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巨人”“气得大吐一口血”,“可怜儿”OS/2也吓得“哇哇”大哭,它真想替家父报仇雪耻,只可惜来到这硝烟弥世太迟太迟,它还弱小得尚未能拔腿赶路。
OS/2的幼眼里,阅尽了人间的势力和狡诈。看看家门外不远处,有的“村户”沿街流落,有的豪门把酒狂欢……就在莲花公司在内的其他所有软件公司竞相裁员之时,“微软娘娘”家中的员工总数却达万人之多,每天每夜,频繁招摇过市的大巴都会将涂有微软徽记的工人们载往260个工作场所。
10.眼里容不得沙子
1983年春,在亚特兰大的康迪斯电脑屏幕上,微软的软件大师西蒙伊,在演示台上骄傲地向人们展示“微软词”。
为开发“微软词”,微软公司花了大约一年的时间。最初,这个软件名叫“多元工具词”。刚上任的市场公共关系主管汉森认为这个名称太技术化,不好记,建议改为“微软词”。盖茨同意了他的建议。
盖茨开发“微软词”,目标对准的是鲁宾斯坦的微处理公司。
微处理公司成立于1978年。公司成立后,鲁宾斯坦倾尽全力,推出了文字处理软件“词星”,在市场上大获成功。1979年.他又推出可在CP/M和MS-DOS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词星”新版。一时间,“词星”在市场上如旋风般红极一时。
从不甘落后于人的比尔·盖茨,面对微处理公司在文字处理上的领先地位,自然是不肯善罢甘休。他下令西蒙伊开发新一代的文字处理软件,要求开发出的软件除了具有“词星”的原有功能外,还要采用鼠标器等等。最厉害的是,他要求“微软词”能与“词星”兼容,以便日后与微处理公司争夺用户。
“我一定要把微处理赶出市场。”盖茨在开发小组的会上;咬牙切齿地说。
盖茨是想报一箭之仇。早在1978年,盖茨就和鲁宾斯坦打过交道。那时,盖茨才出道不久,鲁宾斯坦则已是这个行道中的老手了。
当时,鲁宾斯坦从微软购买盖茨他们编制的BASIC语言。他利用微软急于卖出软件和盖茨没有经验的弱点,让盖茨吃尽了苦头,而且还让盖茨感激不尽。真有点儿像人们常说的:“把你弄去卖了,你还得帮人家数钱。”
“凡是能搬动的东西都弄来了,完全就是连窝端。”事后,鲁宾斯坦得意洋洋地对人们说。
现在,盖茨要新账、老账一起算了。
密切注视盖茨行动的鲁宾斯坦,对盖茨要把“词星”赶出市场的野心痛恨万分:“我早就说过好多次了,比尔·盖茨完全是个野心家。”
不过,他仍然没有把比尔·盖茨放在眼中。“他反复无常,错误百出,能有今天,只不过是因为基尔代尔搞坏了和IBM的关系,这完全是靠运气。既缺少想象力,又没有做生意的招数,更缺乏深谋远虑,如果不是碰巧西雅图电脑公司有SCP-DOS这种玩意儿,哪轮得到他呀?”
鲁宾斯坦还蒙在鼓里,自以为是,不知盖茨早已今非昔比了。
为了让“微软词”击败“词星”,盖茨作了周密的布置。第一招是在亚特兰大的康迪斯电脑大展上,举行新闻发布会、演示会、现场培训,大造声势。第二招,就是免费赠送“微软词”。这个主意也是汉森出的。
1983年,就在西蒙伊在康迪斯大展上演示“微软词”的同时,微软公司的“银弹攻势”也全面展开。
在大展演示会上,微软向前来参观的经销商、传媒界人士、软件爱好者赠送“微软词”演示版。前后一周的时间共送出45万份,并且每份都附有厚厚的使用说明书。
半个月后,《个人电脑世界》第12期发行,正式版的“微软词”随杂志一起到达订户手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微软计划的35万份“微软词”全部派送完毕。
为了保证订户能收到“微软词”,微软专门设计了一种包装盒,用白色透明的硬塑料制作,里面封装一套“微软词”和一本《个人电脑世界》。美观、漂亮、安全,既保护了软件不受损害,又防止了丢失。
1984年圣诞节期间,微软公司公开宣布:凡在12月31日前购买了“微软词”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得一份拼字检查软件。
此后,微软又推出能在苹果机上使用的麦金托什版“微软词”,经过几年搏杀,终于击败“词星”,占据了上风。
比尔·盖茨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凡是对微软不利的东西,最终都将会被赶跑,令自己占上风。
11.利用形势保护自己
比尔·盖茨在与对手交锋时,总是善于误导对手走上歧途,然后趁着对手在不归路上彷徨的时候占领对手的领地,以此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从澳大利亚回来和首次股票上市后,盖茨与鲍默尔就到博卡拉顿去做关于“视窗”的宣传。微软方面负责这个项目的戈登·利特文对最终用户没什么耐心,而且管理人也不是他最擅长的技术之一。
利特文一直习惯于掌管一切。共同开发协议签订之前,他一直策划当时称为DOS4和DOS5的大部分设计和编码。共同开发协议后不久,他猛然意识到,鲍默尔和比尔·盖茨没有告诉他IBM有技术上的控制。
比尔·盖茨在博卡拉顿与IBM一些人开会,他们争论一个比尔·盖茨认为特别愚蠢的事。
比尔·盖茨说:“我们不能做这个!”而IBM的人说:“我们打算做,虽然那很难!”
