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99700000022

第22章 常识输导:智慧这样送给孩子(2)

不会系鞋带的故事

妻子比较重视儿子的成长,坚持定期到学校与班主任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前几天回来告诉我,小子在学校里不会系鞋带,结果被同学作为佳话广泛传播,有的在同学之间传播,有的告诉了老师,有的还专门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我听完以后,开始以为儿子表现极差。后来妻子又讲道,老师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小子在学校举手答问很积极,每天整队特别认真负责,尤其是在领读方面,表现极为不错。也许正是这样,同学们把他当作了榜样,认为他各个方面都行,一看到其不能系鞋带,大家才感到不可思议,便跑到老师那里去:“老师,老师,ⅹⅹⅹ不会系鞋带!”

知道这个情况后,我才放下心来,至少觉得孩子没有什么大问题,同时感到了送他参加书法、围棋、轮滑等兴趣班培训的好处。不过,问题归问题,小孩子不会系鞋带,已经说明其生活基本技能需要提高。就说系鞋带的事,我们也要求过,不过婆婆对他多是溺爱有加,每天上学时都要帮着系,因此就成了他的短板。

为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能积极主动地改正,我首先从思想深处破除了完美主义观念,也给儿子讲解了这个道理,然后再给他提出系鞋带的问题,叫他要学会自己把握分寸,充分认识到缺乏常识的问题所在,并要知道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都重要,哪一个都不能丢弃。

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同年人的榜样,因此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就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去改正。这是我们从孩提时代走过来的经验,但有一点容易被大人所忽视,那就是小孩不能学会举一反三,他只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又从系鞋带这个故事开始,给他讲解成长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使其明白绝不能在生活常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出问题,否则成长的道路不会顺利平坦,而且往往会走更多的弯路。

智慧点经:成长是青涩的,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地去面对。

没有人会迁就你

前几天在阅读《文摘》的时候,读到了知名作家韩石山的一篇散文——《不要指望别人会迁就你》,其对人际交往中的得失和教训的观点,使我深受启发和教育,觉得对孩子成长很有益,便对作品进行了认真品读,以领会其精神,用以教育孩子。

故事讲的是韩石山去参加一个中学新教材研讨会,参会的人大都是中学教学方面的专家,为听听对中学语文教材的意见,也请了三两个当过中学语文教员的作家,其中就有他。会上,时间短,发言的人多,会议主持人宣布,每人发言不得超过5分钟。韩石山第三个发言,前两个人发言都超了时,其中一个还超得较多,轮到他时,说完要说的话之后,他又说了一句,希望大家都严格掌握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一位专家立即就指着他说,韩石山,这你就不够意思了,你的发言已超过5分钟,你自己先就不遵守时间,发言完了又要别人遵守时间,你把我们当成什么人了。韩石山原以为自己是没有超出时间的,听了这话,羞得无地自容。当时他甚至以为自己是个作家,在这样一个中学教材研讨会,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水平和教养,哪里想到会有人当面指责呢,导致自己出了一个大洋相;还有一次,他和几个青年人谈话,一时兴起,就和其中一人开了个玩笑,在他看来无伤大雅,不过是逗个乐子罢了。不料对方认了真,当即对他说,韩老师,我把你当老师对待,对你这么尊敬,没想到你会这样奚落我,说罢拂袖而去,一下子弄得他下不了台。过后又在多种场合见面,可是对方一见了他就掉头而去,弄得韩石山连个道歉的机会都没有。怪谁呢,最后他总结道,只怪自己不自重。

