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400000046

第46章 区调人生(6)

就这样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无论经过吃药和休息,我的头痛情况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老张都替我感到着急。他两次劝我下山回分队部去,但是,我哪敢呀!我告诉老张,我调动来到大队报到时,人事科的领导给我说得很清楚,半年的试用期,如果不能适应高原野外工作,还得退回湖南区调队。那么,我这几年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努力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所以,我没有退路,无论如何必须得坚持下去。老张听说这些缘由,就不再劝我下山回分队部,而是更加地关照我。组长罗克珏和小刘也都宽慰我,给我打气,说一定会适应的。在高原反应和怕退回湖南区调队身心的双重压力下,我的精神几乎要崩溃了。

在将近半个月后的一个天气非常晴朗的日子,我们搬家到一处海拔4000米左右的地方。那是一条小河边上的小草坝子。周围的山上长着稀疏的松、杉等乔木树和杜鹃等灌木丛,景色真的十分美丽。老张像往常一样,同马帮一起下完马垛子,选好一处比较平坦、干燥的草地搭好帐篷,让我在帐篷里靠着马褡子斜躺着休息。他一边招呼赶马老乡去捡柴火,一边找回几块大石头支上锅烧开水。不一会水开了,老张给我泡上一杯浓浓的茶。

说来也真是那么神奇,当我喝完一杯滚烫的浓茶后,一股暖流在胸中涌动。突然,我觉得神清气爽的感觉充溢了全身,往日沉重的头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四肢也开始恢复力量,我感到往日的青春与活力回到自己身上。我起身走出帐篷,碧蓝碧蓝的天飘着朵朵白云,暖暖的阳光洒满草坝子,小河流水潺潺、杜鹃花是那么鲜艳,远处的雪山峰峦重叠……啊!高原的自然景色竟然是这么美丽!我压抑苦闷了十多天的心情一下子就轻松了许多。我张开双臂尽量拉伸身体四处张望着,贪婪地享受大自然给我带来的舒心愉悦。

草坝子周边的山坡,一条山路弯弯曲曲地向上盘旋。我突然决定去试试爬山,看看会有怎样的反应。我进帐篷拿上罗盘、图夹和铁锤同时给老张打了个招呼,就慢慢地沿着山路上行。虽然气喘吁吁,走上一段就要停下来歇歇。但困扰我半个多月的高原反应已经消失,信心逐渐在心中升起,我坚定步伐一步一步继续向上攀登,终于上到了海拔近4900米左右的一个山梁上。望着叠嶂起伏的群山,心情激动不已。我在心中暗暗欢呼:高原,我终于征服了你,我胜利了!我能适应高原工作了!我不会被退回湖南区调队了!

从第二天开始,我就跟罗克珏组长开始了在高原上的地质工作生涯。这一年,我们小组四个同志一直在高原上工作到11月上旬,圆满地完成了分队下达的全部任务。

在我初上高原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是同事们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给了我信心和力量,那一份份质朴纯真的友情让我时时铭记在心,没齿难忘!

乘皮筏子横渡金沙江

川西高原上的金沙江河段素以山高水急闻名于世。为了完成区调图幅工作任务,我曾和小组的同事一起在两个地方五次乘皮筏子横渡金沙江。

1975年10月中旬,我们小组完成了在金沙江东岸甘孜州巴塘县苏洼龙地区的地质填图和地层剖面测制任务后,就只剩下到属于西藏自治区的金沙江西岸补采岩体同位素年龄样品的工作。而要到金沙江西岸去采样,如果从陆路走,将会绕很远的路,无论是时间还是工作经费都很不划算。这样,只有乘藏族老乡的皮筏子过江是距离最短、经费最省的一个途径了。

