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玄庆没有食言,果然将河狸子企图私自取得乌贼软骨的行为,在船队的道门修行者内部公布出来,并宣称处理此事的办法,将听取全体道门修士意见后再做决定。
张玄庆的这个声明立刻在道门修士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明的道门宗派在处理事务时,向来都是由掌教与门中长老商议决定,从来没有出现过允许整个门派的上下人等全部参与议事的情况。
虽然加入船队的都只是道门各派的部分门人,但大多数修士在得知河狸子的恶劣行径后,都理所当然的认为,此事如何处置是各派的掌教和长老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张玄庆的决定并没有遭到各派领导者的反对,一来是因为船队中全体道门修行者的总数并不多,逐个听取大家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很繁琐的事;二来是针对河狸子此事,修士们都是同仇敌忾,不会产生大的意见分歧;三是经过倭国阴阳师与击杀乌贼这两件事后,张真人的威信已经逐步建立起来,起码在道门修行者中暂时不会出现旗帜鲜明的反对派。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发言最踊跃的是武当道的门人。说起来在船队三大道门宗派中,武当道的实力相比其他两派要弱上一些,又摊上李玄宗这样一个性格温吞的掌教,造成在很多事务中,武当道几乎没有露脸的机会。
就如同击杀乌贼一役,全真道好歹还有沈静圆出了一份力,可武当方面从头到尾就是看客。为了增加武当道在船队中的存在感,这些武当门人借这个难得的露脸机会,纷纷慷慨直言,对河狸子是大加批判,同时也提出了种种别出心裁的处置方法。
一名武当弟子提出,应该让河狸子义务为船队服务五年,以抵消他的罪责。这条意见倒是很合张玄庆的胃口,这也是他当初的打算。
还有一名武当弟子提出,应当让河狸子利用驯服的海兽,为船队探路,先行摸清航路上的暗礁洋流等情况,以赎其罪。这条意见忽视了在没有有效的手段约束对方的情况下,河狸子一旦出海,完全可以溜之大吉,
更有武当弟子提出,应当将河狸子交给汪直处理,毕竟乌贼是作为船队的战利品,而河狸子企图窃取乌贼软骨的行为,是在侵犯船队的利益,理应由船队统领来处置。
显然这名弟子忽视了张玄庆作为船队副统领,却将这件事放在道门内部讨论,而不是直接提交给船队高层处理的用意,那就是修行者的事情,由修行者自己解决,尽量不让凡俗人等插手其中。
除了武当弟子外,其他两家的弟子也难得遇上这种可以公开对道门事务畅所欲言的机会,也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想法,各类奇葩建议更是层出不穷。
有人建议让河狸子将功赎罪,为船队中的道门修士,每人驯服一只海兽坐骑,这样才符合大家道门修士的身份。这条建议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但没有考虑到驯服海兽是河狸子师门秘传,对方绝不会轻易传授给外人。而且经河狸子驯服的海兽,是不会臣服于旁人的。
有人建议将河狸子的那头鲸鱼坐骑作为补偿,这种狮子大张口的意见,就算是张玄庆也要佩服提议者的胃口之大。这就好比一个窃贼行窃未遂,并未受到实际损失的被窃对象却要索取窃贼的大半财产作为赔偿。
各种落井下石的意见让旁听的河狸子满头大汗,他从来没想到对自己的处置意见,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版本,而且听起来有有些建议完全超出了自己的心理底线。
“这些大明的修士真可怕。”河狸子心中不禁冒出这样的念头。
为了防止张玄庆采用这些奇葩意见,同时河狸子在知道了张玄庆等人出海是为了搜寻修道资源后,也下了继续跟随船队远行的决定。
张玄庆见河狸子竟然将自家的修行之地都献了出来,看来是打算死心塌地的跟着船队走了,自己初时的打算总算是实现了。沈静圆与李玄宗对于河狸子此举也是大感意外。
正讨论得热火朝天的修士们突然听到河狸子的这番话,顿时安静下来。没想到对方竟然有如此魄力,连自家修行之所都全然不顾了。既然河狸子有了这等破釜沉舟之举,也就没有继续讨论下去了。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正是他们提出的种种奇葩建议,逼得河狸子做出了这个选择。
