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100000022

第22章 告别汉口(2)

1927年7月末的形势就是这样。我从湖南回到汉口,发现这座最后的革命堡垒已经完全由军事独裁集团所控制。宋庆龄由于拒绝用她丈夫的名义来掩盖被她谴责的反革命,已经出走。鲍罗廷正准备同绝大多数俄国人一道离开中国。流言四起而又相互矛盾。有的说鲍罗廷已经走掉,有的说蒋介石正悬赏重金要他的脑袋,有的说他北上支持冯玉祥去打北京了。这些都不是真相。鲍罗廷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已无法再待下去,因此他是保持着一位使节应有的尊严离去的。他由国民政府的要员陪同登上火车,许多人表示希望他快点回来。在横跨中国的漫长旅途中,他也是以公开的身份出现的。一路上,冯军将领都设宴款待,派出警卫。然而,要求他公开引退的恰恰正是冯玉祥本人。出现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原因之一是中国人讲究礼貌,甚至同敌对者也讲外交辞令;更重要的是冯玉祥想尽可能地维持和鲍罗廷的友谊。在华外国报刊把鲍罗廷描画成一个搞阴谋的老手,说得活灵活现。冯却不这样看。他和他手下将领把鲍罗廷看做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顾问,同时也是他们所不想得罪的一个国家的代表。但要他们同意让农民组织起来掌握政治权力,以此来换取苏联的友谊,他们是不愿意付出这样高昂的代价的,然而他们也不希望因为怠慢鲍罗廷而造成关系紧张。

7月23日,星期六晚上,我接到通知,可以参加一次旅行,随鲍罗廷和其他俄国人,经由陕西、甘肃和蒙古回莫斯科,全程估计三千多公里。其实到底多远谁也不清楚。因为,道路情况不明,只知道必须翻山越岭,经过几百公里的沙漠,此外就一无所知了。鉴于军事上的态势,这趟旅行虽然耗资大又异常艰巨,也势在必行。对鲍罗廷来讲,从上海走是危险的,蒋介石正在逮捕所有走这条路的俄国人。坐英国客轮也不行。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它是不让中国当局搜捕的,但在这件事上却会给予合作。蒋介石甚至扣留了一条德国船,说它把一批砖茶转移到俄国轮船上是犯罪行为。通往北京的道路显然也给张作霖堵住了,他已经监禁了鲍罗廷夫人,他的势力范围扩展至北京西北直到蒙古的一部分地区,因此走从张家口去乌兰巴托的公路也不可能。唯一可行的是向西绕远路走一条没人走过的小道。这样就得穿越中国的西北各省和蒙古沙漠。

由于俄国人是仓促成行,很多人出于安全考虑都得动身,我总怕没有我的位子。幸好,鲍罗廷只问了我两个问题。“旅途艰苦,你吃得消吗?”我告诉他,我早就习惯了美国的露营生活。他又问:“你跟我们去干什么?想写本书吗?”我当即打定主意写书。他又考虑了一会儿说:“星期一上午你就要准备好,带两个小箱子,再多不行。我提供汽车、帐篷和伙食。带上美元,我可以在路上把我带的银元换给你。”他要我负责记旅行日记,因为别人都有其他事情要干。

动身的日期一再推迟。7月27日,星期三下午四点,我们的汽车被装上车皮,汽油和行李装进棚车。大家集合在火车站上,等着乘武汉政府提供的专车走。外交部派了两名秘书护送,其中一位是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儿子陈不士。我们带了一名卫兵,是国民政府派来的,还有鲍罗廷的私人警卫,由武装工人组成,他们是一向负责照顾他的。为了赶时间,行李就让它随后面的列车走。这是一个明智的措施。鲍罗廷如果在武汉再多待七天,完全可能被一个变得狂暴的政府所枪杀。

但是,我们走的那天,礼仪还是隆重的。国民政府的首脑都亲临车站郑重话别。大家拥进餐车,一起喝茶和苏打水,互相致意。汪精卫、宋子文和鲍罗廷坐在一起。看上去他们对鲍罗廷的离开并没有什么不高兴。直到最后一分钟,他们还提出要讨伐蒋介石,试图引起他的兴趣。然而他拒绝表态。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是在表示:既然你们拿定主意同工农组织决裂,我就不可能和你们共事。

