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采尔将军的意思是这件事他会既往不咎。”
“可是这样他岂不是很难办?毕竟是我们违规在先?”
“那倒不会,乔治·魏采尔将军作为雅利安国驻天朝军事总顾问,对于雅利安国留学事宜拥有一票决定权,他想让谁去谁就能去。再者说,我们也只是打了一个擦边球,你我只是互相帮助,这并没有借助外物,算不得弄虚作假。所以你就别担心了,不会有事的。”
听了江明的分析,周琴也是默默的点点头。不得不说,江明的分析还是很到位的,其实魏采尔将军也正是这样想的。
随着体能测试的结束,下午随之而来的是战争素养理论测试,所谓的战争素养理论测试主要是给出特定的战争局势,然后要学员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可靠的行动方案。校方给予了上百道不同的题目,每名学员随机抽取五道题目,以书面的形式答题。
这种战争素养的理论测试,主要是考核学员们的理论判断意识。与上午的体能测试计算得分不同,这次的理论考核成绩偏低的学员会直接被取消继续参加测试的资格。当然,说是成绩偏低的学员会直接被取消继续资格,但实际上十期第一批次五个科的人数加起来近千人,而这种题又不是固定的答案,所以想要整理出这上千份答卷还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了。但是有一点无法否认的是,如果在这次测试中成绩偏后就一定会被直接无视其他测试的成绩。
其实像这样的理论考核说白了也就是一种变相的天赋鉴定,而这次前往雅利安国留学的人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因为只有精英中的精英才可能被柏林大学所接纳,而一个天赋测试都落后的人,在其他测试中再优秀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这次的战争素养理论测试显得更是尤为重要。
由于本次战争素养理论考核是单人单桌和平时的理论是一样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本次考核每位考生的考试题目根本就不一样,所以就算是有人想要抄袭作弊也是很难的。
由于每人只需要答五题,所以没有多少时间战争素养理论测试也随之结束。
随着战争素养理论测试的结束,战争素养实地测试也是随之展开。实地测试是每个科的学员被分为十人一组,随机抽取十人的对手,两组在固定场地展开对抗,直到“消灭”对方所有人为止。而所用的时间越短,“阵亡”人数越少得分就越高。
这样的对战,对于炮兵科的学员而言无异于小孩子过家家。虽然其他科的学员都是跟炮兵科的学员一样经历过血与泪的洗礼,但他们的区别在于炮兵科毕竟是有巨大的实力和战绩优势,面对这样强悍的炮兵科,其他科别的学员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得益于江明、程饕等人对炮兵科学员们的影响,炮兵科学员的整体素质和战争素养,自然而然的比其他科的学员高。
因此,没有任何的意外,像这样的测试,炮兵科的学员们基本都拿到了相当优秀的成绩,至于江明和程饕这些非常优秀的学员,他们都是以满分获胜。由于是多场地同时展开对决,加之学员们立功心切,所以仅仅只是到了夜间十点,这近千人的战争素养实地测试就此结束。
次日一早,第一批十期的学员们再一次早早的来到了训练场,校方简单的安排后,纸面的学习能力测试也是就此展开。说起来其实所谓的学习能力测试就是学以致用,跟天赋测试有些类似。总的来说也就是给大家上一堂军事公开课,然后针对性的答题,并要求以公开课上的内容学以致用,灵活变通的答题。至于最终得分这个也是由校方逐一审核。
学习能力测试由于也是纸面的,所以仅仅也只是花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军事公开课和后续的针对性答题就已经宣告完毕。
下午开始的是观察指挥水平测试,观察指挥水平测试可谓是最终考核里面最复杂的一种了。因为这涉及到侦察、应急分析、临场战术应急变换、战术指挥等多个科目。
虽然观察指挥水平测试项目多,内容复杂,不过在炮兵科学员的眼中这真的没什么好怕的,所谓有实力,无所畏惧正是这个意思。炮兵科在江明、程饕等一大批优秀学员的影响下早已是如日中天,与其他科别拉开了非常大的差距。如果说以前的田飞、樊豹等人与袁帅比起来还要差上一线的话,那么现在的田飞、樊豹等人已经完全是不弱于步兵科科长许子条那样的存在了。以至于张小根、杨二龙、李三金等这些三线人员现在也绝对是与袁帅同级别的存在。
观察指挥水平测试一直持续到第二日傍晚时分,终于宣告结束。对于炮兵科的学员们而言,也是迎来了难得的放松。连日来雅利安留学资格的压力一直强压在他们的头上,压得他们几乎是踹不过气来。这一次的最终考核,无论结果如何,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压力的释放。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这次一定是去不了雅利安国的,但凭借那超乎其他学员的实力表现,他们深知,这次去不了,不代表下次不行,不代表以后的前途就不会一片光明。
有了这一次的表现,他们相信,校方将会更加的重视炮兵科,同时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培养炮兵科。另外,作为炮兵科的一员,他们真的替自己当年选择修习炮兵理论而感到高兴,感到自豪。他们也是深深的明白,如果没有江明,没有程饕,没有炮兵科这个大环境,他们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实力和成就。这就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他们真的为自己是炮兵科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作为第一批十期炮兵科的一员,仅凭这一点甚至会成为他们将来人生履历上的最精彩最值得自豪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