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86000000011

第11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

“走吧,你们都随我去乾清宫,路上边走边说。”用完由光禄寺准备的午饭,朱由校对留下的众人说道。然后便带着王安、王承恩、李实和左光斗等人便出了文华殿,经会极门过金水桥往北而去。

到三大殿台基前,朱由校来了兴致,带着众人拾级而上。当他站在空空如也的台基上,思绪万千,本应矗立在此的三殿却了无踪影,看来得和原来的朱由校一样,要自己凑钱盖房子了,否则皇家威仪何在。想到威仪,朱由校记起留下他们的目的,便问道:“现在全国有多少兵可用?”

兵部尚书黄嘉善知道这是自己分管,便主动躬身,如数家珍的回答道,“回禀殿下,国家兵制,京营及边腹主客兵116万左右。但卫所虚报兵员、吃空饷的情况缕禁不绝,神庙时有三次大规模的战役,折损不少,又加上去年与建奴一战,损失5万有余,故实际兵力不足此数。上月经户部统计,九边十三镇共计官兵86万7千有余,此外还有2万左右的团练官兵。至于各地卫所、水兵,兵员没有常数,老臣自万历42年主兵部,已六年有余,也只知道大概数目约在130万左右。”

朱由校结合后世经验,便知这86万人都布置在长城沿线,主要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至于南方的卫所,在这个编制混乱的时代,只能有个大概的估计。他听后不置可否,有问英国公,“京营呢?战力如何?”

张维贤知道免不了,便如实回答道,“回禀殿下,国初时京师京营定额40万,但后来武事逐渐荒废,在嘉靖帝时仅有20万了。臣日前奉大行皇帝旨意,核点京营只有官兵12万。战力……请恕老臣直言,投石超距可用战守之兵不足一半。”

朱由校点点头,又问御马监李实,“亲军除了锦衣卫,总共多少人?”

“其余二十五卫,除奴臣下辖腾骧四卫营和勇士营,每卫5403人外,其余各卫每卫定员5600名,合计14万余。”

“那每年国库有多少收入?够开支吗?”

“户部给出的数字是380万两。”兵部户部多有纠葛,黄嘉善与户部李汝华也有私交,对此知之甚详,见朱由校似乎也有动太仓银修三殿的意思,便说道,“李尚书就常常抱怨,年年寅吃卯粮,国库早已入不敷出了。所以大行皇帝此次才从内帑发100万两犒边,大行皇帝让重建三殿之事,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了。”

朱由校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一国财物如此混乱,家国不分。再一细想便恍然,皇帝把国和家视为一体,所以皇帝小金库之内帑和户部管理的国库之太仓才会相互纠缠不清。

其实,朱由校不知道,大明财务制度比他想象的更为混乱,每部都有独立的财权,万历还找各种理由从国库掏银子,户部所得的田赋收入通常只是过过手而已。

朱由校把兵力和国库收入一对比,便发现大明一年账面收入连发兵饷都不够,更别提诸如修皇宫、河堤等等其他开支了,也不知道这个帝国是怎么坚持到现在的。

虽然内承运库的清点数目还没有结果,但想也知道要用内帑银子让这么多兵吃饱、穿暖是不可能的。要想将士用命,可不是喊几句‘忠君报国’的口号就可以的,更别提上阵杀敌了,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辅兵呢。如果没有稳定、大额的财源,那这个国家能撑多久啊,总不能坐吃山空吧。难怪万历会增加矿税、崇祯会加派辽饷、练饷等,看来这个家不好当啊。

朱由校看着几个全身皆白衣,胡子花白的老人,叹了一口气,“国事艰难啊,以后还得仰仗诸位,齐心协力与本宫一道将这祖宗传下来的江山治理好,任重而道远啊。”

顿了顿,朱由校继续说道,“至于三大殿,修是要修的,光秃秃的,让番国外使看笑话吗?不过,本宫的意思是等国库充裕的时候再动工,这也不算是违背皇考的意思吧。”

左光斗见朱由校老气横秋的口气,惊叹于他的大局观,似乎发现,朱常洛给他们选了一个好皇帝,自己坚持即刻移宫,并拼命维护幼主看来没有选错,便下跪说道,“殿下深谋远虑,实乃我大明百姓之福。”

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你呀,先别着急拍马屁,待会儿,选侍可是要降罪的,你不怕吗?”

