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从小形影不离,从来没有拌过一句嘴。在学武上两人都用功,互相指点、琢磨,互相对打、研究,长进飞快。王巧云和马小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李小玲十八岁时,出落得如同一朵白兰花,艳而不娇,香而不腻,白而无瑕。引得远近亲戚和村庄上的青年人家,纷纷登门求婚。柳叶花知道小玲的脾气,更懂得小玲的心。
她都一一婉言谢绝。好几次夜里,柳叶花绕着弯儿问小铁的情况,小玲总是极口夸赞小铁武艺好,心眼好。柳叶花听着非常高兴,总是无比深情地说,大栓叔同她父亲如同同胞兄弟。
说她父亲去世后,大栓叔对她一家老小如何照顾;说她奶奶从得病到去世,大栓叔和小树叔两家人天天来人问候、服侍,轮流上高城买药、请郎中;说这些年来,两家人对她家一直是这样。
说人生在世,一定要牢牢记住人家的恩情,一定要记住感恩,不能好了伤疤就忘了痛。李小玲一直点头,表示聆听教诲。小玲是何等聪明的孩子,她知道母亲的心意。
今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她同母亲、传根去拜王巧云的年,王巧云把她母亲叫进房,叽哩咕噜说了好大工夫。两人出来时直是看着她笑,笑得她心里像打着灯笼一样明白。
从那时起,她想同王小铁疏远一些,可到了一起就疏远不了,也不想疏远了,虽然有时觉得脸颊发烧,但心里感到和小铁更走近了,更亲密了。也就在今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王巧云领着王小铁母亲上门求亲了,柳叶花还能有二话,欢欢喜喜把小铁、小玲的婚事订在今年腊月里。她和小铁装作不知道,照常练武,照常说话,平日咋样还是咋样。王巧云和马小树看到他俩这等模样,更是欣喜异常。
马小树比甄大牛大六岁,他的妻子人称李嫂,和他同龄,是本村人,不识字,不练武,但忠厚善良,会种田,能苦能累,对婆婆、丈夫、儿子、女儿教武、练武,她积极支持,从没有半点怨言。
她除了干田里的活,还要包干家里三餐做饭、洗衣的活,一年四季天天忙里忙外,总是笑嘻嘻的,一声累也不叫,常使婆婆、丈夫感动得不知说啥好。王巧云、马小树能够正常地教武、练武,能够帮助甄大牛收养孩子,让甄大牛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领着大甄村穷汉子们抗租保命,默默奉献的李嫂是功不可没的!
马小树有三个孩子,大儿马文十二岁,二儿马武九岁,女儿马爱娣六岁。这三个孩子都是按王巧云的计划练武,与甄思洪他们相比,没有丝毫特殊之处。王巧云看着孙子、孙女和思洪、思王他们对打,认真指点,不偏不袒。有一次马武和思洪练习对打,没等王巧云喊“开打”
马武就一剑刺去,幸亏思洪机灵,急闪身,剑尖刺破了思洪小褂的腰边,王巧云、马小树同时惊呼起来。王巧云狠狠批评了马武,罚他停练三日。
好好安慰了思洪,一再夸奖他机灵,中餐特意多给他一只鸡腿。有一个晚上,王巧云要孩子们练习打镖,马文在一丈开外的五个香炉内插好点燃的香,刚要离开,思洪就扔镖了,马武一声叫,右手面鲜血淋漓。
马小树急忙从房内取出金疮药给马文敷好伤口,包扎起来。王巧云罚思洪站了一炷香,停练三日。这些时候,马小树耳闻目睹,总是暗暗敬佩他母亲,觉得母亲和外公一样的胸心,一样的脾性。
倘若马小树一家能够这样教武、练武、种田,平平安安地过下去,该多好啊。可是事情往往不是顺顺当当地开展下去,而是出人意料地来个节外生枝。马小树的一个嫡堂哥哥马小英,他和王大栓同龄,一个独宝贝儿子马光祖,今年二十二岁。
马光祖十六岁起就暗恋上李小玲,无论他如何巴结,也无论他一家人如何操作,李小玲就是不为所动,柳叶花也不为所动。马小英一家人做梦也没想到,全村一朵花李小玲竟然同老实巴交的王大栓的儿子订了婚。
马光祖不吃不喝,白天黑夜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光祖妈没日没夜地坐在儿子床边,说一会,哭一会,哭一会,说一会,两日两夜工夫,头发白了许多。
马小英人很阴,他整日巴哒着黄烟,一会几气愤,一会儿思忖,他终于把愤怒全部归结到马小树母子身上,认为李小玲和王小铁的婚姻是马小树母子借教武之机撮成的。
愤怒而生恨,恨让他想起两年前的一天夜晚,他去茅房大便,看到一男一女抱着一个孩子进了马小树家院子,王巧云和他说话声音都不大,似乎很神秘,这使一向多疑的他怀疑起来,由怀疑而生好奇,好奇心驱使他忘了大便,而躲在小树家客厅的东窗下侧耳细听起来。只听得王巧云说:“老大、老二都很乖,这个老三不会差的。”
又听得一个年轻女子说:“不是怕贾府生事,哪能个个孩子这么小就麻烦舅奶奶呢,真对不住舅奶奶和小树舅舅呀!”
王巧云说,一家人嘛,怎么说出了两家话来。临出客厅门时,只听马小树说,好在大甄村离这里不远,啥时想孩子了就来看看。只听一个年轻人笑着说:“在舅奶、舅舅这里,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为避免意外,我们不来为好。”
接着谈了甄、贾两家打斗的事,之后,那一男一女就告辞了。那时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但一直不当回事。
如今想起来,他想报复,他想出气了。一个清晨,他假装去高城,溜到贾府南门吊桥,说有要事禀报贾大老爷,守门的立即报告王喜发,王喜发来到南门楼上一看,亲自下楼打开南门,放下吊桥,盘问他是哪里人,为何进贾府,他不作回答,坚持见贾大老爷才说。王喜发只好领他去见贾庆吉。
王喜发回到南门,立即找来李铁牛,要他在南门楼上看着,等来人出吊桥,立即要跟踪,看看是哪个村庄人,再作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