场啊!你们有幸赶上清平盛世,应该感谢皇恩浩荡,尽快赶赴自己的任所,勤谨为国,千万不要荒淫误事!”
岳胜说道:“我们这些人本来是凭借着将军的威风,立了一点点小功;我们能有今天,全是将军您的提携啊!这些年,我们日夜奋战在一起,现在我们要远离将军而去,实在是舍不得啊!”六郎说道:“皇帝恩典,给大家官做,本来是好事啊,何必说什么离别之情呢?你们要告诉你们的部下,愿意随同你们一起到任所赴任的,就一同前去;不愿一同前去的,就多发给他们银两,让他们回家。”
岳胜等人听了,都纷纷点头赞同。大家和六郎拜别,临行时,六郎嘱咐大家说:“你们到了任所之后,一定要尽职尽责,不能渎职懈怠。”大家一一牢记。当时只有孟良、焦赞、陈林、柴敢、郎千、郎万六人,等候六郎离京,然后起程。
孟良对六郎说:“三关寨的守军还不知道我们的情况,将军还需要派人去通知他们。”六郎于是派陈林、柴敢、郎千、郎万前往三关寨,调回守军,并把寨中积聚的财物一同带回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