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的交替,都会引发一些问题。观念的不同导致一个时代的人总是无法接受下一个时代所谓“年轻人”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回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念越是更是顽固地扎根在渐渐成为长辈的人的思想当中。
但是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我们统筹的称之为“青春”。或许是由于初高中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了步入大学之后的每一个人都像是脱了僵的野马,甩开了枯燥乏味“马毛邓三”,“之乎者也”,“ABCD”等等,燥这个字眼成了处于这个阶段每个有个性的人的代名词。
正应了那句“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一样。
每个的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潮流,我们称之为时尚,作为90后,最震撼五官的一次时尚革命莫过于“非主流,杀马特”在那个被我们现在称之为“洗剪吹”年月里,如果你的瞳孔不是色彩斑斓的,你的头发不是蓬乱高飞的,你就是死板的代名词。然而渐渐取代它的是各大如出一辙的网红脸的诞生,每每回想起这些都会不由感叹自己的人生“阅历”简直丰富多彩。然而这些却都是年轻人肆意彰显个性的突出表现中的一种方式,每个年代都会有,毫无疑问。这不禁令人联想到了另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年那些和你一起燥的人还在吗?还有联系?是否当你拿出铺满灰尘的毕业照看着一张张渐渐模糊的面孔,伴随着那些年的点点滴滴又再一次地从你的记忆中鲜活地跳了出来?
这些人虽然有可能你并不是所有都记得,但是他们参与了你的青春,同样你也是他青春的一部分。他们是你青春的见证者,有的甚至还还给你的青春添上了耀眼的一笔。把一个个属于我的故事变成了一整章属于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