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2000000015

第15章 思想杂草(3)

如果你熟悉哲学,去看《沉思录》一定觉得很惊讶,它看起来完全不像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哲学。回想一下你读过的哲学史教科书,会发现《沉思录》乃至于整个罗马帝国时代的哲学都不被当做哲学,或者是被当做不重要的哲学。今天的哲学是一种严密的逻辑体系,要有论证,要处理一些所谓很专业的哲学问题,比如说理性的限度在哪里等等。可问题是奥勒留这本书却只是一连串的人生格言,甚至更像心灵鸡汤,教我们怎样为人处世,教我们面对逆境怎样保持达观,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生与死、病与痛。这样的书能够叫做哲学书吗?我以前也有同样的疑惑。甚至以前很看不起这一批哲学家,直到我认识了一位法国的思想史家、哲学史家哈多特(PierreHadot)。哈多特先生是法兰西学院的退休教授,在欧洲思想史界的地位相当崇高。可以说,是他跟他的一些同伴们重新发掘出了马可·奥勒留乃至于整个罗马时期的一批思想家和哲学家,重新赋予了他们在思想和哲学界的地位,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对今天的人而言非常陌生的哲学观念。

哈多特有一本专门研究马可·奥勒留《沉思录》的专著,写得相当精彩,叫做《内在的城堡》,正是这本书改变了大家对马可·奥勒留的看法。根据哈多特的理解,《沉思录》这本书乃至整个古代的希腊、罗马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哲学不是书面上的学问,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西方最重要的源头哲学家是苏格拉底,我们今天研究苏格拉底的思想是透过《柏拉图对话录》,我们想办法从中分析出苏格拉底对政治哲学有什么看法,他的美学观是什么,形而上学是什么,通过那些对话去研究他的哲学观念。可是对当时的人来讲,他们注意到苏格拉底未必是因为他的哲学观念,而是他为人处世的方法。他是一个有事没事儿喜欢跟人聊天,跟人瞎侃的人,他非常喜欢跟人辩论。我们在《柏拉图对话录》里看到,有时候他在街上闲逛,看到一个好朋友,假设是窦文涛,他就说:“哎,文涛,怎么样?今天天气不错,出来逛逛,我们一路散步一路聊吧,我们今天来谈一谈什么叫做正义。”苏格拉底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他并不注重外在的物质享受,喜欢有事没事儿跟别人聊这些问题,聊一些起码他觉得是核心问题的东西。

当时的哲学首先是指导人们的生命目标在哪里,怎么样为人处世,当人们学一套哲学的时候,生活方式和风格是否会被改变等等。在希腊、罗马时期,哲学不止是一套系统的学问,更重要的是它会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指南而存在。换言之,像中国的儒家,从严格的西方现代哲学角度看,儒家似乎并不是很系统的哲学。但儒家是一套做人的方法。它不仅仅是一套心灵鸡汤,还包含一种近乎于佛学的精神境界的修念。这些学问就相当于古希腊、罗马所讲的哲学了。所以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哲学其实是一种精神传统,有时候更像是宗教传统,在这样的传统底下又形成了各种流派,比如对奥勒留影响最大的便是斯多葛派哲学。

作者小传

马可·奥勒留(MarcusAurelius,121-180),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在希腊文学和拉丁文学、修辞、哲学、法律、绘画方面受过良好的教育,晚期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沉思录》是马可·奥勒留的传世作品,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名著之一。

《沉思录》Ⅱ

属于个人的精神修念

都说古希腊、罗马哲学是一种精神修念的传统,有时候跟宗教有关,比如斯多葛派的基础是罗马的多神教信仰,但是世界上各种不同宗教的人士或是无神论者看了都很喜欢,比如说温家宝总理。作为“人”,无论你有神或无神,无论你有没有信仰,你还是有精神需要的。而斯多葛派哲学,特别是到了奥勒留皇帝这里,它的神学味道已经渐渐淡化,精神传统这一面却保留了下来并发扬光大。但是问题也来了,任何一种精神传统都是需要“修念”的,我们中国的道家、佛家都有修念或修行的方法,而这些哲学家他们怎么修行呢?

