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本书——-《世界是自己的,活出你喜欢的样子》
愿与余生深情相拥,生活定会如你所期。
夏日,晚风把书店门前的风铃吹动,一阵阵叮咛叮咛咛的声音此起彼落的响起。一位年轻的女孩推开了书店的门。瘦小的她肩上背了个大大的乐器,里面是她的生活工具。女孩来书店的时间不定,不过,如果公交晚点,女孩就一定会来书店转转。女孩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堵车上,繁华城市公交的晚高峰是很可怕的。女孩每次都习惯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读,不过,她看书看的很认真,每次都会至少看上一个小时,等晚高峰过去,女孩就离开。把乐器小心的放好在椅子上,然后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向书柜,有时候,嘴里还会哼上一段小曲。手随便一伸,就拿好一本,女孩从来不看书名,拿到什么就看什么。
拿着书本,走回座位,把手机调好静音,然后就开始认真的阅读起来。封面上一句“余生很长,何必慌张”吸引了女孩的注意。头顶的老风扇呼呼的转,窗外的菊花散出清香,女孩手里的书页一张张的翻。女孩看着书本,不自觉的轻声读出书中的句子:在我们年少懵懂时,我们都曾对未来有过美好的憧憬,都曾有一个梦想,相信自己能为梦想而坚持,而奋斗;少年时期的我们对爱情勾画出美好的蓝图,没想到有了爱情会繁衍出许多与爱相关的问题;少年时期的我们曾以为梦想就是我们未来的事业,没想到踏入社会,面对现实,曾经的梦想也离我们越来越远,现在的我们是该坚持最初的梦想还是该接受现实的安排……。女孩反复的喃喃着这句话,整个人陷入了沉思中。
女孩是一个吉他手,从小就有一个音乐梦,完成学业后,拒绝父母强烈回家发展的要求,独自一个人留在城市打拼,就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出一张自己的唱碟,让更多人听到自己的演凑。在读书期间,女孩曾经到过偏僻的大山,当过一个小小的音乐老师,大山里的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什么乐器,在孩子们的眼里,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能吹出欢快的声音。不过,看到女孩手里的吉他经过拨动就可以发出清脆声音的时候,孩子们好奇的把女孩和她的乐器围成了一个圈。在那一段短暂的时间里,女孩教会了孩子们简单使用吉他,还给他们介绍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乐器,和他们一起跑调放声歌唱。孩子们对歌唱流露出的热爱,让女孩心里感到鼓舞。更加坚定了她要完成自己梦想的念头,因为比起大山里努力想唱出自己心声的孩子们来说,她更加没有放弃的借口。
可是,有的时候,现实也会压的女孩透不过气。
繁华城市生活的房价,物价等各方面成本高,独自打拼生活中孤单和寂寞感强烈。特别是离开了熟悉的学校,独自在外租房,总觉的自己是这个城市的外来人,对这个城市的归属感不强。即使是置身于繁华都市,却还是沦为都市的孤独患者,拿着手机,在繁华都市里,形影单只。女孩清楚的知道,从工作地点到合住房有多少趟可到达的公交,在几点之前搭车才不会在路上堵车。不同的线路会经过什么站点,到达最长是多少分钟,最少多少分钟,可以听多少首歌,刷多少篇微博。当那个回到所谓的“家”时,点一个外卖,刷一下淘宝,看一眼满满的购物车,当却一直没有把它清空的勇气。房间里一直都会开着电视或者电脑,弄出一点声音来,即使自己并不观看。有时候一个人独处,想对谁说句话,却又不知道对谁说,胸口有种莫名的情绪想要爆。独自在外生活,并不想让家里人知晓自己的处境。微信通讯录里有几百个人,可是常联系的仅有五六个。有时候,接到家里人的电话,争吵,不解,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来城市几年了,搬了无数次家,最开始繁多的行李最后变成了,一个行李箱,一个双肩包,一个手提包,两个打包箱子,里面就是全部的家当。慢慢搬,两次就可以搬完。在负担不起高昂的房租时,和一群人住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衣服从来没有自然干的机会。心里却总是不踏实,因为也许用不了多久,就会再次离开这个暂且容身的家。吃饭的时候,一个人坐下,插上耳机,头也不抬的吃着,一集电视剧,几篇推文就是一餐的时间,习惯性的在旁边座位放下自己的包,和其他人拉开一个座位的距离。身边的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无关。
女孩一直在努力的坚持着。因为不想梦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渐渐淡忘,不想梦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不再重要。不想当她听到梦想这个词,早已丧失了坚持的信念,不想有一天回想起当初的梦想,感到遗憾,不甘心的说,曾经的梦想也许坚持一下就会开花结果。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苦难中前行,倔强地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成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