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为抓了抓头,叹了口气的他坐在板凳上怔怔的望着大门外发呆。
“怎么就真的变小了?人真的可以重活一次?”
是的,秦大为觉得自己身上发生了诡异的事情,一觉醒来他发现了自己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家。
叹了口气的秦大为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这些事情在他的身上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看着有些斑驳的白水泥墙,看着大门外坑坑洼洼的泊油路,当然也包括街对面那几栋灰砖、黑瓦的平房,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我们家是10年盖的楼房吧,好像是的。等我家盖起来楼房的时候整个街道这边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平房了,小狗子家是在盖房子了,马上日子都要好过一些了。”
还是在发呆、出神,继续想着自己的心事。
老家是在中部省份的一座小城市里的小乡镇,不是什么山村里的小村庄,也不是什么贫困县;只是这里的经济一般,虽然门口就是街道,不过也就是在马路两旁而已。
还算是交通方便,距离宛城市差不多一个小时的车程;而村里的一些人主要的收入就是外出打工,也包括一些人在家里务农,和绝大多数中国农村差不多的情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哥,吃饭了。”
秦大为还在发呆,身后传来了一个公鸭嗓。
老弟秦大业,这个尚处在发育期的小家伙;再过几年全家人都跟着不省心的一个臭小子,但是现在在初中读初二,属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可以考上市重点高中二中的尖子生。
秦大为叹了口气,还是去吃饭吧。
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秦大为兄弟两个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应该是在秦大为十岁左右的时间父母就出去打工了吧,谁让家里有两个男孩呢,这对于秦大为的父母来说压力很大。
在家务农根本‘养不活’两个小子,家里加起来就不到十亩田,现在粮价不高不说,成本也在不断提升。种田真的很累而且不赚钱,去大城市打工可能要好那么一点。
看着奶奶烧好了红烧肉,秦大为有点皱眉。
奶奶做饭放的盐比较多,口味比较重;小时候一直吃比较习惯,但是当秦大为去上大学以及工作后就慢慢的开始口味偏淡了。
“大为,你多吃一点。学校里食堂没什么油水,你多吃一点。”
奶奶的话使得秦大为心头一暖,或许奶奶烧的菜比较重口味,不过秦大为很清楚这是老天爷对自己的恩赐,因为他知道再过几年就再也吃不到奶奶烧的菜了。
“奶,我知道了。你们也吃,我在学校里吃的还不错。”
爷爷一边在吃着饭一边在说着一些大道理,似是而非的大道理;秦大为有些看不习惯爷爷直接就着剩汤的勺子喝汤,但是他也清楚爷爷这辈子就是这样,一家之主惯了......
还是别喝汤了,在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吃完饭的秦大为还是有那么点心不在焉,直到老弟吱吱呜呜的过来问他什么时候去学校。
秦大为才反应过来,现在的他是镇里高中的高二学生,平时都是住校的,也就是周末回来待上一天而已。
“小黑,你以后早点就去张伟家吃好了,我等下去把钱给张伟家。”
老弟的小名叫做小黑,原因是老弟是二胎、出生后要交罚款的黑户,当然也因为老弟小时候不安分,整天在家里待不住喜欢下河游泳、钓鱼、钓龙虾晒的很黑;小黑这个小名,真的很适合老弟。
秦大业一愣,这不对啊;以前老哥都是直接将早点钱给他的,自己的零花钱其实就是早点钱。
对于老弟的小心思心里有数,这也是很多年之后家里人平时开的玩笑;老弟的身高不够、又比较瘦绝对是发育时期不注意营养造成的,早点钱被拿去瞎胡闹了。
既然自己重生了,也知道老弟的一些小秘密,那自然要帮老弟扳过来这些不好的习惯;虽然老弟不可能长的人高马大,不过突破一米七肯定没问题。
“以后我每个星期给你二十块钱,早点你自己去张伟家吃。吃饺子还是吃粑粑你自己看,早点一定要吃,你现在在长身体。”
嗯,必须要这么做。
老弟是那种自制力比较弱的人,很多的事情老弟都懂,只是控制不住;而且这小子是一个理财能力比较弱的人,手里有钱就潇洒,没钱就紧巴巴的过苦日子,这可不行。
长兄为父,反正秦大为知道自己必须要管着一些老弟,要不然这小子性格跳脱起来了真的让人不省心,除非等到老弟结婚生子后才会忽然懂事和知道什么叫做责任感。
秦大业的表情很苦逼,不过敢怒不敢言;谁让父母平时寄的钱都在老哥手里呢,再加上老哥大他三岁,虽然老哥一直挺照顾他的,但是也没少收拾他。
十三岁的半大孩子还是没什么发言权的,想叛逆都没多少底气。
看着老弟的样子,秦大业叹了口气,然后去收拾一下衣服准备去学校。
如果家里的经济条件好一点,他肯定希望父母在家里;到时候就不需要担心老弟在没人管的情况下渐渐荒废学业,到时候就不需要担心老弟学了一身的坏毛病。
好在现在还来得及,老弟现在还是比较听话的学生,虽然已经慢慢的开始叛逆了,但是能够改的过来。
也很无奈,现在才只是2004年;这个时候是家里经济条件相对比较不好的时候,父母每个月顶多能够赚到一千多块钱,抛开他们的开支以及自己兄弟两个的学费、生活费,其实真的存不下来多少钱。
现在出去赚钱,先不说自己还差一年才十八岁;关键是自己一没手艺二没学历的,拿什么去赚钱帮助家里人改善生活啊。
再者说了,虽然在村里学风不是很浓,村里在自己之前甚至只有一个高中生;但是父母一直都希望自己兄弟两个能够考上大学、跳出农门,这一次绝对不能再让含辛茹苦的父母继续失望了。
拿了二十块钱给老弟,和爷爷奶奶简单的打了声招呼;然后去村里做早点的张伟家打了声招呼,付了二十块钱作为老弟一个星期的早点钱。
这不算少了,04年的钱还是挺值钱的;一个油煎的粑粑五毛钱,一块钱十个锅贴饺,够老弟一个星期吃了。
拎着换洗的衣服晃晃悠悠的朝着乡里的停车场走去;去高中了,没想到自己居然再一次的成为了高中生,没想到居然还要在高中里熬两年。
没遇上什么熟人,秦大为一个人闷不吭声的坐在中巴的最后排;看着窗外有些脏乱的街道,看着这些参差不齐、稍显破旧的房子,这一切都是在提醒秦大为,现在是2004年。
“华阳高级中学!”
看着学校的大门,秦大为咬牙切齿。
这是他的母校,如果在十年后很多人认为农村孩子考上高中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04年可不是这样;虽然已经开始扩招了,只是很多的初中生未必能够那么轻松的考上高中,尤其还是乡村的初中学生。
高中和大学一样也分三六九等,秦大为中考的时候发挥一般,其实他的成绩也就一般,所以考上了华阳高中。不是什么一中、二中这样的重点高中,在华阳高中每年连艺术、体育生在内能考上十个本科生就算不错了。
这就是现实。
秦大为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出生的孩子,只是一个不算聪明的普通高中生,起码现在看起来是这样。
而如果十多年之后呢,他会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业务经理;在专科毕业后没有干上对口的专业,每个月会拿上几千块钱的工资,会想着还房贷、会想着存钱娶妻生子......
总之秦大为是一个普通人,以前是;现在的话可能就不是了,因为他是一个十七岁的身体,但是有着三十来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