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回朝以后,念念不忘魏州之耻,一心想要征伐辽国,雪洗耻辱。
这一天,真宗召集群臣商议征伐辽国的大计。八王说道:“陛下,我们大宋一统中原,拥有广袤的繁华胜地,辽国不过占据一隅之地,我们攻取它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辽国毕竟也是兵强马壮的大国,我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真宗没有答话,忽然一个人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此时正是进兵辽国的大好时机,再往后拖延,只能是坐失良机。”大家一看,原来是光州节度使王全节,只见他上前奏道:“臣有一计,可以让辽国拱手投降。”
真宗问道:“将军有何计策?”王全节说:“我们可以兵分四路,澶州一路、雄州一路、山后一路,这三路都处在通往幽州的咽喉要道上,容易筹备粮饷;臣再带领一路人马,共四路人马一同进攻幽州。就算辽国有雄勇之将,也难以抵挡!”
真宗准奏,随即下令澶州、雄州、山后分三路出兵,任命王全节为南北招讨使,李明为副使,率领精兵五万出发征讨辽国。王全节领命,即日领兵离开汴京,向幽州进发。此时正是初春天气,风和日暖,一路上风景无限,生机勃发。大军声势浩大,很快就来到九龙寨,安下营寨。
消息传到幽州,萧太后得知,大惊:“没想到宋朝这么快就发兵了!”
太后问文武百官:“哪位将军可以带兵迎敌?”话音刚落,椿岩就上前说道:“陛下勿忧,臣保举一人可退宋兵。”太后问曰:“你保举何人?”岩曰:
“臣保举我的师父,姓吕名客,如果用他来战宋军,一定就如摧枯拉朽,不要说是打退敌军进攻,就是攻取整个中原之地也是易如反掌!”
萧太后立即宣吕客进殿。吕客来到大殿之上,太后见此人装束清雅,举止特异,心中暗想:“此人一定是奇才。”只见吕客上前施礼,说道:“臣听说陛下要与南朝大宋抗衡,特地来助您一臂之力,帮助您获取大宋天下。”萧太后一听大喜,说道:“先生有何计策可以打败宋军?”吕客说:“宋人能征善战的将领太多,我们不能和他们硬拼武力,臣可以用阵图斗败他们。依臣来看,幽州军马不足以应敌,陛下需要向五国借兵。”萧太后问道:“向哪五国借兵?怎样才能借到?”吕客说:“陛下要写封书信,派使臣前往辽西鲜卑国,见国王耶律庆,送给他金帛,向他借精兵五万;派使者前往森罗国,赏赐国王孟天能,要他发兵五万相助;再派一个使者前往黑水国,答应国王攻宋成功之后,割西羌一带土地答谢他,要他派兵五万;再派一个使臣到西夏国,见国王黄柯环,向他陈述中原对西夏国的威胁,向他借兵五万;再派人前往长沙国,见国玉萧霍王,向他借兵五万。有了这五国的军队相助,臣就可以排下南天七十二阵,准保宋朝无人能破此阵,到时候宋朝君臣一定是心胆碎裂,退兵而去。陛下再命辽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占汴京!”
萧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说道:“先生真是子牙再世,诸葛复生。”即日封吕客为辅国军师、北都内外兵马正使。吕客谢恩退下。
太后依吕客的计策,派出五个使臣,让他们带上金银珠宝,前往五国借兵。五国得到萧太后的好处,都乐于出兵相助。鲜卑国王命黑靼令公马荣为帅,森罗国王派亢金龙太子为帅,黑水国王由铁头黑太岁为帅,西夏国王令公主黄琼女为帅,长沙国王令驸马苏何庆与公主萧霸贞为帅,各助精兵五万,陆续而来。萧太后又召云州耶律休哥、蔚州萧挞懒等将领回京,听候吕客调遣。
吕军师见各路人马到齐,就同徒弟椿岩一起率领人马,浩浩荡荡赶赴九龙谷。辽国大军来到九龙谷,选了一处平旷之地安下营寨,对面就是宋军大营。吕军师召集众将领,吩咐道:“我就要选择吉日排阵,各位将军都要听从我的号令。如果有不遵从的,本军师就要先斩后奏。”
这一天,吕军师调兵遣将,排兵布阵。首先是鲜卑国黑靼令公马荣统率军队,列在九龙谷正南,摆成铁门金锁阵。派一万士兵,各执长枪,守住铁门,把守将台七座;又分派一万士兵,手执铁箭,作为阵中的铁闩,把守将台七座;再有一万士兵,手执利剑,作为金锁,又把守将台七座。
黑水国铁头太岁率领军队,靠九龙谷左边排作青龙阵。派一万士兵,手执黑旗,作为龙须,把守将台七座;又派一万士兵,分为四队,手执宝剑,作为四个龙爪,把守将台七座;另有一万士兵,手执金枪,作为龙鳞,把守将台七座。
