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1900000008

第8章 第三年(24~36个月)(2)

简·尼尔森说:“一个行为不端的宝宝只是一个气馁的宝宝罢了,当我们明白了这种行为之中所隐含的信息时,更有效的方法是纠正宝宝的这种行为,让他们回归正途。这样的宝宝是想让我们知道,他自己没有归属感和重要性,并且对于如何找回归属感和重要性,他都抱有错误的观念。”她建议,帮助这种行为不端的宝宝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当这种沮丧感被消除之后,他的不端行为的动机也就消失了。

她引用了鲁道夫·德雷库尔的话来说明,这位发展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专家说道“宝宝是很好的观察者,但是却是很差劲的阐释者”。尼尔森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点,宝宝的行为是基于他们所认为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事实上正确的事情上的。

我认为,宝宝的这种所谓的不听话与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传递了容易混淆的信号。下面是我提出的关于改善宝宝行为的一些建议:

德雷库尔曾说道,宝宝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一样,没有鼓励,他们简直就无法生存。他认为,在帮助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鼓励是父母所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要经常表扬宝宝的长处,而不要总是批评宝宝的缺点,尽量去着眼于事情的积极一面,而摒弃其消极的一面。在他表现得很好的时候,你要表达出你是多么的高兴。提醒他记起过去表现良好的时候,要比让他想起曾经表现不好的时候能更好地鼓励他做出良好行为。

祖父母用小礼物和特殊的待遇来溺爱宝宝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但是在一些事关宝宝的行为方式和礼貌的方面,祖父母应该也遵守你们的规则。

否则,就会让宝宝感到困惑并导致家庭内部的冲突。一个快乐和宽松的家庭环境,也要有着清晰的行为规范,这样的家庭环境要比一个充满紧张和冲突的家庭更容易使宝宝有自信和修养。

坚持按时洗漱、休息会促进宝宝与家长的协作。前后不一的规则和限制会让一个3岁以下的宝宝感到困惑,并导致其不端行为。我还是会建议家长坚持固定的吃饭时间,并避免睡觉太晚。如果因为家里有客人,或者因为爸爸在家,就改变吃饭时间并且顺延睡觉时间,很容易让3岁以下的宝宝感到迷惑。

作为父母,要确保所设制的规则和限制对宝宝的年龄而言是恰当的,避免规矩太多。要集中精力培养宝宝在一些重要事情上的配合,比如准备睡觉,自己穿衣服,以及在街上要拉住你的手等。避免制定那种需要让宝宝静静地坐很长时间的规矩,比如,指望一个3岁不到的宝宝在大人吃午餐的时候静静地坐着,这是不公平的。

同样,毕竟宝宝太小,不能自己主动地去做事情,但是父母也可以鼓励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帮着收拾玩具和衣服。

如果在公共场合行为不端就可以逃脱惩罚的话,宝宝就会很快明白这一点,并且把这当成一种优势来利用。因此,如果宝宝在商店,餐馆,或者你的朋友家里表现得很不好,无论当时你感到多么的尴尬,最好还是以在家里的方式来应对他在公共场合的不听话。

确保宝宝已经正确地听到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有一种情况很常见,父母隔着屋子喊话,告诉宝宝午餐或者晚间茶点再过5分钟就要准备好了,当父母走过来时,却看见宝宝正全神贯注地玩着某个游戏,在提前叫他之后还是拒绝过来吃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最好打断他几分钟,蹲下来,处在和他一样的高度上,使他能够看见你的表情,并且能清楚地听到你说的话。让他重复一遍你希望他在5分钟之后要做些什么。有时可以拿一个厨房定时器,设定为5分钟之后响起,让它起一个提示的作用。同时,小红花表格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用来鼓励宝宝与你配合,也可以鼓励宝宝的良好行为。

一个2岁多的宝宝,倘若经常在婴儿车或者汽车里,没有足够的活动时间,没有呼吸足够的新鲜空气,那么他更可能烦躁和闹腾,也更可能不听话地满屋乱跑。每天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跑动跑动,对所有的宝宝都大有好处。

2岁时,大部分所谓的宝宝不听话的行为都可以归咎于沮丧感,以及对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区别缺乏理解;因此惩罚并不是一项有效措施。然而,在3岁的时候,宝宝开始对他人的期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开始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

家长如果能够在建立宝宝自尊心,鼓励宝宝独立,以及教会宝宝在听话之间找到正确的平衡点,那么他就很少被诉诸于惩罚措施。然而,即使是很少会采取惩罚措施,家长也应该事前就商量好并且达成一致,在宝宝出现不端行为时应该怎么来处理。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你问我答

