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83200000005

第5章 书法

自己说说

我的大学时光即将耗去一年,一年,亦不过一挥之间。一年了!也该有点儿话说,说说自己心里的话,放松的说,哪怕很幼稚。

在大一一年的书法课程上,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印象深刻的是金文和简帛书。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书写时无从下手,感觉好陌生,写出来的东西太匀太刻板缺少活力。这里面有写的太少的缘故,还有就是因为对其时代背景,书法史知识了解太少。从此我知道了,文字只是表象,抓其背后的东西很重要。与之相反,唐楷汉碑在书写时有些熟练亲切感,虽如此,自己写的东西自己心里清楚,貌似“熟练”实则因思考太少而反复进行动作上的机械重复而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绝不是格调与技法等水平的高。“学而不思则罔”与“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与嘴边上的,关键还是要自我能够落实。文章写到这里我突然记起郭老师对我们传达的思想,“眼界一定要高”、“一定不要落入俗套,不要写死”、“一个人有多少才情,读过多少书,见解如何,总之所有功力都会在落笔的那一刻显现出来,想藏都藏不住”……从老师的语言感情里我知道这些都是一个书法人在书法之路上的真情实感。真情者,贵之所在也。我认为好的作品,必然先在情感上征服人,《兰亭序》如此,《祭侄文稿》如此,《黄州寒食诗帖》亦如此,作品不能忽视文字内容而单纯强调技法。当然技法也很重要,可是书法的技法不是死的,它应该是千变万化的,它应该是没有口诀的。但是通过书法实践与理论,我们可以自己总结经验。苏东坡说“我书意造本无法”,这个“意”是随心所欲吗?不是的,它里面是含有对书法技法的经验总结的,但是他是更重视精神意念的。“无意于佳乃佳”,这是书法艺术的境界所在。书写要有灵魂的支撑,最忌均匀刻板。书写的最佳状态是“心手双畅”,书写不能总是停留在“描画”上,否则,这不是书写,只是做没有思考没有意义的机械重复,而且时间一长就会失去书写的乐趣。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里的平直、相似、算子、方整、齐平,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只有雷同,没有变化的字不是书法。那书法是什么呢?书法是艺术,在书法中处处都要表现艺术。从形态上讲究对比、变化,从内涵上讲究神采、韵味。故对比、变化是书法的根,神采、韵味是书法的魂。

我想我不应该长久的停留在书法的表面,应该以最大的功力追求书法的根和魂。一年前我接触了一个词“技进乎道”,百度告诉我:“技进乎道,出自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当时我的理解就是要一招一式的积累技法,“技之结果生道”。后来在国美刘继东老师的推荐下读了许洪流先生的《技与道》,在此书的第一页录有有《章祖安书法集·自序》中的一句话:“所谓‘技进乎道’,不是技之结果生道,而实指技之本身,或指道即体现于施技之过程。”是的,我也认为书法上的技与道不应该分开,“道”和技法一样也应该是落实在一点一画上的。“道”是什么?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敢妄言“大道”。在这里,我只道自己目前理解的“道”。我认为,“道”是书写时的一种当下感受,是自己通过一切途径受到启发后对书法的“当下彻悟”。“道”可以是笔法,也可以是意境,也可以什么都是,其意味全在“悟”。还记得当时自己问郭老师是不是执笔愈紧点画愈有筋骨力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后来读书多了,实践多了,自己自然就明白了。以为执笔愈紧愈有筋骨力量是李世民“指实”说的曲解所致。丰坊云:“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此固不谬,但须分清,指实与用死力提按是两回事,前者便于运全身之力而达笔尖,后者则使全身关节僵硬,反而写不出真正有骨力的点画。故清人王棠所说的“为骨之道,凭指力之提纵”大可商榷。我的问题还有很多,说一下笔势吧,我觉得自己的笔与笔,字与字连贯性不够,故行气不足,整篇呼应不够到位。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线势与字势。张怀瓘《玉堂禁经》云:“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三者兼备,然后为书,苟守一途,即为未得。”用笔时应该“精熟寻察”笔势,方可下笔。我认为笔势也不是劲直便能为之的,应该“于顿挫起伏处蓄远势”。再次,作为书写者,也应该有充足的精神元气,及对自身元气的有效运用。“笔墨事,元气不足,精神鲜少,加以意格不工,不如焚笔砚矣。”明人王绂(fú)所云实非欺人之语。还有就是运笔与墨法,对我的问题来说,这两者是有联系的。我的用墨有些问题,醮墨有些频繁,墨色显得变化不够丰富,这个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反思我知道自己反复蘸墨的原因是写完一两笔之后笔已经不是起初的圆锥形了,所以去蘸墨来恢复圆锥形。其实后来仔细一思考,便发现了解决方法。这需要我改善用笔方式。即笔按下铺开后,运笔当以绞转及微妙的律动为主要方式,且速度须变化不一,幽缓而富有节奏并使墨的渗化达到某种与拓片风化相契合的效果,到收笔处,笔不能因毫铺开而破败,而要尽量恢复如刚舔墨时的圆锥形一样,这样便可顺势写下一个笔画。其实用墨很简单,如同吃饭一样,吃——消化——再吃——再消化,也即蘸墨——书写——再蘸墨——再书写。我知道我的书写数量上是远不够的,可是,用笔的熟练程度决定着线条的质量。平时自己还要加强书写训练,以量变促成质变。“书法是通过汉字表达作者的情感的艺术,把笔画、结构、章法、意境等所有的因素以及对比、变化统一在一起,再注入作者的技术、情感、思想、境界、追求,就是经典的好作品。”谈书法,我们大可以上追三代,下溯明清,谈论书法史论,谱系传承,帖学碑学,也可以谈“文史哲美”和人格学问与书法的关系。但无论怎样的天马行空,书法还是要回归笔墨。要用赤子之心去磨练技艺,砥砺德行,像巴金塑像下镌刻的金字一样——掏出心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走过的每一个里程都有前辈们在那里驻足观望,米芾、赵孟頫、董其昌、小野道风、白蕉……“二王”筋骨血肉气的方方面面都在被人学着,你能看到的每一点,想到的每一点都有前辈继承和发展着,虽然很艰难,但我们都在下功夫,直到有一天也会到像陈忠康那样“淡淡的放纵”的地步。一个人做不做艺术家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要做一个精彩的人,精彩绝伦的人,并且在我们一生的任何时候随时随地都能获得成长的机缘。我想我应该花一生的精力,所有的热情去不断地从心底感受书法艺术是什么东西。自己最后到达何处,我没法预计,但是我相信一点:我一定能够不断地做下去。就像于明诠先生说的那样:书法就是“说话”。只要人还在,“说话”便不能停,而且应该越“说”越好。

