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200000019

第19章 洗脑术:思想控制的荒唐史(3)

1989年柏林墙倒塌,连东德的执政党都很惊讶,难道过去的宣传无效吗?1945年至1961年,约有270万人离开东德。1961年8月13日柏林墙始建当天,就有155,042人离开,其中半数在25岁以下。为什么老百姓要跑去“腐朽”的西德呢?东德政府需要掩饰明显的失败,只好说无辜的同胞是被那边的资本家所引诱,而那些坏蛋二战期间利用犹太人和犯人为他们做苦役,现在同胞跑到那边去就会面临同样可怕的命运。于是,修建柏林墙变成一场胜利。东德媒体说:“现在秩序与透明性(clarity)获得了胜利。孩子们被保护着免遭绑票者威胁,家庭则免受那些试图引诱其成员之人的诱导,而工厂免受来自西方的猎头(headhunters)的侵扰。”

政府这么宣传,老百姓到底信不信呢?宣传要有效,始终需要老百姓配合。老百姓未必喜欢那些东西,设法让他们参与宣传活动是最佳方法。当一个人或多或少承担了宣传工作,就算他感觉那些东西是假的,但人的本能让他很难长期说谎,于是慢慢就会屈服直至认同,成为同谋。

纳粹德国和民主德国都没有新闻审查制度,如何控制重要的宣传机器新闻媒体呢?纳粹德国是私人拥有传媒机构,于是国家实行中央控制,让新闻工作者文责自负。虽然避免官方直接审查,但纳粹党人会引导新闻媒体:“你们不仅应该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也应知道政府正在想什么,并且知道如何最有效地向人们解释这些内容。我们想要一个愿同政府共事的新闻界,正如政府也想同新闻媒体合作一样。”新闻工作者即使犯下很次要的错误都可能立即被解雇,于是形成有效的自我审查体系。

民主德国的传媒机构属于国家,新闻工作者的政治背景比专业背景更重要。主管宣传的部门每周开工作会议,指示哪些东西不准碰。如果你还犯错,后果就很凄惨。这种自我审查比事先审查有效得多。新闻工作者有着相当低的自我认同:“我们没有地位,不管是在人民中间,还是在党的机构中……我们被整个党的机构看成是笔墨仆人/操刀代笔者(inklackeys),有人会给予他们命令的人。我们没有被认真对待。人民说我们是国家的宫廷弄臣/小丑(courtfool)。”宣传的后盾当然是武力,甚至是暴力。有人站出来质疑纳粹,挑战希特勒,结果被捕甚至被杀。政府通过塑造这种气氛让老百姓觉得那些人不是因为有良心,而是因为做错事该受罚,大家乖乖的就不会有事。大部分人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任由自己的脊梁被弯曲,并以未感不适的方式为自己的漠然同意辩护。“在弯曲人们的脊梁时,极权主义体系误解了人性,从而唤起了人类以往的最糟糕一面,而不是新人最优秀的品质。”

类似柏林墙倒塌的失败总会发生,比如经济表现太糟糕,如何让老百姓陪你一起接受失败呢?只能是弯曲现实,让现实跟随理论走,而不是让现实来修正理论。其实,老百姓知道现实是什么,但他们必须假装同意。

极权主义国家的民意调查很不靠谱,几乎所有人百分百拥戴领导集体,全国上下似乎一条心,然而柏林墙拆掉不久,整个国家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轰然倒下。“强迫的忠诚是表面的,20世纪的强大独裁政权,因为它们的喧嚣与骚动,没能创造出有能力建立一个千年世俗王国的新人类。借用圣经的隐喻,它们那建立在流沙之上的房子,根本无法抵抗暴风雨的肆虐。”

(主讲梁文道)

《大脑操纵-行销不能说的秘密》

小心有人窃听你的大脑

道格拉斯·洛西可夫(DouglasRushkoff,1961-),美国媒体理论家,任教于新学院大学(NewSchoolUniversity)。著有《网络空间》《媒体病毒》《公司化的生活》等,《大脑操纵》于2002年获媒介生态协会颁发的麦克卢汉奖。

现代公关的逻辑是有错一定要承认,接下来就是操纵媒体准确传播你的讯息。

政治意识形态,日常生活禁忌,潜规则……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在给我们洗脑?广告。

对于来自商业力量的东西,我们如何对待?有人觉得无可厚非,有人则要求绝对自由,抗拒所有广告和公关宣传。在美国等成熟资本主义国家,很多学者在研究如何摆脱商业影响。互联网一出现,他们振臂欢呼人民将大获全胜。早期一些理论家甚至粗俗地让年轻人将牛仔裤剪得破破烂烂,认为这是对抗资本主义的方法,你不按规矩穿就自由了。

