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大破天门阵,给了辽国以致命性的打击。满朝文武都在欢庆胜利,唯独王钦表面装作欢喜,心中却抑郁不得志。这天,王钦回到府中,仍旧是闷闷不乐。王钦想:“我自从来到宋朝,到现在已经十八年了。本打算潜伏在宋朝皇帝身边,为辽国做好内应,帮助萧太后灭掉大宋,一统天下,自己也可以扬名显身,建立功勋。谁知道每次献计,都没有成功,反而一次比一次败得惨。”想到这里,王钦更加觉得郁闷难申。
王钦决心要想出计策,为辽国雪耻,真是辗转难眠,夜难成寐。眼见已经到了深夜,窗外月明如昼,王钦不禁思念家乡,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幽州见萧太后,向她献计。
第二天,王钦入朝拜见真宗。王钦说道:“自从臣侍奉陛下,陛下对臣是恩宠有加。臣蒙受陛下圣恩,却没有为国家立下半点功劳,臣实在是觉得有愧啊!这次我们和辽人交战,辽军惨败而归,一定害怕我们天朝大国的天威。如果陛下能够接纳辽国投降,他们一定会愿意归降我们大宋天朝。不如让臣前去说服萧太后,投降大宋。臣也算是为国家出一点点力,来报答陛下对臣的知遇之恩!”
真宗听了王钦的一席话,并不知道他是假情假意,信以为真,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命令武军尉周福同枢密使王钦一起,前往辽国劝说萧太后投降。
二人得到命令,就带上真宗写好的纳降文书,一同前往幽州。走到半路的时候,出现了岔路。王钦问周福:“我们该走哪条路?”周福说:“两条路都可以到达幽州,只是一条经过三关寨,这条路比较近;另一条就是要渡过黄河,绕路前往幽州,这条路比较远。我们还是走近路吧!”
王钦心想:“我以前一直加害杨六郎,他对我早就恨之入骨,如果走三关这条路,一定会被他捉住。我还是想个办法,渡黄河吧!”于是他对周福说:“不好了,我刚刚发现有一份重要的文书竟然忘了带,你先往前走,我回去取回文书,随后就到。”周福不知是计,就答应了。
王钦一个人骑马向黄河方向走,很快来到太原府。镇守太原的官员薛文遇听说枢密使大人来到,赶紧出城迎接。王钦来到薛大人府中,薛文遇问道:“不知枢密使大人为何事来到太原?”王钦就把前往辽国招降萧太后的事告诉了薛文遇,并要求薛文遇为他准备船只,渡他过河。薛太守很快就调拨了船只,把王钦渡到黄河北岸。王钦上岸之后,一路快马加鞭跑向幽州。
周福带领人马一路向幽州进发。快到三关地界的时候,被杨六郎的巡逻兵拦住。原来,八王对王钦早就心生怀疑,这次听说王钦前往辽国,知道不会有什么好事情,就暗地里派人通知杨六郎,让他严加巡逻,注意提防。巡逻的士兵一见周福等人,就上前拦住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周福说道:“钦差王枢密奉皇帝之命前往辽国。你们是什么人,敢来阻拦我们?”士兵一听说是王枢密,马上就把周福捆了起来,押到六郎山寨。
六郎一听说抓住了王钦,非常高兴,心想:“王钦当年是我介绍给皇上的,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奸佞小人,在皇帝面前搬弄是非,多次陷害忠良,谋反作乱。现在落到我的手上,一定不会轻饶了他!”这时,手下人把周福押上来,周福一见,大帐之内,刀枪密布,吓得面如土色,哑口无言。
杨六郎一看,抓来的并不是王钦,大怒:“这人不是王钦,你们竟然敢谎报军情?”手下士兵吓得赶紧跪倒说道:“是他自称是王枢密,小人并不认识啊!”周福一听,要抓的不是自己,才敢说话:“将军饶命,我不是王枢密,我是周福。”六郎问他来此地做何事,周福说道:“皇上命小官随同王枢密前往辽国,招降萧太后。王枢密说他忘了拿重要的公文,让我先走,他随后就到。”
六郎一听就笑了,说道:“哪里会有什么忘掉公文的事?分明是脱身之计!他一定是害怕我会抓他,想办法逃脱了。”随即又对周福说:“你还记得当年河东交兵的事吗?我们本来就是旧交,你不必害怕。”于是下令款待周福,当晚留他住在寨中。第二天,六郎派人送周福出三关,前往幽州。
那王枢密骑着快马,一路快行,早已到了幽州。王钦入朝拜见萧太后,萧太后一见王钦,真是怒发冲冠,拍案骂道:“你这个奸佞小人!我本以为你为大辽效忠,每次都相信了你的鬼话,谁知你谎报军情,让我们吃尽了苦头,你竟然还敢来见我!来人,给我推出去,把他碎尸万段!”
