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矿局区调队,是一支战斗在川西藏东及盆地周边高寒山区,经过数十年工作磨炼而成的区调专业队伍,曾多次获得部、省授予的“大庆式企业”、地矿部授予的“地质找矿功勋单位”、“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
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交界的“三江地区”,是地矿部“七·五”期间的重点找矿片区之一。西藏地矿局根据1985年12月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决定,在部地矿司的协助下,推出了“以招标承包形式集中精干力量,加快基础地质及找矿工作步伐”的一项具有开拓性的举措。我队趁着对该区地质情况熟悉,队伍人员具有良好素质等优势,自1986年以来,经投标先后与该局签订了昌都、洛隆(区)等六个1:20万区调图幅(归并为三个区调联测项目)的跨省承包合同,并以此作为了四川地矿局和我队开拓地质市场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一新的征程中,具体承担任务的分队如果工作稍有失误,就会影响整个队按期完成承包任务的大局。可偏偏就在联测项目起步不久,1989年5月,刚出队的一、四分队尚未上山开展工作之际,在西藏江达县境内(属我队当年计划工作区)发生了危及人生命安全的“传染性炭疽病”。我队领导和职工在与之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大队、分队领导来到赴野外工作驻地,一方面及时地在分队职工中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就甲方在联测图幅设计审批中提出的“疫区工作的精度应原则达到合同书要求”的意见,在职工中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取得了“按设计批复意见执行”的共识。另一方面则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如注射炭疽疫苗,派专职医生(罗庆隆)跟随野外工作人员进入疫区以及调整当年工作计划等。做到了沉着应对,坚持上山开展工作。赢得了完成各个联测项目设计任务的主动权,同时也顾及到了职工的安全,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历时数年的野外工作中,分队职工为了取全、取准第一手资料,保证区调工作质量,创造了一桩桩、一件件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事迹和喜人的业绩。这一切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写成的。这里仅能剪辑其中的部分镜头献给队50周年华诞!
1989年,四分队技术负责邹成敬等三人,在白马乡热希通采集对划分地层有重要作用的古生物化石时,被突发的洪水连人带马卷入盖曲之中。三名职工在水中搏斗、挣扎,好不容易才爬上河的对岸,上岸后又在狂风、雨、雪的鞭打下,咬紧牙关走了三个小时。当三名职工身体冻僵动弹不得,想再过河返回宿营地希望将破灭时,河对岸的青年工人罗卫急忙跳入河中,用绳子将三人逐个拉过河,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罗卫最后一个过河时,绳子突然断了,他被河水冲了十多米远,幸被一灌木丛挡住而脱险,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0年,在谁去1989年发生过炭疽病区工作的问题,引起了四分队领导和分队职工的关注。在经过研究、动员后,肖新全和许祥清两个小组在分队指导员、分队长的带领下首闯1989年字呷乡疫区。他们目睹了当地人被炭疽病魔夺去生命而留下的残垣断壁,联想到昨天发生的悲剧,颇有些不寒而栗。可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完成了野外地质路线调查和重砂采样工作。为此,队特授予他们“集体三等功”。
1991年,一分队工作的八宿、松宗地区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大洪水,分队副技术负责人年过半百的李庆祥同志到小组检查工作,过河时掉进齐胸深,寒冷刺骨的激流中,腿部被乱石卡伤,他爬上岸哼都没哼一声,又继续往前行。地质组长杨生富同志在冰川地带工作,也曾掉进了冰冷的河水中被冻伤,却没有停止过一天工作,还发现了一处铅锌矿。组长刘廷忠同志每天登山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天不亮就出发,而且还要冒着随时发生雪崩被埋雪堆的危险,他毫不畏惧,硬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找到一处铅锌矿床。组长万全礼,在完成怒江边的重砂测量工作中,为取全、取准重砂样品,每次都踩过齐腰深的积雪和越过海拔5000多米的一个垭口,曾往返三次,终于在一个无名小沟尾取回了重砂样品。年龄最大的组长罗克珏是一名能打善战的“老将”,一次小组人员因伤下山,留下来的人要承担原来五人的工作任务,他们在路程远,身上还要负重翻越雪山垭口的情况下,在八宿县同卡一带发现了元古界的老地层,对该区地质历史的研究是一大贡献。