“主辱臣死,选侍占据乾清宫,本就名不正言不顺,荒谬之极。若臣一命可换选侍移宫,让殿下顺利正位,造福万民,则臣死不足惜。”

英国公、黄嘉善、杨涟、李实等也下跪跟着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朱由校见他们又跪,便有些不好意思,“各位快快请起,以后就定个规矩,凡是动不动就跪的,立刻让锦衣卫拖出去,打十分钟屁股。看你们改不改这毛病。”

黄嘉善有些跟不上节奏,平时锦衣卫执行廷杖都是计数的,他不明所以,和众人起身后便问道,“十分钟?”

朱由校忘了面前都是四十以上的大人,一时嘴快,把后世常见的计时方法给说了出来,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道,“分钟,计时单位。十分钟也就四分之一柱香的时间。”

“那还把人给打死了。”不知谁感叹一句。

朱由校笑笑,回答道,“用竹篾,打不死,顶多躺个十天半月的。”

杨涟却不在意是不是会打死人,而是这个计时单位,便问,“殿下,可有这种计时工具?”

时下计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影计时的日晷[guǐ],一种是滴水计时的漏刻。日晷受天气的影响较严重,于是皇宫便有了不受天气影响的漏刻房,其位置在文华殿东,仅一墙之隔。

报时方法是,凡入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官抱时辰牌,赴乾清门里换成尺余长牌。长牌为石青地,上书金字某时。然后监官往各宫报时辰,路遇者必侧立让行,坐者起立,盖敬天时之义。

24时和12地支都用于计时,但前者更加精确,看来自己得学始皇帝,再统一一次度量衡才行,至于钟表,朱由校相信这个时代的工匠一定能制造出来,大不了会笨拙而已。想到这里,他便自信对杨涟说道,“还没有,不过会有的。”

从原本建极殿的台基上往下,就是乾清门了,一众人优哉游哉刚到地面,就见邹义匆匆跑来,跪在朱由校面前,回禀道,“殿下,田诏、刘逊、魏进忠已拿下,奴臣失职,让李进忠给逃脱了,请殿下降罪。”

“不是你故意放走的?”朱由校没发话,倒是王安率先询问道。原来,邹义在慈庆宫时候便与李进忠有私交,王安身为朱常洛伴读,当然知道,所以才有此一问。

“殿下明鉴,奴臣虽与之有些私交,但奴臣明白何为君命,更知大义,岂会徇私枉法?奴臣就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阳奉阴违的。据西李娘娘名下王养花说,李进忠自早上从仁智殿回来就恍恍惚惚,后来便再也没出现过。而且奴臣提督东厂不到一月,尚不能如臂指使,奴臣率东厂番子往乾清宫拿人时,并未见到他本人,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

邹义在慈庆宫时,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一众近侍也关系融洽,所以朱常洛在登极之后,念其苦劳,让他提督东厂,地位仅次于万历留下的卢受。至于他对李进忠,并没有特别的感情,仅仅是曾同在朱常洛这棵大树下的同事而已。

朱由校心里一晒,传闻中恶名昭彰的东厂也不过尔尔嘛,这还是在大内,要搁在更大的京师,那岂不更坏事,便面无表情的说道,“工作没到位,就不要找客观理由,李进忠跳梁小丑而已,不足为虑,但仍需全力缉拿。本宫给你找个帮手,就让沈荫跟你办差,记住,以后多用心。”

说完,朱由校也不叫他起身,而是绕过他往乾清门走去。上午在文华殿的决定已经传达到此,这时想必里边会很‘热闹’,他要去‘齐家’了。

除了王安外,其余众人也都跟着朱由校进了乾清门。

※※※※

王安看看跪着的这位共事多年的搭档,又看看走远的一干人等,便上前将邹义扶起来,“人,真的不是你故意放走的?”