因所能说而说,散言散语,不成文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尘烟雨路

    仙尘烟雨路

    百年修持难自弃一朝绝尘临九天晨饮清露暮对月嬉笑间移山填海悲悯时云游天外莫道逍遥身无牵碍心无恋
  • 帝少追爱:毅生艺世

    帝少追爱:毅生艺世

    月夜相拥,惩罚了的是自身,还是灼热了肌肤。唇齿间浸出被困住的嘶吼,疲乏的痛却更渴望刺激。韩毅对她上了瘾,“韩艺,给我生个孩子。”韩艺深思熟虑后决定,“作为的当初的惩罚,生了孩子得是我的。”男人健硕的胸膛上还滴着汗,嘴角上扬“那就跟你姓!”“韩毅你大爷,咱俩姓一样!”
  • 青春埋下一座城

    青春埋下一座城

    青春岁月里,我们会有欢笑,有泪水。微风吹过,留下了我们褪去青涩而略显成熟的脸庞
  • 腹黑少爷的甜丫头

    腹黑少爷的甜丫头

    女主因家里破产,女主父亲把女主买到了云城最有钱的慕家,这是女逗比和腹黑男的故事
  • 萨特

    萨特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素食养生

    素食养生

    本书针对如何从吃素食中获益,怎样才能吃的健康漂亮进行讲解,可以说是学会家庭健康饮食的好帮手,为向往健康的素食主义者们提供知识后盾。它为女人、孩子、糖尿病患者、肝病患者、肾病患者等从素食对抗疾病的角度提供了有益的素食推荐;为肥胖一族提供了素食瘦身方;为爱美人群提供了素食养颜方;为素食主义者们解答了如何从素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食谱和菜谱。可以说,一书在手,马上就可以开启素食养生的健康生活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富有天下

    富有天下

    在一个普遍仇富的社会里,李然坐拥娇妻、豪宅无数,却罕见的为人津津乐道,喜闻乐见!这不仅是一段引人遐想的梦幻传奇……也是一段无法复制的炫丽神话!
  • 怒凤吟

    怒凤吟

    凤鸣激荡九万里,怒火焚尽百亿敌!压我迫我,撩我怒意!杀我戮我,怒焰还击!燃烧怒意,为不灭火,焚尽压迫,以怒证道。------10W字前,每天稳定1更。后面会增加更新量。新人新书,求收藏
  • 欲的饵

    欲的饵

    女主人公以报恩心态和老板同居,却恋上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帅哥。三人之间的爱和情仇交织在一起,结局就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