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5200000064

第64章 [英国]多丽丝·莱辛(1)

Doris Lessing(1919—)

2007年获奖作家

——伦敦一所学校的教师。他在此地“援助非洲”,如我们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位有理想的人,可是,在非洲那所学校发现的一切都令他震惊,从此以后,他陷入难以自拔的消沉之中。

那所学校与津巴布韦独立后建立的所有学校没有什么两样。它有四间大砖房,一间靠一间,整整齐齐,坐落在蒙蒙灰尘里, 一、二、三、四,最后一间以半间房子作图书馆。教室里有黑板,可我的这位朋友经常把粉笔放在口袋里,要不就会被偷窃。学校里没有地图或地球仪,甚至连教科书都没有,更没有练习本或圆珠笔。图书馆的书,不是学生要读的那种: 大多是来自美国各大学的大部头书,甚至很难捧起来,被白人图书馆弃置的,还有一些侦探故事和《巴黎周末》或《费丽西蒂找到了爱情》之类的书。

一只山羊想在干枯的草丛中寻找可以吃的。校长挪用了学校资金,已经停职处理,由此引发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问题,但一般在较严重的情况中才会提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些人的行径怎么会如此大胆?

我朋友的钱包已经空了,因为不少学生和教师,在他领工资的时候都伸手向他借钱,也许从来没有人还过钱。学生小的6岁,大到26岁,因为早先没上过学的青年,也在这里补习。有些学生每天清早要走好几英里,无论天晴下雨,都得穿越几条河流赶到学校。他们无法做家庭作业,因为村庄里没有电,靠柴火照明,不方便学习。女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和上学之前,还必须去打水和煮饭。

当我和这位朋友坐在他的房间里,顺道而来的人们害羞地走进来,全都向我们讨要书本。“你回到伦敦后,请给我们寄书吧。” 一名男子说,“他们教我们读书,可我们没有书。”我遇见的每个人,都讨要书本。

我在那里待了几天。风卷沙尘掠过黄土,水泵坏了,更缺水了,妇女们来来回回从河里取水。

另一位来自英国怀抱理想的教师,看到这个“学校”的样子后,病了一场。

最后一天,即期末结束的那一天,他们宰了一只羊, 剁成肉片放进一个大罐子里煮。这是师生期待很久的期末宴会:清水煮羊肉片和麦片粥。“宴会”进行时我驾车离开了,经由那片焦土和森林留下的树桩,一路回程。

我不认为这个学校的许多学生会获什么奖。

次日,我应邀到伦敦北部的一所学校,那是一所非常好的知名学校。它是专为男孩开办的,有上等楼房和花园。

这些学生每周有一次会见来访名人的机会。理所当然,应邀的访客可能是学生们的父母、亲戚。英国名人来访,对于他们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情了。

津巴布韦西北部风沙尘土中那所学校盘旋在我的心里,我盯着(伦敦的) 那些温和的充满期待的面孔,想把上一周看到的情形告诉他们。那是没有教科书,没有地图集,连贴在墙上的地图都没有的几间教室。一所学校的教师们请求我们给他们寄书,教他们如何教学。他们自己只有十八九岁。我告诉伦敦的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讨要图书,“求求你,请寄书给我们吧。”我敢肯定,在这里发表演讲的每个人,都难免看到一张张没有表情的脸。他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们心里没有与你告诉他们的情形相对应的画面。灰尘中的学校,缺水的土地,一个大罐子里清水煮羊肉片的期末“宴会”,这一切,对于他们都是多么陌生啊。

他们真的无法想象那种赤贫吗?

我尽力而为。他们毕竟是懂得礼貌的。

我敢肯定,他们中间,将来总会有人会得什么奖的。

演讲结束时,我见到那些教师,总是问起图书馆怎么样,学生读不读书的问题。在这里,在这所得天独厚的学校, 我听到的是我访问中学甚至访问大学时经常听到的事情。 “你是知情的。许多孩子连一本书也没有读过, 图书馆只有一半的书借阅过。”

“ 你是知情的。” 是的,我们的确了解真实情况。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所了解。

我们处在一种断裂的文化中,在这里,我们所知的确切事实,甚至几十年前不言自明的事情,现在也成了一个有疑问的话题;在这里,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受过多年教育的男女青年,竟然对这个世界近乎一无所知,几乎没有读过什么文学作品,仅仅知道计算机之类极少的几个专业。