“允逸兄,咱爷们是不识时务的人吗?东厂全是卢公公的老人,咱指挥不动啊,要不是殿下的命令,那些兔崽子压根就不把我这正牌校办官放在眼里。”邹义大倒苦水。

王安拍拍邹义的肩膀,给他出谋划策,“借这个机会,你好生整顿一下。东厂乃皇帝心腹,如果不能如臂指使,留之何用。咱这位诸君,了不得啊,老夫以前还看走眼了。”

“就是允逸兄不说,咱也知道。只是,殿下让沈荫到东厂是个什么意思?是让他代替我吗?”

“我看未必,或许殿下有别的安排。这东厂内部,你放心整顿就是,卢公公年迈,用不了多久就会出宫闲住的。”

邹义疑惑道,“卢公公提督东厂多年,也才掌司礼监不过月余……啊,咱明白了。看来要改称允逸兄为王掌印了。”

“呔,你想到哪里去了,我的意思是说,新君年少,犹如初生牛犊,锐意进取,将来必然公务繁忙,卢公公上了年纪,怕是吃不消啊。我,你又不是不知道,一样年老多病,也不能常在御前的。”

邹义被王安给弄迷糊了,“那你是说沈荫?他不够格啊,掌印一职非老练之人不可当担啊。”

“这不是还有东宫典玺局掌印王体乾么?”

“啊,倒把他给忘了。”

王安点点头,“现在你首要就是通过审问被盗珠玉和缉拿李进忠这两件事,把东厂收拾停当,当然,也要留意最近京师各衙门动向。要知道,让天子不出紫禁城而知天下事,这才是东厂存在的根本。”

“允逸兄,放心吧,咱爷们儿知道轻重的。待拿住李进忠,我一定好好收拾他。殿下哪里,还望云逸兄多替我美言啊。”邹义知道王安向来看不惯西李及他身边的人,对李进忠的跋扈也深恶痛绝,所以才有此一说。

王安自然看透人情世故,对李进忠的事不置可否,递过一个了然的神情,笑道,“应该的,大家相互照应嘛。”

同类推荐
  • 大唐现代化

    大唐现代化

    被混混抢劫的李宽,得到了从混混身上掉落下来的一个龙纹玉佩。没想到玉佩不是玉佩一般的玉佩,而是带着能来回穿越和一定储存空间功能的玉佩。但是,你穿就穿吧,可你居然穿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穿到贞观年间也就算了,可居然悲催的代替了了已经被李二秘密弄死,宣布早甍,现在却还活着的楚王李宽,这让想借着穿越发财的李宽傻眼了,很害怕被李二发现后再次弄死,战战兢兢的过着低调逍遥的大唐生活,奈何作为猪脚,即使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结果还是被李二发现了,于是...李宽:“李二,楚王李宽已经死了,真的已经死了,咱不是李宽,不,咱是李宽,只是不是楚王李宽,咱是来为大唐现代化做贡献的李宽”
  • 字的故事

    字的故事

    描述公元七世纪初高加索少年维科特,大唐少年郭思扬,突厥少女奥莉娜等在蒙古高原与大唐国土上的遭遇和生活,揭示了欧亚大草原上的人类迁徙之路,及东西方文明的撞击与融合.
  • 二胎记

    二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你不懂他的由来,你也不会知道他的逝去!
  • 刘皇叔卷土重来

    刘皇叔卷土重来

    白帝托孤,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玄德故去,蜀汉开始落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感慨,如果没有这次的伐吴,可能是以蜀代魏,令人感慨。本书将三国之中的遗憾全都弥补,周瑜不会被诸葛孔明气死;颜良文丑不会被关公一刀秒;吕布不会认贼做父;袁绍不会在优柔寡断;这样才会有意思。
  • 大书法家

    大书法家

    钱多算什么?美女多算什么?武功天下第一又算什么?得《书法神贴》者得天下!31岁研究生毕业的凌冰,险被一块从天而降的墓碑砸中……13岁的弃儿森小林被同学暗害,用乱石砸死在一口枯井之中……凌冰穿越了,重生森小林身上;重生的那天,刚好是刻碑人青劲松儿子丢失的那一天……身负三种身份的冰在青石山刻苦学习石碑雕刻,偶获得书界至宝——砚魔。当“笔神、墨灵、纸阵、砚魔”汇聚于冰,冰开始修炼各代大书法家所著《书法神贴》。当凌冰三重记忆打通,且看《大书法家》,统领三界,自由时空……
热门推荐
  • 恋上狐妖大人