回到这本书最初的问题上,这是本什么样的书?这本书今天广受欢迎,但它原来的书名不叫《沉思录》,也从来没打算要出版。最早的原始稿本,叫做《给自己》,换句话说,这是一本自己写给自己看的书。这本书跟很多哲学家的笔记不一样,像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笔记是为了要发展一个哲学观念,里面有很多严密的论证或一些灵光一闪的点子。但这本书不同,它没什么论证,也没什么原创性的见解,它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以往哲学家说过的事情。同时,它也不像日记,日记是记述自己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事情,但是这本书除了卷一描述了一下他的生平,感谢恩师、家人、亲友之外,就没有什么自传色彩了。我觉得这本书牵扯到斯多葛派的一个修行方法:用写作来修行。

我们想象奥勒留作为一个皇帝,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让他心烦气躁的事情,到了晚上,他就要好好回想一下今天遇到了什么事情,回想一下斯多葛派哲学教给他的最基本的道理,然后把它写一遍,用这样的方法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道理。透过这种不断的反复就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背格言,或是教徒背诵经文,通过这些反复的书写来约束自己、节制自己。比如:“在任何场合的时候,这些都是在你力量范围之内的,虔诚地默认你现在的条件,公正地对待你周围的人,努力完善你现在的思想记忆,未经好好考察不让任何东西潜入思想之中。”我们会发现这段话在后面又用不同的方法被重复表述,他说:“你使自己现在的意见以理解为基础,使你现在的行为指向社会利益,使你现在的性情满足于一切发生的事情,这就足够了。”

归根到底,这本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嗦”,很多东西都是重复的。为什么重复呢?可见人生中有很多场景是不断重复的。当你每次遇到这些场景,遇到挑战的时候,所坚信的道理往往会受到动摇,坚守的信念也会受到冲击。于是这位皇帝就在晚上写一遍“我的信念是什么,我依据的信条是什么”,把它好好记下来反省自己,用来塑造自己的人生。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这本书是一个罗马皇帝写的,罗马人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但是这本书的原稿却是希腊文,当时希腊文在罗马帝国属于哲学语言,是高尚的语言。就像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很多宫廷大臣都流行讲汉语,因为汉语对他们而言属于学问高尚的语言。想想看,皇帝写给自己看的东西,本来可以用母语拉丁文来写,但是偏偏用希腊文,就是为了用属于哲学的语言和术语隔一层来反省自己,跳出来用一种陌生的语言检视自己。因为陌生,所以有距离了,你看自己可能会看得更客观、更清楚。

他的这种写作方法常常包含一种想象的实验,这也是斯多葛派修行的方法。作为一个皇帝,会遇到很多人歌颂他,有很多被万般爱戴和拥护的机会。而这种时候,他可能需要一种想象的实验来提醒自己,比如奥勒留在书里说:“那对身后的名声有一强烈欲望的人没有想到,那些回忆他的人,自己很快也都要死去,然后他们的子孙也要死去,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通过那些愚蠢的崇拜和死去的人们而终归湮灭无闻。”接着他又叫自己考虑:“考虑一下例如维斯佩申的时代,你将看到所有这些事情:人们婚育、生病、死亡、交战、饮宴、贸易、耕种、奉承、自大、多疑、阴谋、诅咒、抱怨、恋爱、聚财、欲求元老和王者的权力。而这些人的生活现在已全然不复存在了。”他这是在想象古代那些名声显赫的人,即便有过伟大的功业,但是他们都死去了、消失了,我今天记住他们,但是我将来也会死去。

的确,万事万物都是流动的,斯多葛派哲学的精神教父赫拉克利特讲过“一切皆流,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当你了解这一切之后,你就知道什么皇帝,什么元首,这些都只是虚名。这些东西迟早都会消失,我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道德上的良善。难怪自古以来,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美国的前总统克林顿、中国的温家宝总理都喜欢看这本书,一个领导人看这本书,想来是有独特体会的。

《道德情操论》

丰富你的道德想象力

我过去每天一定要看点书,哪一天不看书就很不舒服。但在四川地震之后的那些天,大概是我几十年来第一次整整一个星期没有看书,不是不能看而是碰不了书,完全看不下去。这种时候总会想,到底读书的作用在哪里?读书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有一些写作的朋友,四川地震的时候他们发电邮给我,说:“你看,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时候还读书或者写作,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我想起一个西方思想史上跟地震有关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前后经过好几次变形。

启蒙时代,法国有一位大思想家,叫狄德罗,他曾主持过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同时也写过很多文学作品、思想讨论文章、艺术评论等等。他曾经写过一个故事,里面出现了两个角色的对话。内容是说,你想象一下,有一个很可怕的杀手,在我们法国穷凶极恶,现在跑了,跑到遥远的中国海岸去了,你会不会为了那边的中国人担心呢?另一个角色说,好像不大会担心吧,因为他如果是跑到巴黎的塞纳河旁边,我当然很担心,但他若跑到中国,那儿离我们很远的。接着第一个角色又问他,那你不担心他在中国也会像在我们法国时这样到处杀人放火吗?

