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000000007

第7章 文艺进行时(3)

他在《个人尊严》一书中提到商业片,文章叫《商业片与艺术片》。他痛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顺便说了说国产片:“好莱坞商业片看多了,就会联想到《镜花缘》里的直肠国。那里的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这个比方多少有点恶心,但我想不到更好的比方了。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

十年前追星族越来越多,虽然还没到杨丽娟追刘德华的疯狂程度,但也够癫狂了。王小波在《明星与癫狂》一文中说:“明星崇拜是一种癫狂症,病根不在明星身上,而是在追星族的身上。理由很简单:明星不过是100斤左右的血肉之躯,体内不可能有那么多有害的物质,散发出来时,可以让数万人发狂。所以是追星族自己要癫狂。”

从这些文章中不难看出他对大众文化常常抱持一种批判态度,觉得大众文化是压损自由思想的工具。这种批判不是“左派”的吗?过去闹“文革”的时候,大家没有个人的自由思想,现在投入市场经济大潮,天天被大众媒体洗脑,难道你就自由了吗?未必如此。

很多人说王小波是个启蒙思想家,他启蒙了很多人,“启蒙”已经成为今天我们要谈王小波不能漏掉的关键词。然而我发现王小波虽然想启蒙大家,也热衷于各种启蒙活动,但是他自己却并不真的相信有一个美好的终点等在前面,他不认为世界是越来越好的。当他在批判繁杂的大众文化现象时,当他谈到自己写的严肃小说时,我常常感到他有一种悲观的情绪。他很明白自己写的小说读者不会多,当然,那是他当时的想法,现在自然是很多了。但在当时,他很明白一些他心目中真正美好的文化产品是会被大家漠视的,社会不一定会往更好的方向走,这种时候知识分子应该做什么呢?

知识分子不是为了要指出一条更正确的道路给大家,知识分子要做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有思维的乐趣,都能够继续活出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王小波既不是平常我们大家以为的典型“右派”自由主义者,也不是今天大家常说的“左派”。我们不应该随便把王小波归到任何一个阵营里面,其实对待所有人都不应该如此归类,这种归类方法往往只是大家要打一场混战的时候用来做工具的权宜之计罢了。

《山楂树之恋》

纯爱感动

很多小说都有爱情的成分,但并不都是爱情小说。所谓爱情小说大概像英文里面讲的“罗曼史”一样,跟武侠小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同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类型基础建立在它的主题谈的是爱情。爱情小说有特定的语言、特定的表达方式、特定的结构,甚至还有一些特定的主题。这些东西慢慢变成了工业生产的模具。每一本书以不同的方法,将这些固定的语言文法拼凑组合起来,就成了爱情小说。

爱情小说的市场非常庞大。今天的出版市场里,买书跟读书的人主要都是女性读者,而且据说女性读者都挺欢迎爱情小说的。所以很多写爱情小说的人会针对女性的心理,以女性读者为市场定位慢慢发展出一个更精密成熟的写书方法。这样一来,每一本书可能都在不断地重复。比如像琼瑶、亦舒、张小娴她们,每一本书来来去去差不多都是那些东西,但偏偏就能够不间断地卖下去。我们看电视剧或是听流行音乐,来来去去也是那几下子,但我们还是每天都追着去看,因为我们都需要被感动。

常常听说有什么书或什么人感动了全中国,好像今天的中国处于一个特别需要被感动的时代。前两年就有这么一本书,最初是网上的小说,后来结集成书后感动了很多人。我很多哥们看完之后都哭了,像窦文涛。当然了,窦文涛是个连看《蜘蛛侠》都会哭的人,他的话也不能够作准。但是据说一向心肠很铁硬的陈鲁豫看了之后也大受感动。还有一些名作家、名导演,包括文化界的大腕,都说“哎呀,看了哭得不行了,想办法要把它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到底是什么书这么感人?就是《山楂树之恋》,作者艾米。

故事主要讲的是“文革”后期一个下乡的女知青,认识了一个叫老三的男孩。两个人都具有典型爱情小说的特点:女孩很漂亮,身材也不错,很纯真;男孩老三更是不得了,长得英俊,下水能游,又会读书,颇有诗意,而且非常善良,对女主角静秋好得不得了,苏童说他简直就是情圣,总之是个近乎完美的男人。然后这本书出现了一个让我觉得很土气的地方,一个我以为只有琼瑶才会喜欢的素材:白血病,男主角最后是得癌症死的,大家可以想象这段爱情绝对是个催泪的故事。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自己特别冷血,看这种书或电影的时候,往往很难哭,我不容易被感动。我总是在想一些其他的东西,比如它的结构,它是用什么方法去感动你,它为什么要感动你,你又为什么会被感动。看电影也是这样,有时候看喜剧片我也不大笑,总在想它用什么效果让人笑。倘若看一个悲剧的爱情电影,我想的则是它用什么效果让人哭,我满脑子想的全是这些事。这一点小朋友在家里没有家长指导可不要随便学习,长大会很没人性。

