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5700000089

第89章 泰梁王蒙仙赐

莲花山属于长蛇岭的一部分,岭跨金、水二族。紧邻莲花山并相接的一段,名天马山,处于岭脉的北端,在水族的地界内。之上建有一座大大的神庙。

这一日(其时,五行洲刚刚经历并消除北宫秋之祸),水族所建立的乌雉国的国君蒙利,称“寿安王”者,登山拜神。这位寿安王已经年过半百,但尚无子嗣,大大的一块心病。由于什么呢?曾得谶言,道之当年囚父诛兄,发动政变,篡夺了王位,从而罪至大焉,遭致天谴。无有子嗣,是对于他的报应。为此,王深以为忏悔。并以仁治国,福利臣民,折赎自己曾经造下的罪孽,改善自己的名声。但是多少年过去,已然为继承人空白而伤透脑筋。此番如旧,王于五行洲各族共祭的地母神(此神马头人身并高耸***掌统陆地万物。另外各族所共祭的还有凤首人身并具双翼而掌统天空雷电风云的天公神、人面鱼身而掌统海洋与河流生物的水姑神)的神像之前再行忏悔,并请神明降示自己有哪一些为君、为人所不到之处。也如从前,希望神明能够让自己有骨肉血脉。然而,仍同过去,未得回答。

拜罢了神,王感到劳乏,小憩配房。却忽然梦到了神仙,是地母神身边的仙使,将一双襁褓中的儿女送到了他的怀中。王醒来,既惊又喜,认为神明已经原谅了自己,并降示美好的征兆,大愿将遂。

王于山中小住,顺便赏一赏美景,清新神智。而以往,他那里会有如是的雅兴。游览之间,撞见怪事。何宗怪事?忽然儿啼,循声寻至,见有二婴,新生未久,至多三个月大小,处于山穴之中。

王既怜又忿:“谁家父母如此狠心,弃儿于此?”欲来抱。

孰料,突然由后头扎穿人堆,窜将进来一只白狐,紧护住了婴儿。更奇哉,吐出人言:“休要触碰我的孩子。”

王及随臣、侍卫等惊以为妖。侍卫恐它不利于王,俱以、刀、剑相向。白狐护住骨肉的同时,并作哀状,乞求不要伤害自己,更不要伤害到孩子。王止住卫众,询问狐并二婴由来。待到获晓全情之后,王大感意外。

原来,白狐即是紫霞公主所变,由莲花山流于这边,也是为了远避仇家,以免被北宫秋寻索到,再行加害。她早已从樵人之间的闲谈当中获悉了承天女王祸行五行洲一事,对于亲人的罹难,悲痛不已。如今,只一心将两个孩子抚养长成。

寿安王对于紫霞公主的遭遇十分同情。而致使他更感到诧异的是,眼前的两名孩婴可爱喜人,那小脸儿与梦中仙人所送怀的一双儿女又是何其酷似,难道一说……?他道白狐:“如是幼小的娃儿处身深山野林之间,是极其凶险的,对于他们的成长也十分不利。况且你又一定能够养育得了他们吗?纵然长成,也迥异于常人。应该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结果,好的归宿与前程。随着你,非长久之计。实话对你讲吧,朕是乌雉国的国王。”

白狐言:“我虽然不认得您,但却从旁人口中获悉,您是一位足令臣民爱戴的君王,您给予了他们无限的恩德与惠利。”

王道:“可惜,朕老来无子,无时无刻不在为此忧郁。得遇你们母子,机缘凑巧。朕非常喜欢你的这一双儿女,如果信任得过,便交给朕来代为抚养他们,造之成材。朕向你保证,将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骨肉来对待,不会有半点的委屈。只是不知你是否愿意,可否舍得?”

