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苏荷和我站在站在镇北台最高处缓缓道。
“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
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
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
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
”
“哦?怎么还感慨作诗!”我向苏荷说道。
“看吧!这就是你文盲了!这首诗可不是我作的!”苏荷说道。
“那是?”我问道。
“明延绥巡抚、sx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巡视镇北台,悠然而赋诗的,诗名就是《镇北台》。”苏荷缓缓说道。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不过呢我听过另一首!”我说道。
“咦!说来听听!”苏荷说道。
“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我说道。
“这是什么人写的?”苏荷问道。
“清初文人张蕴!”我说道。
这镇北台呢速来有华夏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和“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谓,也是明代长城中最为宏大,气势呢最为磅礴,它据险临下,控制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说这镇北台,其实我丝毫不比你知道的少!”苏荷说道。
“哦?说来听听!”我说道。
“秦灭六国后,设置郡县建立了长城,镇北台呢就是其中一段,明初时用来和蒙人交易,明初不久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间,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ys镇长城,同时为配合hs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h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苏荷缓缓道来。
“看来你还真是知道的不少,你可以做导游了!”我开玩笑道。不过确实没有想到苏荷了解的这么多。
这镇北台呢,平面呈正方形,高四层。
台之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其第一层周围有屋宇环列,乃当年守台将卒营房,现在基座依旧还有。第一层为基座,南北长不到百米,东西五十米左右,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五米有余,外墙高十米左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
第二台高十五米左右,周长一百三十米左右,进深有五米,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二字,北面石刻“镇北台”,不过呢北面这“镇北台”三字因为岁月已经不见了。不过呢有近代人书法家所写的“镇北台”,每当看到那个近代人所写的时候,总有中镇守边疆的感觉。这第三层高四米有余,周长八十米有余,进深三米。
“从这里看去,整个市区都差不多看到了!”苏荷说道。
“不错!自己以前有在这里看过夜景,还不错哦!”我说道。
“大半夜,你一个人站这里啊!还看夜景?”苏荷说道。
“当然不是一个人!”我说道。
“我还以为你一个人……还想说你这个小先生可是意境真不一般啊!”苏荷说道。
“得了你也不要调侃我了,你怎么对这个镇北台这么了解!”我像苏荷问道。
“我父亲在这里镇守过!”苏荷说道。
“难怪啊!”
“不过他也就两三年,没多久朝廷新派来人就把他替换了!”苏荷说道。
看着此时眼前这个双眼充满岁月的女孩,让我有些感慨时间,三百年啊!这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时间,可是眼前的这个人她可是一天一天过来的。
“李柯!其实那天你要和刘佳杀我,当时我反抗并且阻止了你们,可是过了几天后,我又后悔了,我有些厌倦了……”苏荷说道。
“可能我无法理解你的难处,但是呢既然活着,那就好好的活下去!”我说道。
“算了,不谈这些!对了!法器的事你问的怎么样?”苏荷说道。
“我问了很多人,在YL市,有处道观,里面有个人可能能帮到忙!”我说道。
“离这里多远?”苏荷问道。
“不是很远,也就三十多公里左右!”
“那我们现在就去吧,反正也没事!”苏荷说道。
“也行!看来那破碎的法器真的对你很重要啊!”我说道。
“那当然!走吧!”苏荷说道。
两个人离开这里,往我家中赶去,从家中拿了那破碎法器的,便往白云观赶去。
“你车技怎么样?”苏荷说道。
“放你的心吧!上车!”刚好老爸今天没有把车开走,为了方便载着苏荷往白云观赶去。
大约五十多分钟就到了那白云观。
“这山顶便是白云观!”我指着一处山说道。
白云观,地处黄河边,和sx省又是“隔河相望”,这白云观建在山顶,与其说在山顶,不如说建在整个山脉上。可谓是“环山绕水”。
“为什么叫白云观呢?”苏荷看着眼前的山说道。
“以前叫嵯峨岭,后来因为终年白云缭绕,又叫白云山,寺庙又因“山门无锁白云封”而叫白云观。”我说道。
“原来是这样!那就上山吧!”苏荷说道,似乎有点迫不及待的想找到那位可以可以修法器的人了。
这通往山顶的路是一条近九十度直角的石台阶铺成的,大约近四百多个台阶,两人爬上山顶时候,有些气喘吁吁。
“这上了山,却是更是一番风景!”苏荷说道。
“是的!”远处黄河缓缓的向东流去,黄河两岸又是连绵起伏的山脉。两人歇了会,便继续往观中深入。说是观,不过里面大大小小的道观甚是很多。上到三清四御,下到开路小神。每个都有一个小观。
“这里道家的气运不低啊!”苏荷说道。
此时苏荷脸色稍微有些苍白,看来道家的气运对她很是压制。
“恩,虽然比不上那京都的白云观和龙虎山的正一观,但是也是有四百多年的气运的,说起来可是比你道行要高处很多的!”我说道。
“四百多年?比我预想中的少一点!那是哪位高人所创的?”苏荷说道。
“终南山道士李玉凤,四百多年前他云游到此处,发现这里山水相映,白云缭绕,松拍参天,所以他便在此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因此也就有了这白云观!”
“李玉凤倒是知道一二,听说此人后来活了近两百岁!”苏荷说道。
“这个我到不是很了解!走!代你去找那个能修你法器的人!”我说着便向一处观中走去。走过几个门洞,绕过几处庙宇后来到一个道观。
入观后,先一个小的院子,院子口放着一个鼎,里面燃烧着香火。不远处有两棵老松树,正北方有一庙宇,庙宇最高处,有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真武大帝”。
这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全称是真武荡魔大帝,在道教众神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hb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在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
此时苏荷脸色更是苍白了几分,看到这里,我说道。
“你就在这里等我一下,不要进去观中,我进去参拜一下,然后帮你找那个人!”
“也行!”苏荷说着走出观口,我也向那里面走去,在那四个大字的观口下,还有一石台阶,我踏上台阶向观口进去。
进去后映入眼帘的有近三米的神像,神像很是威武,全身金锁甲胄,脚下踏着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和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此时的自己也突然感觉到很强的道家气运,不过和苏荷感触不同的是,她的感触是很强的镇压,我的感触是似乎更加对一些道家口诀和到家符咒更为清楚。
我从旁边香篓中拿出三根香,点燃放在那还有燃烧的香火小鼎中,并在那蒲席上跪拜三下后,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