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夏天有了空调和冷饮,而成了最容易“受寒”的季节。因为有三伏天暑热熏蒸,汗出过多,毛孔开放,风寒湿邪极易顺着张开的毛孔侵入人的机体,从而伤及人的阳气,造成颈、肩、背僵紧疼痛、关节肿痛、肌肉酸痛、脘腹冷痛等各种以“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时令性病症。另外,夏天人体的阳气趋于体表,而脏腑气血相对不足,食用冷饮等寒凉之物无疑使脏腑之气雪上加霜。所以,夏季要少用空调、电扇,饮食要清淡,少苦寒、节冷饮。这样才能养护好您的阳气,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关节炎、腰腿疼等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围,其发病与人体正气不足又感受风寒湿邪有密切关系。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气血运行容易受阻,气血流通不畅,从而发为疼痛,即所谓不通则痛。所以,本病在冬季加重,春夏尤其三伏天阳气最盛时有所缓解。也正是因为三伏天阳气达到四季最高峰,肤肌腠理处于开泄状态,此时如果进行针灸治疗机体内的风寒湿邪则易发散、易祛除、易疏通,同时还有扶正固本的效果。临床经验证实,三伏天用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目前,全国各大中医医院都在进行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疗法,其原理是在三伏天阳气最盛的时候,以辛温祛寒的药物在一些特定穴位上进行敷贴,以刺激经络温煦脏腑,能最大限度地祛风散寒,从而祛除体内宿疾。传统经验认为适用于冬病夏治的疾病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寒性肠胃病、慢性腹泻、寒性腰腿疼、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那些平日身体虚弱易患感冒的病人以及亚健康、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人也适合冬病夏治。
伏天来了,一年中最热的天气来了,而阴气也在这时开始滋生。所以,不能过度贪凉,正确的方法是使身体通过适度的排汗来降温,这样还可以排除体内一些毒素,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三伏天的汗出就像麦子的抽穗、灌浆一样,只有开泄了,秋天收进来的营养才足够多,营养物质多了冬天藏的精华就多。反之,如果三伏天的气机没有得到充分宣泄,秋天吸收进来的营养物质就少,到了冬天是收敛养藏的季节,因为身体没有储备下足够的精华物质,就很容易生病。
中国文化讲究凡事要看前三步后三步,而不能只看当下。三伏天养生也一样,有因有果,有宣泄有受纳,不要以为冬天生病就跟三伏天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大着呢。
夏末秋初防暑湿
今天8月8日立秋了。下一个节气是处暑,意思是暑湿之气还未尽,真正的秋高气爽还未来。立秋为节,处暑为气,立秋后的一个月整个夏季积攒在自然中的暑热之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8月10日开始,沧州地区才开始进入雨季,尤其最近几天,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连续阴天,见不到阳光,闷热潮湿之气弥漫在我们身体周围的每一寸空间,这种湿热之气让我们的身体感觉到黏腻不爽,它就变成中医认为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湿热邪气。
湿热邪气依二十四节气更迭规律,夏季和长夏(夏末秋初之时)之季,乃此邪气高发之时。湿气按阴阳定论,当属阴邪。长夏季节,气候炎热,阳气蒸腾,湿热交媾(gou),杂合而成湿热之邪。不过,这些天来门诊治疗的病人中,患寒湿之邪的也很多,追问病史得知,与过度享受空调、电扇、冷饮、游泳、涉水着凉有关。分辨是湿热还是寒湿简单的方法就是望舌,如舌质红苔黄腻的多为湿热,舌质淡或淡黯苔白腻或白浊的多为寒湿。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患上湿气呢?湿气的特点是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发生四肢关节疼痛和腹泻。《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因于湿首如裹。”所以,如湿气阻于中焦脾胃则见,头重如裹,胸闷不舒,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小便不畅等症。经常或大量喝冰镇啤酒,喜食冷饮或冰箱瓜果的人易患此症。如果长期居所潮湿或涉水淋雨,肢体关节感受湿邪则见关节沉重,屈伸不利,痛处不移,兼见身热不扬,汗出黏腻不爽,肢体困倦,疲乏无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一些女性患者因感受湿气还会出现少腹腰骶重坠,带下黏稠、腥秽等典型的季节时令病。立秋后,如果这些湿浊之气长时间停留在机体中,不能及时祛除,轻则诱发秋季感冒,俗称胃肠道感冒,重则变生其他重症,如急性风湿热、急性胃肠道疾患等。故在夏末秋初保健养生之首要是积极健脾化湿。
中医祛湿的方法有多种,医生要根据湿邪还结合其他哪些邪气来为患者诊脉望舌后再制定治疗原则。通常的方法有,清热利湿、淡渗利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等。但关键一条要保持小便畅通。清朝温病医家叶天士曾说过:“利湿不利小便而非其利也,”是说,小便通畅,湿邪乃去。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对中医精通者毕竟是少数,那就不妨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祛湿养生的方法吧。