既然有那么土气的元素,那么典型的人物类型,为什么它还是能够感动人?正如很多人所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真实。它跟琼瑶笔下的故事不一样,琼瑶往往写一个富家子弟如何如何,而这本小说写的是很多人可能经历过的“文革”后期,那样一个压抑的时代,在那种环境下谈恋爱会是什么样的滋味。这本书在这方面写得相当有实感,所以又有人说它是个伤痕小说或知青小说。

它的伤痕伤在这段爱情是有缺憾的,这个缺憾成为后来很多人称赞这本书的地方,说它纯洁。书里的两个角色,每当有性冲动的时候,比如摸来摸去,或是男主角把头在女主角胸前擦来擦去,而女主角觉得身子下头一紧,都会中途禁止,因为在那个年代搞性行为就是耍流氓,是罪大恶极的事情。最后男主角得了白血病快死了,两个人终于在病床上肉搏相见,但最后还是没搞,摸一摸就算了。男主角说,要保住这个女孩的贞操,要她将来好好嫁给别人去生孩子,代代相传下去,然后告诉女孩的子孙“我是那个爱你的人”。看到这里很多人就哭得不行了,说“哎呀,这太纯洁了”。

或许是因为当下大家常常把性、金钱想得乌漆麻黑的,所以看到这类纯爱的东西就觉得特别纯洁。就像日本流行的纯爱小说,现在日本的小孩有的甚至才十三四岁就已经“搞”定了,难得有些不搞的,看到纯爱小说,就觉得太感人了,这世界上居然有无性的爱。但反过来争论就来了,很多人批判这本书,说这是一本变态的书,因为它宣扬的是性压抑。有性冲动而不发泄,居然被称赞是个纯洁的美事,这不是很变态吗?可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有爱就必须有性,而性是很自然的东西呢?

法国大思想家福柯曾经在他的《性史》里提到压抑的假设。现代人总觉得性是一种本能而自然的东西,必须抒发出来,而爱情达到某个程度必须要有性生活、要有性行为。强行压抑它的话,就会像这本书一样,是“变态的”、“不自然的”。福柯这种说法也是一种假设,我们凭什么以为性就是本能而自然的东西?你压抑性冲动或者你有性冲动,但是你选择不去有性行为或者很自然地抒发,这两种模式都是一种文化的选择,都是一种社会的控制,它跟所谓人性和自然没有多大关系。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变态的爱情小说,倒不如说是伤痕爱情小说。

山楂树

--黄红英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

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

列车飞快地奔驰,

车窗的灯火辉煌。

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

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

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

轻风吹拂不停,

在茂密的山楂树下,

吹乱了青年旋工和铁匠的头发。

白天在车间见面,我们多亲密,

可是晚上相见却沉默不语。

夏天晚上的星星看着我们,

却不明白告诉我,他俩谁可爱。

秋天大雁歌声已消失在远方,

大地已经盖上了一片白霜。

但是在这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上,

我们三人到如今还彷徨在树旁。

他们谁更适合于我心中的意愿?

我却没法分辨,我终日不安。

他们勇敢又可爱呀,人都一个样,

亲爱的山楂树呀,我请你帮个忙!

啊,茂密的山楂树呀,

白花满树开放;

啊,山楂树山楂树,

你为何要悲伤?

哦,最勇敢,最可爱呀,到底是哪一个?

哦,山楂树山楂树呀,请你告诉我。

作者小传

艾米,非职业作家,美籍华人,2005年开始在文学城连载纪实性长篇故事,著有《致命的温柔》(与人合著)、《十年忽悠》、《不懂说将来》、《三人行》、《同林鸟》。静秋,《山楂树之恋》的主人公原型,艾米的好友。小说以静秋在1977年写成的回忆文字为基础写就,除叙事部分是艾米根据和静秋的谈话补充描写,对话部分多沿用静秋原有文字。因此,静秋被署名为本书原作者。

张爱玲《小团圆》Ⅰ

乱世之中现苍凉

有人觉得张爱玲常常给人一种非常关注钱,非常势利的感觉,好像她笔下的人物从来都很自私。比如在她《传奇》与《流言》的再版自序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以前我一直这样想着: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的封面给报摊子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视窗看月亮,看热闹。我要问报贩,装出不相干的样子:‘销路还好吗?--太贵了,这么贵,真还有人买吗?’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最初在校刊上登两篇文章,也是发了疯似地高兴着,自己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见到。就现在已经没那么容易兴奋了。所以更加要催: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这是非常有名的一段话,很多人都在引述“出名要趁早”,但大家没注意到,为什么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迟了就不痛快呢?事实上这段话后面还有一段话,那才是真正的重点:“个人即使等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这句话跟前面那种急功近利,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她给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也就是学者李欧梵教授提出来的“苍凉”感。

