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总是过得飞快,眨眼的功夫已是七月份了。
天气早暖和的催人欲醉,家家门檐前面的燕子窝里天天叽叽喳喳的好不热闹。
燕子自春雨滋润大地的几天后便从南方归来,那几天燕子时而回来盘旋不下,时而毅然飞去,等回来时便成了两只燕子。一只静静的站立在房子的某一处,一只飞来飞去,飞去的时候很急,飞来的时候很吵。原来是公燕子夹来了泥巴和杂草向母燕子炫耀呢。这时一直保持安静的母燕也会叽叽咋咋一阵子似在夸耀自己的丈夫有多能干。
每家的院子里天天都会上演这样幸福安逸的画面,几天之后,燕子窝在燕子夫妻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搭建好了,院子稍微安静了些许。
再过些天,院子一下子又热闹起来,雏燕出壳了!这时公燕又开始忙碌了,担负着每天觅食的任务,在母燕孵蛋的那些天还是自己吃完后给母燕带些回来,宝宝出生了,这下可好了,每天都是吃很少便带了食物回来,喂了母燕,又飞离寻觅,又飞回开始喂雏燕。
这时院子便热闹起来,小燕子们争先恐后的抢着他嘴里的食物,有的体格稍好的甚至把兄弟姐妹们挤出燕窝酿成悲剧。但做父母的并不如何伤心,这样反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春天是个令人高兴的季节。母亲们这时便会抱着自己怀中几个月大的孩子走出屋子,或在院子或在大门前塞着太阳,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叫孩子牙牙学语。年龄稍大的便会含糊不清的跟着母亲的手指方向随着母亲的情切提问说着:鸟…鸟…鸟…然后院子里或巷子里就会传来母亲欣慰自豪又开心的微笑声。元城街道也随着春暖花开热闹起来。
“孩他娘,二蛋都十岁了,该是让他进山修学了。屁蛋八岁便进去了,学了三年年前回来到底不一样”
“哼,不一样却是不一样,你看屁蛋进山后都瘦成啥样了,天天之乎者也的咱又听不懂,那身子风一吹就让刮走了。还不如让二蛋去铺子里学记账呢,平时又可以在家帮帮我。”
说话的妇女怀里抱着她的第七个孩子兰花坐在院子里向着刚刚进门的丈夫埋怨着。
“可万一咱家的二蛋有学武的天赋呢,将来回来也好护住咱的家业啊。”丈夫不认可继续劝着妻子。
妻子爹开着一家玉石铺子,家道殷实,可就她一个女儿故招了他为上门女婿。倒插门的说话总会有点硬气不足,但妻子杨氏却是个极为贤惠的女人,结婚之后便把铺子交给丈夫管理,自己在家带孩子。平常夫唱妇随,夫妻生活很是和谐,前些年丈夫打算让大儿子进山求学,自己也答应了,可是做母亲的总会断不住的思念孩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
“那…就让二蛋去吧,但咱可说好了,四蛋六蛋就不进去了就在家吧。你没事就叫他们赏玉啥的平平凡凡的多安稳,省的我们一天尽心。”
杨氏也是个识大体的人,知道进山休学对孩子和家庭的好处。
“好好好,呵呵,我知道你疼爱孩子。只要他们将来过的好,我也就知足了。再过半月就是书院招生的日子了,你好好给孩子准备准备吧。”
“瞧你的德行,我早就准备好了。”杨氏斜了丈夫一眼,得意的回应道。
丈夫被妻子一眼看的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忙改了话题,打打咧咧的向妻子走去,从妻子怀里抱过孩子,边逗着女儿便询问着妻子:“老婆,午饭吃啥呀”
“哼,白眼狼,枉我天天照顾你,我做饭去了,哼”杨氏白了一眼小女儿,见父女俩亲热的样子心里高兴嘴上装着生气的样子幸福的走向厨房去了。
半个月之后,书院招生开始。
蒙山位于元城的西南面约七十里处,海拔不是很高,近年来随着书院的招生和逐渐有了名气,世人都经常叫他书山。
在山脚处书院前些年就搭好了房子以供以后招生服务。
招生先是报名去确定身份的竹简,然后凭简入室由考察人员检查考者的文武天赋。
有文才天赋的分在文班,有武道天赋的分在武班。文班每年年末都会进行一场考核,当然有才能的也能参加文会。若参加文会的弟子可以获得前十便可以获得书院的奖励。武班弟子可进行后院考试,考试成功者将成为夫子的弟子。
今天是第一天,来的人特别多,书山漫漫,人如蝼蚁,从上面看就像欺压压一片黑色的云。时而静止不动,时而向前翻涌。
队伍里成分杂多,最大的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最小的仅五六岁。有的是富家子弟,有的是官家子弟,还有不少穷苦老百姓的孩子嗫嚅的安分的站在人群里。
有钱和有权的家庭孩子们多有家长带领着,提前好几天便来了,住在附近的客栈里。无钱无地位的孩子们多是自己恳求父母半天才获得同意,千辛万苦的徒步行到这里只为给自己一个机会。但是人们再急也没有出现插队乘对的情形,都在那里安静的等待着,穷苦的孩子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当然不敢放肆,富家官家们消息灵通,有的家长已不是第一次来,他们知道书院是儒雅之地最讨厌无礼的举止。前一次就是因为有一家仗着自己很有钱就吵闹着要插队而被书院毫不客气的逐出蒙山并禁止这家以后再踏入蒙山和中原十二州。
队伍里当然有杨二蛋,刚换了母亲特意为他缝制的新衣服,神情坎特不安。只是他的父母没来,随他来的是他的大哥杨屁蛋。杨屁蛋也正好开学,遂带着弟弟参加考试。自己虽然学了文,但也希望弟弟能学武,自己脸上也有光。父母虽然很想送他们来,可是又不忍到时离别的苦楚,最后还是父亲找了个理由说铺子忙走不开,小妹兰花离不开母亲就不送你们了。
不负父母和兄长的期望,杨二蛋顺利的通过了考核,考察他的是一位三十左右的青年人,他已经考察了几百个了,但还是没有等到心中的人,眼里时而期待时而失望。摸了摸二蛋的根骨又耐心的问了几个问题,对他坦言已他的资质进文班绰绰有余,但进武班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可是在二蛋的坚持下还是以最低的标准让他进了武班,把哥俩高兴的打算去饭店好好搓一顿呢。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忧,还是有很多很多落选者,既没入了武,又没进了文,很是扫兴的离开了。
第一天就在又悲又喜的氛围中悄然过去了。天黑了,考核老师们都陆续离开。
三十来岁的青年人又等了片刻也离开了。考核还有两天,他安慰自己并不着急。
即使在夜里,去蒙山的路上还是有不少人为着各自的理由和带着亲人的期许不停奔波着,害怕赶不及考试。
月悬高空,月光如泻。
离书山三十里范围内的所有通往书山的路上,人群沉默不语闷头向前。在静谧的夜色中传来了呼哧喘气声,唉声叹气的放弃声,歇一歇准备一会继续前进的鼓励声。在奔波的人行中,有一人却并不着急,时而走走停停,似在欣赏夜景。
正是白天赶上了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