火车缓缓向北开去。头一夜和第二天都热不可耐。离开汉口24小时之后的黄昏时分,驻地司令官安绪德(音译)前来探望我们。他收到了三封关于我们的电报,所以他深感我们身份的重要。一封电报是冯玉祥本人来的,一封来自冯的部下北线司令官孙将军,一封是他的顶头上司打来的。这些电报都命令他欢迎我们,并为我们派出警卫。鲍罗廷问他,加派警卫是为了安全的必要还是为了表示礼貌。如果是后者,那么他不想占用司令官的人,从汉口带的警卫已足够了。

这位司令叙述了当时那种特殊的军事情况。他说:“从此地到郑州的各站是由各式各样的部队管辖的。有的是过去吴佩孚的部队,这些人投到我们这边来的时间不长,纪律不严。你们的卫队中有南方人,口音和制服都同我们的不一样。那些部队可能不尊重你们,可能要偷走你们的火车头和私人轿车。因此我将派给你们十名个人警卫。他们是本地人,会解释清楚你们是什么身份。”他用一种无所谓的口气补充说,“以往那些部队经常扣留火车归自己使用,把车上的老百姓都赶下去。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会儿,然后承认,有的部队可能至今还没“改造”好。

安司令和鲍罗廷以中国方式频频互致敬意。安司令向鲍罗廷保证,完全可以像对待自己人一样使用派去的警卫,“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同志”。想到武汉政府已经垮台,再听到这种话,不免令人感到别扭。这位司令官可能完全不了解真相。他是一位头脑简单的军人,奉命要好好招待我们,他照办了……就这样,我们奔向郑州,并于半夜到达。

报道评析

用智慧洞察真相,勇敢面对现实是战地记者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斯特朗一生六次来到中国,最后定居在北京。20世纪20年代她来中国时,外国人的圈子里曾有过议论,说她的靠山很硬,后台是自由派的教会和生意人。其实,斯特朗并不像人们传言那样有什么背景。事实上,她是站在社会要求得到公平的立场上,以大无畏的精神,按自己的见解,来阐述中国出现的一切新事物的。她认为应该让美国读者彻底了解中国的现状。她的写作,不光是为政府官员提供消息,而是尽力向美国人民介绍新思想。面对乱哄哄的中国局势,她很清醒,不仅报道了事情的状态,而且分析了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思维缜密,条分缕析正是她才干不凡的佐证。据说,美国国务院里赞成新政的中国问题专家喜欢读她的报道,持不同观点的人也要靠她的报道来了解真实的动态。她是个顽强不屈的女人,名不虚传的新闻记者!她的报道勾勒出了国民革命中国民党右派的虚伪性。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的这段历史时,也要叹服斯特朗的分析能力。

对事件深刻的洞察,来源于对事件真实的了解。斯特朗的报道是真实的,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她随鲍罗廷一行长途跋涉,自汉口出发,经陕西至甘肃兰州,再经甘肃、宁夏进入外蒙古,最后抵达苏联。一路危险很多,不光自然条件艰苦,更有途中碰到的利益相左的各派势力的复杂斗争。对此,斯特朗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看法。鲍罗廷的人生命运是复杂的。在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的1927年,他与共产党人、国民党各派都有着难以理清的恩怨,斯特朗以一个记者特有的成熟,坚持用事实说话,坚持记录了鲍罗廷离开中国的具体情景。她确实与众不同,在撤离武汉时,面对都以“革命”标榜的各种势力,斯特朗能够果断地鉴别真伪。忠实地报道自己的所见所闻,很显然,她作报道不是为了耸人听闻,而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利用记者的身份去探索真理,用事实说出最有分量的话。

用智慧洞察真相,勇敢面对现实,同时必须运用准确有力的语言表达才能使一篇报道成功问世。斯特朗独到的分析力是通过语言要素呈现的。她的语言简洁有力,像刻刀一样刻画出了1927年中国革命的风云变幻。背叛、割据、残忍、生灵涂炭,她不失分寸地讽刺了各派军阀。鲍罗廷离开中国时的复杂心情、国民党各派的心照不宣、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她都准确地进行了概括。“鲍罗廷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已无法再待下去,因此他是保持着一位使节应有的尊严离去的”。在中国问题上,她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支持人民大众所拥护的那一派。“城镇劳动者在斗争中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在转入地下活动后仍然筹划着未来的斗争。如果劳动人民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要想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是不可能的”。