一是在此季节多吃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物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在民间尤其长江以南地区,立秋后就有吃香薷饮的习俗。《本草纲目》中称:“世医治暑湿病,以香薷饮为首药。”用于治疗因暑湿未除而引起的低热无汗、恶寒怕冷、呕恶腹泻、关节酸痛、头重昏沉等症,也可作为立秋后祛湿的保健品。健脾和胃又有祛湿作用的食物有冬瓜、赤小豆、山药、扁豆、鲤鱼等,这些食品有很好的利水湿的功效,可以经常食用。另外在家庭做菜时适量放些香料如,白豆蔻、大料、桂皮、葱、姜、蒜等有振奋脾阳、祛湿化浊的辅助功效。二是进行针灸或穴位按摩养生法,通常选用足三里、阴陵泉、丰隆、脾俞、三阴交、中脘、内关等穴位。有病时以针灸为主,保健养生用穴位按摩或拔罐疗法。丰隆、足三里是祛湿化痰的要穴,脾俞、阴陵泉补中益气、清热利湿,中脘、三阴交、内关升清降浊、利湿和胃。按摩手法也简单,用大拇指揉按穴位3分钟,以出现酸胀感为度,每天3次即可。三是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快步行走有汗出为好,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舒适中和的快步行走,让四肢经络气机在运动中得以畅通,也可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来了,但暑湿之气还未消,在享受秋收硕果的时候,别忘了祛除你体内的湿热之邪,目的是不让这些致病因素影响到你的健康。这其实就是中医倡导的:“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秋前后防阴暑
时令过了处暑,才真正有了秋意,也只有过了中秋,自然界才有的一种特殊气候现象,即白天天气炎热,早晚却比较凉爽,丝丝秋意就是从早晚开始的。
过了中秋,差不多要到寒露以后,由于白天和早、晚的温差大,会出现另外一种时令性疾病,“伤阴暑”,是强弩之末的暑气伤人的一种表现。在中医上,有阴暑、阳暑之分。阳暑是由于感受白天炎炎烈日、酷暑高温所致,暑热是直接致病因素,易耗人体阴津且多夹湿邪。其主症为,发热、头闷胀沉昏、身体酸重、困倦、虚汗多、小便少、泛泛欲呕、口渴不欲饮、饥饿不思食、大便溏泄甚至昏厥,舌苔白腻或白腐,高温作业尤其午夜时间室外工作的人易患此症。阴暑之发生,中医认为是“静而得之”,中秋过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从“夏长”的状态向“秋收”的状态转化。人体的阳气亦随之从四肢、躯干向脏腑收敛,皮肤腠理有一个积极适应自然界由暑热变寒凉的过程。此时如在睡眠、休息、缺少运动的环境下贪图纳凉,或夜间在室外工作,或露宿室外,或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工作、休息,或大汗之后快速摄入过多的冷水、冰镇饮料均可导致阴暑伤人的情况发生。症见,身热不扬、周身不适、慵懒疲乏、前额胀痛、胃脘冷痛、倦怠嗜卧、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似于胃肠道感冒或秋季腹泻的症状。这些天在门诊治疗的阴暑病人远比阳暑病人多。阴暑和阳暑的主要区别是阳暑,热多于湿,阴暑,湿多于热;其次是根据上述症状来区分;三是看舌质舌苔,舌红苔黄腻的多为阳暑,舌淡苔白滑的多为阴暑。
显然,阴暑伤人的频发与中秋过后的时令节气密切相关,现在的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冷热变化没规律,白天暑湿之气尚在,夜间寒凉之邪在不知不觉中袭来,皮肤腠理的开合随着天气的冷热变化亦频繁变化,这一热一冷之间机体不能及时适应自然的变化,此时如果再过度纳凉、过食寒凉,虚邪贼风、阴邪暑气便可乘虚而入,造成阴暑伤人。所以,中秋过后早晚要注意添加衣服,夜晚不要在室外长时间停留,老年、幼儿、多病、体虚之人尤应注意。
在饮食方面,除了少食寒凉外,根据中医四季进补的理论,此时节应以甘润淡补为主,即进补一些淡而不腻的食物,或进补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药物,这样既可消除夏季遗留的湿热之气,又能调理脾胃,使气血生化之源充足,为中晚秋乃至冬季的健康奠定基础。比如,早晚常喝山药粥、小米粥、薏苡仁粥、茯苓粥、青菜粥、鲜豆浆等,养阳健脾的食物有,鲜藕、丝瓜、荸荠、冬瓜、扁豆、四季豆、水芹、红枣等,这些药食同源之物,有预防阴暑的功效。在做菜或汤时适当加一些姜、葱、大料、小茴香、白蔻等佐料,不仅能调味,还有祛湿化浊的药用价值。
对于阴暑的治疗,中医首推香薷饮和藿香正气丸。这两种中成药很普通,验之临床效果不错,在药店就有出售,平时家中应常备一些。当你身体出现阴暑伤身的症状时,按药物说明吃上2天即可见效。还可配合拔罐和穴位艾灸疗法。特别是在症状出现早期及时应用这两种方法,既有治疗作用,还有预防复发的功效。拔罐以颈肩背之膀胱经、督脉为主,穴位如大椎、膏肓、至阳、脾俞、委中等穴,如果条件允许能刺络放血(用无菌针先轻刺上述穴位3~5下再拔罐)则对穴位的清热利湿作用有加强作用,效果会更佳。艾灸疗法主要治疗中焦脾胃寒湿过重,而出现的脘腹冷痛、恶心腹泻等症,旨在用艾灸法的温阳作用以化阴湿之邪。穴位以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足三里、至阳为主,每次选用2~3穴用艾条灸之,每穴灸15分钟,一般一二次治疗即可有效。
阴暑致病是典型的季节病,掌握一些防治阴暑的中医常识,当你,尤其是你家里的老人、孩子被阴暑所伤时,你就有了自治自救的方法了,这样就不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当然,这只是常识,如果你吃不准病情的轻重缓急,还是及早去医院诊治吧。
秋分时节防秋乏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真正感到“秋乏”是在秋分节后。为什么过了秋分,人会感到困乏无力、精神不济呢?