这种苍凉感是怎么来的?要知道,张爱玲活在乱世之中,就像她的小说《小团圆》里面的女主角九莉一样,念书的时候,遇到日本侵华,生命中最重要的黄金阶段都是跟战争在一块的。在这样的乱世底下,她非常清楚所谓文明,是会衰退的;所谓世界,是会崩坏的;战争,是在我们身边的。她表达的其实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及时行乐的背后是很荒凉的,因为她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那样自私,她对世事的认知非常清楚。在乱世的状态下,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她把笔下那些乱世中的人物聚在一块,给他们一个苍苍茫茫的背景,然后看这些人在乱世中踯躅,看他们怎么样去浮沉。当你有这样一个历史感的时候,整个时间的感觉就变了,你会发现,张爱玲所谓的小资情调背后是一种非常荒凉,甚至虚无的现代时间观念。

张爱玲的研究近年成为显学,这本书到底是不是她的自传又引发了争议。我国文学界对任何一种文学的研究都会很快发展到索引派的方向。比如红学,基本上已经不是在研究文学,不是在谈《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而是在谈曹雪芹这个人了。同样,最近研究张学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本书是正合适的。大家都觉得书里的人物跟张爱玲过往现实生活中出现过的人物太吻合了:她的母亲、她的姑姑、弟弟、爸爸,她的老公胡兰成,甚至还有导演桑弧等等,全都能套进去。于是大家很自然地把这本书当成自传来看。

有些张迷看了这本书很不满,觉得她写得并不好。大家对张爱玲的印象停留在她30岁前后的那批作品里,那的确是她最炫目的作品。她前期的作品之所以特别让人喜欢,因为文章里有很多出名的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擅长把外在的景物描绘当成是内心的情感映衬。但是如果她一辈子都这么写,聪明反而变成让人厌倦的炫学,炫才是很空洞的。从这个角度看,晚期的张爱玲并不是退步了,而是写法不同了。

我觉得《小团圆》是她一生作品的集大成。很多评论家说这本书写得不好,主要集中批评头两章,第一章讲主人公九莉在港大念书的时期,第二章讲一些家庭关系。这两章出现的人物之纷杂叫人目不暇接。人物一个接一个出场,有些人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段与段之间很不衔接,人物的称谓也很乱。但是这些背景的描述都非常重要,张爱玲要让我们看到的是九莉这个人物在不同的人际关系里面怎么行事,怎么反应。这种行事反应的特色是一种疏离的、自私的、清楚算计的。人跟人之间的较量不只是一种现实名声、地位财富的较量,还是聪不聪明的较量。她让我们看到九莉是这样一个很可怕也很冷的人。

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呢?有一段提到九莉的母亲来香港看九莉,这时学校放暑假,整个宿舍不能光为九莉一个人开着,所以她妈妈就把她寄托到修道院去。这么做看起来好像是给不起钱,为了省点钱,而没想到的是九莉妈妈来香港住的居然是浅水湾饭店,当年香港最贵的饭店,这使得情况稍微有点尴尬。有个修女叫亨利嬷嬷,亨利送她们一路下山并让九莉送她妈妈回酒店。九莉怕跟亨利嬷嬷一块上去。“明知她绝对不会对她说什么,但是自己多送几步,似乎也是应当的,因此继续跟着走。但是再往下走,就看得见马路了。”她知道一定有一个男人开着车送她妈妈来的,这个男人跟她妈妈有不寻常的关系。现在看到马路就快看到车子了,无论如何,她就站住了。

九莉送妈妈,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张爱玲的笔下,这是一个要表演给修女看的行为。所以她会要多送几步,但又不想再让自己走前一步看到妈妈的情人,于是就止在了那里。这样的描写是标准的张爱玲式。一个念大学的小女孩,会懂得这么多内心的计算,对人情非常历练的观察跟想法都很成人化。我们在第二章看到她其实在更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懂事到可怕的孩子了。

作者小传

同类推荐
  •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

    《风中的纸屑》是作家周国平的第二本随笔集。本书记录的随感均来自作者平时念头闪现时而随手写在便笺上的文字。恰如幸运之手接住风中的纸屑,自然随意。作者用浅白的文字道出自己对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带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的点滴感悟。这些一闪念的随感记录更忠实地反映了作者未加修饰、最原生态的哲学思想,给人以深刻启迪!
  • 心迹

