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熟悉哲学,去看《沉思录》一定觉得很惊讶,它看起来完全不像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哲学。回想一下你读过的哲学史教科书,会发现《沉思录》乃至于整个罗马帝国时代的哲学都不被当做哲学,或者是被当做不重要的哲学。今天的哲学是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要有论证,要处理一些所谓很专业的哲学问题,比如说理性的限度在哪里等等。可问题是奥勒留这本书却只是一连串的人生格言,甚至更像心灵鸡汤,教我们怎样为人处世,教我们面对逆境怎样保持达观,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生与死、病与痛。这样的书能够叫做哲学书吗?我以前也有同样的疑惑。甚至以前很看不起这一批哲学家,直到我认识了一位法国的思想史家、哲学史家哈多特(PierreHadot)。哈多特先生是法兰西学院的退休教授,在欧洲思想史界的地位相当崇高。可以说,是他跟他的一些同伴们重新发掘出了马可·奥勒留乃至于整个罗马时期的一批思想家和哲学家,重新赋予了他们在思想和哲学界的地位,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今天的人而言非常陌生的哲学观念。
哈多特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专著,写得相当精彩,叫做《内在的城堡》,正是这本书改变了大家对马可·奥勒留的看法。根据哈多特的理解,《沉思录》这本书乃至整个古代的希腊、罗马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哲学不是书面上的学问,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西方最重要的源头哲学家是苏格拉底,我们今天研究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透过《柏拉图对话录》,我们想办法从中分析出苏格拉底对政治哲学有什么看法,他的美学观是什么,形而上学是什么,通过那些对话去研究他的哲学观念。可是对当时的人来讲,他们注意到苏格拉底未必是因为他的哲学观念,而是他为人处世的方法。他是一个有事没事儿喜欢跟人聊天,跟人瞎侃的人,他非常喜欢跟人辩论。我们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看到,有时候他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好朋友,假设是窦文涛,他就说:“哎,文涛,怎么样?今天天气不错,出来逛逛,我们一路散步一路聊吧,我们今天来谈一谈什么叫做正义。”苏格拉底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他并不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喜欢有事没事儿跟别人聊这些问题,聊一些起码他觉得是核心问题的东西。
当时的哲学首先是指导人们的生命目标在哪里,怎么样为人处世,当人们学一套哲学的时候,生活方式和风格是否会被改变等等。在希腊、罗马时期,哲学不止是一套系统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它会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指南而存在。换言之,像中国的儒家,从严格的西方现代哲学角度看,儒家似乎并不是很系统的哲学。但儒家是一套做人的方法。它不仅仅是一套心灵鸡汤,还包含一种近乎于佛学的精神境界的修念。这些学问就相当于古希腊、罗马所讲的哲学了。所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哲学其实是一种精神传统,有时候更像是宗教传统,在这样的传统底下又形成了各种流派,比如对奥勒留影响最大的便是斯多葛派哲学。
作者小传
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良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的传世作品,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名著之一。
《沉思录》Ⅱ
属于个人的精神修念
都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一种精神修念的传统,有时候跟宗教有关,比如斯多葛派的基础是罗马的多神教信仰,但是世界上各种不同宗教的人士或是无神论者看了都很喜欢,比如说温家宝总理。作为“人”,无论你有神或无神,无论你有没有信仰,你还是有精神需要的。而斯多葛派哲学,特别是到了奥勒留皇帝这里,它的神学味道已经渐渐淡化,精神传统这一面却保留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但是问题也来了,任何一种精神传统都是需要“修念”的,我们中国的道家、佛家都有修念或修行的方法,而这些哲学家他们怎么修行呢?
