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1600000017

第17章 从战争中走来(1)

《苦难辉煌》

再读红军史

金一南(1952-),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评论员。著有《狂飙歌:前所未闻的较量》《国家安全论》《21世纪初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等。

红军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因为国民党军队内部有太多裂缝,相互之间争来斗去,毛泽东很懂得这一点,带着红军曲里拐弯就走过去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要从红军讲起,红军长征的转折点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指挥权。很多年以来,毛泽东的军事才能被神化了,《苦难辉煌》这本书却把他还原为一个人,告诉人们毛泽东也打过败仗。

在1956年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自己也说,谁说我没打过败仗,我打过四次败仗。这本书提到的败仗有两次,一次是遵义会议他获得军事指挥权之后所指挥的第一仗——土城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毛泽东犯了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错误。

为什么说他不知己呢?当时红军刚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撤出,说得好听些是战略转移,说得不好听是被赶出了老家,成了游击队。打仗没有根据地是很惨的,首先没有粮食和兵源补充,其次伤病员问题不好解决,像当时陈毅老总的胯骨粉碎性骨折,得好几个人抬着走。

就在这样一个节节败退的过程中,毛泽东还要选择在土城打决战,本身就是个错误。湘江战役之后,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大部分将士不是牺牲就是被俘。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和有着优势兵力的白军在敌人的地盘上决战,注定会失败。

另一次失败是三渡赤水,毛泽东没有听聂荣臻、彭德怀等人建议,要跟中央军八纵队周浑元的部队决战。周浑元部队的兵力很强,当时以为他只有几个团,谁知道他有十几个团,而且用三天三夜筑成军事工事,加上重机枪、迫击炮等优势武器。红军一拨一拨往上冲,一拨一拨倒下去,损失惨重。后来敌军又从后面包围上来,毛泽东不得不忍痛撤退。当时连朱老总都拿着驳壳枪冲到前线去指挥了,可见那一仗败得多么惨。

今天说起毛泽东这些败仗,并不是说他不能打,毛泽东不是战神,他是一个人,但是他“不贰过”,接受了打败仗的教训,带领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这才是一个军事家的伟大之处。

《苦难辉煌》这本书主要讲红军长征的苦难。红军长征的背景当然是国共内战,但是从1927年到1937年,军阀混战其实比国共内战要严重得多,规模也大得多,最后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日本鬼子乘虚而入。

当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和各地的大军阀面和心不和,一直钩心斗角,他们都把红军当成第二大敌人,最大的敌人是国民党自己。最初蒋介石把红军往南赶,一直赶到广东军阀陈济棠的地盘。陈济棠一看不好,自己在这儿经营了八年,你把共军往这儿赶,我要是跟共军打得两败俱伤,你蒋某人趁机过来把我收拾了,那我不就玩完了吗?所以陈济棠给部下的命令是,防共第二,反蒋第一。

当时陈济棠和周恩来有个秘密协议,说如果打不过老蒋,你就往我儿这跑。我给你一个通道,五十公里宽,你爱去湖南、广西哪儿都行,就是别在我这儿安营扎寨。当然后来他还是收拾了一些掉了队的散兵,抓了几个俘虏向蒋介石交账。所以几十年以后,邓小平见到陈济棠的儿子还说,你老爹在广东混得不坏,建设有功啊。其实最大的功劳是不打红军。

过了广东就去湖南,湖南的何键是毛泽东的大对头,第一他挖了毛泽东祖坟,第二他杀了杨开慧。但何键对红军也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活我也活,开一条路让过去,什么四道封锁线,其实也是松松垮垮。湖南西边儿就是广西,蒋介石下令让何键和广西的白崇禧构成一道湘江封锁线,然后让薛岳带了十几万大军在后面围追,可是又不许打,只用些火力往封锁线上赶就行了。

白崇禧有句名言“有匪有我,无匪无我”,他心里很清楚,要是有一天红军没了,那就是“兔死狗烹”。所以他也留了一条道让红军过去,但他也要捡个便宜,拦腰侧击一下。这一击不得了,只用了一个师的兵力就把红军的后续部队打散了,这才有了血战湘江。后来陈赓、粟裕这样的名将都说,湘江那一仗打得太惨,血流成河,喝的水里都有血腥味,把红军八万六千人打得还剩三万多人就是那一战。

交了这个学费之后就进入贵州。贵州的王家烈也是这个态度,你不打我我就让你过,拿点什么吃的喝的都无所谓。然后到了四川和云南也一样,云南龙云的私家兵都是彝族,枪法很准,相当能打,但是只要不动昆明,路过一点关系都没有。四川的刘湘和刘文辉也很能打,但是只要你绕过成都、重庆往北走,他们还鸣枪送客,只要你别回头就行了。