对于狐来说,母子离别,从此天隔(兽与人是很难混处的,更何况是于王宫大内,自己是不能随儿女去的),这是一件极为悲伤与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儿女的将来来讲,却是天降吉祥与造化,百世难求,万金不觅。交给王来抚育这一双儿女,比儿女跟着自己强胜过何止千倍。作为母亲,当然希望是他们好了。狐欣喜望外,满含热泪拜再三,答应了王。

王喜于得到了儿女,为之分别取名“仙赐”、“仙娇”。“仙赐”意为仙人所赐,应梦中送子之事。王有意培养其为王位的继承者。不知此举致令一人如遭五雷轰顶,并恨得暗自咬牙。他是谁?——寿安王的亲侄子蒙策。策是王的胞兄蒙华的长子,是年三十又八岁。

想当初,策的父亲华是王国的储君。一旦老王晏驾,他将继承大统,登基坐殿。如此,若遵循“立长不立幼”的惯例,策极有可能便是未来的国王。然而,策母早丧,他唯一的弟弟——良的母亲郎氏继为太子妃。郎氏阴险,有心使自己的亲子取代策而成为将在华之后的下一任王者。于是,她千方百计地诋毁策,时不时在华的枕边吹恶风,进谗恶语。倍受中伤的策逐渐被人误解,也遭到父亲的疏远。而郎氏为了进一步达到自己的目的,更是玩出了一套更为卑劣的伎俩。先设计使“刺客”“行刺”于良,“失败”而自遁。然而所谓的刺客在同卫士的乱战之中故意被击落了手上的利刃。刃上却刻有策的名字。于是,接下来郎氏恶人告诬状,责策谋弟。策当然不知自己的宝剑被偷去并为奸人借用而干下不可告人的勾当,有口莫辩。他的父亲华震怒,予此“不肖”之子赏下一顿杖刑。策死去活来,并且身陷囹圄,以为必死。华将这件事情奏明了老王,请求处置。但是老王还算不糊涂,认为仅凭一口刻了策的名字的宝剑,并不足以证明策即是刺弟的真正凶手,抑或主使。因此上,并没有判决重刑。案子又是极难调查清楚,所以老王仅仅是将策流边塞卫戍。

策经百思,继母郎氏蓄谋久矣,她为了确保亲子未来的地位,必要想方设法排除障碍与威胁,否则不能罢休。自己的处境依旧不妙,尽管远离了京师,但魔爪仍然可能伸将过来,危害到自己。想教自己安全,必须得寻得一个牢固的依靠。他便想到了亲叔叔,当时担任宝光元帅而操有重兵之权的蒙利,即今日的寿安王。

利与华虽然一奶同胞,然而面和心背。利轻鄙华败坏的人品与平庸才能,感叹自己为什么生来而不为长兄,没有被立为储君。将来只能为人臣下,难以自由施展自己的抱负。私下里不无抱怨,衔恨于怀。而诸多朝臣,尤其是同利较为亲密者,同样不认同由庸庸碌碌的华来继统乌雉国的江山。由此,便有人建议利早些为自己打算,以取代华。否则,一旦华登基而成为君王,怕是将会对他不利。百人说,千夫言,相同的言辞,哪怕是再忠义的人也要动摇本心。利的内心斗争许久,最后决定采纳那些人的建议。而在这个时候,策为求自保而向叔叔相贴近,愿惟之马首是瞻,听从驱使。利投桃报李,也许诺予以侄子一些好处,拢为己用。利暗中多行运动,使策得以复起,职位高升,掌握了一定的势力。

那一年,利与策叔侄之间相通的一封密信被华的人所截获。可见,华同利这一对兄弟之间相互勾心斗角,多加防备,都担心对方不利于自己。华抓住了利的把柄,欣喜若狂,真是扫除后患的绝佳机会。密奏父王,请旨严办。不知利于老王身边安插有眼线,他很快获悉了此事,大惊失色。他为人比较机灵,处事果断,马上召集私党,发动政变,所谓先下手为强。将老王软禁,并大诛太子的党系。由于他操控着为数众多的军队,所以占有绝对的优势。太子华根本不是弟弟的对手,携子良仓皇逃出王都,东躲西藏。但最后却落到了长子策的手里。策也真叫狠毒,为了表白对于叔叔利的忠诚,而将父、弟杀死,首级缴献。那一恶妇郎氏又怎样一个结果呢?华逃亡之时已经顾不得她。郎氏自知劫数难逃,便悬梁自尽了。