几年时间中,我队在西藏地矿局和四川地矿局的领导下,组织一、四分队职工按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规范的要求和联测项目“合同书”、“设计书”的规定,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阻力和不利因素之后,做到了在地质、找矿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圆满完成了任务,成绩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1:20万区调填图找矿面积,共计4.24万平方千米,实测地层剖面(含岩体剖面)共583.32千米,构造地层剖面679.9千米,采集化石标本7023件,岩石薄片9254件,岩石光谱样8768件,同位素年龄样53件等,搜集了丰富的原始地质资料。把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和重点地质问题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2.通过点、面结合找矿,三个1:20万区调联测项目,共发现新的矿产地138处(含27个矿种),其中由于工作程度不够暂划为矿点,但有望达到小型及以上规模的矿产地约15处,目前已划为矿床规模的产地共七处。另已知产地由矿点扩大为小型矿床者计四处。在27个矿种中,具特色、经济价值较大的优势矿种有:铜、铅、锌、锑、锶(天青石)等。共圈出普通矿产重砂综合异常328个,找矿远景区(地段)48个,为进一步找矿指出了方向和靶区(以上均未包括特种矿产),其找矿效果是突出和喜人的。
3.勤于付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三个区调队联测项目的工作和成果报告(共计八个专册)的质量,经西藏地矿局聘请专家、学者评审,获得好评(有两项目为优秀级、一个项目为优良级),为开发建设西藏提供了科学依据,受到该局的奖励。
4.在跨省承包区调任务,开拓地质市场中取得了“开门红”,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我队赢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目前这条路子越走越宽广,已由西藏延伸到西北边疆,真是可喜可贺!最后想用川人最简短的语言表达对他们的敬意:“雄起!区调队员!”希望后来者将它发扬光大。
红色的破碎带
李建晓
无论是远观,还是航片影像,我这个外行都知道那条已有点控制的断层,在地形图上应该通过的准确位置,但张工和组长还是要到实地定点,真不知是为什么?我们从驻地爬千余米的高差,终于到达了海拔5200米的垭口。此时,我们已汗流浃背,呼吸困难,我向南望去,天哪!!我们还得越过两千米多的“乱石窖”,乱石窖由0.5-4米直径的巨大的砂岩石块堆组成,坡角40度至5O度,行走其间真是提心吊胆,当踩上一个摇荡不定的石头时,全身毛骨悚然,直冒冷汗,轻者被滚石砸伤,重者则不堪设想。三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红色的破碎带。此刻,我不顾一切将我的“武器”(伽马测量仪)对准红色的断层角砾岩,顷刻间,我终于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担如此大的风险而来,就是因为这是一条特殊的红色氧化带。据说这是金属矿化物氧化后的产物。紧张的工作之后,我背着那红色的标本,品尝着收获的滋味,踏上了归程。
1992年7月1日
运气
龙德平
1991年408组发现的约14个矿(化)点中,有三处的远景规模至少可达到小型矿床。有人风趣地用-句话概括为:“瞎猫撞到了死耗子。”
1992年408组在计划完成的五处异常检查情况下(实际完成六处),见矿率百分之百,并且在发现的13处矿(化)点中,又有三处至少可达到小型矿床。有人拍着组长许祥清的肩膀说:“你虾子,硬是运气来了!”
对于运气这种说法,许祥清好像也不反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地球这么大,天晓得大矿长在哪里,找到成型的,全凭运气。”
但是对于全年完成的十几个野外地质记录本中记载的两百多个地质点的大量劳动,他在总结工作的时候却只字不提,只是说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李工和龙工那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但邹工和李工却对他那十几个写满详细资料的记录本感兴趣,说那上面图文并茂,观察记录很详细。
我记得好像有一个名人说过,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提供的。这使我想起今年小组野外生活中的一段往事:
