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后。
夕阳旧道,荒草没蹄。
一名短发少年正背着个蓝色包裹,行走在这条偏远的古道上,手执一本道经边走边摇头晃脑地念道: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
一个加糖,一个微辣.............”
这念着念着,李二狗的肚子竟咕噜作响了起来。好在他望了望前方,发现不远处的路边有一家酒肆。
“店家,来上二十碗米饭外加三斤酱牛肉,顺道再给我到点清水喝!”
酒肆不大,乃是一所普通的民居改建而成,门口拴着头老黄牛,右边的墙角处还放着几个沾着湿泥的农具。刚一落座,李二狗便发觉这店内除他之外,再无他人。细想也难怪,豆干儿师徒二人住的地方本就偏僻,若非只有条道路没多少弯路,直通向外头,李二狗也不会选择跑到这荒郊野岭来。
听闻有客人来,酒肆的店家,一个衣着破烂的老叟从里屋走了出来。只不过脸上并未有多少欣喜,反倒是一张皱巴巴的脸挤在了一起,活像一朵风干了的秋菊。
他来到李二狗身前,低声问道:“客官可是要米饭和牛肉?”
“没错啊。”李二狗点头道:“要米饭二十碗,酱牛肉三斤,牛肉没有的话烧鸡也可以。”
老汉偷偷打量了李二狗几眼,似是奇怪他这看起来有些瘦瘦的少年怎么饭量这么大。
他苦笑着摇头道:“那客官您还是另去别处吧,小老二这儿店几日不来一个客人,穷的自己家的人都快吃不上饭了,哪来的牛肉跟烧鸡?就连米饭都吃不起。本来想明日就把这酒肆旗子给摘了,安安稳稳的干农活糊口,没想到今晚您居然来了。”
李二狗闻言摸了摸肚子,又瞅了眼门外,见天边已经开始泛红,心想不如先凑合一顿吧,等离了这鸟不拉屎的地儿,再好好吃上一顿。
于是他便取出一小块碎银,扔给那老汉,道:“没这些也行,你这儿还有啥就来啥吧。只管往多里来,记得麻利点儿,我快饿死了。”
“哎,您稍等。”那老汉接过碎银,浑浊的双眼忽地一亮,暗道这是遇见了个财主,于是连忙小跑着回了后屋,去翻找自己家的余粮。
未过多久,那老汉便捧着一筐粗粮馍馍从屋内走出。这次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比豆干儿还要瘦小许多的小孩儿,手里捧着一碗糊糊。这小孩看样子也是饿的厉害,竟趁着老汉走在前头没注意,时不时地伸出舌头舔一下碗边的残余。
两人到了桌边,那老汉望了眼自己手里的那筐干粮和孙子手里的糊糊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家里就这些了,院子里还有一只原本留着打鸣报时用的老母鸡,刚给宰了,我儿媳妇在炖着,您再等一会儿。”
这农家人到底是要淳朴许多,说话时,老汉始终是低着头,不敢去看李二狗的眼,显然是觉得自己拿出来的东西,远远不值李二狗给他的那一下块碎银,怕李二狗吃不下去这些粗粮。
谁知李二狗本来就是个混混出身,以前李瞎子还活着的时候,两个人就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哪里还会挑什么食?只见他拿起一块馍馍便开始往嘴里塞,狼吞虎咽的显然是饿极了。
说来也奇怪,自打李二狗伤好之后,这饭量便开始变得奇大,问那中年道士,结果中年道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就是原本师徒二人要留李二狗七日,但不到三日,两人在竹屋里储存的粮食便被李二狗给吃空了,只得提前给了李二狗些盘缠与真武剑宗的地址,让他提前上路。
不过这样一来倒也不错,早些上路,李二狗就能赶在真武剑宗开山门招收弟子日子之前到达那里。
李二狗吃的很快,这炖老母鸡还没上,李二狗便已经将筐里的干粮吃了大半,在喝粥送食的间隙,他忽然听到耳边响起了一阵咽口水的声音,扭头一看,原来那老汉的孙子真眼巴巴地瞅着李二狗手里的馍馍。
李二狗见他头大身小,竟有几分像小时候的自己,不禁微微一笑,从筐里取出一块干粮递给了那小娃。
那小娃期初还有些羞涩怕生,但终究还是没能受得住‘美食’的诱惑,伸出个黑乎乎的小手,将干粮接了过去,口水直流地啃了起来。
忽然,李二狗像是想起了什么,扭头朝那老汉问道:“老头儿,你们这儿可以住店吗?”