Q我们22个月大的儿子是双方老人唯一的孙子,一直被双方老人娇惯着。

现在出现的问题是,他开始变得越来越挑剔,而且,如果想要什么得不到立即满足,就很容易大发雷霆。我和丈夫对不要过分惯着宝宝都有着很严厉的观点,我们不让他吃太多的糖,不让他看太多的电视。但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认为顺着他也是可以接受的,他们在的时候,想要什么就可以给他什么,想干什么就让他去干。他们说,这些越来越多的坏毛病都是正常的,所有宝宝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在他想要吃糖或者想要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不允许,他们就说我们对宝宝太无情了。我现在都害怕他们来家里,因为他们一过来就带着好几袋糖果,很多新的动画片或者玩具,在他们走的时候,宝宝极其兴奋地大嚼特嚼着垃圾食品,同时,由于过度兴奋的刺激,晚上安顿他上床睡觉又成了一场噩梦。

A宝宝能很敏锐地感知到谁会对他们让步。对于父母,眼看着自己的管教方式被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宝宝的溺爱所打乱,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感到沮丧的了。对那些面临这种困境的父母,我建议他们和宝宝的祖辈讨论一下。选一个宝宝在睡觉或者在被其他人照顾的时候和他们商量一下,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比较放松。你要确保爱人和宝宝的祖辈也在场,这样就不是由你和婆婆来讨论这个事情了,因为那样的讨论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批判。先从好的方面开始谈,赞扬宝宝的祖父母帮着带宝宝的热情和他们的慷慨大方。然后解释给他们听,你们夫妻俩都认为如果他们能配合一下,让宝宝少吃些糖,实际上对宝宝是更有帮助的。你要告诉他们,你的担忧来自于最新的关于少吃糖的研究结果,有1/5的5岁以下的宝宝有蛀牙,描述一下你认为多吃糖会对宝宝造成的不利影响,比如宝宝不喜欢吃有营养的饭菜了,而吃糖上瘾又引发了很多宝宝的不端行为。

你的解释要让宝宝祖父母觉得他们可以惯着孙子,但是宠爱是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的,比如在睡觉前给他多讲一会故事,或者在特别的游戏时间和他一起玩,而不是采取给他吃糖的方式。这样的解释总是会对事情有所帮助的。把对待宝宝的方式置于一个正确的轨道上,那么大多数祖父母都会理解的。你可以解释给宝宝的祖父母听,宝宝现在总是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礼物,结果使你们感到羞愧,因为你宁愿宝宝在看到爷爷奶奶时变得很高兴,而不是看到了爷爷奶奶给他带的礼物才感到开心。即使宝宝的祖父母会有一点不高兴,他们也会接受这种建议。因为这是你所希望的培养宝宝的方式,而且当宝宝知道了哭鼻子和表现不好是不值得奖励的时候,爷爷奶奶也会看到他的进步。

关于惩罚

某一阶段,宝宝故意地不听话时,父母都必须下决心采取恰当的惩罚措施。

父母双方如果在一些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比如应该受惩罚行为的衡量标准,以及惩罚的方式等;那样就会向宝宝传递一种互相矛盾的信号,让宝宝不知道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而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在我的经验看来,这样的父母通常最后会宠坏宝宝,而且让他喜欢耍滑头。

3岁那年,宝宝要从父母那里迈出更加独立的第一步,那就是进入托儿所。

一个宝宝,如果在家里就没能学会配合他的父母,他在适应托儿所生活和听取其他大人的指令时,将会有一段长得多的困难时期。所有的宝宝都会时不时地通过故意淘气来试探父母,因此,某种形式的惩罚是必要的。

关于打宝宝

20年前,对付不听话的宝宝,父母常常当即给他一巴掌,这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法子。而今天,护理专家和父母的意见对于打宝宝是否是对付宝宝不端行为的有效方法这个问题存在着分歧。很多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打宝宝只会让宝宝认为,暴力就是解决失控局面的方法。在奥地利、芬兰、丹麦、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家,打宝宝已经是违法行为了,这也许会让家长仔细考虑是否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惩罚的方式。迄今为止,英国政府顶住了种种压力,没有颁布法令去禁止父母打宝宝,因为他们不想“干预正常家庭生活”。