回到这本书最初的问题上,这是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今天广受欢迎,但它原来的书名不叫《沉思录》,也从来没打算要出版。最早的原始稿本,叫做《给自己》,换句话说,这是一本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书。这本书跟很多哲学家的笔记不一样,像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笔记是为了要发展一个哲学观念,里面有很多严密的论证或一些灵光一闪的点子。但这本书不同,它没什么论证,也没什么原创性的见解,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以往哲学家说过的事情。同时,它也不像日记,日记是记述自己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事情,但是这本书除了卷一描述了一下他的生平,感谢恩师、家人、亲友之外,就没有什么自传色彩了。我觉得这本书牵扯到斯多葛派的一个修行方法:用写作来修行。
我们想象奥勒留作为一个皇帝,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让他心烦气躁的事情,到了晚上,他就要好好回想一下今天遇到了什么事情,回想一下斯多葛派哲学教给他的最基本的道理,然后把它写一遍,用这样的方法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道理。透过这种不断的反复就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格言,或是教徒背诵经文,通过这些反复的书写来约束自己、节制自己。比如:“在任何场合的时候,这些都是在你力量范围之内的,虔诚地默认你现在的条件,公正地对待你周围的人,努力完善你现在的思想记忆,未经好好考察不让任何东西潜入思想之中。”我们会发现这段话在后面又用不同的方法被重复表述,他说:“你使自己现在的意见以理解为基础,使你现在的行为指向社会利益,使你现在的性情满足于一切发生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归根到底,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嗦”,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为什么重复呢?可见人生中有很多场景是不断重复的。当你每次遇到这些场景,遇到挑战的时候,所坚信的道理往往会受到动摇,坚守的信念也会受到冲击。于是这位皇帝就在晚上写一遍“我的信念是什么,我依据的信条是什么”,把它好好记下来反省自己,用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这本书是一个罗马皇帝写的,罗马人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但是这本书的原稿却是希腊文,当时希腊文在罗马帝国属于哲学语言,是高尚的语言。就像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很多宫廷大臣都流行讲汉语,因为汉语对他们而言属于学问高尚的语言。想想看,皇帝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本来可以用母语拉丁文来写,但是偏偏用希腊文,就是为了用属于哲学的语言和术语隔一层来反省自己,跳出来用一种陌生的语言检视自己。因为陌生,所以有距离了,你看自己可能会看得更客观、更清楚。
他的这种写作方法常常包含一种想象的实验,这也是斯多葛派修行的方法。作为一个皇帝,会遇到很多人歌颂他,有很多被万般爱戴和拥护的机会。而这种时候,他可能需要一种想象的实验来提醒自己,比如奥勒留在书里说:“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都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的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接着他又叫自己考虑:“考虑一下例如维斯佩申的时代,你将看到所有这些事情:人们婚育、生病、死亡、交战、饮宴、贸易、耕种、奉承、自大、多疑、阴谋、诅咒、抱怨、恋爱、聚财、欲求元老和王者的权力。而这些人的生活现在已全然不复存在了。”他这是在想象古代那些名声显赫的人,即便有过伟大的功业,但是他们都死去了、消失了,我今天记住他们,但是我将来也会死去。
的确,万事万物都是流动的,斯多葛派哲学的精神教父赫拉克利特讲过“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你了解这一切之后,你就知道什么皇帝,什么元首,这些都只是虚名。这些东西迟早都会消失,我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道德上的良善。难怪自古以来,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中国的温家宝总理都喜欢看这本书,一个领导人看这本书,想来是有独特体会的。
《道德情操论》
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我过去每天一定要看点书,哪一天不看书就很不舒服。但在四川地震之后的那些天,大概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整整一个星期没有看书,不是不能看而是碰不了书,完全看不下去。这种时候总会想,到底读书的作用在哪里?读书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有一些写作的朋友,四川地震的时候他们发电邮给我,说:“你看,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时候还读书或者写作,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我想起一个西方思想史上跟地震有关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前后经过好几次变形。
启蒙时代,法国有一位大思想家,叫狄德罗,他曾主持过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同时也写过很多文学作品、思想讨论文章、艺术评论等等。他曾经写过一个故事,里面出现了两个角色的对话。内容是说,你想象一下,有一个很可怕的杀手,在我们法国穷凶极恶,现在跑了,跑到遥远的中国海岸去了,你会不会为了那边的中国人担心呢?另一个角色说,好像不大会担心吧,因为他如果是跑到巴黎的塞纳河旁边,我当然很担心,但他若跑到中国,那儿离我们很远的。接着第一个角色又问他,那你不担心他在中国也会像在我们法国时这样到处杀人放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