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惊云为“传圣社”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口号:“传圣四方,天下大同!”。这个组织的宗旨就是要将东域的文明传播的北域,让蛮族也感受圣人的教化,知书达礼。
传圣社以非常铺张的方式结交年轻的世家子弟,这些人多半在羽林天军中担任中级和低级的官职,但是往往都不是家长的长子,迫切地渴望通过军功获得爵位。
此外每年玄真国都要向蛮族诸部支付巨额的“岁赐”,国库日渐空虚,于是在世家大族中筹集资金,对行商征收重税,在军队俸禄中克扣“北饷”,缴纳“北饷”的军人按理可以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留在帝都防御而不出战,而事实上在军队内部腐化的背景下,每个军人都必须缴纳北饷,而且其中大部分被高层官员贪污克扣。中下级军官对于北饷的愤怒令他们极其期待强势的领导者和蛮族开战。
秦之烈和传圣社恰恰扮演了这个角色,表面上传圣社的参与者们是一些被贵族仕女们倾慕的偶像派少年军官,他们讲究礼仪风范却也可能为贵族女性拔刀决斗,在帝都进行名目繁多的联谊,以及种种奢靡的消费。重臣们无意阻拦,但是也并不看重他们。
事实上私下里传圣社却是一个兄弟会甚至血盟,执行严格的制度体系,他们私下里在小酒馆聚会讨论拉拢羽林天军中的某些人成为他们的同伴,对他们许诺将以皇室的名义对蛮族开战,军功和爵位都不是问题。
成员们被教导必须对传圣社尽忠,这种忠诚甚至超过他们对上级和国家的忠诚,而作为回报,他们将获得大量的金钱,以及未来登上高位的许诺。
传圣社在华惊云的筹划下,巧妙地运用巨大的利益以及年轻军官的热血,建立起了一个比军队更严密的组织,可怕的是,这种严密大多是出于自愿而不是强迫。
传圣社的成员都知道他们尽忠的对象是“十四公子”,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位公子是谁,还有许多成员误认为传圣社的核心是一个由十四个世家公子组成的小团体,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传圣社的忠诚,北伐蛮族的愿望和高官厚禄的诱惑像两条蛇一样将他们死死锁住。
华惊云以自己携带的十几万金币开路,给传圣社成员发放月金。传圣社成员依加入的时间而分出不同的级别,却都有可观的收入,此外如果他们在战争中死伤,传圣社也会安排好对他们家庭的抚恤。如果他的死伤是因为执行传圣社的特殊使命,这个抚恤会优厚的令人惊讶。
同时华惊云还制定了支持同伴获得权力的制度:当军队中某个职位出现空缺,而有若干候选人的时候,传圣社的全部成员都会支持哪个秘密加入传圣社的候选人,这种支持会影响到掌握职位授予权的高级军官。如果有两个以上候选人都是传圣社的成员,则有传圣社的领袖们判定谁的升迁对传圣社的发展更为有利。
对于新加入军队的年轻人,加入和不加入传圣社对于他的前途影响极大,甚至是天壤之别。成立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加入传圣社已经成为年轻军官们的一种荣耀,不加入的人要么是家庭背景极为雄厚不必依靠传圣社力量升迁的人,要么可能是执拧的傻子。
传圣社也有严厉的一面,任何背弃者,如果没有伤害同伴,将被团体所抛弃,而如果伤害了同伴或者泄露了秘密,则可能有惩罚到来。
支持传圣社的巨额支出使得华惊云不得不看重金钱的力量,所以他先是令秦之烈通过他的父皇掌握了其他兄弟都不在意的海上资源,秦之烈控制了以剿灭海盗和维护海运为职责的海防司。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剿灭海盗,反而大肆纵容他们抢掠其他国家的商船,并从中获得利益,进而控制海上商路。
但是抢劫是杀鸡取卵的方式,所以华惊云通过飞鸽传书将自己的老朋友,炎武城聚宝阁的掌柜陈不危请到永安城。以允许聚宝阁通过自己控制的海上商路进行走私贸易为条件,换取了大量的金钱支持。
陈不危非常欣赏华惊云和秦之烈北伐蛮族的计划。东域和北域地理气候相差甚远,出产也是大不相同,两地的商贸交往十分频繁。与北域蛮族贸易,不论是海上贸易还是陆上贸易,都必须经过玄真国。如果玄真国真的征服北域,这将带来巨大的贸易利益。
秦之烈许诺未来讲玄真国与蛮族之间的贸易经营权独家授予聚宝阁并给予三十年的税收优惠后,聚宝阁和秦之烈这个式微的皇子建立了坚固的同盟关系。
获得了金钱支援之后,传圣社的年轻人们更方便地以金钱在军队里活动,建立了庞大的斥候组织,把一张看不见的网铺洒到整个羽林天军甚至玄真国的全部军队中。
而此时秦之烈的哥哥们依然忙于结纳重臣和诸侯,希望在最后的皇位夺中胜出。但是华惊云刻意没有拉拢重臣,他从一开始定下的方略就是——争夺皇位的战争将仅仅发生在帝都,一次决战足以令他们取得一切。
以“十四公子”为名,权力从羽林天军的中下层向秦之烈的手中汇聚,他是年轻人的偶像,但被年老的高位者唾弃。在这个过程中,秦之烈表面上始终服从于他的哥哥秦之谨,被看做秦之谨手下的一条走狗。而母亲的死和对权力的渴望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个年轻人。
秦之烈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当他获得权力,他将征服北蛮,让自己的国度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耀。
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而作为这一切的幕后操纵者,华惊云秘密从炎武学院请来了闻人飞雪和弓术学院的十几名学员,在等待着发动一场席卷帝都的兵变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