进入高原雨季的七八月份。对于野外小组每年几乎都一样,总是工作进入最紧张阶段的时候,这时不论天晴下雨,每天都得上山。一次,在一个矿点工作完之后,晚饭时就下起了密密的小雨,不等天黑,又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小组有的同志心焦了:明天怎么办?今天的资料样品都来不及整理,晚上天气又冷,明天怕是上不成山了。而耽误一天,十几匹马和民工的费用支出就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这时许祥清却自信地说,今天的资料可以完成,明天照常可以上山。其自信的程度令小组所有的人怀疑,最后竟下了用一个罐头请客的赌注。饭后,许祥清就开始工作,他这时谢绝和小组的任何人说一句话,以免影响他的工作进度。帐篷的门关得只剩一条缝,资料箱上放了一堆蜡烛,还有一大堆样品、标本、记录本之类的东西,好像杂货摊。由于疲劳,不到11点我就睡着了。开始我只迷糊地感觉到资料箱上沙沙的笔划声和膝盖在帐篷底上相互交换时的咔咔声,以后我很快进入梦乡,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午夜3点左右我起夜,发现烛光还在帐篷内的白闪布上摇晃。帐篷外是积雪的碎裂声,许祥清趴在资料箱上一动不动了。我想他一定在思考下一个矿点的问题。当我轻轻把脚伸出帐篷,套进冰凉的浅绿色拖鞋,回过头来才发现他已经睡着了——他一只手还按着翻开的记录本,另一只手上的铅笔已经从箱子边掉了下去,下巴骨沉重地抵在箱盖上,唾液从松弛的嘴角边流出来,掉在蒙了牛皮纸的资料箱上……这时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感情,是感激,是内疚,是痛惜,是同情还是理解,我一下子难以说清,只觉得热流上涌,烛光在眼前变得越来越模糊,鼻腔里和心里充盈着一股软软的酸酸的感觉,就像当初女儿骨折时,在那痛苦的喊叫声中,我一下看见妻子无声却直视着我的那双泪眼一样。我的天!搞地质这一行,纯粹是凭良心吃饭哪!我心里这样呼喊着。凭良心说,有些异常仅凭解释和交差是很容易的,但许祥清不这样做,他一定要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工夫铜重砂异常点”在百分之九十覆盖的情况下,通过对异常矿化特征的分析和构造、成矿条件、加密重砂的研究,将最后仅有的两处残积矿化区都弄了出来。当时我觉得他除了过分固执和认真以外,一点都没有依靠运气。
高原的午夜静下来了,只有刺骨的风在强气流的驱使下,还在山谷和牧区宽阔的雪地上乱窜。细软的尼龙帐篷门帘在阵阵风雪中,鼓起来又消下去,把烛台上残剩的火苗,吸过去又推过来,最后猛一舔火苗就熄灭了。他太疲倦了。我想,他妻子看到这场面一定会心疼得流泪。我当时也实在是不忍心把他叫醒,就顺手把鸭绒被给他盖了上去……第二天检查记录本一看,标本素描上的矿化文字说明和引线符号还没有完成,许祥清就叫了起来:“哈,是龙德平有意整我,你晓得我睡着了为啥不把我叫醒?”我的理由是,是你自己睡着的,而且当时我发现时已经是今天早上三点钟,而不是昨天。
最后,他赖不过,只好勉强认可了这个请客的罐头。看看他充血的眼睛,坐在钢炉边还极力抗辩的场面。我突然感觉出,我身边这个失败者实际上是个强者,在社会生活的长河中他已经胜利了。
后来,在有人以运气来议论他的成绩时,我又感觉出,像他这样的人,如果说老是有运气的话,那完全是必然的。
1992年7月30日
昨日今天两重天
王帮全
在怒江边搞野外地质工作虽然辛苦,但想起来也充满情趣。今天我们的填图路线是从下坝沿下坝曲经入曲到怒江边。早晨我们104组一行三人早早地从下坝村出发。10点过进入入曲,这里海拔只有3300米左右。阴雨天,气温很宜人。又经过近两小时的行程,我们才觉得真正进入了世外桃源,来到了怒江边一个秀美的地方——达秀。这里海拔仅3000米。气候温和,地里的青稞都已收割了,核桃树上挂满了鸡蛋大小的核桃,眼看也快成熟了,还有桃树、梨树和我不知道名字的果树,都是果实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这时,我不禁联想起我们昨天经过的地方。
昨天我们的路线经过下坝-吕拆山峰附近,翻过一个海拔5300米左右的山垭口,真是翻过一山又一山,最后凭着毅力爬上垭口时,眼前白茫茫一片,虽然是阴天,还是觉得难以睁眼,一阵狂风,吹得人立脚不住,不得不赶快坐下,减小受力面,以稳住身体。等歇过气来,往前一看,除了白的雪,就是黑色的乱石堆,一派荒凉。
昨日今天对比之下,我又不禁转念一想,还真得佩服自己,凭着两条脚,在短短的两天里,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领略到了伟大的自然界的力量,想着想着我不禁笑了起来。
1992年7月13日
热兜里草原的野狗
王帮全
一分队104组在结束了藏东达弄一带工作后,搬家来到热兜里,需在这里工作约半月,此地海拔4800多米,地上仅有青草一片。糟了!烧柴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只有向牧场的老乡求援,我组的两位同志到沙漠村的牧场去买柴,得到当地老乡的支持。同时,牛场老乡谈到了当地有五只野狗横行霸道,犹如狼群一般。仅一晚就咬死绵羊八九只,当地牧民对它们深恶痛绝,请求我们帮助把野狗消灭掉,我们答应了下来。
小组的同志为了不影响工作,常常是傍晚工作结束后,再不辞辛苦去打野狗。由于时间不足,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命中率低。8月13日,小组的同志下决心挤出一天时间专门打狗。天一亮,小组的两位同志就冒雨背枪出发,这一天雨时大时小,不停地下着,但两位同志在牧民带领下还是不停地在山上搜索,寻找野狗。到下午4点过,他们终于找到一只,一枪命中。到下午5点过,两位同志回到帐篷时,他们虽然穿着雨衣,但裤子下半截还是湿透了,最终我们打死了三只,打伤两只。牧民们拍手叫好,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说:“地质队牙莫有(藏语‘很好’的意思)。”此事在热兜里草原被传为佳话。
1992年8月14日
卡西行
黄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