    恋上狐妖大人

    千年狐妖恋上了人类少女!人类少女霸上了千年狐妖?违规之恋?才不是!请期待~~~~
  • 文物调查员

    文物调查员

    西周天子墓、北邙狄王陵、南越山神冢、东汉阴兵城......我不管你是摸金校尉还是发丘天官,我只告诉你一句话:四海之内,九州之原,只要是在华夏土地下,哪怕就是一方瓦片,那也是不能动的!动!就要被抓!我是文物调查员,打击盗墓,人人有责。
  • 呆萌仙家:神君不可以

    呆萌仙家:神君不可以

    两个逗比各种耍宝卖萌,逼死各路神明。某天,她回归正位,高贵冷艳无人靠近。他死皮赖脸,如同狗皮膏药:“你喜欢有什么样的男人?我这样的?还是斑斓神君那样的?还是两个都喜欢?”她咬牙切齿:“说来说去不同一个人吗!”某日有神君采访她:”你觉得斑澜上神如何?“她为了各族间不伤和气淡淡敷衍道:“甚好。”“肾好!!!”某神君羞耻的捂住了脸。“你们果然有干嘛干嘛。”某女扶额,她感觉头顶有污鸭飞过~~~大概就是两个蠢萌的故事吧!嗯!
  • 凤起梧桐

    凤起梧桐

    十年育人,百年育树,千年可育梧桐?百载成雀,千载成鸾,万载可成真凤?且看少年慕仙如何同门派一起成长,一部梧桐引凤,如何伴他共度仙路长生。
  • 佛说摩诃刹头经

    佛说摩诃刹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轮劫

    玄轮劫

    玄界的主宰生灵为玄兽,分天地玄兽,天玄兽居于玄界天空中的玄乾界,分三十六宫,以天罡三十六星辰为名。地玄兽居于玄界下方玄坤界,分七十二宫。以地煞七十二星辰为名。每一宫均有一位兽王坐镇,共一百零八位兽王,统领玄界。玄兽繁衍十万年后,玄界中开始出现人类,但其寿命短暂,肉体脆弱,虽然运用玄力颇有妙法,却始终处于被玄兽奴役的状态,任其宰割蹂躏,几近被杀戮殆尽……但是这只是开始。我想写本单女主的玄幻。我想融入所有我知道的。我想看到熟悉的东西。所以,有了这本书。封面暂时没钱改。。。。。。= ̄ω ̄=民那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 梦之旅行路

    梦之旅行路

    小女孩安娜贝尔的游梦之旅,遇到会说话的小兔子,不会觉得奇怪,虽然一切故事无厘头,却没有人怀疑,奇奇怪怪的事物让人惊讶,没人觉得是假的,但一点也不真实。
  • 如果可以,就好了

    如果可以,就好了

    她,在这个花一样的年纪遇见了他,他,在雨一样的年纪遇见了她,但他为了保护她,而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她,她却误会了,她伤心过度自杀,本想就这样离开人世,却没料到自己重生一回,她决定这回她要精彩的活下去,故事从这开始了,,,,,,,
  • 曙光帝皇

    曙光帝皇

    当身为特种兵的他穿越到修炼大陆,当黑暗降临世间,他能否守住心中的曙光,登上帝皇尊座!让我们一起,在光明的庇佑下,冲击帝皇之位!登上无上巅峰!
  • 嫣然倾一世

    嫣然倾一世

    她,别人的重礼提亲她都不曾接受。成为二十岁的老深闺也依旧无悔,只为了等待儿时的洛阳哥哥。一夕之间,全家被杀,委身在将军府做丫鬟。“丫头,给本将军扫地去!”“是”“丫头,给本将军沐浴更衣!”“……”“丫头,陪本将军侍寝!”“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