在我们周围发生的,是令人惊异的发明创造,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一场革命。这并不是人类遭遇的第一次革命。印刷术革命,不是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情,而是发生在很久以前,改变了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我们糊里糊涂接受了这一切,如我们经常所做的那样,从来不问“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我们身边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如我们从来没有问过的那样:我们,我们的心灵,正在随着新的互联网发生怎样的变化。整个一代人已经被诱惑到一种虚拟的生活中,甚至很理性的人也承认,一旦他们上钩了,就很难摆脱出来,他们可能一整天泡在博客里,泡在网虫堆里。

就在最近,任何稍微念过书上过学的人都会尊重知识和教育,对我们伟大的文学宝库心怀崇敬。当然,大家都知道,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人们会假装在读书,假装尊重知识。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贫苦的劳工和妇女才真正渴望读书,这是由18世纪和19世纪的工人图书馆、各种学会和学校证明了的事实。

阅读,书籍,通常是普及教育的一部分。

年长者在和年轻人谈话时一定能体会到,读书对人起到了何等重要的教育作用,因为,年轻人懂得的东西太有限了。如果儿童不会读书,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读过书。

我们都知道这个辛酸的故事。

可是,我们并不知道故事的结尾。

我们记得一句名言,“读书使人充实”——但我们忘记了有关饱食过量的这句戏言:读书使得男人和女人胀饱了信息、历史和各种各样的知识。

但是,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与众不同的人。不久以前,一位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到过津巴布韦,看到一个村庄,村民们三天没有吃的了,可他们却谈论图书,谈论如何得到图书和教育问题。

我属于一个小组织,这个组织发起的目的在于把图书送到村庄。有一群人通过别的联系渠道去过津巴布韦,深入到草根阶层。他们报道说,不像别人报道的那样,那些村庄,有很多聪明人,有退休的教师,有休假的教师、度假的儿童,以及老人。我自己花钱做了一个小小的,关于当地人想读什么书的调查,结果与我原来不知道的瑞典的一个调查相同。那里的人们想要读的书,就是欧洲人想要读的书 ——各种各样的小说,科幻小说,诗歌,侦探小说,戏剧,莎士比亚,和各种实用书籍都需要,例如,教他们如何开一个银行账号的书,列在书目的次要地位。他们都知道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和他的作品。为村庄找书的一个麻烦是,他们不知道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书。像《卡斯特桥市长》这样的书,有读者,受欢迎,因为他们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动物农庄》,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所有长篇小说中最受欢迎的。

我们的小组织想方设法从可能的地方得到图书,但请记得,从英国来的一本好的平装书,要花津巴布韦人几个月的工资:那是在穆加贝的恐怖统治之前的情况。现在随着通货膨胀,它得花几年的工资。因此,在汽油奇缺的情况下,开车把一箱书送到一个村庄,会受到热泪纵横的欢迎。那个图书馆也许只是一棵树下砖头堆起来的一个支架而已。在一周之内就会出现几个识字班——会读书的人教不会读书的人,教普通的公民的学习班。在一个遥远的村庄,由于没有汤加语(Tonga)的小说,两个青年人坐下来开始尝试以汤加语写作。在津巴布韦有六种以上主要的语言,每一个语种都有长篇小说,暴力的,乱伦的,连篇累牍的犯罪和谋杀。

我们的小组织开始是由挪威资助的,后来得到瑞典的资助。假如没有资助,我们的图书供给就会断流。我们把津巴布韦出版的长篇小说和实用书籍,邮寄给那些渴望读书的人们。

有人说,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但我不认为这句话适合于津巴布韦的真实情况。我们应当记得,这种对于图书的尊重和饥渴,不是来自穆加贝的政权,而是来自在它之前的那个政权,白人的政权。这是一个令人惊异的现象,对图书的渴望,从肯尼亚一直到好望角,无处不可以发现。

这个现象难以置信地与下述事实相关:我是在一间泥墙茅屋里长大的。那样的房子到处都有,那里有芦苇和野草,有适宜造墙的泥巴和柱杆,有撒克逊时代的英格兰风格。我住过的茅屋有四个房间,一间靠一间,不仅是一个房间,重要的是, 屋里藏书丰富。我父母常从英国带书到非洲来,母亲还给孩子们邮购英国图书。一大包一大包牛皮纸包裹里的书,是我青春的欢乐。虽然是茅屋,却堆满了书。