乘坐皮筏子过金沙江对我这个刚上高原工作的人来说既觉得好奇与兴奋,但更多的还是心存恐惧。金沙江在甘孜州苏洼龙的河段,10月份的河面并不算宽,估计也就200米左右。水流虽不很湍急但也是浪花不断,局部还清晰可见一个个的旋涡流。那用牛皮制作的皮筏子具体是个什么样?过去只是在电影银幕上看到过。皮筏子载着四个成年人在金沙江里漂会是什么感觉?最重要的是,这安全吗?万一掉进金沙江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10月的高原气候很好,大多数时候都是晴朗的蓝天白云朵朵,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而金沙江河谷的10月更美。这儿海拔相对较低,气温比高原温暖,算是甘孜州藏族的农区之一。田地里的青稞熟了,苹果、石榴、核桃挂满枝头,萝卜、白菜、韭菜等等新鲜蔬菜也丰富多彩。

罗克珏组长很快就联系好了负责接送我们过金沙江的藏族老乡。在一个彩霞满天的清晨,组长老罗、我、还有小刘三个人早早吃了饭,带上工作用具和午餐,就从驻地苏洼龙公社办公室下山到金沙江边等候划皮筏子的藏族老乡。

不一会,看见不远的山坡上,一个很彪悍壮实的中年藏族汉子背着一个比他身高还长一些的皮筏子沿着小路拾级而下,看他步履轻快,我估计皮筏子不会很重。等他走近放下皮筏子,我仔仔细细观察后才第一次知道:原来皮筏子是用山里很有韧性的藤条,用牛皮绳捆扎而成的,是一个长约两米多、宽约一米多的椭圆形框架,框架外面绷了一层很紧的整块生牛皮,就形成了皮筏子的船帮和船底。然后,再把若干个用整羊皮做成的气囊,一个一个紧密相依地用牛皮绳牢牢地捆绑在皮筏子的船帮和船底,利用浮力使皮筏子能在水中承载一定的重量。

藏族老乡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说,他的这个皮筏子可以载四五个人或二三百公斤的东西过江,让我们放心,一定很安全。看着滔滔的江水,再看看这小小的皮筏子,我的心里真是暗暗地打鼓,但又不好说出自己的胆怯。

老乡把皮筏子放到江面上并紧紧地拉住让我们上去。老罗和小刘平静地走了上去,并按老乡的吩咐在合适的位置蹲下来用手扶着船帮,我此时当然只能把心一横咬紧牙关硬着头皮上了皮筏子,也照样蹲下用手紧紧地扶着边帮,心里七上八下的。随后藏族老乡也上到皮筏子的后端,一只脚蹲着另一只脚跪在皮筏子底上,就用浆使劲地划起来。

皮筏子轻快地离开江岸,被江水冲着向下游江心的激流冲过去。金沙江这段江面虽没有惊涛骇浪,但落差还是不小,江水的速度也还是较快地带着皮筏子向下漂游。水流冲得皮筏子颠簸不已,激起的浪花不断跌落在我们的脸上和手上,冰凉刺骨的雪山水激得人心惊肉跳,我觉得自己的心都跳到了嗓子眼紧张得快要窒息一样,那时的脸色不知有多么难看。我不敢看江中那飞速旋转的旋涡,时不时情不自禁地闭上自己的眼睛。藏族老乡泰然自若的用他那强悍有力的双臂娴熟地用力划呀划,居然,皮筏子很快就穿越了江中心的激流区。我悄悄地出了一口长气,心态也渐渐平稳了下来。等皮筏子稳稳地靠在金沙江西岸时,我真有一点梦游的感觉。我随便目测了一下对岸的出发点,离这儿起码有300米左右了。

我们赶快上山到达工作区抓紧时间采样,到下午5点多钟,又回到金沙江边乘坐藏族老乡的皮筏子返回金沙江东的驻地。这次,走上皮筏子我心平气和,一点也不紧张,对划皮筏子的藏族老乡有了充分的信赖。很遗憾的是,那时紧张得忘了测一测横渡一次大约要多少时间。