利登基为王,对于不肯臣服于自己的人自然进行严厉而又残酷的镇压,尤其是手中有兵而具一定实力的地方官员,必须加以消灭,杜绝隐患。再之外,便是抗御以讨伐无道为名而来征的外邦人马。而策在这些事情上出力颇巨,巩固了叔叔的王座,维护了他的利益。自己的地位也因此而水涨船高,受封为镇国侯。位极人臣,握有军、政两方面的较重实权。

因为叔叔不曾得子嗣,而王亲之中血缘至近的男性,独己无他,且那些人远远不及自己的地位,也根本构不成任何的威胁。想来,一旦叔叔登了天国,那么这江山、这王位,还能旁落他人?最终还不是自己的?策因此非常期待。

但做梦没有想到,横生枝节,寿安王却意外的得到了一双儿女,视为己出。传言,其中的男婴将是未来的王位继承者。策恼忿无比。美好的幻想行将破灭,化为泡影,自己为叔王鞍前马后效力这一十九年的劳苦,又长期对于王位的渴望与等待也要成为一场空,这让他岂能甘心?但通过这件事情,也警醒了他。叔王表面上对于自己极其器重,然而在内心之中却并不信任。自己实际上只是为他人在裁作嫁衣,却还窃喜为是的大大傻瓜。叔叔就是叔叔,比小辈要老练、狡猾许多,说不准哪一天他就会将自己踢到一边,甚至一杠子拍死,绝然不会讲一点情义。

策思来想去,愈加害怕,自己应当早做打算,有所举动。首先要除掉两个天上掉下来的小崽子,以绝寿安王育储君之念。陡起杀心,唤来两名得力护卫,密授机宜。两名护卫领命而去。

寿安王满心欢喜地将一双儿女带至王宫之后,做了精细的安排,悉心呵护,照料养育。但有一日深夜,两名杀手潜入王宫,便是冲着两个孩婴来的,旨在加害。看官一定会猜到,乃策所使。不过,杀手未及接触到目标,便被宫中的侍卫发现,惊以为刺王杀驾,行以围捕。两名杀手起刃自卫。双方一场混战。杀手力弱,不长时间,其中之一便中矛而毙。那一个也负伤挂彩,自思不能脱逃。不甘被俘,另是为了保守秘密,对得起主子平素的栽培,遂牙咬心横,自杀而死。

虽然突发如此重大的案件,但宫内的人谁也不曾想到杀手的真实目的并不在于刺王。不过,经于此,宫中也加强了戒备。如果再想派杀手出入,难上加难,策心头懊恼。好在机密未泄露,还可以另筹方策,除掉那一双小冤家。

策一计不成,再施二策,重金买通了一名内侍,教他择适当的时机,杀死狐男狐女。

这一日,此名内侍窥探到婴室无人,快速游身潜入其中,欲对小床上的二婴下杀手。不料,恰于此时,乳娘解手转回,发现了此情景。内侍凶相毕露,恶毒地将她扼杀。再想要回头对孩婴施恶,已然不及,有两名宫女走入室中。她俩将为小王子、小公主新做的小被、小褥方才领了来。见内侍鬼祟,乳娘尸横,便知不妙。惊心之间,丢落被褥并大呼起来。内侍骇然,枪身而前,拔顶帽上的簪子,将一名宫女剟杀。但那一名逃出了室外,呼喊来人。内侍方想出去,但是门已被堵,赶来了几名卫士。内侍慌忙缩将回来。卫士喝令内侍就伏,并逼将上来。内侍步步后退,至于孩婴的床边。他已然不择,抢得一名婴儿在手,以杀死相要挟,迫使卫士不敢靠近。处于自救的本能,小子不知哪来的力气,破开窗户,跳身于外,撒脚丫子便跑。往哪里跑?他也没有准方向,只要能够先撞出得宫去。但又谈何容易,很快,他便重又陷于卫士们的重重封堵与围困之中,无路可走。内侍自知终将因罪而死,于是心一狠,跳身而入白龙池。