这样理解自由很容易庸俗化,不过仍有人沿着这条路线追溯下去,道格拉斯·洛西可夫就是典范。这位很有影响力的媒体理论家发明了几个很关键的概念,比如“mediavirus”(媒体病毒)就成为病毒式营销的理论基础。

洛西可夫是新媒体的吹鼓手,很多年前就预言未来科技将是一种解放力量,让人懂得自我判断,摆脱诸如广告带来的诱惑。然而他的理论很快就被商业机构利用,演变出更厉害的宣传手法。他本人似乎也缺乏免疫力,经常被商业机构邀请去演讲,告诉他们过去那一套已不管用,因此常被人批评说他是向资本家投降。

Coercion:WhyWeListentoWhat“They”Say一书于1999年出版,台湾中文版《大脑操纵》于2008年出版。虽是一本老书,很多东西已经过时,但内容读来仍很有趣。比如20世纪90年代,雪碧打出一则广告语:“Imageisnothing.Thirstiseverything.”(形象不重要,口渴才重要。)广告历来喜欢塑造美好形象,让人觉得会变得青春、漂亮、愉快。然而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单纯地被这种形象广告诱骗很不酷,要变得实际一点。针对这种潜在消费者,广告商就说买这个产品不是为了形象,而是东西本身就是好。这又是一次成功的广告宣传,打动了自以为不会上当的人。

今天很多人有公关危机,比如政府官员、娱乐名人,还有商业机构。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服装公司被人攻击,说它在第三世界国家找的代工工厂都是血汗工厂。老板很头疼,跑去咨询一位公关高手。公关高手首先问是否属实,老板坚决表示他不知道这回事。公关高手就说,你应该走的路相当清楚——你必须起来领导反血汗工厂战斗,而且要认真去做。

公关高手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当你被揭发一个所谓丑闻,如果是假的,你要起来反抗;如果是真的,你要坦白交代,绝对不要掩饰错误,不要尝试转移焦点。重点在于,你认错之后如何将公共形象扭向有利的一面。那位服装公司老板于是摇身变成人权斗士、白宫说客,劝说企业主们成立反血汗工厂联盟,以示自己跟血汗工厂斗争到底。

传统公关意在利用媒体去掩盖事实、说谎和转移焦点,让错事显得没错。现代公关的逻辑则是有错一定要承认,因为今天任何媒体手段都骗不了网民,接下来就是操纵媒体准确传播你的讯息。不要把媒体变成用来隐瞒事实的工具,因为事实就摆在那儿。危机公关重点不在于隐瞒事实,而在于引导大家从另一个方向认识事实。这难道不是一种很高级的大脑操纵术吗?

(主讲梁文道)

The Tyranny of Choice

选择越多并不越幸福

蕾娜塔·莎莉塞(RenataSalecl,1962-),斯洛文尼亚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卢布尔雅那大学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著有The Spoils of Freedom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After the Fall of Socialism (1994 年)、On Anxiety (2004 年)等。

正因为有上帝规定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才有选择的自由。

一家公司因社会经济动荡裁员,老板迫不得已裁掉一名年轻人。过去如果一个人勤勤恳恳工作,莫名其妙被炒鱿鱼,会骂老板,会认为华尔街那帮贪婪的金融家把钱赚光,剩下他们在受罪。不,这位年轻人的反应是问老板,你能不能告诉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样我下一份工作才会表现更出色。老板坚持解释说他的表现没任何问题,但年轻人仍穷追不舍。

这位老板吓一跳。今天大部分人被教导得像那个年轻人一样,当你的人生陷入困境,你不会认为是社会集体的问题,而是个人的问题。现在每个人被迫学会自我反省,本应有的社会批判变为自我批评。这真的是一个好社会吗?

很多人觉得现代社会比以前自由,因为拥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各种品牌的手机,然而这种消费的自由能叫作选择的自由吗?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结婚对象,而过去连人生意义都是宗教给的。我们可以选择信不信宗教,可以规划自己的人生,难道生活不幸福吗?