就这样,连续两天我们坐着这位藏族老乡的皮筏子四次横渡金沙江,既节约了工作时间和经费又让我增加了和皮筏子亲密接触的见识和阅历。

第二次乘皮筏子横渡金沙江是1980年的8月,地点是甘孜州北面的石渠县邓柯。当时,二分队正进行1:20万竹庆幅区调工作。开始,我同陈功柱、贾保江、张国和、王瑞清等一起在金沙江西岸的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德达区进行河流重砂、水系沉积物取样和岩性地质填图工作。

8月上旬左右,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小组到了西邓柯整理资料、清理样品,并准备把取得的样品送回大队,以保证能及时获得鉴定报告。可是到了西邓柯我们才发现,村子周边都是草地和光秃秃的山坡,无法弄到柴火烧水煮饭。这使小组的日常基本生活和准备进行的资料整理工作都无法开展,不得已小组给分队打电话求援。

很快分队杨指导员带着分队的值班汽车给我们送来几百公斤木柴,但是公路只通到在金沙江东岸的东邓柯。他们就请来皮筏子将木柴渡过金沙江送到西邓柯的江边,皮筏子来回两趟才运完木柴。随木柴而来的还有要我去江东另一个小组帮助完成河流重砂、水系沉积物取样的通知。我立即收拾好马褡子,带着小组已经整理好的样品乘坐送木柴的皮筏子再一次横渡金沙江。

有了在苏洼龙乘皮筏子横渡金沙江的经历,我对乘皮筏子横渡金沙江不再感到恐惧,同时从内心由衷地升起对发明用皮筏子渡江的聪明先辈们无限的敬意。更何况邓柯这段金沙江河段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我坐在皮筏子上,悠然自得地欣赏着金沙江两岸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不知不觉皮筏子就靠了岸。

牛粪火

1977年二分队开始进行1:20万义敦幅区调工作。鉴于一分队在1:20万赠科幅工作时,有职工在拿它乡境内被土匪绑架。为了安全,分队决定将在与该地区邻接的东半幅(二个1:10万图幅)进行河流重砂、水系沉积物取样的我们小组和张明锋小组合并成一个大组在一起工作。两个小组合在一起,队上的职工就有八个,再加上四个藏族基干民兵赶马民工和近20匹马,走在一起肯定是浩浩荡荡颇为壮观,对人数极少的土匪会很有震慑力,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6月1日吃过早饭,分队值班车就把我们两个小组的人员和物品送到毛垭坝的川藏公路边,约定好的四个藏族基干民兵赶马民工赶着近20匹马早一天就在那里等着我们了。车一停下,藏族老乡和我们一起七手八脚地下车并随即就跺好马驮子,一行人和长长的马队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地向计划的工作区出发了。

当天预定的驻地是曲登草原位于曲登河东岸的一块草坝子上。曲登河由北向南沿着开阔的U型河谷流淌,两岸宽阔平缓的河岸就是很好的草原牧场。草原上除了稀稀疏疏的一些低矮的杜鹃灌木丛外全是草地,草原两侧的高山光秃秃的,连草都没有。曲登草原海拔高程在4000多米,6月初还是草原刚露新绿的季节,牧民们都还在冬季牧场,所以辽阔的草原上除了我们就了无人烟也见不到一头牛羊。

到达预定的驻地已是下午快2点了,天阴沉沉的,不见往日灿烂阳光,虽不大的风却带着缕缕寒意。这儿正好有一个藏族牧民搭过牛棚子的位置,不仅地坪较干硬,而且还有一堆未烧完的干牛粪饼。藏族民工把他们的大布帐篷就搭在这个位置上,然后我们小组的四个帐篷和民工帐篷搭成能互相照应的位置,以防土匪袭击。大家齐心协力搭好帐篷又赶快垒好灶做午饭,烧锅的柴火就是那一堆干牛粪饼。我们和藏族老乡的伙食是各自分开的,藏族老乡是烧酥油茶就糌粑,我们还是习惯高压锅煮大米饭。

吃完午饭,时间是晚了一些,不能开展野外作业了。几个带有鱼钩鱼线的同志拿上早准备好的树枝渔竿兴冲冲地到曲登河钓起鱼来。曲登河是无量河的一条较大支流,河道弯曲,水面宽阔、水流缓慢、而且也比较浅,很多地段都可以骑马涉水过河。我和张明锋在帐篷里商量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安排,不时可以听到同志们钓到鱼的欢呼声,看来河里的鱼不但多而且还很容易钓哩!