同类推荐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新闻谈片:一个资深新闻人的采编心语

    本书内容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及其特色”、“论会议新闻及其改革”、“社会问题与新闻报道”、“青藏采访札记”、“可贵的随时倾听”、“代表素质的可喜提高”等。
  •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行走的新闻:走进宁波教育管理名家

    本书是对宁波市20位教育管理名家进行采访,挖掘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故事、治学理念,记录宁波教育的发展,推广一批教育管理名家的办学思想。此前“行走的新闻”已连续出版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并在宁波教育界引发关注。此次的走近宁波教育管理名家是服务型教育理念的一次生动诠释,通过采访挖掘宁波教育特色。也是宁波首次对优秀教育工作者办学、治学故事进行集中梳理,对宁波教育的科学发展有特殊的意义。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
热门推荐
  • 豪门老公宠爱我

    豪门老公宠爱我

    A市萧家大小姐嫁给残废,她想守活寡吗?可当婚礼上的男人曝光,女人们猩红了一双眼:“嫁给这样的男人,要我守一辈子活寡我也愿意。”都说她容颜倾城,这才勾走了他的心魂,可他们却不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一场密谋已久的设计。而当她满怀欢喜时,迎来的却是他的冷漠无情。一纸离婚协议,她辗转天涯海角治愈情伤,却还是逃不过算计伤害。三年后归来,他爱她如命。有一天,她当着他的面对另一个男人承诺了一生……于是第二天,他把她掳到了民政局,对她说:“安,我们重新开始。”她说:“沈君陌,我不爱了。”他苍白着脸色说:“不爱没关系,我爱就可以。”她微笑:“我不稀罕时过境迁的爱。”而她不知道的是,曾经无数个深夜里,有个男人愿意在楼下的路灯旁看着她的窗一夜不眠……
  • 青梅回归:总裁请淡定

    青梅回归:总裁请淡定

    苏若涵自从见到顾天爵就发誓此生非他不嫁,于是每天死缠烂打求迎娶。可是换来的却是顾天爵的不屑一顾:"你配吗?”当苏若涵内心最后一道坚守彻底崩塌之时,换来的却是他手握999朵玫瑰在雨天求婚。只是,早已消逝的旧情能否复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快乐走过青春期

    快乐走过青春期

    本书依据青春期少年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深入地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通过具体事例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 万灵之地

    万灵之地

    太极阴阳,大道五行,修剑之道,剑比苍天。主人公天尘可否在危机重重的异界大陆绽放自己的光彩。
  • 末法冥神

    末法冥神

    意外成了冥神,还有个冥神系统,生活会有多少改变?你是个好人!来给你加十年寿命。哟,你这个无恶不作的家伙!我,萧凡,现在宣判你阳寿已尽!父母嘛!寿命都先加个一千年,用完再加!这位妹子,你想不想青春常驻?
  • 九王妃之财倾天下

    九王妃之财倾天下

    谁知道这是什么鬼地方,叶舒琦伸了伸僵硬的脖子。明明刚才还替双胞胎姐姐试婚纱,怎么下一秒就跑到深山老林里来了,满身是钻的鱼尾裙婚纱变得皱皱巴巴的,四周一个人影都没有。别闹了,z国的天才少女,14岁考进世界名校,15岁拿到经济与法律双学历,根深蒂固的唯物主义思想怎么可能接受自己穿越了。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不好好活着又怎么能对得起这次穿越呢!”让我嫁给你?凭什么,我又不是什么丞相之女!”胳膊拧不过大腿,那就看我怎么玩转王府,在灭了你邪王。
  • 死神少女穿越柯南

    死神少女穿越柯南

    她是真正的死神,能够看到冤魂,停留之处必有该死之人。能够变成任何只要是人类想出来的东西,并且具有其人物的技能。想惹怒死神吗?—————暗曼死鸳
  • 乌鸦与死神

    乌鸦与死神

    一个高中生的灵异故事,与灵魂的探讨,与死亡的邂逅。
  • 醒世新编

    醒世新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