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1800000112

第112章 震京师

一缕阳光透过宫墙照进了大殿。

可却带着一丝冷风。

大殿上的群臣对柳味提出的科举改革制度议论纷纷。

“锁院制度不错,以前只是让出题的考官幽禁起来,可主考官对于考题也是知晓的,将主考官、副主考官也幽禁起来,这样考题才不会泄露。”

有大臣表示对锁院制度的赞同,而主考官沈义伦也没有反对,这些天来他被那些书生弄的寝食难安,如果幽禁在贡院之中,倒少了这些麻烦。

只是对于弥封制度,很多大臣都是不赞成的。

朝中很多大臣谁每个亲戚朋友的晚辈要参加科举考试啊,谁没有几个得意门生啊,他们身在朝堂,就算不是考官,可有这一层关系在,他们的晚辈、门生就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可如果弥封起来了,谁知道谁是谁?

如此一来,他们仅有的一点特权也没有了,所以他们反对。

“圣上,锁院制度我等是赞成的,可这弥封制度绝对不行,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人才,可也要看一人之品行,如果一个考生平日里的品行很差,可考试成绩却很好,我们是否要录取他呢?糊名之后,我们那里知道那个是他的文章,若真录取了这样的考生,于我大宋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吧?”

“没错,这样的考生若是入了朝堂,指不定又是一奸臣、谗臣,这样的人,如何为朝廷效力?”

薛居正最先站起来反对,而他站出来后,魏王的一些人便也纷纷出列附和,魏王要靠这次春试为自己积蓄力量,如果糊名的话,那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的魏王对薛居正的话很满意,如果一个人品性很差,你能录取他,让他当官吗?在地方他有可能欺压百姓,在朝堂他有可能妨碍国事,这样的人,你录取还是不录取?

除去魏王的人外,朝堂上一些其他大臣也是反对的,而他们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不信自己的门生、晚辈因为弥封制度而名落孙山,只有知道谁的卷子是谁的,他们才安心。

可晋王的人却没有一个开口。

不管怎么说,自从苏另看那一番话后,晋王已是将局面看开,只要有利于大宋今后的发展,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他也要支持科举改革,而在晋王看来,弥封制度对于科举、对于考生来说是最为公平的,一切全凭本事。

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身份而入了朝堂,要他有何用,只有有本事的人,才能够入朝堂,才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

弥封制度一出,谁想进士及第,都必须靠自己的本事。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有些犹豫,他的心思跟晋王一样,是支持弥封制度的,可他也清楚,弥封制度让很多官员的门生失去了凭仗,如果没有人能够说出好的理由来反驳,他这个皇帝要支持弥封制度也是困难的。

所以在朝臣议论纷纷表示反对的时候,赵匡胤将目光投向了柳味。

“柳驸马,此制度是你提出的,你可有好的理由?”

柳味颔首,道:“回圣上,刚才薛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一个人为官,除了能够明察秋毫外,品性也很重要,一个人的品性很差,又怎么能当好官?”

众人一愣,带着三分欣喜和三分不解,他们不明白柳味怎么突然支持起薛居正来了?既然支持,又何必提出弥封制度?

而就在众臣不解的时候,柳味继续说道:“只是薛大人说的又没有道理,靠以前不弥封的考试考上进士的书生,就没有品性差的吗?人性是复杂的,有的人更善于隐藏,但更多时候,人最容易受环境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人之品性是很难断的,若早知一人品性很差,就算用了弥封制度,那人也难在朝堂为官,难道圣上明知那人品性很差,还会用他吗?所以薛大人刚才所言品性的问题,其实是多虑的。”

柳味的话说的有些绕,以至于他说完很久后朝堂上的人才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果一个人的品性是早被人知道的,那么他考上进士也不会让他当官,剥夺他进士的资格也是一句话的事情,如此一来,薛居正的担忧也就成了空。

而就在众臣明白柳味刚才那句话的意思后,柳味又继续说道:“人的品性是可以改变的,好人有时也可能变成坏人,可坏人也有可能做好事,只要朝堂的风气正,那些品性本来差的也难有作为,也可能因此有所改变也不一定,拿品性这种模糊的东西来反对弥封制度,臣下是觉得不妥的。弥封制度最主要的就是公平,他让天下寒士的心中有了希望。”

柳味一番话罢,整个朝堂都安静了下来,而那一句让天下寒士都有了希望,更让他们震撼。

在他们没有入朝堂的时候,有不少也是寒门子弟吧,他们能当官,很多都是因为五代之乱的缘故,如果是升平之世,他们能当上官吗?

