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地球,就是去查明我们脚下的地层、岩石、古生物、地质构造,去探究人类的居所——地球几十亿年的演化历史,就是去了解矿产、能源等资源以及我们生存的环境,为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服务。对地球的探索、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等等,都要以地质调查为基础,所以人们常把地质工作者誉为“尖兵”。
区域地质调查,就是按照不同比例尺(小比例尺,1:100万;中比例尺,1:20万、1:25万;大比例尺,1:5万)的国际地形图分幅,进行图区内系统的地质调查,测制地质图并提交相关的地质调查报告,作为国家或国际上的基础地质图件和基础地质资料。因此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又是其他地质工作的基础,所以区调工作者堪称“尖兵中的尖兵”。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情况复杂,加之历史上科学和经济落后,所以存在许多地质空白区。1949年以后,我国开始组建区调队伍,借鉴国外的技术与方法,进行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许多人迹罕至、鲜为人知、谜团重重的地质空白区,逐渐被好几代区调工作者填补和破解。
四川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大省,作为一个多种地质、地貌、地理单元交汇的复杂而又典型的地区,它的区调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而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以下简称四川区调队)的队员们,正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和责任下,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中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史中,值得记忆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9年,是四川区调队建队5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候,有许多的人和事值得去缅怀和思索。1959年,四川区调队的前身——四川省地质局甘孜地质队区测分队和达县地质队区测分队受命组建,后又由不同时期的四川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和第三区域地质测量队演变成为现今的四川区调队。四川区调队涉及的工作地区多为四川、重庆、西藏、云南、青海、新疆等中国西部地区的高山、高原、峡谷、荒漠区,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地质拓荒与奠基,无疑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努力,甚至是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四川区调队正是以这样的努力和代价走过了50年的历程,当然也伴随着值得他们自豪和骄傲的业绩,当然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难以磨灭的故事。在区调队建队50周年之际,无论是年逾古稀的退休老地质队员还是尚在工作岗位奋斗的中青年地质工作者,也无论他们仍是在区调队工作,还是天各一方,不少人都拿起笔,记下了过去半个世纪那一幕幕难忘的经历和情感。
本书不仅收录了这些回忆文章,而且为了更全面地反映四川区调人的50年历程,编者还从历年来区调队的情况简报、队办刊物以及各类公开的报刊、杂志上,精选出本队职工的部分作品辑入书中。
本书共收入纪实性的文章112篇,其中大多数文章按年代分为开创时期、改革年代、新的世纪三个部分。开创时期,由1960年初区调队刚组建至1976年;改革年代,是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至1999年;新的世纪则是自2000年以来至今。每一部分中文章的编排顺序,先按文章所记叙的故事的年代划分,对于辑录的历史作品,再考虑以写作时间来划分;对于个人的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质生涯回忆文章,编为“区调人生”;对于某一工作阶段、工作项目或专业领域的回忆及学术思考的文章,则辑为“回忆思考”,这两部分中文章的编排,以作者的姓氏拼音为序。
此外,本书还辑录了四川区调人写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散文、小说、诗歌共计20篇,编为“荒原野草”,其中又分“文”、“诗”两部分,其编排均以作者的姓氏拼音为序。
本书所载,都是作者亲身体验、发自肺腑的记录,反映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地质工作者同时也是社会普通人的悲欢。此外,本书也记录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地质工作的史事,不少文章都感人至深,甚至催人泪下。本书不仅是构建和传承精神文明的鲜活教材,可供究往,可助开来。同时,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它也会在广大地质工作者和社会读者中产生共鸣与启迪。
在本书问世之际,感谢四川区调队的现任领导班子对于本书策划、编纂与出版所付出的努力,也要感谢特地为本书撰写回忆文章、以及没有撰写回忆文章的区调老同志,但愿他们的记忆、情感和希冀永存于高山大川之中。
范晓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