我认为,大多数打宝宝的父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他们觉得无法控制局面,脾气就爆发了。我的一个客户,从来就反对打宝宝,但是她却狠狠揍了她4岁的儿子,因为在贝特西公园,他故意把他18个月大的妹妹推进了养鸭子的池塘;另一个客户也打了宝宝,因为她3岁的女儿跑上了伦敦一条繁忙的街道中间,致使所有的交通都突然中断。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能理解这两位妈妈都会打宝宝的原因,我也会同意克里斯托弗·格林的观点。那就是,为了避免宝宝受到更大的伤害,保证宝宝的生存和健康,打了宝宝并且由此给他造成的情感上的小小创伤,是必须付出的小小代价。正如他说的一样,给宝宝一巴掌会让他更深刻地记住爬上一个很高的阳台是不允许的,这要比和他一起民主地探讨,告诉他爬阳台是危险的,下面离马路有50米高,他可能会掉下去摔成重伤等要好得多。

我的客户中,曾经有一小部分家长把打宝宝当成一种固定的惩罚方式。

我的观点是,作为一项惩罚措施,打宝宝的作用很有限,那只会让宝宝的行为方式更激进。我相信,还有比打宝宝有效得多的惩罚方式。当决定一种合适的惩罚方式的时候,有一点是很关键的,那就是你最终选择的那一种方式应该是恰当的。举个例子,对于一个总是把饭菜扔在地上或者总是在墙上乱画的宝宝,最好的惩罚方式是让他把他弄脏的地方收拾干净,而不是让他罚站。同样地,对于发脾气乱扔玩具的宝宝,家长应该把他扔掉的那些玩具拿走一小段时间。

此外,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要告诫宝宝,如果继续不懂规矩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一个恰当且坚定的口头警告通常会节省你很多力气,让你不需要再动用进一步的惩罚措施。

口头警告

口头警告宝宝的时候,要让他集中注意力。如果他想跑开,你要按住他,让他坐在一把椅子上,握住他的手,告诉他你为什么不高兴。

面对不满3岁宝宝的时候,要注意解释得简短些。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情景,父母给非常小的宝宝讲着长篇大论,告诉他什么是不能被接受的。在这样的长篇大论中,他们自己也会越来越烦躁。如果宝宝的不端行为中包含着危险因素,父母一定要解释给宝宝听,某些事为什么绝对不能做。但是对于一些普通的不守规矩的行为,比如往家具上面跳,或者把书、衣服等扔在地上等,则可以轻松地来应对。你可以这样对他说:“妈妈不会那样做,爸爸也不会那样做,汤米也不准那样做”,尽量避免说“汤米真淘气,他不准那样做”这样的话。

你的警告是否会起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语气和表情。我总是听到家长严厉斥责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给宝宝提要求一样,这种方式对行为不端的宝宝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就没作用。我建议,家长不要对着宝宝吼叫,应该稍微提高你的声音,用你的语气和眼神来表达你对他的行为是多么地不高兴。

宝宝必须要了解他不端行为的后果,不要让你的口头警告变成苍白无力的威胁。一个宝宝,如果总是受到这种威胁,很快就会认为父母没有要惩罚他的意思,他会变得更不听话。如果在你给出了非常坚定的口头警告之后,宝宝还是继续着他的不端行为,那么就应该立即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在做错了某件事几个小时之后,家长还没有采取惩罚措施的话,只会让宝宝感到困惑,因为3岁以下的宝宝还没有掌握时间的概念。(关于如何教授宝宝时间概念,相关详细建议,请参照本书第40页)。一旦他被惩罚之后,家长就不要再次提起他的不端行为和所受的惩罚。总提及宝宝过去的不端行为,并且总用诸如“淘气”、“恶心”、“笨”、“愚蠢”或者“傻”之类的词语,都不利于改善他的这种行为,只会导致他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最终让他变得更加叛逆。

家长的口头教育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时,有两种最有效的惩罚方式可以选择,罚站或者取消他的一种待遇。具体采用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宝宝的年龄,和造成他的不端行为的原因。

罚站

我认为,短时间的罚站是对付不端行为的最有效方法。3岁以下的宝宝都喜欢一直不停地活动着,也喜欢和其他宝宝在一起玩。正因为如此,短时间的孤单,是让一个行为不端且难以自控的宝宝平静下来的最快捷的方法。这也可以教宝宝懂得破坏规则的后果,以及让他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护理专家对于应该在何地罚站这一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其中很多人反对在卧室罚站,因为宝宝会把这个房间与惩罚和恐惧联系在一起,从而会引起睡眠问题。所以有人建议,不要让宝宝在卧室罚站,而是让他坐在“罚坐台阶”