比尔·盖茨说他们不行,他们说“我们肯定能行”。
比尔·盖茨有最后的决定权,所以最后他说:“滚开!”比尔·盖茨不愿意应付这类局面。有时他只是刺激这种事情发生,却不去处理它,只希望它会自动消失。
利特文很快发现IBM和微软的工作方法有很大不同。在微软公司,聪明人在实施一个项目时,比尔·盖茨常去见他们,确保项目完成;而在IBM,有设计者和实施者,如果实施有问题,实施者和设计者互相推诿,而最终搞出一个废物。
一行行编码,这是IBM生死攸关的祷文。IBM设计经理爱德·艾科布西说,在IBM有好人,也有许多不太好的人,这不是微软的模式。微软的模式是只有好人,如不好就不会留下来。比尔·盖茨和鲍默尔去博卡拉顿推销“视窗”时,大简化已经搞完。比尔·盖茨让IBM确信,计划安排没有问题,“视窗”已发行,编码状况极好,将它移到CP-DOS上不会花太长的时间。“视窗”的反对者马凯尔表示怀疑,认为它会彻底失败。
涉及到IBM时,客户永远是对的。鲍默尔与比尔·盖茨许诺他们,会修改“视窗”,还包括俯视。鲍默尔真去尝试了。这家公司要卖就连自己一块儿卖,绝不单独出售编码。
在2周内,微软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以价值150万美元的微软股票,取得了这家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财产。他们把产品神秘地称为“蒙德里安”,这是更快、更小、更好的俯视,用于“视窗”的俯视兼容机。
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6个程序员,包括一伙普林斯顿的物理学家,由25岁的内森·米尔沃尔德领导,他上过剑桥大学。他们在8周内将被安置到微软公司新的雷德蒙园。从公司文化上说,微软公司和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非常相称。初次见面时,比尔·盖茨与迈哈沃德谈了芯片的结构和它们对程序速度的影响。鲍默尔告诉人们说,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是“我们这种人”,因为他们能设法写出更快、更小的俯视复制品。
1986年7月,SAA之风比任何时候刮得都猛烈。比尔·盖茨和鲍默尔直接被这股大风吹得摇摆不定。在IBM的一个会议间歇,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默尔被告知,阵阵强风已将俯视从桌上完全吹了下来。俯视不曾是SAA的一部分,现在它永远也不是了,没必要进一步谈论它。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默尔目瞪口呆,微软公司与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还没有完结呢,一切就都落下帷幕了。
SAA要求所有东西都必须用一种兼容方法工作。要支持连接用户到IBM主机上的图形终端,惟一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叫作图形数据的显示程序,代号“山楂”。
IBM的洛维告诉盖茨,“视窗”不行了,将有另一种东西用于CP-DOS的图形界面。洛维想让比尔·盖茨在IBM董事长约翰·埃里克斯安排的第二天午饭之前就知道这件事。
现在是到了比尔·盖茨发挥创造力的时候了。他告诉洛维说:“应该试验我们的可行性,我的人可以和IBM的人一起干。他们将找出一种方法,把“视窗”与“山楂”结合起来。那种方法大家都会高兴。”
洛维听了非常吃惊,他意识到盖茨这一建议是微软方面的重大让步。会议结束时,洛维已给了比尔·盖茨一线生机,他同意用几周时间,研究微软是否可与IBM一起搞图形系统。盖茨与IBM董事长埃里克斯第二天共进午餐,气氛热情友好。
在返回的路上,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默尔虽然筋疲力尽,但欣喜若狂。在机场上,他们碰到麦克·斯雷德,他们告诉他在IBM那一整天,他们已挽救了与IBM的交易。
他们同上飞机。斯雷德询问比尔·盖茨,其他公司和他们的总经理持股票的情况。盖茨一口气说出计算机或高技术行业的每个企业家的百分比情况,有些精确到小数点。
比尔·盖茨反过来问斯雷德:“猜猜谁得到最高百分比?”