我在这个方面也遇到过,比如学生时代,用学弟们现在的话讲,当时在学校还算是个风云人物,由于担任学生会主席,学校广播稿的签审,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运动会的组织协调等等,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社会工作之中,但这只是光鲜的外表,在外表下隐藏着我一个烦躁的心,因为当时学校的会议特别多,我曾经创下了一天参加4次会议的记录。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工作强度远远超过一般老师的工作量。一次迎接地方政府的检查,校领导着急起来,也顾不得我上课没有,径直跑到教学楼下,把我叫了出去,开会商议有关工作,我自然礼貌地给老师请了假。第一次就这样过去了,可没过多久,学校领导又在课间把我叫去商议事情,不巧的是刚刚遇上同一个老师,而且这位老师是学校公认的老革命,一则指年龄大,二则思想较传统保守。我照常给他请了假,等我回来时,我喊了报告他却不理,同学们看着我都笑了起来,我只好给同学们吐吐舌头,给内心壮壮胆量,再叫了一声报告,他还是没理我,我在没有法子的情况下,只好悄悄地溜到了座位上。

学生时代的例子使我感悟很深,无论你对与否,你首先得尊重他人,否则对方也不会迁就你。老师对我如此,就是因为我错在先,因为没有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出生社会参加工作后,我同样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我在组织部门工作,到部门或基层考察干部的时间多,遇到的都是笑脸相迎,听到的也多是奉承之话,有人愿意结识你,目的很简单,大家都有在官场发展的想法,希望遇到考察时多说点好话,帮助自己向组织推荐推荐,慢慢地使自己产生了高高在上的心理。在一次观棋过程中,一位朋友的棋劣招太多,使我在一旁干着急,忍不住指责他走得不好,自以为其应尊重有加,没想到他把棋子一放,指着棋盘对我说,你得行你来,然后站起身就走了。

还有一次,给一个部门撰写交流材料。说大实话,即使给三五千的稿酬,都是没人愿意写公文,这是同行们的共同心声,因为公文撰写思想难统一,又没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加之我不喜欢别人改动我的文章,对方说了好多好话,我才不得已答应了下来,好在顺利地通过了他的圈定。交流经验是件好事,其想得到领导的肯定,便向分管领导汇了报,哪知道领导高度重视,要对交流材料进行集体审定,请了一帮子秀才来座谈,写文章的人都知道,你真要讨论的话,谁都能够说个七八,因为不同的视觉不同的取向不同的层面,他对文稿的要求就各有不同,甚至于行文的喜好都会影响文稿的框架,事先我便和部门的领导商量好了,讨论时都朝现有文稿靠。待我把写稿意图介绍完,没想到一位同仁把文稿批得一文不值,当时把我肺都气炸了,自然我只好再次强调了文章的思想性和学术价值,以驳斥对文章的否定。实践也证明了文章的质量,很快便被省级刊物刊用了出来。

其实,无论名家、平民与否,其在人际交往互动过程中,要保持自我的矜持和冷静,用心构建属于自己的互动空间,假如你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话,往往容易伤害对方的利益,自然要遭到对方的反击,到头来就会影响舒展的心情。我常常告诫孩子,在人际互动过程中,你只有懂得播散阳光,才能分享到无价的温暖。因此一定要以礼相待,否则就难以得到对方的认同,甚至会遭到对方的责难,同时要保持立场和个性,始终做到不卑不亢,才能塑造好自身形象。

事实上也是如此,你既不要想别人来迁就你,反过来你也不愿意时时处处迁就人。正如韩石山所说,没有人会迁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爱亲朋,除了那些暂时想利用你的人。这是一条人生的底线,把握得好,受用无穷,把握不好,轻则当场受辱,重则终身受累。

智慧点经:人际互动是门大学问,既要懂得谦让又要学会回应,回应为谦让服务,谦让为回应立信。

猫有猫的方向

星期天睡了一个美美的懒觉,起床后看到床前摆着一本书,便津津乐道地看了起来。其中一篇美文,是美国作家阿尔?图尔陶写的,题目是《猫有猫的方向》,诱人的标题吸引了我,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