上,或者把他们放在“罚站墙角”。在我的经验看来,这些都基本起不到作用。

我赞同理查德·菲尔波尔的观点,卧室是罚站的最好地方。正如他在《解决宝宝睡眠问题》一书中所提及的那样,“如果让一个宝宝在卧室罚站就会耽误他睡觉的话,那么也可以推知,把他放在浴室罚站的话就会耽误他洗澡,放在餐厅里罚站的话就会耽误他吃饭,放在客厅里罚站就会耽误他坐着,放在厨房里罚站就会耽误他洗碗等。我选择客厅来罚站,因为那里足够隔音,而且离屋子的其他地方比较远,能让双方都有空间来平静下来”。

对于一个不听话而且不理会家长口头警告的宝宝,家长应该在局面完全失去控制之前把他带到卧室里去。在决定罚站之后,你就要迅速而且平静地执行。

同类推荐
  •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好妈妈的秘密

    关于人与自然的紧密关联,雷切尔·卡森这样说:“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如今,在强调让儿童与自然重逢的时候,我们同样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阅读的缺失,这虽是儿童的,但首先是成人的,因为年轻父母们也很少读书了。孩子需要陪伴,更需要我们讲故事给他们听,可以和他们一起读读书。就如同与自然的关系那样,可以感受阅读之关的人,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真不少,但翻览过后,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还是不多。而可操作性,又是与细节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基本掌握了,才会具备可操作性。做父母的,在“应该帮助孩子”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并无异议,更为关注的是“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哪怕是吃什么、喝什么这样的小事,只要是人家做了,且收到效果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向人家学习。或许,正是这么一件很小、很具体的细节,你做了而别人没做,从而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本书精选了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 孕期保健宝典

    孕期保健宝典

    本书根据怀孕周期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每个孕月相应的饮食营养调理、日常生活防护、孕检医疗预防以及临产与分娩的有关保健事宜等内容。
  • 怪兽家长

    怪兽家长

    对孩子,家长从来舍不得,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失败、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认输”,事事为孩子强出头。这些年,孩子都走得比前人快,三岁已上网、五岁学会三种语言四种乐器、七岁懂得制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的应有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该说:被牺牲掉。金钟罩下,圈养出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教育生态抓狂,怪兽家长横行,学校成了斗兽场。屈颖妍的新作,像一口清泉,文章风趣默之余,也让家长静静反思,时刻警醒,过分催熟孩子也是罪。
热门推荐
  • 九黎天荒

    九黎天荒

    无上仙帝,君临仙古,一念破洪荒。冥族之主,沉眠永寂,魔威撼九天。一名羸弱的少年背负着无解的因果宿命,终于在万般轮回中苦苦挣扎出一条逆天之路。这一世,我定要让这八方云动,九黎天荒!
  • 假面天使的蜕变

    假面天使的蜕变

    爱疯狂,爱玩,喜欢看书,喜欢写小说,爱幻想。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学院灵异事件事务所

    学院灵异事件事务所

    “刘志宏,你到底在干嘛。”“从今天就开始,你,冰灵,就是我周利的女朋友。”一件件灵异事件,一场场生死离别。或许,她的心里早已有了决定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那年常忆

    那年常忆

    不论往事是否如烟,回忆起,总是令人感慨。这是一本关于我与我的朋友的故事,看看,或许有所触动。
  • 大预言

    大预言

    得到预言水晶球,从此就是金口玉言。他说:“要有光!”黑夜中便会出现光明。他说:“要有雨!”瓢泼大雨便会倾刻而下。利用大预言术还可以预测未来、洞悉过去;强壮自己的身体;控制他人的寿命;可以让人幸运加身,也能让人霉运连连;加快古武的修炼速度,快速让异能进阶,就连修真也能一日千里;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神奇作用。有了大预言术,生活从此与众不同!新书急需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收藏!
  • 真无双之战

    真无双之战

    看了一个帖子之后脑洞大开之下写了。以三国无双以及无惨等为参照。
  • 心恋十年

    心恋十年

    柯明俊回想起人生这三十年,记忆鲜明的仍旧是于心薇一起的岁月。那时候怎么也想不到会分开,好多次都假设过分手的场景,像电影画面似的。可是内心里从来没有想过会真的分开。因为那种爱是那么自信和笃定。只是猛然醒悟过来,才发现二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散了,这一散已超过了曾经相互拥有的岁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