白龙池天然生就,隔着小石山而与大河有隐蔽的水道相连通。尝有白龙通过它,至于此嬉戏,故而获名。更奇之处是在于,隧有二数,这边出,那边入,吸抽循环。内侍抱着孩婴跳水的落点临近吸口,孩婴体轻,为水流扯带,吸入暗隧而进入到大河。但天不绝之,恰值海中的龙王到河神的水府做客,吃了一顿酒席,打道回宫。发现了这名孩婴,遂救了去。而那一内侍体肥且重不说,又出于本能而百倍挣扎,未被水流扯去。他被卫士们以钩镰枪拖出水来。但是寻找孩婴无获,寿安王因此而倍感伤怀。对不起狐,对不起自己当初的承诺,他深为歉疚自责。“罹难”的孩婴是小公主,王为她立衣冢以纪念。同时,严密加强对于小王子的保护。

经过对这一名内侍的审讯,真相大白,王冲冲大怒,命将军杜剑率兵捕策。但有将军牛宗德认为,仅凭内侍一人之言,证据颇显不足,难以服人。万一是诬陷,事情便不好收拾了。王于是改诏谕,宣策入宫,来与内侍对质。

策于王宫有耳目,所以先获风声,知阴事败泄,遂先下手为强,率党羽叛乱,攻击王宫。但王通过安插于策身边的奸细,第一时间获悉此情,遂紧急应对。

王于禁城之上痛斥策的不轨行举。策不以为然,反责王不该收养野子且意将江山给予继承。而自己功劳显赫,且又是王之至亲,理上王位应该传给。王的做法令他寒心。

王斥责策无耻,平素阴毒并仗势胡为,品德之恶劣为人所不容、不齿,何堪大任?况且诛杀父、弟一事,自己怎会信任于他。

策大笑,质问王之所以能够登上王位,何尝不是如此,又合乎道,又名正吗?如何厚颜反耻自己?

王心大惭,转而恼羞成怒,命御将杜剑擒拿于策。

杜剑马出禁城,与策来战。杀斗之际,有京帅南冲引兵抢至,勤王平叛。策大势去矣,被擒授首。其党羽亦不免覆灭下场。但是策有一个儿子,名辰,二十岁了,却于混乱之中逃得活命,至于木族,匿身避祸。

狐子仙赐不觉见长成至一十八岁,不仅生得面目俊朗,身材魁伟,而且在寿安王的悉心栽培之下,文武兼备,品质、行为等各方面也均深得王的满意,从而被正式立为储君。

这一年,仙赐奉父王的旨意出使木族。不料,归途于境边长林遇到匪寇。一贼突施冷箭,以射仙赐。寒星扑面,仙赐大警,甩头规避的同时,探手捉矢。匪众杀向前来,数目远超出乌雉国的使团。一旦接手交刃,于使团必将不利。仙赐意识超常,机警过人,智起于急。抽弓而搭所捉之矢,还射,杀匪首落马丧命。匪众惊而遁。但仙赐不知匪首即策的独子辰。

又数年,寿安王崩,仙赐继承大统,登基为君,称“泰梁王”。治国严谨,朝纲秩序井然。而同时,策的四个孙子亦在异国长成,立誓为祖、父报仇,夺取乌雉国江山。苦习武功,仗之且通过各种渠道,而分别成为了金、木、火、土四族之王驾下重臣。在泰梁王七年,策之孙铭(年三十一岁)、铸(二十九岁)、铮(二十八岁)、铜(二十五岁)撺掇四族,以天呈怪相、五行洲行将祸横乱纵为辞,行以蛊惑,将矛头指向了乌雉国的君主仙赐,诬蔑为“致祸者”(因为泰梁王乃是狐所生的儿子,这是满洲尽共而知的事情),借此口实而共起四族军马,联合攻伐乌雉国。击败水族名将(已经算是老将)杜剑并斩之,歼敌无算,致无可阻,兵迫乌雉国王都。

泰梁王亲临战阵,义正言辞。一驳斥四族起师之名荒谬,二劝说四族兵马莫要听信铭、铸兄弟们的诳语,不要受之蒙蔽而行不义。为了避免两方面因为厮杀鏖战而造成重大的伤亡,葬送无辜,泰梁王有意挑逗蒙铭四兄弟,激怒他们来同自己交战,以作了断。