到了下午5点多钟,天突然暗下来,很快纷纷扬扬地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可是在河边钓鱼的人们钓兴正浓不愿收竿,顶着大雪继续钓鱼,一直钓到天暗得已经无法看清鱼线浮标,才提着装了不少鱼的水桶回到帐篷。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棉衣背部都几乎被雪水湿透,藏族老乡赶紧在他们的大布帐篷里用干牛粪饼烧了一大堆火。借着徐徐夜风,牛粪火居然燃起了很长的蓝色火焰,热力十足烤得人浑身热烘烘的。我们几个同志每人拿着一件湿棉衣围在牛粪火堆周围希望靠这堆火把棉衣烤干,湿湿的热气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帐篷。在温暖的帐篷里大家说说笑笑兴致很高,手上还不忘不停地翻动棉衣。在热闹的气氛中,我一方面是心情愉快得有一些忘乎所以,另一方面是对牛粪火的热量的确有些估计不足,可能翻动棉衣的次数不够多,结果还把胡寿康的棉衣给烤糊了一块,这让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这一天,是我第一次知道牛粪还可以做燃料,而且热量还那么足。

在后来的野外工作中,好多次路过藏族老乡的帐篷时,总能看见藏族妇女将专门收集起来的牛粪做成粪饼摊晒在草地上,或是在收捡已经晒干的牛粪饼堆放储存。我们自己也多次在很难找到柴火的草坝子上住宿时,去捡一些藏族老乡没有收走的干牛粪饼来烧。闻着夹杂着青草味的牛粪气和饭菜的香气,心中常常不尽感慨。唉!人的生存能力多么强啊,无论在多么艰难的环境里,总会找到生存的办法。看似世间的“废物”,人们也可以让它们发出热和光。

有幸参加《四川省区域矿产总结》项目的工作

1985年底,在完成1:20万康定幅、禾尼乡幅、新龙幅三幅联测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最终评审、验收后的修改,按大队调遣,我到已经组建多时并已开展工作的八分队《四川省区域矿产总结》项目工作。我在八分队《四川省区域矿产总结》项目中担任技术负责人。除负责一些技术业务上的日常管理外,还同项目中的其他地质技术人员一样,分担了片区内铜、镍、钴、锡、钨、铂、铝等矿种的工作;并且还要担负片区报告中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区域成矿规律及成矿区、带特征等章节的编写。

说实话,我肩上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对比较大。但当时的想法还是很简单,自己是技术负责人嘛,肯定应该比其他同志多做一些事才行。而且根据自己以往的体会,难度大的工作能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去学习和思考,业务工作能力和地质科技知识水平都能得到较大提高。后来,《四川省区域矿产总结》项目编委会又让我参加了涉及全省范围的一些编写难度较大的章节或专册文稿的统纂和最终验收后的修改。我都以同样的心态接受了下来。

同类推荐
  • 盛笃周诗词选

    盛笃周诗词选

    本书为作者在教学之余,长期从事业余诗词创作的选集。作品内容主要涉及对祖国名山大川的吟咏,对人生体验的盛怀,诗友、同事、故人之间的赠答,对国家盛世气象欣喜歌颂。作品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同时通俗易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较好的融合。全书古体诗约200首。
  • 回望昙华林

