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插管操作应轻柔、准确、切忌使用暴力,同时避免长时间行气管插管。
(三)非预期DVM
1.原因分析
(1)维持上呼吸道通畅失败(最常见)。
(2)喉痉挛。
(3)喉病理改变。
(4)下呼吸道病理改变。
2.维持上呼吸道失败
(1)任何时候出现气道问题,应给予患者100%氧气。
(2)三推手法(Triple-thrust)开放气道,实施手控面罩通气。
(3)口咽通气道也许有益。
(4)确保头顶位置是最佳的“清晨溴空气体位”,头下只需要一个枕头,颈屈头伸。
(5)如果仍然无法面罩通气,考虑插入LMA或联合导管。
(6)如果对环状软骨进行了加压,尝试小心点释放开。
(7)环甲膜切开术。
3.喉痉挛
(1)用密闭面罩给予100%氧气且呼气阀门关闭,应用CPAP/PEEP,尝试手控通气,避免过度加压防止胃胀气。
(2)应用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加深麻醉缓解喉痉挛,或考虑小剂量的琥珀胆碱(0.5mg/kg)。
(3)当喉痉挛开始缓解,应该加深麻醉。
(4)如果为严重的喉痉挛,应给予气管插管剂量的琥珀胆碱(1.5mg/kg)。
(5)如果没有静脉通路,考虑肌肉或舌下给予琥珀胆碱(3mg/kg)。
4.喉病理改变
意外的喉部病理改变所致DVM少见,环甲膜切开术可能挽救生命。
5.下呼吸道病理改变
(1)支气管痉挛:
急性严重的支气管痉挛可以表现为DVM。可以是自身形成或药物的副作用。急性严重支气管痉挛可通过以下方式缓解:
①增加七氟烷吸入浓度;
②应用β受体激动剂;
③氨茶碱250mg缓慢静脉注射;
④异丙托溴铵(0.25mg气雾剂)或肾上腺素(10μg静脉注射);
⑤必要时应用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注射。
(2)纵隔肿物:
由诊断或未诊断的纵隔肿物所致的下呼吸道病理改变少见,可表现为麻醉诱导时代通气困难。应用硬支气管镜维持气道通畅可挽救生命。
(四)清醒插管技术
适合于已知DTI、已知颈椎损伤、病理性肥胖、预期DTI的饱胃患者。但不合作患者、上呼吸道出血、继发于喉周肿瘤的严重喘鸣、局部麻醉药过敏等情况为禁忌。
对患者心理和躯体的干扰程度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操作的轻柔度。清醒插管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口咽喉部和气管上部完善表面麻醉减轻咽喉部反射,辅助适当的镇静可使插管顺利完成。否则,当病人对咽部刺激反应活跃时,任何方法插管都将有困难。
1.一般准备
(1)对患者的气道进行综合评估。
(2)病人的心理准备:解释说明适应证,强调主要是从医疗安全性考虑。
(3)术前用药:给予抗唾液分泌药物,增强局部麻醉剂的效果,改善视野。
(4)准备监测,建立静脉通路,所有患者经鼻导管供氧。
2.插管准备
对Ⅱ级喉头显露困难,导管选择同正常人,对于Ⅲ级和Ⅳ级者,导管选择应较正常患者细1号;准备合适的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不同型号的喉镜片;准备吸引装置。
3.局部麻醉
表麻醉药:1%的丁卡因或4%利多卡因。
4.联合应用麻醉药和苯二氮类镇静药
(1)麻醉下镇痛药可提供轻度镇静、镇痛和镇咳作用,可应用芬太尼25μg(最大剂量可达1μg/kg)并准备纳洛酮。
(2)苯二氮类镇静药可以产生遗忘和镇静作用,可应用咪达唑仑(0.5~1mg)递增,但要保持语言能交流,并准备氟马西尼,避免过度镇静。保留自主呼吸和呼吸道通畅。
(五)非清醒插管技术
1.采用非清醒插管的原因
(1)对清醒插管无法耐受,以至于病人拒绝治疗或放弃治疗。
(2)对开口受限,颈部僵直,头部前曲畸形等病理改变的病人。
(3)对14岁以下小儿,情绪紧张或神志不清又不合作的病人,从根本上拒绝或不能耐受清醒插管。
(4)麻醉诱导后才发现DTI的病人。
(5)各种新技术在处理困难气道方面的广泛应用,如喉罩、联合导气管和经气管喷射通气等。
DTI病人,插管成功前让其丧失意识,主要顾虑是呼吸道梗阻和面罩给氧困难,只要能够维持呼吸道通畅和病人无缺氧之虑,非清醒插管能使病人更顺利和舒适地度过麻醉插管。
2.术前准备和麻醉用药原则
(1)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同清醒插管,应准备纤维喉镜,应急气道如LMA、联合导气管、经气管高频喷射通气装置等。
(2)麻醉用药原则
1)对于未完全掌握DTI操作技巧(如盲探插管)的住院医师以及预计重度DTI的病人(如4级喉头显露)和需要纤维喉镜的病人,可以考虑全凭静脉或吸入麻醉诱导。使麻醉深度达吞咽反射消失,而自主呼吸不受明显影响,必要时停止麻醉的病人可很快清醒。
2)对于熟练掌握会厌下盲探声门的插管方法,无DVM而喉头显露为Ⅱ—Ⅲ级的DTI,可采用快速顺序诱导(尤其适合于需要全身麻醉的饱胃患者)。其概念为患者意识消失后压迫环状软骨进行插管,不用面罩通气;如果插管失败,药物作用很快减弱或消退,患者在出现缺氧之前恢复自主呼吸。