图尔陶在与猫生活的几十年里,准确地讲是他在研究猫的过程中,发现猫是有目的有方向性的动物,因为起初他不知道,弄得家里的猫离他远远的,后来发现这个规律后,他很重视这个问题,便成为了猫的朋友。最后作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谁,都有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方向,即便是一只猫。因此,只有对他人的选择和方向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不能从心底深处去重视它,不能从实际行动上去落实它,更不能作为一种习惯去培养它。就说我在教育孩子时,常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不自觉把自我主观意识强加于孩子头上,弄得孩子当即抗议我的言行。前几天,儿子从学校拿回一张纸条,十分兴奋地告诉我:“爸,准备600元钱哦,我要学黑管了。”

学乐器是我在家里多次提及的,因为我喜欢音乐但什么也不懂,可孩子的音乐细胞好像也少,尽管他母亲说音色条件不错,可就是没有这个方面的兴趣点,因而我怎么鼓励他学习都没用。现在反倒主动提及此事,我在心里想,看来还是老师的魅力大,远远比我们作父母的强。于是,我便问他为什么要选学黑管,因为在我的意识里,总觉得黑管演奏起来不高雅,孩子却直截了当地告诉我,说是学校推荐了四种乐器,但我只喜欢黑管这一样,什么小号、笛子他都不爱,我再追问了下,有萨克斯吗?这个演奏起来很绅士。可儿子说他不喜欢,并反问了我一句,是你们选择还是我在选择啊?!他的话一出,让我和他母亲都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自然,最后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因为你不尊重的话,孩子会不满意,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当然,教育孩子时,并不是说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当孩子言之有理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权利、选择和主张。如果其言语不对的时候,也要理直气壮地给予批评或指出。比如在玩耍游戏时,适当地玩玩是可以的,有益于孩子了解现代知识,也可以增强孩子与同年人互动的能力,从而使孩子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且幸福快乐。但是,如果一屁股坐上去就不起来,则不要听他任何的理由和解释,而且你一定要坚持做到,对其进行彻底地修正,因为超过了应有的度后,就会有损孩子良好习惯的养育。

面对孩子、面对教育,我们要目标高远,要真正做到面向未来,因为教育的得失,事关孩子未来的成长。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图尔陶学习,真正了解孩子的“方向”,并努力成为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服好务。

智慧点经: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方向,既是父母所要学习的东西,更是每个人从小都应加强的素养。

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

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因此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

前不久在《文摘》上就读到一个关于圆的故事,对于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很大的。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圆,不小心掉了一小块角。于是他就很烦恼,觉得自己总是缺了一点,不再那么完美了。终于有一天他鼓足勇气,上路开始寻找那块丢失了的一角,因为他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圆,所以行走起来没有以前那样快,趔趔趄趄、磕磕碰碰,让他觉得很着急。但是慢慢地,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一些事物,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竟然是自己从前没有注意到的。他不是圆,还可以随时站住脚,和路边的花花草草聊天,还可以跟鸟儿共进午餐。他在寻找掉了的那一个角时,感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有趣、充满生机,而且烦恼完全忘记了,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这样快乐过。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自己缺的那一个角,不大不小刚好装上,可是装上这个角之后,他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再行走起来就像一阵风,不能停下来和小花小草聊天了,也不能和鸟儿一起共进午餐了,耳边除了呼呼的风声以外,什么也听不到,他感到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欢乐。

这个极富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不仅仅如此,作为一个学工的我来讲,还喜欢用数理论证一些社会问题。就说完美吧,其实也是可以证明的。人首先就不是完美的,至多可以说是美的,因为从人的体态上讲,都是凹凸宽窄之形,实乃完之不完,但其却凹凸宽窄有致,自然有美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人是美的但并非完美之物;再从神上讲也是如此,假如人是可以完美的话,则可用群论或欧氏几何等高等代数加以论证,并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间不仅有很多长相一样的人,而且会存在才智、心智等方面同样的人。事实上是没有的,就像哲学家所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换句话来讲,世上不可能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完美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理论支撑。