他言道:“四族的兄弟们,我们曾经情同手足,亲若一家,多少年来和和睦睦,没有过什么摩擦与冲突。却没有料到于今天,咱们撕破了面皮,反目成仇,相互残杀。什么诱因致令出现这么一种尴尬难堪的局面?是有奸人从中作祟使阴。你们被人利用,背离乡土,撇弃家人,以卖死命,值得吗?将给你们带来的是什么呢?有一点益处吗?而且,兵寇他国,也不合乎于道义。天下又哪里有‘兄弟’自戕的?假如你们折身沙场,再不能回去,你们的亲人将会多么的痛苦悲伤。想想吧,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还请回去吧。朕同蒙铭四兄弟之间的宿怨,由我们自己了结。朕将只力应对他们,斗而生死勿究,事不关旁位。”

语出颇具效力,铭虽挥兵然却没有肯于向前者,也于心中厌恶这无益的战争。而听得泰梁王又呼:“蒙铭四兄弟,认为自己是有胆气的男人,那么便不要驱使无干系者,借助于别人的力量与牺牲生命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撒马前来,同朕一战。”

蒙铭四兄弟自不甘众前栽面,听得泰梁王的叫号,无不气冲斗牛,血涌如潮。铭大呼一声:“狐儿,你便授首来。”拍马舞刀而出阵,直取泰梁王。

泰梁王一催胯下的骅骝马,对冲而进。人借马力,大吼一声,飞起一矛而刺铭于马下。铭的三个弟弟见之,目中喷火,愤、悲俱发,齐扑泰梁王。泰梁王奋矛大战,骁勇异常,连杀铸、铜。铮骇然欲遁,泰梁王飞投长矛,剟入了铮的脊背。

泰梁王凭借自己的神勇,平息了事端,解除了乌雉国的危机。于天马山筑高台,会盟金、木、火、土四族之王,以重新缔结友好。还朝之时,途中遇到村人捕获到一只偷食鸡鸭的老狐。是狐吃受无情鞭、棒的打,痛鸣哀号。令人惊异的是,它还能口吐人言,告饶乞命。村众认作妖物,不予饶恕,堆起柴薪,打算用火将它烧死。

王怜悯老狐,令饶不死。村众怎敢不从。王亦异于狐语人言,详细来问它的来历。老狐实话告之。不告则可,一告而令王大惊。此狐却正是自己的生身母亲,却还活着。见到母亲如是境地,王不胜其悲。但观母亲满身伤创,一肢断折,且又因之几度昏迷,迁怒于村众的所为,王不能抑制内心的恨怨与火气,下旨随属,将一班村人尽行屠杀以泄愤。不知因此而遭致天谴,降他以报应。

王将狐母带至宫中,颐养天年(次载,狐死)。

金、木、火、土四族慑于泰梁王之威,自然不敢容留策的后人,以免惹火烧身。

单说蒙铭有子名煅,为了避祸而隐姓埋名,潜青牛山,或以采药,或以猎、樵,济身度日。日久天长,煅练就了履山攀峰之能,过于常人。在他二十一岁的那一年,一时兴致,心血来潮,攀登峭壁,至于一峰之巅。他惊奇地发现,上头立着一尊石塔。石塔高仅丈余,并无抹缝,定然不是砌成。极似一方大石雕琢,不知其所由来。这里不能用人迹罕至来形容,便根本几乎是无人能够到达,塔小且居于高处,于周举目也难见得。煅怀疑此塔为仙人所遗留。之上刻着有如蝌蚪而不能辨识的文字与符号,更难知其所云。

塔是实体还是空心的呢?出于好奇,煅试着来将其推,期望翻得,以能得探究之秘密,或还可能捞到什么藏匿于之中的宝贝哩。这厮身强体健,膂力千斤。更多杀兽虫,之身血腥气凝聚,况且身穿乌犬的毛皮所制作的坎肩,故此冲破了塔的灵气,致使失根毁基。不知此塔乃是当年龙乾、龟玄所用来镇压北宫秋之物。随着石塔的翻倒,暴露出下面一个无底洞阱,幽深不可测。突然之间,黑气长冲,并夹带着啸鸣,瘆人毛立。天色大变,世界(实仅指周围一带耳)如同坠入混沌,好长时间才得恢复之前。