从医疗安全角度讲,如果尝试插管失败和插管困难程度比预计的重,应面罩给氧3~5min,待自主呼吸恢复,再考虑其他技术如清醒纤支镜插管。
(3)麻醉诱导方法
1)快速顺序诱导技术:①检查麻醉机、喉镜和气管导管;②患者必须在可倾斜的手推车上;③连接适当的监护设备;④患者的头置于“清晨吸空气”样体位;⑤至少需要一个助手来协助压迫环状软骨;⑥打开吸引器,吸引管经患者枕下放在麻醉医师右手边;⑦密闭面罩加压通气,给氧去氮;⑧应用睡眠剂量的静脉诱导药,通过粗的静脉通路向快速输注的盐水中给药如依托咪酯(0.2~0.3mg/kg)或丙泊酚(1~2mg/kg)后立即给予琥珀胆碱1.5mg/kg,意识消失后立即压迫环状软骨(环状软骨被握在拇指和中指之间,通过食指施压,最小需要30N的压力);⑨一旦肌肉松弛立即插管;⑩保持环状软骨压力直到套囊充气,通过PETCO2曲线和肺部听诊确认正确的导管位置。
快速顺序诱导的主要问题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麻醉药过量则导致循环抑制,尤其是低血容量患者;诱导用药剂量不足则会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颅内压增高等。在需要避免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患者,考虑诱导前1min给予瑞芬太尼1μg/kg。
对于不能耐受预氧合的患者如痛苦的儿童,考虑静脉给药后轻柔的间歇正压通气(IPPV)。
2)静吸复合:
丙泊酚1~2mg/kg,继之利多卡因1.5mg/kg,根据病人反应面罩吸入异氟醚或七氟醚等,插管中麻醉较浅,可增加吸入麻醉药浓度或追加利多卡因。
(4)插管方法
1)直接喉镜:
所有插管技术中,直接喉镜是麻醉医师最为熟悉的方法。
2)插管型喉罩(ILMA):
①经LMA可以盲插、在纤支镜辅助下或其他多种方法辅助(导线、管芯、光棒)下插管;
②插管型喉罩(Intavent)是将LMA改良,使之更易于经口气管插管,可以用于清醒合作患者的插管;
③三种型号:5号适合高大的成人,4号适合正常成人,3号适合于矮小的成人和较大的儿童;所有型号均可容纳8mm内镜的气管导管;
④导管插入后,建议移去LMA;
⑤有一个稳定杆可使气管导管保持在原位,然后拔出LMA。
3)逆行插管:
①用Tuohy针穿过环甲膜,吸出空气可确认位置;
②将导丝穿过Tuohy针,并经口腔或鼻腔取出;
③将引导器(16号尿道扩张器)套入导丝;
④气管导管套入导丝和引导器直到抵住导丝从环甲膜后面穿出的部分;
⑤向前推进气管导管,同时拔出导丝和引导器;
⑥通过常规方法正确定位;
⑦其他方法包括将导丝穿过纤支镜的吸引口,使用导丝引导纤支镜插管;
⑧Cook(英国)生产提供逆行插管包,可以使用5mm或更大内镜的气管导管。
4)可曲的纤维光导内窥镜,包括纤维支气管镜和纤维喉镜。
(六)环甲膜穿刺
(1)用14G套管针连接10ml注射器在中线以30~45°角插入环甲膜。
(2)吸出空气确认位置,并将套管继续推进插入气管。
(3)氧气可来源于喷射通气,或60cmH2O压力的麻醉球囊(通过14G套管针流量80ml/s)。
(4)并发症包括导管扭曲,外科性肺气肿和呼气问题。
(七)环甲膜切开
(1)市场上有正式的Melker或Patil环甲膜切开包。
(2)导丝通过插入环甲膜的穿刺针进入气管。
(3)套管针通过扩张器进入气管。
(4)通过麻醉机环路或Sanders注射器进行通气。
(5)并发症包括气胸、外科性肺气肿和出血。
(6)很重要的一点是确定没有呼气阻塞,否则会导致气压伤。
四、困难气道患者的拔管
在多次尝试插管后,气道可能会水肿和出血,这种情况下可能会需要气管切开。
(一)改善患者的医疗状况
(1)吸出分泌物,应用支气管扩张剂。
(2)保证血容量正常,减轻拔管的应激反应,艾司洛尔可能有益。
(3)如果可能将胃内容积降至最小。
(4)气道水肿,将患者头部抬起,考虑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或肾上腺素喷雾。
(5)确认没有残留的肌肉麻痹。
(二)拔管的最佳体位
考虑患者坐起以最大限度地增加FRC和减少气道梗阻。
(三)辅助拔管
(1)考虑通过喷射通气(Cook气道交换导管),鼻胃管或纤支镜拔管,通过这些导管可提供氧气。
(2)如果舌后坠是梗阻原因,考虑将舌牵出,用缝线固定。
(3)鼻腔通气道或经鼻气管插管可避免梗阻。
(4)后备计划:①LMA;②联合导管;③环甲膜切开。
五、结语
气道评估和气道管理的基本目的是保证通气与维持氧合。DTI是麻醉科最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关之一,作为麻醉科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在专业技术上做好各种训练,如参加模拟教学,并配备各种必要的器械设施如橡胶插管探条、McCoy喉镜、纤支镜。一旦出现DTI,积极采取必要手段,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并达到减少麻醉失误,提高治疗效率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