吕军师又令长沙国苏何庆率领部下靠九龙谷右边排作白虎阵。一万士兵,手执宝剑,作为虎牙,把守将台七座;一万士兵,手执短枪,作为虎爪,把守将台七座。
又命令耶律休哥率领士兵一万,在前面守住六座将台,作为朱雀阵;耶律奚底率领军队一万,守住后方六座将台,作为玄武阵。几路大军环绕左右,成掎角之势。
这吕军师又分别派遣森罗国金龙太子、西夏国黄琼女、萧后单阳公主、辽将耶律呐等排成阵势,共七十二阵。军师命令椿岩和韩延寿督战,每个阵中都以红旗为信号,真是变幻莫测,诡异难识。白天时,阵中只觉凄风冷雨一般;夜间时,就好似天上星河灿烂奇幻。不识阵法的人走进阵中,一定被打得晕头转向,迷茫不知所在,别想再活着出来。
韩延寿派出使者给宋军送去战书,约宋军出兵交战。王全节接到战书,和李明一同带人出营来与辽军交战,远远望去,只见正北方向一座阵城,好像一座巨大的迷宫。二人惊叹:“摆出这样的阵法,辽军中一定有奇人!”正在惊叹之时,辽将韩延寿走出队列,高声说道:“宋将听好,如果你们想要斗武,那我们奉陪;如果你们想要斗文,那就请看我们的奇阵!”全节对李明说道:“辽兵气势雄壮,如果与他们交锋,未定能胜。看他们摆出的阵城,真是奇幻无比,我们一时也无法破解,还是不要鲁莽行事。”李明同意王全节的意见,说道:“我们不如暂时收兵,破解奇阵还需要从长计议。”于是全节对韩延寿说道:“武力相斗,不足为奇;破解了你们的阵城,才是本领!我们需要商讨破解之法。”椿岩大笑,说道:“那好,任凭你们回去商量,我们等着你们来破阵!”于是,双方各自收兵还营。
王全节回到营中,对李明说:“我对阵势还是有些了解的,却从来没有见过今天这样奇异的阵法。我们还是赶紧上报朝廷,看看朝中有没有能够识破这个阵法的人。”李明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赶紧画出阵图,火速送往朝廷。”全节于是按照辽军的布阵画成阵图,派人连夜送往汴京。
真宗得到报告,赶紧召集群臣商议。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识破这个阵法。寇准说道:“臣看这个阵图,变幻多端,诡异莫测。杨六郎对阵法很有见解,不如把他召回,看看能否认破此阵。”真宗准奏,随即派人前往佳山寨,召六郎回京。六郎接到圣旨,命令陈林、柴敢守住山寨,自己和岳胜、孟良等二十二员指挥使,率领大队人马,赶赴京城。
杨六郎率军队来到京城,命令军队驻扎在城外,自己入朝拜见真宗。
真宗对六郎说:“今日,我军与辽军交锋,辽军摆出阵城,好似迷宫一般,朝中文武都不能识破此阵。将军熟悉阵法,看看能不能识破此阵?”六郎接过阵图一看,觉得确实是奇阵,只是阵图画得并不是十分明了,就对皇上说:“依臣来看,排出这个阵法的,绝对不是一般人,辽军一定是有奇人相助。这张阵图有些地方不太明了,臣需要亲临敌境察看,才能看出它的玄机。”真宗于是下令赐六郎御酒,命令六郎即刻前往九龙谷。
六郎率领大军来到九龙谷。王全节听说是六郎前来相助,大喜过望,和李明一同到营外迎接。全节见到六郎,说道:“有将军前来相助,战胜辽军指日可待!”六郎说:“我看那个阵图,还不十分明了,需要到阵前观看,才能知道他们的阵法如何变化。”
第二天,六郎下令出兵,岳胜、孟良等将领披挂整齐,随六郎一起来到阵前。辽将韩延寿也列兵到阵前迎战。杨六郎高声喊道:“辽将听好,我们不与你们比武,只是来观看阵法。”韩延寿一见是杨六郎,心中暗想:
“杨六郎出身将门,熟知阵法,不过我们这个阵,他也未定能够识破。”于是命令辽军各营,按照红旗的指挥,变换阵法。只听辽营中一声震响,气势非凡。阵图随时变化,奇幻难测。六郎在马上看了很久,然后收军回营。
众将领回到大营,六郎说道:“我也曾经排过几种阵势,却从来没见过这样变化的。说是八门金锁阵,又多了六十四门;说是迷魂阵,又多了一个玉皇殿。这个阵势错综复杂,很难识破啊!”全节说道:“如果将军都不能识破,就很难再有人能破此阵了。”六郎说道:“我曾经听父亲说过,三卷六甲兵书,最难看懂的就是下卷。下卷记载了很多妖道之术。这个阵法我从来就没见过,我想,可能是出自于下卷。也许我的母亲听父亲说过,能够认识这个阵法。我们请她老人家来阵前看看。”
于是六郎派人回京报告真宗,请求真宗派杨老夫人前往九龙谷观看阵法。真宗深知此战要与辽军一定乾坤,绝非一般,决定亲临战场督战。
于是,一方面令人前往杨府请老夫人到九龙谷一看究竟;一方面令寇准管理朝中政事,大将军呼延赞保驾,八王为监军,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前往九龙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