人不可能完美,顶多做到尽善尽美。也就是说,人的目标只能是一种对美的追求。我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当发现其做错事情时,对其行为绝不是一味地责备,更多的是提醒孩子,要他引起重视和注意,并从中学习积累经验,避免日后犯相同的错误,且不要孩子去计较于已经发生的事,因为是人就有局限性,自然人无完人、孰能无错,加之在做错的过程中,就像圆缺角的状态一样,也能从中获得宝贵的财富。比如有一次,儿子下棋升段成功了,另一个小伙伴却意外失手,没能成功升段。本来两个亲如兄弟,为庆祝小子打段成功,两家人下午到了国际非遗博览园玩,小子不懂得基本礼节,在吃饭的时候高兴得手舞足蹈,那架势让我看了气愤难抑,当即叫停了他那过于夸张的行为。回到家后,我便指出了其行为的无礼,只知道自我的高兴,而忘记了好友就在身边,尤其是对一个小小的成功,表现出如此的激动行为,并不利于日后的成长。同时我也告诉他,在取得成功后,高兴一下是常事,也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如果一直沉醉其中,事情就变得不正常了。并要孩子记住,胜败乃兵家常事。无论是胜是败,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并追问儿子,什么叫“平常心”,你知道吗?他答不上来,我便给他讲,明朝知名学人陈眉公辑录了一副对联,就是对平常心最好的诠释,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慢随天外云卷云舒”。此联有意境有思想有深度,该是会在孩子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之所以没有全盘地否定孩子的行为,是因为不希望孩子做一个完美的人,核心在于完美本身就是一个错,用一个错误的方法或错了的目标去教育孩子,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同时也觉得,一个人有点野气、稚气,比起成熟、圆滑、老道来讲,要更有想象力更有吸引力,因为有时候缺点也能成为一个人的特效保鲜药和防腐剂。其实,人生都是在缺缺补补、得得失失、遗遗弃弃中渐渐丰满的,因为世间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智慧点经:承认不完美,心灵更自由;修复不完美,人生才精彩,这或许就是成长必须秉持的原则。

竞争不是伤害人

同类推荐
  • 年少异梦

    年少异梦

    瘦阳偏西,黄昏被枯柳扯进偏僻的古镇。对于黑白颠倒的世界、是非难辨的边陲,一个观念如何评判对错?一种思想怎么看待是非?为一己之利千方百计坑害他人有没有错?见死不救就要受良心道德的谴责?
  • 崩坏青春

    崩坏青春

    也许命运从来不曾捉弄我们,青春的代价就是在不断的失去和疼痛中成长,有时候觉得力不从心无法再面对周遭的一切,可是你却发现自己早已身不由己,走上了一条无法再回头的路。
  • 长命孤百岁独

    长命孤百岁独

    所有的悲伤,总会留下一丝欢乐的线索;所有的遗憾,总会留下一处完美的角落;我在冰封的海底,寻找希望的缺口,却又在惊醒时,瞥见绝美的阳光……
  • 女孩子像花一样

    女孩子像花一样

    女孩子是鲜花,在明媚的阳光下盛开。有满天星,有牡丹花,有梅花,有栀子花······想来看看吗?
  • 三联书

    三联书

    如何去平衡新生代内心的想法同旧思想的矛盾与冲突。私密的日记本被窥视,蔺类、蔺野、郝高、郝帅、莫洛、柳绪、杲杲、易非颜等8个人为争取自己的个性发展对现实发出的呐喊及其所做的抗争。阿和啊,多了一个口,说的,是否听得见。对自主、对真诚的追求与坚守。
热门推荐
  • 江山决技

    江山决技

    仙魔自古以来便存在于华夏传说中,世上真有仙魔存在吗?天下之道皆是有形,唯仙尘无迹!但是,在人间,确实有一群特殊的人群存在,他们拥有高超的手段,强大的修为!在平凡人的眼中,他们就是仙神!这部作品,是在《风尘绝迹》的基础上创建的,10W字的《风尘绝迹》只能算是一个比较长的前序而已!这部作品,将展现华夏名族真正的巅峰武技!群雄争霸,仅是灯前作秀?万山谷中群英战,谁是万山之王?消失的英杰,重归的战魂……都在《江山决技》!
  • 云城往事

