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规律是一个沉默且固执的存在,在历史的车轮之下无人可以进行对抗。每个朝代的建立者都希望自己所建立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世,但是秦朝二世而亡已经证明了千秋万世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每个将军都希望自己是当世之雄,也不过只是梦想而已。天下之大,有无限可能。
阳和,明朝边军制下卫、所、堡、三级中最低一级的存在,是大同方向最靠近鞑子的明军堡。其战略位置靠前,是为明朝北线的桥头堡也是三边之中最重要的堡垒之一。此堡因为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比较突出。但是因为极为靠近北地,所以“繁华”之类的字眼与此地毫无关系。明朝的军队的组成是很有特点的,也很混乱的。
明朝军制很是让人纠结,简单说下吧,让大家看书的时候有点参照。
明军有京城和京师之分,京城是现在的南京当时叫应天。现在的北京是明朝京师所在,当时叫北平(京师的说法是朱棣迁都之后才有的)。明朝时期的北京是开封,西京是西安当时叫长安,东京是凤阳,朱元璋的老家。基于此,明朝军队分为五军都督府(先叫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改称五军都督府)、神机营(朱棣)、三千营(朱棣)。以及卫、所组成。其中五军都督府、神机营、三千营是京师部队,是明军的绝对主力,属于一线部队。同属一线部队的还有九边边军,甚至后期边军的战斗力是比京师军队的战斗力还要强悍一些。
而卫所则属于二线部队,每个省有都指挥使(二品),扼一省军事。卫设指挥使一名(三品)辖五千至六千人不等。而后还有民壮(相当于民兵)。明中期之后因为制衡和战术的需要每个省还设一员总兵(二品)。而总兵到后来发展到取代指挥使那是嘉靖万年年间慢慢潜移默化的(除了边军,边军只有总兵)。
而区别于这两部兵马之外的就是明战斗力最为强悍的边军了,阮步云就是边军的一员。边军不同于卫所军队,因为边军后期大部分都是募兵,而不是卫所那种世袭兵。卫所吃空饷、兼并土地的状况远远高于边军。一直到明末边军的战斗力依然是首屈一指的。
游击将军下辖兵员为两千到五千人,极个别的游击甚至能有六七千人,比有些总兵官的兵还要多,最少也有两千五百人的游击。阮步云手下的兵却只有一千三百多人,盖因大同本部战损颇大,以至于不能满额补兵。
~~~~~~
明朝边军强弱分布是随着对手实力而变化,明初期北元未分裂时明军是处于战斗力的巅峰时期。而后北元分裂瓦刺、鞑靼之后,瓦刺强而明军延、榆边军强悍。之后鞑靼强而宣、大边军更用。阮步云所在的大同是当时明军战斗力最强悍的战斗序列。
大同兵备衙门,阮步云正坐在二堂中上首是兵备司的兵道备张书海张兵备。
兵备大人,下官冒昧前来还请大人见谅。
张书海心道“这厮肯定是来讨兵的,这都第几个游击了?有完没完啊。朝廷刚抽调六千万百人马用以补充大同军备力量,消息前脚到,后脚这些个兵汉就跟闻着腥的猫儿一样颠儿过来了。不过这个阮步云倒是颇有一些领兵才干,个人勇武也是相当了得,况且听说还与杨兵部有旧,却是不能同对待方小白脸等人一般了。”。随机乐呵呵笑道:“阮游击勇武过人,带兵有方各位老大人倒是甚是欣喜呀,本官也很看好你压!”。随即有叹了口气道:“可此一战,大同兵力损耗不下万余,各部皆言本官未能及时补缺,心中都是不喜。”。说着激动起来“可本官有什么办法,大同一战虽然大挫鞑靼锐气然我大明也战歿万余兵士,而今汝等报吾。本官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朝廷抽调兵马只六千人。”。
阮步云沉默了一会儿道:“我不予大人为难,我只要三百人,大人以为如何?”。
张书海:。。。。。
阮步云见他不说话,继续说“三百人由我先挑!而后报备我部兵马已满。”。
张书海会错了意,站起身怒骂:混账东西,你欲吃空饷?好你个阮步云,你当真无法无天!
“大人误会了,下官只是不想大人为难。我只抽三百兵而报满额一是为了大人着想。”。张书海岂能不明白,愤怒依然,只听阮步云继续说道“下官不吃空饷,下官能不满甚至超额兵员,大人以为如何?”。
张书海豁然回头紧盯着阮步云,阮步云坦然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