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秋乏”的产生是因为夏季炎热暑湿天气对人体机能影响的一种延续。秋分节之前,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时令在“长夏”。白天,尤其是中午仍然热气蒸人,今年的天气又雨水偏多,一周前还是闷热潮湿、阴雨连绵的天气。人体为了适应这种长夏的时令便产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比如,在暑湿闷热的环境中工作会有大量汗出,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盐、能量势必造成代谢失调,同时,胃液分泌减少,导致胃肠功能减弱、食欲不振。中医认为,大量汗出会损伤阴液,汗为心液,血汗同源,过多汗出则伤及心阴。心主神志,心阴不足则虚热内生,热扰心神则心烦不宁,睡眠不安,这样长时间过度消耗的能量到了长夏之时达到了极致,本已过度消耗的机体又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结果,欠下了一大笔“夏耗债”。这种情况从处暑到秋分是一个明显的过渡期,因而到了秋分人们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困乏无力的表现。
时令进入秋分,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朗心怡神。随着天气的转凉,人体的能量消耗较夏暑季节明显减少,机体的各生理系统随自然界的变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汗出的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及水盐代谢恢复到正常生理平衡;消化、吸收、排泄功能恢复到常态;夏季属心,夏暑季节是心功能负荷最重的时候,到秋分心功能的负荷明显减轻。这时,人体就进入了一个生理性的休整阶段,在时令上,白天的日照时间逐渐缩短,夜间逐渐延长,到秋分时达到阴阳各半,昼夜均等的平衡、中和状态。这时候,凉爽宜人的自然环境很容易使人入睡,睡眠质量较酷热夏季改善了很多,正是这良好的睡眠,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一种欠倦、慵懒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这是“秋乏”产生的另一种原因。
这样看来,秋乏是补偿夏季给人们带来超常消耗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机体在秋分之后这个宜人又舒适的自然环境中得以恢复体力、精力和生理功能的一种自身保护措施。因此,秋乏是人体积极适应节气变化的一种自然调控现象。为了适应“秋乏”的出现,一方面要加强营养,进补一些甘淡温润的食物,如山药粥、大枣粥、茯苓芡实粥、小米栗子粥、鲜奶、鲜豆浆、鲜藕、荸荠、韭菜、扁豆等药食同源之物;同时要劳逸结合,使机体充分休整,给“秋乏”一个适应过程,这样“秋乏”过后便能获得新的活力;还要有适度的户外活动,掌握以不大汗出为原则,让身体尽快适应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另一方面,秋分过后是气候转凉的开始,此间,早晚天气偏凉,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俗语说:“秋分过后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务必要添加衣服,以免着凉感冒。
为了适应“秋乏”给人们带来的不适,从中医针灸学养生角度出发有以下干预方法:一是自己调护法,即用手指点揉内关、中脘、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穴,以坐或平躺体位,分别用左、右手大拇指点揉上述穴位5分钟,每日1次,以上午9~11点进行点揉最好,因为此时为脾经经气旺盛之时。本组穴位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强壮机体的功效;二是拔火罐疗法,最好用玻璃罐闪火罐法,取穴,大椎、至阳、膏肓、脾俞、肾俞等穴,每次拔5~10分钟,每日1次,有增加机体正气,抗御风寒侵袭的效果;三是当机体出现较为典型的“秋乏”症状自己又不能很好地应对时,就要让中医大夫帮你调治了。
中医讲“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秋乏虽不是什么大病,大部分也能自愈,但它毕竟是个诱发因素,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更年期的患者更要防微杜渐,及早预防由秋乏而诱发的其他并发症,以便顺利度过秋乏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迎接冬天的到来。
秋分过后防秋燥
时令已过秋分,马上要进入寒露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秋天就结束了。现在是晚秋时分,与之相应的时令性疾病“秋燥”,开始影响我们的身体了。防治秋燥便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大家养生保健应首先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