那老汉面露为难道:“我这儿屋子小,本来一家就要挤五口人,怕是没法提供地方,不过......”他顿了顿又道“客官您顺着这条路直走,天黑的功夫应该能见到一个小村子,名叫边南村,哪里虽然没有客栈之类的地方,但好在村民不少,您花点钱应该能找到人家住宿,只不过哪里因为地方偏僻,不怎么欢迎外人,我也有些年头没去过了,小哥你怕是要多费些口舌了。”
李二狗无所谓道:“费口舌倒不怕,就凭我这张嘴,不管是谁,任他是个石夜叉,我也能给他说的脸上笑开花。”
酒足饭饱之后,李二狗便告别了爷孙儿人,继续上路。
顺着道路前走,或许是李二狗走得慢的缘故,直到夜色已深的时候,李二狗才见到了老汉口中的边南村。
“是边南村,没错啊。”刚踏进村头,李二狗便又倒了回去,特地看了看村头的界碑,在确定自己没看错上面的字后,不禁挠了挠头。
“这村子连个灯火都没有亮的,死气沉沉的,哪里像是那老头说的村民不少。”李二狗走在村中的路上,边四处张望,边嘀咕道。
要说这村里的人劳作了一天,喜欢早点熄灯歇息也就罢了,可这个村子里静的连个狗叫声都没有,这就显得十分诡异了。李二狗这一路走来,试探着敲了几家农户的家门,均是无一回应。
随着这夜色越来越黑,吹在身上的晚风越来越凉,李二狗的心里也被这村子里的诡异情景搞得一阵发毛。
“这村子真他爷爷地邪门,我还是快点离开这儿吧,宁愿找个树边凑合一晚,也总比在这个鬼地方强。”李二狗边想边加快了步伐。
可就在这时,李二狗的眼前忽然闪过一个黑影。
“什么东西!”
李二狗被这黑影吓了一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待到心神稍定,抬头望去,发现是一只野猫。
“好家伙,总算是见到个活的东西了。”李二狗见是这么个小东西,不禁长呼了一口去。不料待他再次朝那只野猫看去时,刚松下去的心又给提到了嗓子眼。
这哪是什么活猫,分明是一只皮毛剥落,眼洞生蛆的死猫!最奇怪的是这只死猫居然还能活动!
但见那只死猫骤然间怪叫一声,弓起身子就朝李二狗扑了过来。李二狗坐在地上躲闪不便,只得挥舞着包裹,将这死猫拍飞。随后就地一打滚从地上狼狈的爬了起来,没命的向前跑去。
就在李二狗奔逃之际,村子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奇怪的笛声,韵律诡异奇特,与李二狗平日里在酒肆茶楼处所听的曲目音律完全不同。与此同时,李二狗突然见到前方一户人家的门打了开来,随后一个人影从门内走了出来。
李二狗见状一喜,连忙边挥动双手招呼,边快步向那人跑去,心想原来这村子里还真有人居住。
岂知那人似是对李二狗视而不见,竟转身循着笛声向着村子中心的方向走去。
李二狗刚打算加快步伐追上那人,谁知就在这时,他的耳边又接二连三的响起了开门声,随后又有许多人从门内走了出来。同样对他视而不见的朝笛声方向走去。
事出反常必有妖,见到如此情景李二狗面色一凝,立刻停下了脚步,解开包裹,从里头取出一张纸符,团成一团塞进口中。
这纸符乃是临走时,那中年道士赠与他的三张纸符中的一张,据豆干儿所说,可以起到闭息隐身之功效,虽然不知道是不是豆干儿跟他吹牛,可眼下李二狗心里确实没底,生怕发生意外。
含住纸符后,眼见着越来越多的人影在向他靠近,李二狗当即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担心会引起这些怪人的注意。也不知是这隐身符果真是起了功效,亦或是那些怪人根本对他没兴趣,李二狗似乎并没有被发现。
置身于人群之中,一股子浓浓的药材味儿刺得李二狗一阵抽动。他前几日待在那竹屋里,跟着豆干儿倒是认识了不少药材。
此时乌云遮月,借助暗淡的月光,李二狗发现这些人的脸色都是十分的奇怪,竟然都呈现出一种渗人的铁青色,且每个人都是目光呆滞,行动迟缓,活像是一个个被装了线的木偶。
一群人顺着笛声而去,而混在人群里的李二狗在跟着众人一起到了村子中心处的一片空地上时,却惊讶的发现在空地前方竟设有一个巨大的圆形祭坛。在祭坛之上,此时正站有一人,正是笛声的吹奏者。
又是过了许久,或许是村内所有的居民都已经聚集到了空地上,那人终于停止了吹奏。随后便听一个语调奇怪的声音响了起来。
“阁下都已经来了,何不干脆点前来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