TheTyrannyofChoice(《选择的暴政》)告诉我们,这样的幸福其实充满焦虑。蕾娜塔·莎莉塞是斯洛文尼亚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另一个身份是齐泽克[17]的前妻。两人均为受精神分析大师拉康[18]影响的新一代思想家,因蕾娜塔·莎莉塞的作品易读些,有时比齐泽克的作品更畅销。这本书受到很多主流媒体的称赞,然而中译本《选择》介绍作者时说是南非人,居然连国籍都搞错!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现在能够选择人生的去向,就像能够选择墙纸和护发素一样。在充满选择的时代,一个矛盾的现象是,与之并生形形色色的顾问。美国流行一种职业叫生命教练(LifeCoach),现已传入中国。难道人生像球队一样需要教练吗?没错。我们面对选择无所适从,面对困难不知所措,需要有人帮我们制订人生规划,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在一个典型的消费社会里,所有东西变得可以选择,我们却茫然失措。我们选择人生大事的态度,就像选择消费品一样。选择伴侣时,每个人脑子里有一本账簿,算计着好处与坏处。陀思妥耶夫斯基[19]的《卡拉马佐夫兄弟》(TheBrothersKaramazov)有句名言:假如上帝不存在,我们做任何事都被允许了。拉康则颠倒过来说:假如上帝不存在,我们做任何事都被禁止了。我们的选择需要界限,正因为有上帝规定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才有选择的自由。面对无限选择的时候,我们只好给自己画线,或者找顾问咨询。

今天有各种各样像生命教练一样的人,从选择房子到选择旅游地点都有人指导你,书店里充斥着心灵鸡汤之类的书。美国有位杂志编辑拿自己的人生做实验,看看凡事都听这些指南有何后果。经过两年实验,这位编辑学会减肥,学会布置家庭,学会做更好的伴侣,学会当更称职的父母,最后患上严重的焦虑症。

威尔·弗格森[20]有部小说叫《幸福》(Happiness),讲述社会上突然流传一本自助手册,教大家过快乐而满足的人生。这本小手册如病毒般感染所有人,大家疯狂爱上它,并跟随它的建议生活。每个人降低欲望,停止购买不必要的东西,不买化妆品,不做整容手术,注销会员卡,关上办公室大门,门口挂着“钓鱼去了”的牌子,非常快乐地享受人生。

这个虚构的社会最后如何呢?工厂倒闭,消费链断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濒临崩溃。商人们决定找出小手册的作者,叫他改变自己的态度,写书鼓励大家好好工作、疯狂消费。结果发现作者是一个住在房车里的老人,并非来自印度的伟大精神导师。这个老人患有癌症,为了替孙子赚生活费,东拼西凑写出了这本书。

今天有太多的专家建议,如果你什么都听,就得精神病;如果所有人都听,社会就停摆。这表明我们的社会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每个人必须选择,如果不选择、不消费,社会将停止运转。这样的选择,我们自由吗?我们快乐吗?将一切看成自己的选择,并且要承担后果,结果是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责问自己是否做错事,产生无穷的焦虑感。

这个时代很关心“我是谁”的问题。每个人被教导要做你自己,什么都要表现你自己的风格,于是变得好疲惫。以前你用服饰展示自己就够了,现在连家用电器都要表现你的风格,一切无不跟你发生关系。人们不再计较上帝怎么看你,而在乎别人怎么看你。难怪我们比以前焦虑,因为你以前怕的只是上帝,现在怕所有人的眼球。

那么,我们希望成为什么人呢?有人参加电视婚恋节目,不是想相亲,而是想亮相。今天很多人想做名人,因为发现名人也是凡人。以前名人有点神秘,现在为何没有星味?八卦杂志太多了,微博太多了,名人的缺点暴露无遗。这拉近了我们与名人的距离,觉得自己也能当名人。

年轻女孩可能想模仿希尔顿酒店的小公主帕丽斯·希尔顿[21],希望穿那种亮闪闪的衣服,过那种奢华、高调、放荡的生活。这些女孩真的百分百认同帕丽斯·希尔顿吗?不是。帕丽斯·希尔顿只是一个化身,令她们感觉自由与快乐,不必过沉闷无聊的生活。

(主讲梁文道)

《沉默串谋者-日常生活中的缄默与纵容》

沉默也犯罪

伊唯塔·杰鲁巴维(EviatarZerubavel,又译伊维塔·泽鲁巴维尔,1948-),生于以色列。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美国罗格斯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七日周期》《完美界线》《时间地图》等。

对公然展现在眼前的罪恶,如果我们采取勿视、勿听、勿言的态度,就成为同谋。

两三百年前,天主教有些修士存在鸡奸问题,却找不到恰当的字眼去形容这个不算罕见的罪行。于是,鸡奸成为无名之罪。想将社会上一些事情当成背景视而不见时,最佳办法是不给取名字,就像早期对鸡奸的做法一样。

日常生活也有禁忌,我们一般选择委婉的说法。比如在高级餐厅吃饭,你会不会问服务员,我去哪里撒尿?不,你会说,请问洗手间在哪里?