承天女王得以复起。

煅惊得目瞪口呆。

女王道他:“我乃承天女王,五行洲的主宰,被仇家困身天阱。今得复起,全为你的巨大功劳。自现在起,你便是我的丈夫,并封你为大元帅。去吧,我为你造一支大军。你率领他们去夺回属于咱们的疆土。”

女王念动咒语。山中走兽林中鸟,田野间的牲畜,圈舍中的家禽,水泽里的蛙、蟾……尽变身为精灵,长长短短足足十万之众,手执百般器械。

妖军凶残,抢土掠地,对凡民大肆屠戮。短短的一旬之内,连取金、土二族之域,对手根本不及备战。妖方接下来兵指水族,攻打乌雉国的王都。但是在这里,他们遭到了守军的顽强抵御,进展并不顺利。而守军也十分吃力,想要长时间支持下去,不太可能。于是,求救于木、火二族。不想,信使被妖方截获,押解到元帅蒙煅面前。煅大喜,由信使口中获悉敌方的军情,知道泰梁王有一些撑不住了。为了尽早打破城池,小子灵机一动,心生一计。

几天后的一个夜里,一支木族的人马至于乌雉国王都城下。他们称,之王接到了泰梁王的求援国书,即刻择将发兵,一军疾速而来。城方大喜,开关接纳。熟料想,援军突变脸色,将、卒各弃一道符箓在地,现本来身形,却是一伙獦狚兵。奉了煅的授命,赚开了城门,并迅速对守军滥施杀手。妖方大军乘机狂攻,大破城池。

泰梁王见大势已去,使将军牛心霸并其子——十六岁的小将军牛忠义,保护自己唯一的王子应威,夺路逃命,以期能够延续血脉。自己则坚持同妖军作战到底,不肯亡遁而苟且偷生,辱没一生的名声。至最后,泰梁王伤重被俘。煅不能决断,将泰梁王交给承天女王处治。

承天女王对于紫霞公主的儿子自然毫不留情,降谕,将泰梁王车裂,以泄宿忿。

牛心霸父子保护着王子应威,杀开一条血路,突出王城。但是想到五行洲行将全部落入承天女王的魔爪,危机重重,难得藏身之所,于是,乘船下海,奔向他洲避祸。

承天女王听说泰梁王有一个儿子,查而不得其尸体,也未得所终。她因此大为恼恨,责下面干事不力。可她毕竟不是一般人物,掐指一算,立马晓得那王子正遁向海外。即扽发几根,念动咒语,然后向空中一抛,化作几条黑气不见。

应威王子一行人正逃亡于海上,突然海面大起变化,流旋涛翻。现数条孽龙,将船倾覆。一班人齐跌水中,拼命挣扎。眼见俱要命丧,危急时刻,忽然出现一位仙子,甩动白绫,化出条条,将王子并牛家父子、几名兵士扯出水来。又投宝剑,将孽龙悉数斩断身腰,绝灭祸害。孽龙的尸体俱还原成发丝。

仙子将所解救的人众带到了陆地之上。

虽然有几名兵士死于非命,但幸哉王子无恙,牛心霸将军心才放下,率众向仙子拜谢。仙子请众人起,讲明了自己的来历。

她又是谁?正是当年落水遭难的狐女——仙娇公主。苍天有眼,遇到海龙王搭救,逃过死劫。海龙王收养了她,为义女,并传授仙技,使得她可以水中自由行走,可以飞天驾云。武艺、法力也不消说,修炼得一身好道行,尽管时年不是很长。

原来是泰梁王的胞妹于眼前,一众惊喜望外。应威王子更是再拜姑母,百倍亲热。

仙娇公主今称“骊珠公主”,她将一行人安置于金鳌岛,并且教授侄儿应威武功,以利将来的复国大计。且另施咒其身,以不被承天女王掐算索到。

承天女王虽然知道应威王子不曾死,但是算出不得,倍觉蹊跷,转念一想,一个“娃子”,即便日后长成,对自己又能构成什么威胁呢?遂再不在意。

同类推荐
  • 万古战神

    万古战神

    武为乾,逆为坤!逆转乾坤,武逆苍穹!卑微之身,却蒙上天垂怜,一朝打破“强生之门”,迈入武者行列,从此开始了彪悍的一生。执念禁门,以武破天,摧枯拉朽,谁能阻拦!怒马长刀驰骋天下,纵横万载举世无双,看我武逆苍穹!
  • 异界之架空幻想