耶律休哥赶紧上前劝道:“陛下息怒。王钦这次来幽州,不知是为了何事,陛下不妨听他把话说完,再杀他也不迟啊!”萧太后命人把王钦放开,容他说话。王钦惊魂未定,半晌才定了定神,说道:“臣自从到了宋朝,不是不为陛下尽力,只是一直没有遇到更好的机会。这次,宋朝皇帝想要大辽投降,我想趁此机会,和陛下共同商议对付宋朝的策略。”
萧太后一听,转怒为喜,说道:“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王钦说道:“现在宋朝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在镇守边疆,朝廷中只有十大文臣。陛下您可以给宋君回信,就说王钦地位太卑微,不能胜任此事。需要朝中重要的大臣,来到九龙飞虎谷,大辽才肯投降,并交出辽国的地图。等这些朝中重臣一到,陛下就可以把他们囚禁起来,再派使者通知宋君,要挟他分一半天下给陛下。宋真宗以大臣为重,一定会答应陛下的要求。那时候,我们再考虑进兵大宋,一定会成功的。”
萧太后觉得有道理,就给真宗写了回信,让王钦带回宋朝。王钦辞别了萧太后,离开幽州,半路上正好遇到周福。王钦对周福说了带回来了萧太后的回信,周福很高兴,就同王钦一起渡过黄河,回到汴京。
王钦拜见真宗,说道:“恭喜陛下,萧太后愿意归降于陛下,同意献出辽国地图。只是这样的大事,臣职位卑微,还需要我们朝中的十大朝官,前往九龙飞虎谷前去受降,才显得隆重正式。”真宗一听,非常高兴,随即下令朝中十大文臣前往九龙飞虎谷,接受萧太后的献图。
朝中的重要大臣,寇准、柴玉、李御史、赵监军等得到真宗旨令,都来到八王府商议。寇准说:“这肯定是奸人的计策,我们去了肯定会遭遇不测。”柴玉说道:“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只是这是圣上的旨令,我们又怎么能违抗呢?”大家议论纷纷,都没有万全之策。八王说道:“众位大人不要忧虑,我们前往九龙飞虎谷,一定会经过三关寨。我们见到杨将军,可以向他借兵保护我们前去。”寇准一听,大喜,说道:“有杨将军保护,我们肯定无忧啊!”众位大臣都高兴而退。
第二天,十大朝官入朝向真宗辞行。真宗说道:“各位大臣,你们这次出行,是为了国家大计,一定要谨慎行事!”八王等人领命出朝,离开汴京,一路向三关方向进发。六郎得知消息,早已派孟良、焦赞带人在半路迎候。
八王等人快到梁门关的时候,正遇到孟良、焦赞,六郎听到汇报,亲自迎出寨外。大家来到寨中,六郎命人摆酒设宴,为众位大人接风洗尘。大家畅饮之时,六郎问道:“不知殿下与众位大臣来此地,为了何事?”八王说道:“这次前来,是为了和将军商量一件事。”就把情况向六郎说明,八王说道:“我们这些文人前去九龙飞虎谷,岂不是羊入虎口?我想在将军这里借兵,护送我们前往,也好让奸人的计策破灭。”
六郎说道:“一定是王钦这个奸贼的主意!前些天,我本来想趁他经过此地的时候除掉他,谁知这奸贼老奸巨猾,渡过黄河去了幽州,让他逃了过去。现在各位大人前往九龙飞虎谷,我一定会派人保护大家!”文臣们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大家尽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