当年纳粹德国的医生参与集中营工作,明明是在毒气室干活,却委婉地说是在做医学工作或科学工作。住在集中营附近的居民对于烟雾和恶臭从何而来想必了然于胸,却装作一无所知,以让自己显得无辜。

同类推荐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 机智老爸机灵儿

    机智老爸机灵儿

    爸爸课实用读本《机智老爸机灵儿》主要呈现的是一个作家父亲的生活体验和教育体验。在表现形式上,刻意选用较自由的手记体,似小说,似散文,似随笔。初看似乎杂乱,但在这似那似中,充分展示出其独具的文学才华以及极富参考价值的教育思考。幽默机智当然是《机智老爸机灵儿》的最大特点之一。不管从何页开始,读者获得的最鲜明印象都是:这家伙,挺机智,很幽默。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情况,这位老爸总可以“机智”起来或“幽默”一嘴,使事情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和作用,从而使老爸嘴里的“少爷”也“机灵”起来,长此以往,“少爷”想不是“机灵儿”都不成了。
  • 鲁迅论集

    鲁迅论集

    本书为《鲁迅论集》,由陈鸣树所著。全书分为小说论稿、思想和艺术、杂文导读三大部分,主要收录了“论鲁迅小说与中国民主革命”、“论鲁迅小说的典型化”、“论鲁迅的智慧”、“鲁迅与拜伦”、“鲁迅:跨文化对话等文章。
  • 万夜秃笔文集

    万夜秃笔文集

    本文集大部分文章为作者1977年至2006年间撰写,主要内容有:绍兴名人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大禹研究和地方史研究。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热门推荐
  • 封神后傳

    封神后傳

    封神百年后封王转世,是否能够从新夺回江山?通天教主招感众仙下凡从立截教,是否能够成功?封神台被谁摧毁?新一轮封神又由谁来指掌?这是一个架空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也是遗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段轶闻,如今,由我们揭开这个未曾记录的历史……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未来篮球世界

    未来篮球世界

    所谓“梦想”,就是只能在做梦的时候想一想。当穷的只剩下“梦想”的宅男,得到一次穿越到未来游戏世界的机会,他的人生还会一穷二白吗?
  • 穿越古代而来

    穿越古代而来

    花开花落,花开间,谁知,半世残生,这部小说集合了古装,魔幻,宫斗,奇缘,转世,重生,虐恋,搞笑,三世缘,作者倾力注作。她做着所谓的好妻子,好老婆,却抓不住丈夫的心,被小三推入水中,那一刻,她回忆起与他的点点滴滴,这辈子不能在一起,来生再见。睁开眼发现走在奈何桥上,是该喝了这碗汤,还是回头,月老来到,告诉她,她们还没有结束这段缘,是月老童子的过失让她们错过彼此,魂魄被打入前世的身体,是该保留这份迟来的爱,还是应该做帝王的女人。
  • 哈利波特之超级奈威

    哈利波特之超级奈威

    阿贤自火影穿越后又进入了哈利波特世界在这会发生什么是呢任务魁地奇看奈威爱波特世界里发飙
  • 月遮山记

    月遮山记

    本文根据民间传说改变,体现穷苦大众的勤劳诚实、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以及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当世道浑浊,王道天子无法拯救世人的时候,只有月遮山上的神仙圣灵来挽救那仅存的人道正义
  • 巅峰绝学

    巅峰绝学

    此类小说应该为自由自在的,没有现实的道德约束,没有现实的价值观,更应该没看现实的一彻思想桎梏!修炼是渺小的人要去征服天的过程!所以他的出现就是冲破现实世界人的论理道德,价值取向,一切的思想桎梏。他出现的地方就没有禁忌,没有人性,只有更强压倒强。这是一部逆天史,一部为征天而变强的修炼史!不喜勿近!
  • 灵霄传

    灵霄传

    缥缈灵凡异,素瀑展虹霓。迢迢星汉路,九天萍舟渡。樯影花开无数,我自横心阔固!风骤紧,霄始行,魔渊池海,葬星深处,斩罢饮清醴,回首敬苍穹!问君心向何处?答:逍遥自在人!
  •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牵绊轮回

    牵绊轮回

    到底是什么牵绊了像你一样如风的少年,牵绊了你一世又一世的轮回。还有谁像你一样,将这复苏之风洒遍了这个神州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