斯雷德发现比尔·盖茨让人喜欢的特点,就是他纯粹的孩子气和好竞争,他想在每一件事情上获胜。
比尔·盖茨回到微软公司,立刻与内森·迈沃尔德带上一个小组,匆匆赶到博卡拉顿与“山楂”项目的负责人科林·鲍威尔会晤。
在博卡拉顿开了2周的会,他们的工作很困难,米尔沃尔德的6人小组与IBM的30人大组挑战,说服IBM改变它已决定的行动方针。
会议结束时,奇迹发生了,新的图形用户界面项目将被称为“视窗与山楂”。
总体上“视窗”和显示管理非常相似,只是在一个可应用的细节上不同。到10月份,史蒂夫·鲍默尔私下承认,尽管微软承诺6个月完成,但视窗应用程序可能不会在286DOS下运行,必须重新编译程序。史蒂夫·鲍默尔的6月宣言不可能实现了。
在微软,还有一种幻想,就是认为新DOS会重复旧DOS的成功。新雇员马克·麦卡曼已成为微软称之“新DOS”的产品经理,他被指定拟订一个有关它的贸易计划。麦卡曼根据在IBM和别处的长期经验,清楚地知道让公司的客户采用新技术需要多长时间。他认为,到1990年,新DOS将运行于所有286和386机器的35%以上。比尔·盖茨对他这个时间的表现大为不满,他说:“如果那是你能尽的最大努力,那么你就找错工作了。”
麦卡曼一听赶紧服从,把计划改到1990年将有100%的市场。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微软公司的好多人却相信。
如果这个图形界面的状况不太好,这个项目其余的事情也不会好到哪里去。IBM总是威胁微软公司,说关系即将结束。更糟的是,IBM真有迹象想重续这笔交易。
微软公司后来也加入到挑战之中了,它开发基本的80386“视窗”,无论市场走到哪里,无论IBM或康柏以及各种兼容机,只要有一个占优势,微软就会跟着占优势。
比尔·盖茨又一次利用形势保护了自己,IBM要表演,康柏要名次,微软要获胜,要在“视窗”上获胜。打开“视窗”,让黄金和美元进来吧!
12.客户就是“上帝”
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微软公司的客户反馈制度
软件巨人比尔·盖茨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视两个对象,一个是合作的盟友,另一个则是使用产品的客户。毫无疑问,比尔·盖茨当然注重盟友的选择,为了预示未来世界的软件、多媒体、交互性电视、联机服务……就连实力雄厚的微软公司恐怕也难以全面担当下来。因此,要想开拓桌面系统以外的业务,寻找合作的盟友就变得十分关键了。但盖茨对合作单位的选择通常是非常严格的。微软公司在这方面的名声并不好,是出了名的强硬谈判对手。比如,盖茨已和TCI公司、罗杰斯通讯公司、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子公司(一家设在旧金山的公用事业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比尔·盖茨对盟友的选择也不是十分顺利的,比如尽管经过了数周的协商,盖茨本人甚至亲自登门造访,但微软公司未能说服AT&T公司下属的通讯服务集团经理亚历克斯·曼德尔在一个商用网络中采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该网络1994年投入试运行,将采用Novell公司的NetWare和Lotus公司的Notes软件,用以帮助AT&T公司的用户与其分支机构、供应商或者客户交流信息。
更令微软公司不痛快的是,它最亲密的PC合作伙伴康柏公司也正计划成为AT&T公司Notes网络试运行的第一批入网公司之一。
之所以人们不愿意与微软公司合作,是因为许多公司恐惧和厌恶微软的霸道作风,同时其竞争者也将微软送上反垄断调查与版权纠纷之中。例如苹果公司就投诉微软的“Windows95”中有苹果“Quicktime”的程序,比尔·盖茨则威胁:除非苹果公司停止开发对微软公司OLE技术构成竞争的Opendoc,否则微软将要停止对苹果Macintosh机型所需软件的开发支持。
如果说,比尔·盖茨对合作的盟友是软硬兼施的话,那么,对比之下,微软对客户可就关怀备至。例如1994年12月,它决定把“Windows95”的出台推迟至1995年8月,以便测试更加严格,尽管推迟使微软公司1995年第一二季度的收入增长减少5%,并且在具有潜在收入的本年度里花费了上百万美元。但大多数人认为,Windows95将会给软件应用带来一次新的革命,公司最终将因此而大发横财。
在微软研制的一些产品中,客户的意见早就作为研发的主要出发点,例如测试从1992年开始,也就是在公司推出“Windows3.1”后不久。已由各公司选派的使用者组成专门小组,和工程师一起探讨研究,对电脑的特性和功能提出新建议。根据这些建议,工程师为“Windows95”设计了10种命令,包括令用户倍感亲切的图表。
1993年,操作试验开始,在总部的实验室里,微软公司让有经验和没有经验的用户试用新的性能。观测者可以从单向镜里观察到用户使用时碰到的难点。1994年夏天,微软公司进行实地调查,4万份B测试版被送往客户那里,这些客户将提供独自的反馈信息。正是靠了这些反馈信息,比尔·盖茨才获得了战胜其他对手,迎合计算机用户的竞争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