有时我接到一些村民的来信,他们村里也许没有电,没有自来水 (正如我们的泥墙茅屋的家庭一样),但有人告诉我:“我也要当作家,因为我有你住过的同样的茅屋。”这就很难说了,几乎不可能。写作有必要的前提,作家不能出自没有书的房子。有难以逾越的鸿沟,难以克服的困难。我读过你们学院近几年来的几位获奖者的演讲词。拿高贵的帕穆克来说吧。他说,他父亲有1500本图书。他的天才并非凭空而来,他与伟大的传统密切相连。拿 V. S. 奈保尔来说,他谈到,印度的吠陀经在他家里是常备书。他父亲鼓励他写作。他到英国后,很好地利用了大不列颠图书馆。因此他是贴近伟大传统的。让我们再看看约翰·库切的情况。他不仅仅贴近伟大传统,他自己就是传统:他在开普敦 ( Cape Town) 教文学。 遗憾的是,我还从来没有听过他的课——那个奇妙的勇敢的天才讲授的文学课。

为了写作,为了创造文学,必须与图书馆,与书籍,与传统保持密切联系。

我有一个从津巴布韦来的朋友,一位黑人作家。黑人——那就成问题了。他告诉我,他靠什么自学呢,靠读果酱瓶子上的标签,读水果罐头上的标签。他是在我驾车经过的一个地区长大的。那是一个乡村黑人区,土地都是粗沙,有矮矮的稀疏的灌木丛。那些茅屋真可怜,一点也不像富裕人家精心筑起好生照管的茅屋。那里也有一所学校,跟我描绘过的那种学校差不多。他从一个垃圾堆里发现了一本被丢弃的儿童百科全书,然后自学这本书。

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时,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真是一窝歌唱的鸟。他们是在旧称南罗德西亚,在好得多的白人教会学校里喂养大的。作家并不是在津巴布韦造就的。在穆加贝的统治之下很难造就作家。

所有的作家都有一条困难的提高读写能力的道路,要步入创作阶段更不容易。我想说的是,靠果酱罐头的标签和被丢弃的百科全书来学习,并不是不同寻常的事情。我正在谈论的,是那些远离正规教育却渴望得到这种教育的人们。他们挤在茅屋里,有好几个孩子,一位过度操劳的母亲, 为衣食奔波,甚至在拼命挣扎。

可是,尽管有这些困难,作家诞生了。还有另一件事情我们应当记得。这是津巴布韦,将近一百年前被征服的土地。这些人的祖父母,也许是为部落讲故事的人,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从一代人、两代人,从口耳相传的故事到印成文字,写成书本,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书本,好不容易从白人世界的垃圾堆和碎石堆里捡起的书本,多么宝贵。你也许有了一堆纸 (不是打印出来的书),必须为它找个出版商,能够付稿费给你,并且有发行能力。我收到过好几个关于非洲出版业和图书行情的评估报告。甚至在北非洲这样的占优势的地方,有其不同的传统的地方,谈论图书行情,也只是一种奢侈,一个梦想而已。

我现在谈论的,是还没有写出来的书,是无法制作一本书的作家,因为出版商不在那里。那是没有人听见的声音。潜在的伟大天才埋没了,精神损失是无法估价的。他们缺乏出版商和预付金,缺乏外来的鼓励,也缺乏成书之前的许多基本条件。

同类推荐
  •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

    《花开的声音》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精短小说合集,刘国芳和他的经历已和中国大陆的当代微型小说发展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人认为,在中国,只要是读书的人,《花开的声音》在创作上昭示了一种微型小说的典型写法和微型小说文体目前所能达到的艺术高度和艺术成就。他对微开型小说这种文体的把握与运用已达驾轻就熟的程度,善于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注重贴近现实,关注人生;歌颂真善美,鞭鞑假丑恶;讲究构思的精巧,追求艺术的多样,写实的、寓言的、象征的、荒诞的,摇曳多姿,是一本让人百看不厌的精品小说。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二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生活并非都有选择: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们

    留学是迈上成功巅峰的通途,亦可能是堕入欲望深渊的陷阱。经过一段时间改革开放的熏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留美学生已经不只是书斋里的精英,他们更是一个个充满欲望的人、一个个为名利而奋斗的个体,在大洋彼岸深陷于情与爱的踯躅、名与利的挣扎。当象牙塔里也漫入世事的波涛,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两样,背负着为人的十字架,生命永远是不可承受的重量。“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百多年之后,托尔斯泰的名言在一代一代中国留学生的生活中被演绎。生活都能由你选择吗?幸福只要追求就能得到吗?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留学生们以自己的经历向您诠释这一切。
  • 譬如朝露:自然卷