同类推荐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美国音乐文论集

    美国音乐文论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这不仅表现在表演艺术、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学的其他学术领城中,而且在现代音乐创作方面也举世瞩目。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中心之一;美国的流行音乐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 辛弃疾词选

    辛弃疾词选

    辛以词作著称于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其词作被称为“英雄之词”、“词中之龙”。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以慷慨悲壮的爱国词为其主调。辛弃疾除了词作著称于世外,还写有大量的诗文,辛诗今存133首,内容和风格大体上亦如其词。辛弃疾文今存17篇,多为奏议启札等应用文字,颇能见出辛弃疾的见解和谋略。 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三千六百五十行阳光

    在2006年盛夏酷暑来临之际,我突发奇想,萌生了这个念头。既不出自响应什么号召,也不源于迎合某种需要。只是想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十年写一点东西。准确地说是写一首长诗,三千六百五十行。
  •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

    《等闲笔墨》所收44篇作品,依题材内容编为5辑,或念亲友,或记往事,或悟人生,或品新作,以真情实感娓娓道来。见解独到,语言简洁,文风朴实。彰显出作者一贯的创作风格。“撷文论”收录了几位方家对作者长篇小说《烟火人家》的评论,珍为它山之石,意在激励自己,感谢文友。
热门推荐
  • 神之直播

    神之直播

    被我选中的人,你将会成为明日之星,在这之前,你只能完成我的节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凤栖梧之石头森林

    凤栖梧之石头森林

    幸福是什么爱情是什么当我们以为自己在爱着的时候,是否真的就足够当我们以为自己拥有一切的时候,摊开掌心,却不过一片空白
  • 一撞成婚:娇妻涩涩爱

    一撞成婚:娇妻涩涩爱

    当钻石王老五遇到头脑简单,性格怪戾的未成年潜逃犯罪少女,电光火石间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落魄时,他养她,宠她!落寞时,他陪她,哄她!这辈子,他只有一个愿望,跟她生孩子!苏殁的命运从一个雨夜改变……黑色的轿车撞飞她瘦弱的身体,她唇角勾起一道美丽的弧线,她沾满鲜血的手还未干涸,胸中的恨意还未平息,报应就来了……却不知,命运的轮盘突转,黑色轿车里走下的男人,是她这一辈子的救世主,他深邃的眸子对上她的空洞,一刹那,他漩进了她的世界不可自拔!"
  •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鸳鸯佩之画茈:民初的苍凉画卷

    鸳鸯佩之画茈:民初的苍凉画卷

    民初的苍凉画卷,淡如水的人生,灿烂的彩色。一段从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开始的故事。一个在乱世中寻找真爱的女子。曲折的路见证了被埋没的真情。那些苍白的影子,让我看到你孤独而脆弱的心。我包容了你的一切,忘记了自己。即使分离,你也是我心里永远飞不出去的蝴蝶。我是杜画茈,我执着,因为我选择坚强。鸳鸯佩是他和她婚姻的维系,看似如此,却另有隐情。他和她的婚姻中夹着太多的障碍,那些在现实的利益中,本就不堪一击的爱情,要怎样,才能坚不可摧?
  • 衣橱冒险记

    衣橱冒险记

    我俩打开这满是灰尘的衣橱,看见里面有一件大衣,不小心跌进去了,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 一个轮回

    一个轮回

    天地之间自由轮回,又到一个轮回时,且看这世间天地人神鬼,赢鳞毛羽昆如何屈服,如何躲藏,如何抗争……
  • 杀手情结:一秒天堂。

    杀手情结:一秒天堂。

    她,有着令全世界女人为之嫉妒的容貌,细致且温和,却很矛盾的散发着懒散不羁的气息。她杀人从来瞄准眉心,中枪者一秒后断气。这是她给他们的一秒的仁慈,让他们在最后那秒领悟,其实活着就像在天堂。一秒天堂。
  • 回归强者之花少

    回归强者之花少

    一个学生,因顶撞老师而被学校开除,与家里人吵架,而离家出走,跑出去旅游散散心,结果在旅游中不小心走失了,误入了一个洞穴,里面是封印着千万年的妖魔,名叫龙擎兽,曾是龙之子,只是还没有被激发出来。可能因为看他有曾经主人的血缘,便附身在男主角身上……在龙擎在帮助下学会了修练。在校园成就了公认天才天才,学校人人巴结,在事业方面那是更天才,资产过千万亿,还组织了一个神秘的组织,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商业天才和武林高手,什么超人都不是我对手,最后,他来到了神奇的世界,哪里人人修真,是一个修真世界,在那成就了无数历史,什么神级练丹师,超好富运,通通都有,更是成为了第一个长生不老的人。那始终是修真世界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