所以红军为什么能够生存下来呢?因为国民党军队内部有太多裂缝,相互之间争来斗去,毛泽东很懂得这一点,带着红军曲里拐弯就走过去了。但是张国焘就不同,他直接南下去跟四川军阀硬碰。川军那么能打,他最后八万多人只剩下一万多,逃回陕北去了。

《苦难辉煌》这本书不但写了国共内战的局面,还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局势。首先是日本侵占东北,东北丢掉以后,全国上下都对南京国民政府非常不满。有些历史书说红军北上是为了抗日,其实当时更重要的还是先生存下来,先得有一块地盘落下脚,然后才能求发展。当时毛泽东从一张旧报纸上看到,原来陕北有个刘志丹占了一块地方,周围十几个县无不赤化。毛泽东就赶紧派人去联系,这才有了后来的陕北根据地。

当然也并不是一到陕北就马上打开了新局面,当时红军的三大主力会合在一起虽然也有四五万人,但还有两万多被敌人切断在了河西。红军作了很多尝试,先是往东打阎锡山,但中央军一援助,阎锡山又给打回来了;往西是马家军[1],往南有胡宗南,还有张学良、杨虎城的三十万大军;再往北就是一千多公里的大沙漠了,根本走不出去。

怎么办?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如果一直打不开局面,就到陕南或湖北、四川的交界处去打游击。可以想象,当时的红军虽然也有好几万人,要发展出一个根据地还是非常不容易。

但是历史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当时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是“西安事变”。苏联有指示,不能用战争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他们认为中国现在最大的矛盾是民族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必须先成立一个全国统一战线。在苏联态度的影响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红军的命运也有了新的转折。

(主讲马鼎盛)

《从战争中走来:两代军人的对话》

共和国名将风采

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国防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等职,2003年病逝于北京。

张胜,张爱萍次子,曾任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后下海经商。

我个人的生命安危不足惜,但如果签了字,我下面这些科学家、工程师,还有几万工人、几万解放军战士,都算站错了队,我怎么跟他们交代?

张爱萍将军是著名开国上将,他的儿子张胜当过总参谋部作战部战役局局长,父子两代都是军人并不奇怪,难得的是他们身上都有一种求实稳健的军人风范。《从战争中走来》这本书既是父亲与儿子之间的对话,也是老一代上将与新一代大校的对话。

先说说张爱萍将军的事迹,书中讲了两场具有代表性的战役,两场战役一胜一败。先说那场败仗,1941年1月,日寇试图打通平汉铁路,几万日军从北向南一路狂轰滥炸。当时那一带驻守的是国民党军队,虽然人数也有十几万,但还是大败不敌,节节败退。这样一来,铁路沿线的十几个县都空了,而日军的目的只是夺下铁路干线,广大农村他们是不去的。于是中共中央抓住这个时机,派出新四军的主力部队第四师前去接防。第四师在彭雪枫将军的带领下星夜兼程,很快完成了接收。但没想到2月日军就迅速战略撤离,国民党马上卷土重来,一看地盘被新四军占领了,二话不说就开了火。这样外战变内战,新四军吃了大亏。当时新四军虽然也有两万人,但部队是分散的,大部分将士都在农村忙着打土豪分田地,部队一时收拢不起来,而国民党军队却是十分完整的建制,其中还有一支青海马家军的骑兵师,这一通追杀使新四军损兵折将,从河南退到皖北以后,两万人只剩下一万左右了。

当时驻守皖北的正是张爱萍,他一看彭雪枫吃了这么大个亏,马上就腾出驻地接纳战友,说有好的枪械好的兵力你尽管拿去用。由此可见张爱萍将军的为人,他不会互相倾轧、落井下石。

第二场胜仗是1942年百团大战以后,日寇开始反扑皖北,围剿苏中。当时集中了三四万日军,另外还有一些伪军。新四军也有六万多人,但是武器装备不行。于是新四军的头号领导人饶漱石决定,暂时避开这个锋芒,把大部队撤出去,只留下一支偏师断后。

