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7800000002

第2章 序 困吗?累吗?想不通就先放下吧

什么样的人睡得香?什么样的你会失眠

我曾在六十几岁的时候,患上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那时我曾在专门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所里住过,记得有个医生指着仪器检测出的睡眠波段告诉我:“看,你的睡眠是这样的。”他还解释说,下巴小的人容易患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我的下巴的确很小),还说要一辈子戴着 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是一种戴在脸上的面罩,通过增加压力预防气道过窄的一种仪器)睡觉。实际上,现在的我不戴那个英文名字很长的仪器也能很好地入睡。

我能接受仪器检测我的睡眠,但却不能接受医生得出的“奇怪”的结论,所以我中止治疗(注意不是“治疗完成”而是“中止治疗”)。科学的、客观的资料说明,不能解决失眠的问题。

年轻时,我患过神经性失眠症,那时学习了很多关于失眠的知识,但不是说,了解了失眠就能不失眠。

我的结论是:能让自己入睡的,最终还是——心。

睡眠是检测人心最好的测量仪器。睡眠可以把人本身的精神状况,如“紧张、不安”等等心理问题检测并表现出来。有时,身体的其他机能还没有反应过来,睡眠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我们不妨先来谈谈消耗精神、妨碍睡眠的原因。回想一下你在失眠前做过的事情,或者你失眠时想的事情,你可能会说起工作、感情、人际关系等等,但是归结到本质上就一个,烦恼。

很多书中都提到,烦恼是引发失眠的原因。这时,问题又来了,有些人容易烦,有一些人则不然。有些人,分明睡着了,却说自己没有睡着(疑似失眠症的表现,在本书中,“疑似失眠症”,也被当作失眠症对待);有些人即使白天烦心事很多,晚上照旧能睡得安稳;有些人明明生活无忧,却依然会睡不着。这又怎么解释呢?

事实上,如果说烦恼是引发失眠的直接原因,那么性格可能是影响你是否容易烦恼的决定因素。

同一件事情,比如说“睡不着”这件事,不安的人会过度地负面评价它。实际上躺着睡不着不过 30分钟,但是他会觉得有 1个小时,甚至更长。而乐观的人就会觉得“只是有点睡不着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仅仅是睡不着这件事情,容易不安的人对任何事情都比普通人想得多。稍微受点伤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得了的大事;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他们就会想到很糟糕的方面。他们面对大部分的事情都会觉得很苦恼。因此,只是稍微有点睡不着 (普通人看来并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失眠症患者就会觉得非常苦恼。

所以,与其说烦恼是失眠的原因,不如说“多愁善感的性格”才是真凶。

明明睡着了,却说睡不着的人

睡眠的满足感和客观的睡眠质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关于睡眠的研究书上才会出现疑似失眠症这种症状的界定。患有疑似失眠症的人,他们在客观上获得了良好睡眠,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睡得不好,睡不着。

在睡眠研究所里工作时,我经常会遇到这类人,分明睡得着,却认为自己被严重的失眠干扰。我常年和为失眠所苦的人接触,得到了一个铁的定律是:“不要听那个人说了什么,而应该看那个人为了什么而说这些。” 因为失眠症患者往往会夸大其辞,他们的讲述不能完全相信。他们说“我失眠了”,意思是说:“我正因此苦恼。”更深层的意思是“我需要更多的关心”。

获得了良好的睡眠却非要说自己没有睡着的人,就如同现下“烦恼的年轻人”那样,分明一点都不胖,却非要说自己“很胖”。总而言之,这类人先入为主的观念很强,也就是安全感很差。

某项调查表明,失眠之前出现不安的案例占到 43%,不安和失眠同时出现的比例占到 39%。因此有些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失眠症候群基本上和其他精神性疾病有关。虽然不包含所有人,但是大致上而言,失眠的人有不安倾向。那些说自己“患上失眠症”的人,实际上是睡着的。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说他们失眠,不如说是恐惧失眠。恐惧,让他们无法入睡。

其实,对失眠症患者而言,睡不着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心理。说自己“患了失眠症”的人,部分痛苦来源于失眠,但是这之前,他就已经是心里感觉不安的人。这才是问题的本质。

因此,除非解决心中的不安,否则根本治不好失眠,再多安眠药都没用。

伸个懒腰做自己,何必庸人自扰

欧洲脑神经学家 W.A.Hammond博士在 1915年出版的作品中感叹“50多年前人类的退化”。以 1915年为参照,书中说的 50年前,即 1860年左右。距离现在 150多年,那时睡眠问题就已经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了。