    回望昙华林

    本书有几篇谈到当年学生自己办的文学社和刊物,其中《拾花》、《碧桃》给大家印象尤其深刻,据说,当时中文系这些自生自发的学生“同人刊物”一度“如雨后春笋”。林如稷、冯至那些文学大家,他们办浅草社和后来加入沉钟社的时候,不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吗?可是,一阵寒冷的北风刮来,《拾花》、《碧桃》这些刊物和文学社都坠落了,夭折了,还有写了“思想情调不健康”文章的同学被令退学。好在培植那些同人刊物的园丁们,包括那位被退学的傅生文君,在七十、八十两个年代交汇之际,很多又考取最早的几批研究生,得以实现他们的抱负,展现他们的才华。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树·远歌

    树·远歌

    诗集是诗人张树超的诗歌作品集,作品分四部分,以“黄河故道”、“旅途”、“不再走远的雨声”、“相信”四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131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清新,雅致,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和情思。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热门推荐
  • 杀戮之戮神

    杀戮之戮神

    生于官宦世家的李嫣然被神秘老人订下了娃娃亲,又会遇到怎样的波澜起伏
  • 穿越之开外挂调戏美草

    穿越之开外挂调戏美草

    南宫彩菱只想望天大喊一句:“老天爷,你个王八蛋,我抢你饭了吗?干嘛让我一纯洁妹纸被撞的穿越啊!”幸好,老天爷的良心还没被狗完全吃掉,送彩菱一伟大、睿智、可爱、纯洁......的空间,名为淡月疏星。穿越头一天,南宫彩菱望着镜中的那一个球,只感到心塞。然而空间淡淡的话更让彩菱的心陷入谷底,这具身体的身份居然是个太监,虽然身体是女的,但是如此外表也难以勾搭汉纸啊!而且这具身体也有着一个巨大的谜团...看着彩菱是如何解开层层谜团,在掉节操的征途上,一去不复返的。简介太无能,表嫌弃......打滚、卖萌、求软妹币"包养“、求勾搭
  • 午夜的独身女人

    午夜的独身女人

    《午夜的独身女人》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林华玉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收录了《殉葬武士》、《盗墓惊魂》、《惊悚一夜》、《墓中无人》、《报复的鞭子》、《古堡迷踪》、《超级谋杀》、《黑陶刘遇鬼》、《午夜的独身女人》等近百篇微型小说作品。
  • 杀皇传

    杀皇传

    杀,与感情无关杀,与道途无关杀,与因果无关只因……杀一人是罪杀万人是皇杀得九百万是为皇中皇岂不闻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名声同粪土,不屑仁者讥。身佩削铁剑,一怒即杀人。割股相下酒,谈笑鬼神惊。千里杀仇人,愿费十周星。朝出西门去,暮提人头回。三步杀一人,心停手不停。血流万里浪,尸枕千寻山。壮士征战罢,倦枕敌尸眠。女儿莫相问,男儿凶何甚?古来仁德专害人,道义从来无一真。
  • 嫡女绝世,惊华天下

    嫡女绝世,惊华天下

    穿越后的易沐最烦的就是这个整天跟在自己身后的美男。可偏偏也是他陪我笑看天下。他说”沐沐,今生我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也是“
  • 王俊凯之没有资格说爱我

    王俊凯之没有资格说爱我

    我不爱你了,你为什么还要折磨我呢?是你,是你让我放弃了唯一坚持爱你的希望,对不起!---by洛琪
  • 逐仙纪

    逐仙纪

    一个普通的山间少年;一个浩瀚的大千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网王之爱的牵绊

    网王之爱的牵绊

    一语划破挚爱,一语摧毁前尘,愿你我来世再见。
  •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特工红颜:倾城帝王妃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对敌人总是带着森冷的眸子,她有时杀人不见血,有时却痴傻地笑,作为一流的杀手,她离奇穿越,卷入纷乱的帝王斗争,她倾城之貌,使得男人为她流血丧命,但她只爱自己喜欢的人。她救了帅气男人,他是工程师,IQ超群,帅气+无厘头+时而很男人+平时气人。只是没有想到穿越后的事情,竟然改变了她的一切……
  • 校园的一滴一点

    校园的一滴一点

    在希亚学院发生了许多事,有冷紫嫣和叶千琪的爱情故事,也有许多奇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