    心迹

    胡渊的诗歌,也是坦然的。人生天地之间,仰可对天坦然,俯可对地坦然。回顾往昔坦然,向往未来亦可坦然。这是人生一境。“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我想,胡渊的诗笔,不会轻易放下,以他的才智、毅力、韧性和聪明,更有他对诗歌的炽爱和领悟,他会写出更好的诗来,果如是,则人生何愧也。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

    《寻找幸福的小蜘蛛》作者经历坎坷,选择用童话和诗歌的方式,表达了对美好的渴望和追求,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生活的希冀。这部小辑由两部童话及百余首诗歌组成。其中的《寻找幸福的小蜘蛛》是一部童话,讲述了一只孤苦伶仃的小蜘蛛,历尽千辛万苦寻找传说中快乐森林的故事。故事中,坚定、勇敢、智慧并富有爱心的更为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在作者看来,小蜘蛛的种种愿望、每次面临苦难后表现的乐观及战胜困难的决心都是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可以说是其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战胜困难的另一种写照。
热门推荐
  •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感悟篇

    青少年道德修养综合手册:感悟篇

    这是一部青少年道德修养的百科全书。她用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把那么枯燥乏味的人生哲理讲得趣味盎然。把那些名人成功的秘诀剖析得令人恍然大悟,一目了然。
  • 城市暗卫

    城市暗卫

    没有黑暗,光明,也就不再绚烂,如同善与恶的同等并存,隐于人心,才能维持这世间的平衡,当表象上的哪一方怯弱了,人心深处的影藏面就会渐渐显现。恶,其实只是可怜得被压迫,比起善更脆弱,更经不起诱惑罢了,就性质而言,其实与善别无二致!一缕弥漫在黑暗里的阳光,一份填满着青春的正义!城市里,充斥着异变的物种,夜色下,飞奔着热血的行动员!对抗,厮杀,陷阱,疑云,迷雾重重,一次次的拷问着人性的善恶。荷尔蒙的爆发,谱写青春旋律!也许,下一个死亡的,就是你!
  • 蛇蝎美人:王爷的腹黑冷妃

    蛇蝎美人:王爷的腹黑冷妃

    一夜之间,许家破灭,她成为乞讨为生的乞丐,唯有她的师傅,将她带走。八年后,她成为了复仇恶魔,将那些欠她许家的,统统都讨要回来。可当拿到那一切的时候,她并不开心,那些过往,早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甚至害死了深爱自己的人,甚至,差点连自己都找不回。所幸……她身边还有他,一个神秘莫测的男人!
  • 性格正能量

    性格正能量

    本书从积极乐观的性格、理智冷静的性格、稳重随和的性格、处事果断的性格、坚韧顽强的性格、永不言败的性格、左右逢源的性格、以始为终的性格等高效能人士必备的八种性格进行展开,通过经典事例与精彩点评,向读者展现了性格与人生的密切关系。通过本书,相信你将可以发现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并加以对照改进,从而使自己的性格不断得到完善,为自己以后步入成功者的行列打好坚实的基础。
  • 梦之魂旅

    梦之魂旅

    有时候,爱一个人要懂得放手,结果不重要,爱的人幸福了才重要。有时候,分离不一定是痛苦,可能是遇见的新开始。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需要承诺,需要的是对方的真心。故事的女主角经历了这种分别,而后,她的生活又发生了什么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尽情期待!
  • TFBOYS之初雪

    TFBOYS之初雪

    在这辈子,能遇到千玺,是林雨墨最幸运,又最不可提及的事情,偶然的一次错过的航班,他们却没有错过彼此,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在心中,他永远是那个有时高冷,有时却像小女生一样也会害羞,他是她的初恋,是她永久被封存的记忆……
  •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顺势而为:跟庄其实很简单

    本书从内容上可分为5部分。第1和2章介绍了认识庄家和庄家操盘过程的内容。第3~5章介绍了看盘基础、K线分析技巧、均线分析技巧等内容。第6~16章介绍了寻找庄股、庄家建仓、常用建仓手法、建仓完成、庄家试盘、庄家洗盘的特征、常用洗盘手法、拉升股价、常见拉升方式、出货的特征、常见出货手法等内容。第17~20章介绍了成交量骗术、庄家的骗线、庄家消息骗术、多头空头陷阱等内容。第21~24章介绍了买入时机、卖出时机、追击涨停板、捕捉黑马股等内容。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机枪科技知识(上)

    机枪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传奇血狼

    传奇血狼

    主人公段天华是一名优秀的特种兵狙击手,他是兵中之王,在部队之中如鱼得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但一次的变故,他离开了部队重新融入社会,于此同时他重新被组织赋予了另外一个重任,开始了全新的旅程------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