偏师的指挥是谁?就是张爱萍,当时他只是一个副师长,但语出惊人,说这个任务我不干。大家都吓坏了,这是中共中央华东局给你的任务,你怎么能不干呢?其实张爱萍只是年轻气盛,他本着军人的风骨,觉得见到敌人不应该这样惊慌失措,怎么还没开火就要溜呢?大部队撤走以后,张爱萍带了一个半旅对抗三万多日伪军,他纯熟地运用游击战术,充分发动群众,带着民兵、红缨枪、大刀队,把日寇搞得鸡犬不宁,结果反扫荡才两个月就结束了。这在新四军纪录上是很卓著的。但从此以后,张爱萍也不得不面对很多流言飞语,有人说他孤傲、不合群、好犯上[2]。但张爱萍胸怀坦荡,他觉得只要把仗打好,对战友还是友善宽容一些,功过是非就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张爱萍将军一生立下很多丰功伟绩,其中有一点至今无人能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海军司令,他是唯一真正指挥过海陆空立体攻岛战的将领。那是1955年1月18日的“一江山岛战役”。一江山岛很小,只有0.7平方公里,至今仍是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而当时岛上驻守了一千多名国民党士兵,并设有机枪、大炮、碉堡、铁丝网、水雷、地雷等各种障碍。这个登陆战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虽然解放军最后拿下了这个小岛,但伤亡比率也达到了1∶1.27,就是说,打死100个敌人,自己要损耗127个,这在国共内战当中是前所未有的。

因为拿下了一江山岛,大陈岛就唾手可得了,从此整个浙东海面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掌握之中。有一本小说叫《踏平东海万顷浪》,写的就是这场战役,意思是只要拿下这个0.7平方公里的小岛,整个东海也就踏平一半了。

另外,这场战役还有政治试探作用。1954年12月美国和台湾签订了军事同盟协定,中方想通过一江山岛战役试一试这个军事协定的底线,看看如果攻打台湾的话,美方会介入多深呢?结果打下一江山岛之后,美军动用了六艘航空母舰保护大陈岛撤退,这也是二战以后美国最大规模地使用航空母舰,从此中共的对台策略就比较小心谨慎了。

军科院的刘亚洲将军有一句名言,夺岛战役必须有敌人三倍的力量。比如想要攻打台湾岛,台湾起码有16万的陆军战斗力,那么三倍就是四五十万人,要把四五十万人同时送到一个岛上,而且是同步送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军事行动,其难度不亚于诺曼底登陆。

而张爱萍将军指挥的“一江山岛之战”有点诺曼底登陆的味道,因为当时的天气非常不好,风浪大,飞机出动困难。总参下命令,要求暂缓攻岛。张爱萍心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他拍板说:“打!”总参谋长粟裕心里打小鼓,问:“你有把握没有?”张爱萍说:“有,只要美国不介入我就有把握。”粟裕又问:“那你有没有绝对的把握?”张爱萍说:“打仗哪儿有绝对的把握——不过把握还是有的。”

他之所以有这个底气,是因为了解战场情况。他到距离一江山岛一公里外的头门山岛亲自考察过,对战斗心里有数,敢于负责,敢于承担。当然这样的举动再次招来误解和非议,不过一切迷雾最终会在事实面前烟消云散。

其实张爱萍最大的功勋在“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和卫星)。当时中央军委下面有一个特委,专门搞高科技,由周恩来亲自抓,聂荣臻元帅主办,毛泽东点将张爱萍任一线总指挥官,带人到大戈壁建立了原子弹基地。

张爱萍在苏联学习过,所以在引进苏联专家的时候,他很懂得如何学习先进经验,但又不盲从,给国家避免了很多损失,少走了许多弯路。比如发射潜艇导弹,一颗导弹多少钱?4600万美元。在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的五六十年代,中央能下决心拨出这么一大笔款来,确实不容易。当时张爱萍带领的那些研究人员有时候吃不饱饭,还要周总理亲自特批,其实也就一天加二两粮食而已。

当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全国上下都不知道,只有极少数军政领导知情。从1958年毛泽东下令要搞自己的原子弹,才不过短短六年时间就搞出来了。爆完以后中南海问,是不是真的核爆?

蘑菇云升起以后,一线部队就冲到核爆中心地区取样,证实确实是核爆,然后才上报中央,发布号外。但是当时西方人并不承认,说这不过是把一个核装置放在一百米高的铁塔上引爆,距离真正的核武器还差得很远。于是张爱萍就领着科研人员继续努力,第二年又实验了一次,这次把一个庞大的核装置缩小成可以投掷的武器,但西方又说,你这个有弹没枪,只能当核地雷使。结果中国科学家继续努力,终于在1967年成功制造出了火箭核武器。

不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整个军事工业很快陷入瘫痪,张爱萍也受了五年监禁,江青点名说他是特务、假党员。他挨了整,两条腿和一只胳膊残废了,一只眼睛失明,肋骨也断了几根,但他拼死扛住“四人帮”的诬陷,始终不肯签字认罪。

他说,我个人的生命安危不足惜,但如果签了字,我下面这些科学家、工程师,还有几万工人、几万解放军战士,都算站错了队,我怎么跟他们交代?祖国的“两弹一星”怎么办?按照你们让工人去设计喷气式战机,能在土跑道上起飞等,那都是“一堆废铁”!“一堆废铁”这句话,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敢说出来的,只有张爱萍将军。