该书有篇文章论证道:“无法避免的失眠问题是来自文明的惩罚吗?”作者认为,失眠的原因与其说是肉体上的,不如说是来自“心灵”的。

对于这种说法,我深以为然。现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问题——老龄化以及抑郁——基本上都跟睡眠有关。不仅如此,失眠症开始出现在各年龄段里,并且随着年龄增加而更加普遍。在日本,说“经常睡不着”的小学生都占到了 16.8%。调查报告表明,现在日本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中的一成人有抑郁症倾向。

虽说从古至今就有失眠的问题存在,但是,相关的医学部门最近才开始成立。在此之前,人们并不把“睡不着”当成一种病,至少不是一种有必要接受治疗的病。

《Insomniac》(《失眠》)一书的作者Gayle Greene,他的父亲就是个医生,可父亲却无法理解他所说的“睡不着 ”。他父亲 20世纪 30年代在耶鲁开设的课程中,睡眠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当时的医生给出的忠告是请多多运动。但是, Gayle Greene在接到忠告前,已经在坚持每周 3次游泳和隔天跑步了。破坏睡眠的是烦恼。

“不管是什么样的烦恼,只要存在,就会导致失眠。 ”思考烦恼和失眠的关系,思考怎么做才能解除烦恼,才是解决失眠问题最应该做的事情。我不是要全盘否定肉体上的原因,只是把心理的问题放在一边,单纯地靠实施助眠书中写的各种助眠方法就可以酣睡这种说法,我不认同。睡前冥想法、让肌肉放松确实有助于睡眠。“但是,剥夺了正常睡眠的不是肌肉的紧张,而是患者的想法。 ”

举个有点极端的例子,美国印第安人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说是直接跟大自然紧密接触的生存方式。从草原上慢慢散开的朝霞开始,直到夜幕降临都在野外生活。美国的印第安人不仅仅在野外活动,更是在雪地里睡觉。我们光是想象这种情景都觉得要感冒了。就是这样的野外生活,新鲜的空气,成就了他们的健康。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不需要刻意的助眠方式就能很快地呼呼大睡。“几乎所有的失眠者真正的冲突都在于不好的心灵习惯。 ”

实际上,“睡不着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失眠症都是可以治疗的,只是针对失眠症患者的治疗 90%.95%都在心理层面。也就是说失眠不是问题,给失眠这件事情过度的重视才是问题。更进一步说,失眠者为什么对失眠的原因没有给予适当的重视。

同样有趣的观点还在别的各种各样的书里出现过。

刚才提到的《Insomniac》中就写道:“烦恼、焦虑、抑郁是失眠症的原因,这一点谁都知道。” 2公元前 4世纪伊壁鸠鲁也曾写过:“人生的苦楚破坏睡眠。”3

可以说,从纪元前开始,就有失眠是因为有烦恼这一说法了。

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写一本从烦恼出发应对失眠症的书呢?本书就是一本从根本问题——烦恼——开始思考失眠的书。

我不会劝导你睡前创造各种有利于入睡的客观条件,比如降低房间里的噪音,调整室内的光线和室温,使用舒适的枕头,诸如此类。

也不会劝导你做各种身体上的准备,如睡前泡个水温不高的热水澡,每天同样的时间上床、起床,听听音乐放松身体,睡前做些瑜伽拉伸之类。

更不会告诉你很多经典睡前故事,让你在睡不着的时候数羊,睡前喝杯热牛奶。不会给你营养摄取方面的建议。如钙是良好睡眠必不可少的营养,失眠患者中有部分人群镁不足,给失眠的人补充 B 12可以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睡眠,洋甘菊茶可以助眠等。

以上这些内容本书都没有。

我希望通过思考“怎么才是好的”这一心理层面的问题,让大家迎来酣睡后的清晨。

所以,与其将本书归纳到技术性助眠书中,还不如归在心理学层面的书里,这是一本关于失眠心理学的书。

同类推荐
  • 心理奇境

    心理奇境

    屠格涅夫说:“人的心灵是一座幽暗的森林。”本书的这些小故事,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心灵小径,让您轻松认识种种心理现象,从这些哲思般的故事中得到精彩且经典的启示,跟着本书的内容走进您的内心深处,让您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请在一个个故事中涤荡您的心灵,保持心理的健康,发掘内心的潜能,为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
  •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