    譬如朝露:自然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继老舍、萧乾之后最优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他将细腻、洗练优美于一炉,诗意斐然。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山川、河流、草地鲜花在他的笔下灵光闪动,浑然天成、富有诗意。作者将生活的感悟通过幽默、生动的语句融入作品中,感怀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深省,感叹不已。他是席慕容“最喜爱的大陆作家”。读者在文字中读到“玉散文”,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和天人合一的享受。
  • 世间女子最相思

    世间女子最相思

    古典诗词中涉及春愁闺怨的那一部分,最为唯美感人。或借景抒情,或咏物明志,说不尽细腻柔软的女子心思。《世间女子最相思》精选其中上乘之作,结成春闺二十四章。《世间女子最相思》作者风约湘裙从女子身边之物讲起,结合用典、传奇以及古代习俗,结合诗人、词人的生平,阐述诗词浪漫意境,描绘女子古典之美,诉说凄美的悲欢离合。
热门推荐
  • 白狐之仙灵

    白狐之仙灵

    她是洒脱自在的神界之主,为护天下而寂灭。一朝重生,怎奈命运无常,来到异世。天资非凡,容颜倾世,在最耀眼的年华遇到最耀眼的他,以兄妹相称,却似乎有一颗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这个人,是她一辈子的劫。前世,她说:“谁离了谁不能活?”今生,他再次来到她的世界,她又会如何应对?《白狐传》系列第3部,看倾世上神落潇岚如何闯荡六界,俯瞰众生。
  • 银风月影

    银风月影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辩。一位影风门的弟子;一名神月派的传人;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后裔;一款笼罩着层层神秘面纱的虚拟游戏。当盘古开天辟地,故事便已开启。
  • 断空游之阿尔特里亚

    断空游之阿尔特里亚

    平凡的我,看着如此纷乱的世界。拼搏一次,阿尔特里亚啊,你到底有多少秘密,我每成长一分就多一分恐惧。黑流涌动之间到底是谁在乱世,我只想有一个安稳的生活,我多么希望所有人不用拿起屠刀。可,没有绝对的力量,一切都是空谈啊。我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王。
  • 狼人回归

    狼人回归

    王宏,一个穿越后又回来的穿越者,王宏想要在花花都市平淡的生活,但是会如他所愿吗?请看本文。作者第一次写不是系统的,请多多包涵,《渣渣盟》:563854874
  • 少年儿童大百科

    少年儿童大百科

    本书《少年儿童大百科》作为一部专门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百科全书,如同一座魅力无穷的知识宝库,里面都是现代少年儿童想知道也应该知道的知识,走进去,收获的必定是无尽的知识宝藏和无穷的智慧启迪。
  • 当代神王

    当代神王

    我辈修仙,不求霸绝天下,只为求那成仙一机。末法时代,一个天大的谎言,这是一个黄金大世,各种王体,妖孽,奇才并起。刘天乃是一代神王体,他要在这条成仙路上击败无数的强者,踏着血与荣誉进入仙域。一路高歌,打进天人境,打进大帝境,打进仙域。
  • 凌云魔志

    凌云魔志

    本文女主为魔修,与正道修士抢地盘、抢修仙资源,带领众魔修走出一条属于魔修的康庄大道,女主角不绝对狠辣,却也不仁慈,是属于一个魔修的修魔奋斗史,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修真界从来就不用讲究什么正道、魔道,只有强者才主宰一切!
  • 妻奴宠妃,娘子快来

    妻奴宠妃,娘子快来

    都说了,我明明是个小废柴,你还不信,这下信了吧?众人嘴角抽个不停,再转脖儿看看十几米外挂在墙上的萧大小姐,不禁想,你特么再说你是废物,卧槽,这也算是个天才了,一脚把人踹十几米,就那墙的质量好点,还砸出了个大洞,这要是没有....被吓得冷汗直流。话说,嗯,小婊子她都收拾过了,怎地这个妖孽流氓就收拾不了了。某妖孽冷哼,小样儿,本君可是专门为制你发掘出来的,来宝贝,咱们继续训练。
  • 荆棘的路

    荆棘的路

    剑与魔法的世界,不俗套的剧情,主角不会扮猪吃老虎,没有山洞学院拍卖会,没有夺宝帮派和斗争,没有升级等级和压制,以剧情和战斗为主,希望大家会喜欢。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