“文革”结束后,张爱萍重新回到国防科技战线领导国防科技事业。1980年5月,他成功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枚洲际导弹的发射,为国防科技的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主讲马鼎盛)

《松山战役笔记》

中国八年抗战的缩影

余戈(1968-),曾在部队任雷达技师、宣传干事,后调入解放军出版社,现为《军营文化天地》杂志副主编。

缅甸国土上建起那么多日军墓碑和忠魂塔,不是政府行为,是民间自发的。在一点上,日本军民非常团结。

同类推荐
  • 冰凝血热

    冰凝血热

    作为一支在抗震救灾战斗中建立了赫赫战功的主力军,他们是重庆的英雄,也是中国的英雄。发生在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同样铺天盖地,同样突如其来。就重庆而言,受灾范围之广,受损程度之重,抢险难度之大,安全风险控制之难,在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灾情,重庆电力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的部署,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重庆电力人举全公司之力,打响了抗冰抢险恢复重建的大会战。
  • 慢下来

    慢下来

    本书包括“心态慢下来”、“节奏慢下来”、“行走慢下来”、“感情慢下来”、“自由灵魂”、“一切随缘”、“简单生活”等章节。
  • 笼鸟

    笼鸟

    自从帮助警方破获了“一号歹徒”重大连环凶杀案以后,陆劲便成了警方,特别是警探岳程的破案顾问。陆劲的人生似乎逐渐明亮起来,直到……。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雪莱全集

    雪莱全集

    本书收录了诗剧“希腊”、“普罗米修斯的解放”以及雪莱夫人有关《希腊》的题记、雪莱夫人有关《普罗米修斯》的题记等。
热门推荐
  •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本书从前列腺的位置、作用讲起,阐释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饮食及生活调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在科学治疗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战胜前列腺疾病。可供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屰天前行

    屰天前行

    踏着尸堆,越过血海,不信神佛,不拜仙魔,以我之躯盖天威,以我之魂平天道,睁眼一抖天要呛抖,闭眼一座地要让座。
  • 异卷杂言闻录

    异卷杂言闻录

    奶奶是村里的神婆之类的人物,现在奶奶的年纪慢慢的大了我就想把他它记录以及改编一下。信就有否则无鄙莫污颤亦拒
  • 流星雨过后的心动

    流星雨过后的心动

    明明我喜欢你,却不敢告诉你.....你别走,好吗....
  • 妖仙养成记

    妖仙养成记

    从女汉纸到女神,道路艰辛且漫漫无期,且看她在修仙续命的大道上越走越远。强调:本文养成,你们懂得。
  • 车间的午夜

    车间的午夜

    这是一段让人很不安的经历。发生过的这些事情曾让我一度彻夜难眠。一次新厂的派遣意外听到了一些厂里的传闻,而后发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而在慢慢揭开真相的同时却发现了一件更为让人感到意外的事情,这一切竟然是为了....
  • 封神真意

    封神真意

    透过文字表面,发掘历史的黑暗和人性的逻辑。作为“亲父子”,李靖和哪吒之间为何有那么大的仇恨?“编竹卖面”的姜子牙为何成了谋略之祖?励精图治的帝辛为何被黑成了“贪淫残暴”的纣王?“封神榜”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一部戴着镣铐跳舞的奇作,400年来真正揭开《封神演义》背后的秘密……
  • 绝品保镖

    绝品保镖

    乡村孤儿杨天权二十多年修习太极,一心想去都市闯下一份自己的事业。国粹太极将在他的手中演绎怎样不同的“杨氏太极拳”?少年杨天权在陌生的都市里遭遇了一桩桩惊心动魄的不平事,他该何去何从?
  • 连梦

    连梦

    本小说适合有文化素养,有探险精神,求知欲强,喜欢幻想,有足够耐心的各界人士围观。小说以科幻为主,融入了情感、冒险、知识等元素,用有限的思维,发挥无限的想象。如果想看什么出生就有绝世武功的,什么重生无敌,什么种马的,这里都没有,那样的小说浮名不想写。浮名构想的是写出一个科幻系列小说,所以这部小说完成后,以后的小说都会是这部小说的主人翁。当然,现在写系列小说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写这一类的小说比较累,进度也相应的比较慢。但是浮名还是想挑战一下。希望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收藏是种美德!!!推荐是种鼓励!!!打赏是种肯定!!!月票是种坚持!!!浮名在这里求各路英雄豪杰、兄弟姐妹的支持!!!
  • 爆星日

    爆星日

    我们都是凡人,你又和我相差多少呢?你我皆凡人,何必苦苦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