    男人有男人的心绪,女人有女人的心思,男女心理千头万绪、幽微奇妙。两性的婚恋世界,交织着心理的磕磕绊绊,充满着心灵的冲突对抗。两性婚恋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困惑不断滋生、心理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能否顺利解决这些心理困惑和矛盾,将决定恋爱中的男女能否拥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去梯言—让你爱得明白的婚恋心理学》由心理学入手,从两性心理差异、两性交往心理、择偶心理、爱情心理、婚姻心理、家庭生活心理等方面系统解读婚恋中男女的心理问题和困惑。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本书是为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你量身打造的。你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人性的复杂及其根源,学会如何洞察人的心理,懂得如何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到如何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同学、亲人、陌生人等周围最常见的人相处,懂得如何洞察他们的内心,并自信自如地与之交往,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为你揭秘政界精英、商界精英的交际技巧,本书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
  • 心理学的陷阱

    心理学的陷阱

    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后果,却忽视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因才是让他们走入陷阱中的主要驱动力。为了避免读者陷入抽象的理论思维束缚中,笔者通过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以及历史上经典的人物、故事剧情等生动地对每一种心理效应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由故事引出效应,分析效应的背后动因和深陷效应中的人们的行为,并提出借鉴与规避的策略,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让爱一路陪伴: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让爱一路陪伴:灾后心理救助手册

    当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除了灾难带来的生理创伤,更严重、更长久的伤害,在我们内心。无论是专业人员想帮助那些受创的心灵,还是伤心的人们自助,都需要心理学专业的指导。这本小册子就是为那些遭受灾害的人们抚平心灵的创伤而编写的。书中汇集了心理救助方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灾区民众以及心理救助人员有所帮助。
热门推荐
  • 三千尘嚣

    三千尘嚣

    三千袖手无尘嚣,青山之下望云雕。四海过客如絮落,为我逍遥看今朝。吾名萧尘,尘欲满仓……
  • 金额幻想

    金额幻想

    一个农村的孩子,在大都市经历了爱人的离开,朋友的背叛。心灰意冷的他回到了家乡,却不想从此开始了他的人生传奇。
  • 君子陌

    君子陌

    君子陌冰冷的勾了勾嘴角,回归了那一副玩味的样子,道“我的付出,可不是用来辜负的,你更没资格抛弃一个恶魔。”
  • 紫瞳血记

    紫瞳血记

    进入星城中学,原以为会是平淡的学习生活,没想到却引来血族,故事是围绕女主辰晓梦与男主沈少卿展开的与吸血鬼有关的恋情故事
  • 狐狸精修炼史

    狐狸精修炼史

    她15岁时遇见了他他18岁时遇见了她她一心想做一只合格的狐狸精他一心想把她叼回窝第一次见面时他说“想不想做只有文化的狐狸精”她只想说:甚得朕心你信不信世上会有一见钟情,你信不信一见误终生!
  • 天龙武神

    天龙武神

    武修之路,意在不屈,战仇敌,破生死,逍遥天下。少年展晨,魂穿九天,得逆天功法,身化天龙,名动四方。千年巨擘,万古妖孽,绝世天才,任你千般变化,万般玄术,只问一句:何人敢与我一战?只凭手中三尺青锋,血染衣襟,脚踏天骄无数,情动了多少倾国美人……
  • 史上最强教练

    史上最强教练

    他挑衅记者,与球队高层作对,他被称为史上最嚣张的主教练;他痛揍当家球星,怒骂裁判,他是史上脾气最差的主教练;但即使如此,还是有很多球队对他趋之若鹜,因为他还是史上最强主教练!四大战术?挡拆、三角、普林斯顿和跑轰,他都用过;总冠军?看看他的双手,戒指已经串成一串啦;还有各种记录?那种东西他是当饭吃的!【易文新作,不成功便成仁!求各位支持!】
  • 特异兵王

    特异兵王

    一代特种兵王肖军在执行一次任务中遭遇神秘强者伏击负伤被迫退伍,却意外成为拥有特异功能的异能行者,接到来自龙组的入队邀请函,重现不一样的军旅生涯。然而一场异能混战打破时空秩序各大位面相继出现,来自个大位面的神秘敌人开始吞噬地球。肖军能否拯救地球扭转危机?想知道答案请持续关注特异兵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创世之玄天宗

    创世之玄天宗

    君临天下一切从平凡开始,少年玄天得混沌修神诀,控制强者,为了寻找父母创建玄天宗,诛邪魔,斗天神,踩绝顶天才,灭至尊强者,铸就一段华丽的创世神传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仙剑

    仙剑

    自古修仙、修佛、修魔着,无一不是为了长生,然而长生以后呢?我之修,不为仙,只为佑你一世平安。我之修,不为仙,只为看你换你顷刻欢颜。此书讲为您讲述,一个平凡的少年,是如何为了心中所爱,一剑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