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盛知道这个事的时候,已经是咸通八年的二月。
这期间长安、安南和崖州三地都是以六百里加急军驿传递消息,一份奏折从崖州送至长安最快也需要半个月,家书传递耗时更久。
几乎也就是前后脚的功夫,黄盛先从徐贵妃处得到了宫内传出的消息,说是李漼下旨将李建调任安南的诏书和兵部一同下发的调任公文被李建封还,并上奏称崖州经略大计不可半途而废,拒不奉旨,引得李漼龙颜大怒,在内禁与大臣议事时摔了一盏茶碗。
随后,郡马府从宫禁的渠道送进一封李建的家书,家书里写的都是些勉励黄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客套话,将信封拆开后用火一烤便显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将此时安南与崖州两地的情况,以及高骈为其请功不逐,上折要求将李建调往安南的来龙去脉细细说了。
此事,李建也是没有想到会如此发展,而且此时他在海南岛上的摊子才刚刚铺开,一旦奉旨离任,之前努力必定功亏一篑,所以将调任的诏书和公文封还也就是他唯一能做的选择。在唐代,地方职守的文官这种将圣旨和公文封还的事情并不常见,外出作战的武将多少还可以用临机决断的借口来封驳,文官却是极难有借口的。
所以,李漼的震怒也就在情理之中。
烧掉信封,黄盛略作沉吟便让徐贵妃再去探听宫内的消息,尤其强调要探听出此时李漼在跟什么人开会。过了大约两个时辰后才有新消息传来,说是李漼再次下了旨意,要求李建三个月后必须到任安南,至于崖州经略一职,则由高骈手下的一员能吏调任。
如此看来,李漼也算是做了让步,不过当黄盛知道此时与李漼开会的大臣中,居首之人竟是路岩时,就知道此事怕是不能善罢甘休。
总而言之,黄盛认为李建不能走。李建如果一走,经略海南岛的计划必然全面搁浅,甚至已经有可观产量的鹿回头盐场和刚刚勘探出来的铁矿也会暴露出去。
但对于处理这种事情黄盛并没有经验,总不能让他跑去求见李漼要求收回成命,所以此事还得着落在李漼的身边人上。
一年多的宫禁生活,让黄盛对这大唐皇室的运作有了最为直观的了解,他知道李漼的耳根子搁在谁的手心里最软。当即便动笔给李建写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也就写的是近期学业和习武情况,不过字里行间却有几个字写得特别好看,将之摘出连起来一读正是“宁死不迁”。
写好家书,命云娘交与跑腿传信的小太监后,黄盛换了练武时穿的练功服,照例去练功房随魏胜练武。
当夜三更,黄盛出了卧房,使了一个隐身的小神通后便如若无人的顺着宫道往西内苑行去。这西内苑是李漼的养母吴太妃和诸位太妃的养老之地。李漼生母晁氏在世时不过是个“美人”(封号),逝世后才得了“昭容”之位,李漼继位为帝后便将生母封为元昭皇后。
而此时,西内院中最长者便是曾经抚养过李漼几年的吴太妃,如今已五十七岁,膝下并无子嗣。她虽是宣宗时的昭仪,可李漼却是顾念生母,不愿封她为太后。
黄盛神通护体,一路行来,各处宫门值守的宿卫和太监都对他视若无睹,于是他便轻车熟路的直接来到了吴太妃的寝宫外,玩笑似的默念了一句“我把你来蒙”,便一头撞在屋墙上,穿墙而入。
此时夜深,吴太妃自然已经安歇,瞧她面容显着笑意,怕是正在做着美梦,黄盛直接走到床前伸手一指点在吴太妃的眉心,便入了她的梦。
还别说,这位太妃的梦当真是个美梦,一入梦黄盛便发现置身在一片无尽花海,吴太妃做少女装扮正依偎在一名看不清面容的男子怀中。
黄盛也不管人家的春梦如何难得,直接就以灵识替换了这看不清面容的男子,用一把低沉的男声道:“此地无趣,不若随我去一个好去处!”
吴太妃本是发梦,自然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唤道:“十三郎,要带怜儿去何处?”
黄盛自然不会答她,便将她扶起,伸手搂住纤腰一用力,两人便摇摇晃晃的飞了起来。随着高度渐渐上升,脚下的花海也在黄盛控制下变成了长安城的夜景轮廓,吴太妃看来惊奇,自然问道:“十三郎,这是何处?”
黄盛伸手一指脚下,解释道:“便是长安,瞧那灯火辉煌之处,不就是西市么?”
也在此时,只听一声龙吟震撼九霄,直吓得吴太妃面色大变,一把将黄盛紧紧搂住,黄盛却是指着西北天空笑道:“切莫惊慌,这是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归来也!”
吴太妃随着黄盛的手势望去,只见天空中有一条有爪无角的蛟龙正在长安西北方的天空中盘旋,不由惊道:“便是张义潮么?”
似乎这蛟龙听见了吴太妃的问话一般,昂首龙吟一声后竟张口喷出了炙天烈焰。
这张义潮是归义军(今甘肃敦煌)的节度使,年前李漼曾下诏召他入朝,此人也是推三阻四不肯赴长安,不久前听说回鹘侵归义军,张义潮不敌,遣使入朝求援,李漼便再次下旨召其觐见。
对于朝中之事,吴太妃也知之不详,不过这蛟龙张牙舞爪口喷烈焰的造型却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盛待她记下必要的信息后,便带着他转身向东南飞去。此时本是梦境,因此转瞬间便跨过了千里之地,眨眼便来到了一座大山之上,这大山生的奇怪,五座山峰聚拢好似人的手掌一般,随着黄盛按下云头,吴太妃又见山下竟然聚集有无数的猴子围着一座草亭,有三人在草亭前忙碌。
吴太妃看不真切,便问道:“十三郎,此地是何处?怎来这多猴子?那三人又在作何事?”
黄盛便指着大山解释道:“此山名为五指山,此地乃是崖州。”又道:“这三人所做之事,瞧上一瞧便知。”
说毕,黄盛搂着吴太妃再次按下云头,径直来到草亭前,却见三人中有一个是为老者,穿一身大唐官服,仪表堂堂,不怒而威,坐在一方长案前。另外两人都是青年,穿文吏衣衫,身前也摆着长案,案上有竹筐木箱,竹筐中装的是拳头大小的桃儿,而箱中装的却是衣衫。
听老者首先低声一呼,猴群中便有一只猴儿走上前来,两爪抱拳一拜,口中吱吱直叫,老者肃容做倾听状,随后便在案上的一本账簿上记录起来。
待老者记好后,便指使猴儿走到两个文吏案前,一人取了枚桃儿,一人取了套衣衫都交与那猴儿,那猴儿先吃了桃,又穿上衣衫,跟着摇身一变竟然成了人。
吴太妃站在一旁看了好一会,看着猴儿一个个上前录名、领桃、领衫,最后变成人,终于弄懂了这是在做什么,便问道:“十三郎,这三人是谁,可是我大唐派驻此地的官员?”
黄盛答道:“此人便是崖州经略李建,二人乃是李建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