    云城往事

    2007年,李桐从大学毕业,与财经系高材生女友就此分道扬镳,面对无法预知的未来,他踏上了崭新的人生征途,亲情,友情,爱情,8年的时间里,他获得了太多,也失去了太多,他历经了无数的职场倾轧,争权夺利,机关算尽,他学会了隐忍,学会了残忍,学会了冷血,云城的天空总是风云变幻,从民企,到合资,再到外企,人生的搏杀从来不曾停止,在这8年漫长的时间里,他慢慢地蜕变,慢慢地成长,每一个惊心动魄的项目争夺都让他更明白人心的险恶,都让他更看清阴影下的汹涌激流,8年之后的今天,他终于从当年稚气未脱才迈出校门的学生,成长为了能够独当一面不畏惧任何挑战的男人,他也终于是明白了“成长”二字的真正含义。
  • 末日边缘

    末日边缘

    破晓之战后,地球进入高级战争时代。不同星球的文明碰撞,侵略与征伐成为唯一的主题。远征的号角已经吹响,野心与欲望再不受拘束。所以我们去掠夺,我们去破坏。最终却发现,那昨日的天堂,原来已是末日的边缘!
  • 哭泣的碑文

    哭泣的碑文

    冰冷的碑,孤寂的坟,一段不为人知的爱情。诉说一个命运多曲折的女孩,鸳鸯蝴蝶死后埋藏在冰冷孤寂的碑坟下。
  • 魔族少年

    魔族少年

    堕天使与天使的结合产物----他的样貌让男和女都惊叹,他的实力让魔和神都妒忌,他的性格是乐天使与修罗的结合.他的梦想只是自由自在地生活,可是特出的他永远成为众人追捧,羡慕甚至陷害的对象,因此,修罗性格凸现,真正从神魔混合个体脱离,成为---魔族少年。
  • 绝世魔妃太难追

    绝世魔妃太难追

    她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他是一个女生们迷恋的冰山世子,她救了他,他给她一颗洗髓丹,却没有想到此后的日子他天天缠着她,还向皇上下了圣旨立她为世子妃,而他却不知道他是魔教的尊上,看看魔教的尊上是如何追到萝莉魔妃吧
  • 快穿之原女主的逆袭

    快穿之原女主的逆袭

    〖假坑勿入〗“统啊,这是怎么回事?你丫的给我说清楚!”看着这隆重的婚礼现场,慕晨曦便知道她又被骗了。她,慕晨曦,在遇到那辣鸡系统之前,好不快活。在遇到后,她的节操碎满地!高冷校草,霸道总裁,傲娇王爷等等的鬼任务什么的也就算了,但这货是什么鬼?“辣鸡系统,我要投诉!”“投诉无效,曦曦啊,乖乖去结婚生猴子吧,我还等着当干爹呢!”慕晨曦怒吼“滚!”“嗯,看起来夫人精神不错,那为夫可得好好努/力了。”望了望系统,冷漠道:“你该回去重炼了。”系统泪奔~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寺庙

    我国的佛教寺庙有三大类型,这是由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形成的。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六到五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
  • 记忆里笑着说再见

    记忆里笑着说再见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本锁着的日记,写时单调乏味,读时感慨满满。青春里的对错才会泾渭分明,到了人生里,这些对错却难解难分。你可愿意细细品品吗?你也有故事里的这些朋友吧!还有完本《重生追美男》和刚开的《再婚攻略,娇妻有毒!》,欢迎来看!
  • 进行时:男神上位

    进行时:男神上位

    身为被夏家从小嫌弃到大的未来女婿,夜小肆表示很委屈。为什么从生下来就被他预订的小老婆从来不知道她已经有家室了!为什么还拦着我不让我告诉她!实在忍不了了,某男使上看家绝技--美男计!嗯,革命即将开始,看我家夜肆悬如何上位!ps:秉持着虐就虐到骨子里,宠就宠到心尖上的道理,七月觉得既然虐不到骨子里那就宠到心尖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