就比如说丞相赵普,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美誉,可若真说起来,还是因为他读书少的缘故,在他没有投靠赵匡胤之前,他也是个寒的不能再寒的寒士。

他们都能明白寒士想要成功想要入朝堂的艰辛。

赵匡胤在柳味说完这一番话后,便决定采取弥封制度。

采取弥封制度后,誊录制度也就顺理成章的得到了支持,而别试大家也没有意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虽然明里看来,官宦子弟比普通考生要多考一场以示公正,可只要将官宦子弟的卷子放在了一起,那些考官还不能给个优待?

本来弥封制度是对官宦子弟很不利的,可再加个别试,就对他们又有利了,虽然不知道那些卷子都谁是谁的,可只要知道他们是官宦子弟就行了,只要不是差的很离谱,这功名是跑不了的。

科举制度改革的事情比想象中的顺利,至少在柳味的解释下,朝中反对的人成了少数,而反对的人少,这些改革也就可以实施下去了。

-------------------------------------------------------------

科举改革的内容很快传遍了京城,并且在传遍京城的时候,朝廷派人传之各州县,以后不管是乡试还是县试,皆要按照新的科举制度来实行。

当京城的书生都清楚明白新的科举制度后,那些寒士、有学识的书生皆是欢喜,本来他们担心自己虽有才情可却没有关系而名落孙山,如今实行弥封制度,名字什么的都要糊起来,那么只要文章写的好,要进士及第想来是很容易的。

而这些寒士、书生得知科举制度的改革是柳味提出来的时候,他们对柳味又生出一些敬佩之情来,本来他们就敬佩柳味才情,如今柳味让他们对科举有了信心和希望,这敬佩都快成为崇拜了。

当然,除了敬佩柳味的人外,也有痛恨柳味的。

本来有不少书生都是找好了关系的,只要他们的文章不是太差,功名是跑步了的,可如今柳味这么一弄,那些可以参加别试的官宦子弟还好,可他们就惨了,以前做的努力,送的礼全废了。

而这一切,都是柳味搞出来的。

柳味是个聪明人,自然清楚那些书生对他的敬佩和怨恨,这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两面性的,而有时利益就是如此,有了你的,就难免要损害他的。

不过柳味并不以为意,他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对己有利,如今他将科举制度这么一改革,虽然像吴生这样已是确定依附自己的人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谋取功名,可那天下寒士却是皆要心服于他的,以后每个靠自己本事获得功名的人,都会念他柳味的好吧?

有了这样的名声和好处,柳味觉得被一些人记恨也是没有关系的。

而当此事传开之后,柳味还得到了意外的惊喜,那便是吕蒙正和李沆二人对于科举改革很欣赏,他们两人才情不俗,而且也已得到了晋王的认可,只是他们两人总的来说是属于寒士的,若非他们二人偶然与柴凤结识,偶然被带到了开封府品评诗词,那么他们两人对于前途也是很渺茫的。

如今新的科举制度一出,他们就算没有了晋王的庇护,可对于考取功名却更有信心了。

这件事情,让柳味与吕蒙正、李沆他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因为若非他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一同猜灯谜,一同遇到了那个卖考题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一番科举制度的改革呢?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拉近,就那么的奇怪,有时是志趣相投,有时是共同经历过某些事情,有时可能只是因为一句话。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月悄然而去,二月来时春风似剪刀,剪的柳绿新芽,剪得春意融融。

