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接触,廖启望与工人们已是无话不谈了,上至天文,下到地理,针砭时政,吹毛求疵,晶晶姐偶尔会问,学得怎么样了?廖启望总是说,还行吧。晶晶姐听完后,仍然是“讳莫如深”地笑笑,并告诉他继续。
充满新鲜感的工作日总是过得很匆匆,转眼间,廖启望来了已经三个月有余,这期间,他主要工作就是流连于各个车间,组装车间看组装,焊接车间盯焊接,备品车间瞧备品,喷涂车间望喷涂,除了各种“学习”外,他还要给成品机械捆缠绕薄膜,这些机械都是要漂洋过海的,一定得用“保鲜膜”包起来,这在海上漂十天半个月的,时不时都会有海风在上面挂过,顺便带点海水,这要是没有密封好,到客户那里整不好就生锈了,谁还肯付钱。所以,每次发货前都要像捆粽子似的,把机械裹得严严实实,密密麻麻,暖暖活活。这“捆粽子”的工作自然分派给了国外销售部,负责国外销售的业务人员,除了晶晶姐,就是廖启望了,作为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壮劳力,他义不容辞地慷慨承包了。
廖启望问晶晶姐,为什么不让车间的工人负责捆包。晶晶姐笑着反问他说,给你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不好吗?他想了想也对,年轻人多干点儿活,也不是坏事。
除了捆包,廖启望定期还要充当一名押车人员,跟车把货物送到港口。他搞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货交承运人。副总经理告诉他,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哪来的那么多“十万个为什么”。
除了强身健体的体力劳动,偶尔也会有“美差”。有国外客户来的时候,去机场接送外国客户的工作也落在了廖启望这个壮劳力身上。这么多工作落在身上,他有时候在想,没有耕坏的田,只有累死的牛,会不会哪天被累死啊。接待国外客户还是很舒服的,安排客户在中国的各种食宿,陪吃陪喝陪洗桑拿,桑拿之后的活动就不需要他参与了,只需要把账结了就好,发票就不用开了。廖启望有些抹不开,晶晶姐劝慰他,这种事很正常的,不用他干什么,外面等着就好了。说完,晶晶姐又“讳莫如深”地补充了一句,习惯就好了。
似乎副总经理对廖启望每天的学习并不放心,隔三差五地跑到各个车间进行耳提面命,还有两次居然躲在角落里偷窥。他问车间师傅,这副总是不是有什么毛病?车间师傅只是冷笑,不作任何回答。
这种敏感逐渐侵蚀廖启望的大脑以致周身每一根神经,他发现副总不是偶尔、不是有意无意,而是刻意时刻关注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车间、办公室,甚至在宿舍门口和厕所门口总能和副总“不期而遇”,时间久了,他坚信这并不是偶然。
终于,廖启望验证了内心的疑惑。虽然大学主修专业是国际贸易,现在从事的工作也基本是自己的主修专业,但理论归理论,实践是实践,理论和实践之间一直横着一条沟,稍不留意,就可能会翻在里面。为了不让自己折在这条“鸿沟”里,除了在车间学习产品知识外,他还要学习一些具体的业务知识,比如外贸合同的签署,箱单发票的制作,开立信用证的辨识等。那一天,正当他瞪圆眼睛边盯着电脑屏幕,边做记录的时候,副总经理三步并作两步,“噌噌噌”窜到身旁,廖启望这脆弱的小心脏啊,“噗通噗通”地猛跳了几下,直接蹦到了嗓子眼儿,幸亏嗓子眼儿小,要不然就出来晒太阳了。
副总经理瞪着明晃晃的小眼睛,先是看看显示屏,接着看看廖启望的记录,详细询问,看什么了,记什么了,有什么用,干什么使。此时此刻,廖启望有一种一猛子扎进了渣滓洞的感觉,差点儿就老虎凳辣椒水了。
廖启望无奈地解释了一番,主要是学习一下业务上的东西,应该没有涉及公司机密。
副总经理也有些不好意思,明晃晃的小眼睛眯缝成了一条线,闪着贼溜溜的寒光,解释说,不是不相信他,只不是关心他在做什么,有没有认真学习,说完,灰溜溜地走了。
这种打了个巴掌,又给颗枣吃的事情,廖启望还是头一次碰到,他无辜地看了看晶晶姐,晶晶姐报以“讳莫如深”的微笑,此时的心情有些复杂,有些焦虑,还有些羞涩,七上八下的,五味俱全。
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种带有屈辱性质的怀疑是他不能接受的。脑海里一直有个声音,振聋发聩: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士可杀,不可辱;孔子不饮盗泉水,怜者不受嗟来食……
辞职的时候,晶晶姐问,为什么?廖启望只是说,离家太远了,住宿舍也不太习惯。
廖启望坐在床边,盯着整理好的行李发呆,坦白说,刚开始他的确抱着“扎根边疆”的决心来到这里,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憔悴,远大抱负经不起现实的当头一棒。
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我们想要的,想得到的上面,至于其他东西,可以选择忽略。认准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完成这个目标,整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扰,但是,这些都是奋斗历程中的羁绊,应该逾越过去,而不是被这些所累。一日三省,问问自己,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自己需要的。
这是晶晶姐最后和廖启望谈的话,现在想想,晶晶姐的那些个“讳莫如深”似乎都是“意有所指”。去车间学什么的“讳莫如深”;在车间都学习到什么,还行吧的“讳莫如深”;打个巴掌给个枣吃后的“讳莫如深”……
似乎她从未教过廖启望什么,但是,却又指了一条似是而非的路。
回家的路上,廖启望想起了那家电商公司的主管,他曾说,路是自己走的,谁也帮不了你,谁也害不了你。谁的路都不好走,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好。
父母对廖启望的第二次失业,仍然表现出很大的包容和理解。中秋将近,人月两团圆,大过节的,就不往自己心里添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