船队还需在太平港停留数月等待季风,因此张玄庆调拨宝船和数艘随行船只的行动,并未影响船队的休整。汪直听闻此事后,也只是以为张玄庆在太平港呆得腻味了,打算出海散散心。
三日后,准备就绪的一只小型编队从太平港出发,以北京号宝船为主,三艘战船为护卫,同时还有一艘水船,一艘粮船随行。
本来河狸子是打算骑鲸在前引导的,但他之前的多次不良记录,让张玄庆等人无法轻易相信他,谁知道他出海后会不会骑鲸远遁。
所以河狸子只能乖乖的呆在北京号上,连靠近船舷都会有人注意到,毕竟他的那只鲸鱼坐骑就在宝船边上游曳。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沈静圆还特地从南京号上调来了十数只“飞天神鹫”,并且定时激发北斗指路符锁定河狸子。当河狸子明白了使用在自己身上的符咒与那些能发出雷电的木鸟之间的关系后,不停的埋怨张玄庆等人不信任自己。
不过因为有前车之鉴,在还未与河狸子建立充分的信任之前,用“飞天神鹫”这种威力巨大的法器作为威慑,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船队从太平港出发,在失去了季风的帮助后,用了近一日的工夫,编队才靠近了小流求。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也曾到过小流求,更是在小流求的鸡笼停靠过,据说曾经将生姜种植传给了当地的土著部落。
张玄庆打算接触一下当地的部落,小流求作为大明东南沿海第一大岛,自汉末三国时期就有先民登岛。
岛上部落交往最为密切的还是福建沿海的私商,他们用大明的瓷器、布匹、盐巴与当地部落交换鹿脯、鹿皮、鹿角、甘蔗等小流求特产。
张玄庆在出发前,随船还带了几名长乐人,他们对长乐的“乡集”与小流求部落的交易情况十分清楚,因为沿海私商与海外的贸易几乎是半公开的状态。张玄庆带上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方便与当地部落沟通。
当船队靠近鸡笼时,早有当地的东番部落发现了来船,一群奇装异服的东番人在海滩上等待船上来人。
他们与福建沿海商人常年交易,对大陆来船早已熟悉,就算是见到这次的船只比以往的巨大许多,也并没有特别惊讶。只是觉得这次对面运来的货物数量肯定更多,反而担心部落内预先准备的当地特产,是否足够换取这些货物。
由于没有足够水深的停泊点,大船为了防止搁浅,并未靠近岸边,张玄庆等人乘坐小艇登岸,随行的除了道门中人,还有数十名随行护卫和几名负责通译的长乐人。
这些东番人从来没见过如此众多的顶盔带甲的军士,这些军士手持的明晃晃的兵器也引起了对方的警惕。
一个明显是头领的东番人做了个手势,数十名强壮的东番男子举着骨矛站到这群东番人的前面。
张玄庆见到对方的举动,明白肯定是己方的军士刺激到了对方,毕竟以往前来交易的商人们可不会带着这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
张玄庆马上吩咐一名长乐人,让他转告对方头领,就说自己是前来查看当年大明三宝太监登陆地点的,并无恶意。如果对方能够配合自己,自己可以赠送一批瓷器、布匹与他们。
当长乐人用当地土语将张玄庆的意思转告对方头人后,对方显得很是激动,手舞足蹈的说了一大通话。
经过通译的解释,原来当年郑和船队的确遣人在此地登陆过,不过前来的不是郑和本人,而是船队中的另外一名太监王景弘。
王景弘一行人曾经应邀前往这个部落的聚居地做客,大明来人将生姜种植技术传授给在这个名为“台窝湾”的部落,后来让该部落获益颇多。
如今听说又是大明朝廷来人,这名精明的头人立刻邀请张玄庆等人前往自己部落,盛情难却,加上几名长乐人声称与“台窝湾”部落有着长久的交易,而且张玄庆等人身为修行者,还有众多护卫随行,也不担心会有什么危险。
张玄庆为了更多的了解此地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查探这个大岛上是否存在修行灵材。于是爽快的答应了对方的邀请,在这些东番人的带领下,向着他们的部落聚居地出发了。
<a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