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城。
日月王朝的都城。位于无极的中央,不知存在了多少岁月。
原本城墙又高又厚,在城的四面有十二座小城,分别一面建立着三座小城呈品字型排列,互成犄角以备敌人大规模袭击,一条河流绕城而流也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是自古以来易守难攻的兵家要地。
只是此时的元城破落不堪,高厚的城墙成为了杂草丛生的好地方而周围的十二座小城却愈来愈繁华热闹,集市喧嚣。
元城的郊野,此时一群蚂蚁正费劲地攀爬着一座小小的土坡。小土坡稍微有点陡再加上蚂蚁们还抬着辛辛苦苦找来的食物,所以这几条黑线前进的很是缓慢。
但昊天总不在乎卑微的蝼蚁是如何艰难地爬过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在蝼蚁眼里却是山峰的小小土坡的,他在乎的是自己高兴不高兴,舒服不舒服。
而蝼蚁呢,生来就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们只知道吃饱好玩便高兴舒服了,向前走还是向后退只取决于他们的眼前有啥好吃或好玩的东西。
十年前的秋天下了无极万年来罕见的七天大雨,大雨后有些地方还挂起大风摧毁了不少房屋。百姓颗粒无收,居无定所,饥荒四起,而朝廷官员腐败效率低下,拨款的银子也不知进了谁的腰包。上有好政策下有好对策,唯一没有得到好处的便是本应得到接济的底层老百姓。
统治阶层整日依旧莺歌燕舞,乐器的靡靡之音不绝于耳早忘却了他们自称国之根本的百姓。皇榜上说的是很好滴,什么天降祥瑞天子威加海内之类的吉祥话却再也瞒不住在他们眼里愚痴的黔首们了。
百官中当然有忠臣,然而薄薄几人之力在大势面前也翻不出什么波澜。手中无权嘴里的话也就只能安慰安慰自己纯洁的心了。不过不管什么世道总会出几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级人物,什么严刑供抄家灭族在石灰们眼前都是浮云。
石灰们在皇宫门前跪过骂过甚至有俩想不开的自杀过,劝诫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结局是一样的,最高处与最地处隔着的东西太多太久,上面人的眼鼻耳心不知不觉的眯了塞了在他们看来石灰门确实是妖言惑众最该粉身碎骨的。
然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天道无亲,万物为?狗。勤劳的蚂蚁们辛辛苦苦的劳作却依旧整天吃不饱为生活而苦苦挣扎,终于忍受不住了,不管朝廷还剩几个忠臣,为了生存,为了他们简单的小巢,向着这块早已腐烂却一度不敢抬头看去的庞然大物发起了进攻。
按说如此坚固的城池是不会被攻破的,然祸乱起于萧蔷,最先反叛的不是四方诸侯,而是元城里面的几百国人,他们拿着手里的锄头镰刀还有其他农具在陈吴的领导下成功的占领了皇宫。
进攻的那天晚上陈吴命人在皇宫里放了把火,并且里面掺了迷药,故胜利来得很是突然滑稽。
永和十一年夏八月,延续了八百零八年的日月王朝顷刻分崩离析。大厦倾,众人推之。诸侯乘乱而起,以勤王的名义,向中央发起了进攻,不过三月时间陈吴几百人匆匆扩大为五千人的军队很快便丧生在五万诸侯铁骑践踏下。
十一月,战后诸侯约定各回领地互不打扰。他们回去领地后纷纷用满仓的粮食扩充着自己的军队,延伸着自己的地盘。一言以蔽之,谁家的粮食多谁家的军队就强大。
一纸文书不过几句戏言。永和十三年春,经过一年的积蓄,战乱还是发生了。诸侯混战,从新洗牌。
永和十六年,战乱暂时结束。形成了五家势力。
正如世间流传的顺口溜:
西边落了一个王。
东边白日披夜裳。
北有君家莫抵抗,
南有司马必出皇。
中间书院世无争。
南北西东无敢伤…说的便是西边王家,东边夜家取白家而代之,北有君家莫字辈四人实力强盛,南有司马五痴人才济济。中间的书院呢,据史书载,出了一位人人敬畏的夫子,先后周游列国定天下。
永和十五年冬,夫子率大弟子北行,在君家呆了七天。夫子走后,君家立号为魏,定都寒城。不在主动发动战争。
然后夫子去了西边,入昆仑山,在山里住了七天。夫子走后,王家立号为蜀,都城为天城,不再动武。
随后南下入司马,呆了十天。司马立号为晋,定夏城,罢兵。
最后东入蓬莱七日,夜家立号为吴,定春城,亦废战。
永和十六年春,天下太平,蒙山书院正式成立开始广招学生。
永和十七年夏,四国派使臣会与蒙山,共同约定十年之内不战,并裁剪军队,发展农商。第一个发动战争的诸侯共讨之。契约昭告天下,同庆。
永和十八年秋,夫子又聚诸侯于元城,将元城及其周围十二座小城从诸侯中割出来,立为无极商榷中心,四国之人进入不得挑事生非。中原十二州正式成立,位居中央的元城为都城,城主分为东,西,南,北城主从世俗中选出并最后由书院任命。
永和十九年春,元城又成功举办文会和武会,并定下以后每年举办一次。
永和二十年早春,夫子向天下宣告,七月书院招生,八月将进行一场大考,成绩优异者有入后院资格成为夫子的弟子。并定下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收徒,每次仅招一人。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一旦成为夫子的弟子那可是地位显赫,不说找到了天下第一靠山,那是要啥有啥,就说夫子的亲传弟子那将有多大的本事也是让人一阵阵头晕眼花的。
自古谁不慕英雄,自古谁不梦王侯。天下的家庭纷纷激动起来,尽所能及地努力的教育孩子,给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就是抱着将来孩子成为夫子弟子自己该是多么荣耀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