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
这句话相信任何一个女生当着追求者的面说出来,都会对他造成很大的打击,更别说林妙倾还抱着陈潇的手臂,含情脉脉的看着他,简直对刘子扬造成了上吨的伤害值。
刘子扬看着两人,干笑了一声,“妙倾,你一定在开玩笑对不对?”
“刘子扬,对不起了。”林妙倾摇摇头,“我知道你对我很好,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也没办法,况且我已经有喜欢的人了,真的对不起,你……你是个好人,可我们真的不适合。”
刘子扬没想到,臭名昭著的他也会有被发好人卡的这一天,僵硬的笑道:“妙倾你这是什么话,你找到喜欢的人我应该祝福你才对,可这位是谁,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说到最后,刘子扬的眉头深深的皱在了一起。
他花中圣手刘子扬,表白从未失手过,一方面是因为他家境相貌在同龄人之中都是拔尖的,另一方面是他表白之前都会把对方的身世经历全部调查一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这些显然不适用在林妙倾身上,刘子扬对他生活的细节了解的一清二楚,却又一次次折剑沉沙,现在又被人捷足先登?
关键是,刘子扬调查的资料里,完全没有陈潇的存在,这货是从那冒出来的?
“他叫陈潇,是我刚交的男朋友。”林妙倾面对着刘子扬,娇羞的说道:“我们两个虽然认识没多久,但却一见钟情,也是这两天才确定的关系。”
“打住打住。”陈潇受不了了,一把将林妙倾从身边推了出去,抱歉的对刘子扬说道:“别听她胡说,我才不是他男朋友,我只是路过看热闹的路人甲,你们继续,继续哈。”
这下真把刘子扬搞的有点迷糊了,这两人到底什么关系?
“你就不能配合点?”林妙倾也没想到陈潇会突然搞这么一出,尴尬的瞪了他一眼,压低声音责怪道。
陈潇则是抬头看着天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看到他这幅油盐不进的样子,林妙倾心里暗恼,却又不好发作出来,突然,她福至心灵,抓住陈潇的手掌认真的说道:“我知道你现在还不能接受我,但请你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得到你的认可的!”
什么情况?
围观的人被林妙倾一番话弄的一头雾水。
其实林妙倾的话已经说的十分明白了,只是他们根本不肯相信,一个这么漂亮的美女,会低声下气的向一个男生表白,更让他们不能忍受的是,被表白的男生不仅没有表露出任何激动的神色,反而表现的毫不在乎,要多绝情有多绝情。
这幅样子落在围观的牲口眼里,恨不得直接上前把陈潇推开,对林妙倾大喊一声,“放开那个男孩,有什么事冲我来!”
当然,最受伤的还是刘子扬,你想想,当你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子的时候,那个女孩对你十分冷淡,反而转过身对另一个男孩子苦苦哀求他的接受,而那个男孩却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
这就像穷苦孩子渴望得到的昂贵玩具,在富家子弟眼里和垃圾差不多一样。
自己的感情到底是有多廉价啊!
刘子扬脸上阴转大雨,双拳紧紧握了起来,为了追求林妙倾他伪装谦谦君子到现在,这一刻终于忍不住快要爆发出来。
陈潇的脸色也不好看,他原本就怕麻烦,尤其在学校里面对赵鹏郭飞恒这一类的苍蝇,不停的围着你转,你打又不能打死,简直能烦死人。
人都说怕什么来什么,这话果然不假,自己只是来图书馆看看书,这样都能被拖下水,难道真是天妒蓝颜?
反正这些先不管了,最主要的是把大腿从泥潭里拔出来。
“咳咳,这位女同学,我劝你还是死心吧,我是不会接受你的。”陈潇偷偷看了刘子扬一眼,摆着手对林妙倾说道。
林妙倾心里暗笑一声,脸上却是一副伤心欲绝的神情说道:“为什么?是我还不够完美吗?”
“这个……”陈潇思索了一会,双手搭在了林妙倾的肩膀上,认真的说道:“你是个好女孩,但我们真的不适合,你刚才也说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也没办法。”
“额…”林妙倾通过这几天的相处也知道了陈潇无耻,但也没想到会这么无耻。
自己一个黄花大闺女,虽然有利用你的缘故,但再怎么说都当众对你表白了,这可是自己的清白啊,你说你矜持两下假装同意不就行了,用得着这样拒绝自己吗?还把自己的话搬出来。
不过到了这种地步了,林妙倾也只能继续把戏做下去,酝酿了一下情绪,红着眼圈说道:“就当我求你了,给我一个机会好不好?”
林妙倾梨花带雨的模样,引起了众多牲口的同情,可陈潇就像没看到一样,直接摇头说道:“不好。”
陈潇耿直的回答让林妙倾差点气晕过去,我都这样求你了,你配合一点会死啊,难道非要我跪下来求你不成,早知道还不如答应刘子扬的请求呢。
一直关注着两人的刘子扬此时突然走了过来,从胸口掏出一包纸巾,递向了林妙倾,贴心的说道:“妙倾,你也不要太伤心了,记住,我一直在你背后。”
刘子扬在臭名昭著的情况下还能泡到妞,确实还是有点本事的,此刻这恰到好处的关心,一般的女生说不好就被他骗住了,不过林妙倾显然不在一般的行列。
推开刘子扬的纸巾,林妙倾抱歉的对他笑笑,说道:“谢谢你的关你,不过我不能接受。”
说完,林妙倾深情的看着陈潇,就像小女孩看着最崇拜的英雄一般,说道:“不管你怎么说,怎么拒绝我,我都会一直喜欢着你,也许一年,也许十年,也许……一辈子,而如果那个时候你还没有接受我,我也会坦然的告诉你——我还是很喜欢你,就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