在一个春风徐徐,阳光静好的一天,大宋朝最受人关注的科举考试终于开始了。科举考试开始的时候,柳味正忙。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之谜

    三国演义之谜

    刘备、曹操的长相究竟如何,为何关羽是红脸、张飞是“豹头环眼”“三英战吕布”是否确有其事,诸葛亮为何要娶丑妻,诸荀亮将周瑜活活气死了吗?刘备有没有封过“五虎大将”,曹操是军事天才吗?“七擒七纵孟荻”是真是假。
  • 世界上下五千年2

    世界上下五千年2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三国全面战争

    三国全面战争

    三国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一个不一样的三国。
  • 少爷不哭

    少爷不哭

    他是少爷!所有人都爱他,因为他是少爷!所有人都怕他,因为他是少爷!少爷不哭,受欺负了回家叫人!你们给我等着,有种别跑!我是少爷,就是任性!
  • 三国大盗

    三国大盗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乱世中求存,顾不了许多,既有近两千年的知识可以盗用,何必委屈自己?三国大盗,盗的是权柄、名将、美人心。
热门推荐
  •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欧美公共广播电视危机与变迁研究

    公共广播电视制度自80多年前在英国问世以来,深受各国政界、学界和公众的关注。与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相比,公共广播电视具有抵御不良政治和商业势为侵蚀、维护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制度特点。本书以市场化背景下欧美公共广播电视的危机与变迁为研究命题,揭示了传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思潮和权力影响,探索了公共广播电视与国家、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 德道路

    德道路

    万千方法,我只愿走一条德道路。万世浮沉,我只想走一条得道路。得道?德道!可究竟何为德?何为道?
  • 幻神星帝

    幻神星帝

    自古,幻月大陆就是众神的纷争之地。千百年过去了,众神早已离开了这片起源之地。然而,争斗却并未因他们的离去而结束。国家之战,信仰之战,种族之战......灵术、魔法、神术......众神遗留下来的不仅仅是术......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国家灭亡的故事;更是千千万万......
  • 绯红女巫

    绯红女巫

    同人电影复联2小说文中女巫是个好孩纸。故事背景是复联2电影后续
  • 仇尽天下

    仇尽天下

    消逝近千年的杨家传承未断?一场庞大的商战及连锁反应即将浮出水面?是选择驰骋商场的天之骄女还是始终跟在身旁不离不弃的青梅竹马?呵,首先,我,杨逸然,身背父仇,只为复仇——一切的蛰伏,一切的拼搏,只为复仇!
  • 尖塔世界之血色杀戮

    尖塔世界之血色杀戮

    给一些不甘死亡的灵魂一次重生的机会重生在一个充满杀戮意志的世界唯一活下去的办法就是结盟就是杀戮唯有如此
  • 绿苡

    绿苡

    仙神人妖魔,生生世世纠缠不清。无所谓谁对谁错,不过都是为了一己之利、一己之爱。
  • 虚空黎明记

    虚空黎明记

    这是一首无数奇幻生灵所组成的英雄史诗!一篇五个古老族群兴起衰落间的奋斗传奇!一个无穷欲望与心灵冲突织就的诡谲迷宫!看寂寞少年起于微末,历尽生死,却挽狂澜于即倒,定危局于倒悬!看伤心之客远遁他乡,堪破迷雾,却破尽生命迷局,重燃涅槃之火!看盖世英难拯救苍生,屡建奇功,却逃不脱命运劫,高唱灵魂之歌!
  • 不渡红尘

    不渡红尘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三生石前无对错,莫问来世能相见。只求今生不分离。(本书不YY、不种马、不无敌、只有那不平凡的人生)
  • 不想平凡着

    不想平凡着

    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幻想着自己能够拥有各种各样的异能,然后用这些异能去做些很威风的事,乐此不疲、陶醉于其中。我想写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异能小说,希望大家也能够体会到拥有异能的那种喜悦。这是个不一样的异能故事,我会尝试着让它精彩起来。话不多说,故事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