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家族?”
如果问当世之人,只知道“三大家族”——中原太行连山家族、蜀南峨眉黎氏家族、江东雁荡萧氏家族。“三大家族”均为修仙家族,而且各有所长,家族中人修成仙者大有人在,为向往修仙之人所崇敬圣地。兼之在混沌初开之时,中原、蜀中、江东为“三大乐土”,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中原、蜀中、江东的富庶,吸引了周围之魔族入侵,三大家族本为各乐土之首领,为抵抗来自魔族的侵扰,三大家族中修仙者共同结盟,带领芸芸众生,将魔族击败,换取了中原、蜀中、江东数千年的平安。
其中,中原太行连山家族,由于其家族修仙心法最为杰出,历代人才辈出,因此被黎氏家族、萧氏家族奉为盟主,统领修仙者保护“三大乐土”。连山家族开山祖师乃连山炎,被后代修仙者奉为神明,功力深厚,传说中可与诸神一较高低,但因机缘不够,也只修炼到地仙层次,虽然能在人间御剑飞行,来去自由,但无法最终飞升,于一千三百四十八岁逝世于太行山通天观内。
对于连山祖师的逝世,难免为修仙之人带来遗憾,但是一千三百四十八岁的年龄对于凡人最多一百多岁的年龄来说,已经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以后的修仙人中,包括黎氏家族祖师黎九、萧氏家族萧遥先在内,都没有人超过这个年龄。虽然如此,但是修仙依然激起人们向往长生不老的欲望,代代均有人为争取成为三大家族的入室弟子而努力。
由于连山祖师的带头抗击魔族的入侵,功绩巨大,后来中原、蜀中、江东“三大乐土”之人奉连山祖师家族的近亲姜氏家族为帝,给其人间最至高的荣誉。现在姜氏家族已传至三十八代帝王,虽然中间也有激起民变、世家的不满,由于依靠三大家族的支持,姜氏王朝依然屹立,当然近几百年来来,为了姜氏王朝的稳固,出力最多的是中原第一世家——公孙世家。
可能是公孙世家的人忙于王事,俗事缠身,所以公孙世家的人没有一个修仙之人。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公孙世家的心里,永远有一个最至高的修仙家族——陇西昆仑轩辕家族。
当今的世人不知道陇西昆仑轩辕家族,但是在公孙定伯的心里,轩辕家族才是第一家族,“三大家族”应是“四大家族”。因为在公孙家族的代代相传中,轩辕家族的始祖轩辕鸿烈才是真正的修仙第一人。
当初,轩辕世家一直居住陇西昆仑之巅,不问世事,专心修仙,因魔族入侵“三大乐土”,中原、蜀中、江东之修仙人士难以匹敌,共同邀请轩辕家族援手,愿意奉轩辕家族为“三大乐土”之盟主,代代供奉。轩辕家族始祖轩辕鸿烈一心专为修仙,成功在即,本意不愿干扰人魔之争,且轩辕鸿烈已修炼到可预知未来,已接近神的层次,虽不能完全准确,但能预知祸福,知道自己如果出山则有大凶,一开始并没有答应三大家族的请求。
后来,魔族势力越来越大,乐土百姓难以抗衡,轩辕家族修仙之人恻隐之心大动,由轩辕鸿烈率领修仙有所成之人七十二人御剑飞至乐土,带领乐土修仙之人和百姓抗击魔族入侵,最终将魔族首领及主要魔头杀死,将魔族赶出乐土。但是,此役轩辕家族修仙者战殁五十九人,轩辕鸿烈也身受重伤。
再后来,轩辕家族居住在昆仑的族人竟然听说轩辕鸿烈与另外十三人在中原直接飞升,列入飞仙。这个消息给轩辕族人是极大的震惊,因为轩辕鸿烈临行之前专门告诉临时管理家族的轩辕光明说,此行如非战死,必被奸人所害,如果传来其飞升的消息,基本是假。因此次驱魔大战轩辕家族精锐尽出,在家之人如果得知噩耗,立刻隐姓埋名,避免被斩草除根。
果然,乐土三大家族的修仙人士来到昆仑,对轩辕家族大开杀戒,寻找轩辕鸿烈修仙真诀。
轩辕光明也算是一代枭雄,他十分明白轩辕鸿烈此次出行的危险性,但是修仙之人义之所在,他不能阻止。因此,他请轩辕鸿烈将修仙真诀隐藏起来,只有轩辕鸿烈自己知道,不告诉任何子弟。将来如有机缘,则由后代子弟寻找。
轩辕光明精于算计,他知道,如果整个家族全部隐匿,则三大家族一定会四处寻找轩辕后人,予以诛杀。轩辕光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他从家族中选了五个最有潜质的子弟,告诉他们肩上所负的重任,让他们离开。轩辕光明则带领其余全部家族成员留在昆仑,等待即将到来的屠戮。
终于,一切都被轩辕鸿烈猜中。三大家族屠戮完轩辕家族后,搜寻修仙真诀无果,一把火烧了昆仑仙境。然后立下盟誓,此事只可由家族继承人传承,时刻防备轩辕家族未死之人复仇,对其他家族子弟一概不予提起。
就这样,几千年过去了。三大家族的盟誓虽然还在,但已被看做一个传说,其中的罪恶已被人渐渐淡忘。而轩辕家族活着的后人却无法忘记,他们仍在苦苦追寻轩辕鸿烈留下的修仙真诀,以图恢复轩辕家族往日的红光,报得大仇。
公孙定伯的思绪飞快的转动着,丝毫没有注意到光线的变化。这时,他的眼前亮起了一盏明灯。公孙定伯抬头望去,看见玄青阳一把一盏明灯点起。
公孙定伯笑了笑,说道:“有劳你了。”
玄青阳点了下头,说道:“小六已回翠幽谷了。”
公孙定伯点了点头,并没有追问公孙德的推荐信是否做好,这些玄青阳是不用他操心的。
公孙定伯突然又想起了他和自己弟弟之间的往事,说道:“也许我弟弟比我更胜任这个任务,他的心思缜密、智慧远胜于我。”
玄青阳看了看公孙定伯,他没有见过公孙玉伯,但他能感觉出公孙玉伯比公孙定伯还是胜出一筹的。因为公孙定伯虽然聪明,但做事却略带优柔。甚至小六公孙德的性格都比他这个父亲要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