    异界之架空幻想

    以作者的身份来到异界,召唤自己小说中的妹纸。
  • 神与怒

    神与怒

    如果命运注定你将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那只手,如果你必将因此而失去一切,你会怎么选?是前进,还是逃避?我在想,如果注定我是那只手的话,我便去用我的手推动那命运之轮,我要让未来因为我,而变得不同。
  • 夜漫漫,女王驾到

    夜漫漫,女王驾到

    特工紫冰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来到了外祖母家中本想过安逸的日子,却未料想,外祖母家中,早已有了“客人”,在与客人的接触后,发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 星修传奇

    星修传奇

    那个星光璀璨的夜里你就在我身旁你比星光更夺目你说将来我们老了也要一起看星空我说好的我还是踏上了修途在星星闭上眼帘的时候在朝阳沐浴而出的时候在我唇弥留芳香的时候带走了一片星空离去飞过大海后闯荡异陆时你却视讯于我失信于我夜色朦胧星海朦胧伴我在漫漫长夜荒凉一个温柔的人儿不是你当迷雾散尽时星辉依旧当我站在世界之巅驾驭九龙腾云回归一份永恒的柔情已在黄土中
热门推荐
  • 时空狩猎

    时空狩猎

    世界,繁杂而神秘,宇宙,浩瀚而无垠。在这个看似正常喧闹的现代生活下,还存在着常人难以探寻的诸多隐秘……江寒,一个很是普通的年轻大学生,当那天两个神秘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原本的平静平凡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蓦地发现,原来他眼中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不真实……一切秘辛,皆在本书中
  •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伴随着死亡的游戏

    接二连三的死亡,闹得人心惶惶。下一次,是谁out?是他?是她?还是他?我们都无从而知。欢迎来到,死亡游戏!
  • 李叶修仙记

    李叶修仙记

    希望读者们能喜欢我写的小说,大家多多捧场啊!
  • 只愿没有遇见你

    只愿没有遇见你

    对不起?也许是恋爱之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吧。我没有办法放下仇恨,所以不管怎样,到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现在才明白,原来持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种我永远奢求不到的幸福。下辈子,只愿永远不遇到你,那样,没有恨,没有爱,一世平淡似水,就好了再见了......
  • 谁许重阳

    谁许重阳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双生姐弟——更生,重阳,一样的面容不同的命运。更生受尽家人宠爱,而重阳却遭尽冷漠。混沌之中继子远蹊如命运降临般撞入他们的生活中,性情高傲却因寄人篱下不得不卑微渺小。当意外降临在每个人的身上,更生的眼,重阳的心,远蹊的泪,如同不同的经纬线交织纠缠。结束的结局,谁能许她一个完整的重阳?
  • 凌烟

    凌烟

    20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一百年,中国冒出了一个名叫“凌烟阁”的组织,在诸葛先生的带领下,扬国威,传武魂,东平日本,西镇群雄,一舒国人傲气……
  • 战神联盟之仙蝶迷踪日记

    战神联盟之仙蝶迷踪日记

    会有一点点失落,这世界有那么多人,总是擦肩而过,越走越远了,猛一回头,你是否还站在原地等待。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江湖春秋之百界鏖战

    江湖春秋之百界鏖战

    神州江湖客,百界起风波。刀上春秋影,剑下岁月歌。自古轻生死,情义勿消磨。谁人为仙圣,一念化天魔。本书是以故事的展开而出现的人物,文中情节很新颖,布局也很大,而且文中之人都有很高的逼格。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重生之系统修仙

    重生之系统修仙

    一觉醒来,李枫发现自己回到了初入高中的时代。如同重生回去的主角一样他发现自己也有一个金手指:修仙系统。想到了前世种种的遗憾,对于前世的庸庸碌碌,有了金手指的李枫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