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600000007

第7章 佛事杂记

早课

寺院里的早课一般都在清晨三四点开始,这颇似儒家所提倡的“闻鸡即起舞”。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都把勤勉当做日常的功课,这正好与当今夜生活的现代节奏完全相悻。

文人的毛病,多年来所养成的晚睡晚起的陋习,想改也是改不掉的。在寺院里,虽然不得不睡得稍早,但总还是很晚,往往我磨磨蹭蹭躺上床,早睡早起的师父们都已经睡了一大觉了。我睡觉一向不好,感觉刚刚眯了一小会儿,就会被一阵又一阵的板子声敲醒,“梆、梆梆……”,我知道,寺院里又一个黎明开始了。

在板子声中,一个又一个寮房的灯亮了,寂静了一夜的寺院开始有了动静,屋外有杂沓的脚步声,隔着窗户,冇一个个身披海青袈裟的身影飘然而过,僧人们集结到大殿的门口。等到一声声钟声响起,他们便按照戒腊(受戒年龄)的长幼,鱼贯迸入大殿,于是,早课开始了。

木鱼有节奏地敲击着,一个拖长的音阶,那是课颂前的香赞。在所有的佛牢咅乐中,我尤喜欢课前的香赞称课末的伽蓝赞,实在是很优美的音乐,有-种欢快感,却又没有流行音乐的那种奢靡和放纵。一殿僧人的课颂是一支集体的合唱,香赞则是序曲,是倾情的领唱。“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早课就是这样由维那师的领唱开始的。虽然不清楚维那师的身形和表情,似能想象到这该是一个身材高大、中气很足、胖胖大大的僧人,他的音域是宽广的,在发声上属于男中音。接着,集休的课颂就开始了。声音是舒缓的,音频是中性的,在木鱼有序的敲几下,诵读的节奏渐渐加快,一波一波,就像是在黎明的海滩上,风推送着波浪,一下一下吻咬着沙滩。于是,我也就在这样的波浪声中时而睡去,时而又醒来,那大殿里的诵唱就和着我的似梦非梦一直到结束的时候。

我刚去甘露寺授课时也曾经想参与早课,主要是觉得新鲜,但几次以后,就再没有耐性了。后来我知道,不仅是我,就是一些年轻僧侣,同样不耐烦这种日复一日的功课。况且还有冬天的寒冷,夏天的暑热,大殿里一站就是两个小时,没有恒久的功夫,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在一些寺院,早课是被硬性规定必须参加的,缺漏者或者要被扣分,或者扣除奖金。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年轻僧人经常犯规。甘露寺就有学僧因多次不上早课而被开除学籍的例子。有人说,出家人自在啊,于是有出家人说:让你来试试?说得是啊,仅早课一条,能坚持下来就是很不容易了。

过堂

“这年头,吃饭还是什么大问题吗?”

我曾在一个大寺院斋堂的墙上读到这样的偈子:

今日示尔修道法,即在吃饭穿衣间

一言说破无别事,饥来吃食困来眠

这是谈禅的偈句,很多禅师常常用来训诫学人,让他们别把禅高挂在天上。禅,其实即是最普通的小事,学禅的人须从吃饭穿衣这样一些最普通的小事做起,方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佛家对吃饭这样一件小事、平常事的看重。

我在另一座寺院斋堂门口看到一联也很有意思:

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此联一问一答,问世间吃饭人,有几个懂得饭是从米中煮来这样一个平常的道理呢?下联答曰,唯有智慧人才知道这粒粒稻米来自田间,而田间的稻米又是人们用心和力的劳作收获而来。

另有一联:

粥来饭去,莫把光阴遮日月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因此我说,这年头,也只有佛家才把吃饭当做大事,当做比生命本身更要重要的事情。

我刚接触佛门,对僧人过堂中的种种繁文縟节烦不胜烦,不就是吃一餐饭吗,何必全身披挂,三衣倶全,从大殿到五观堂(斋堂),念佛念法又念僧,直把该念的佛该念的菩萨全都念尽了,这才开始吃饭。吃时,须正襟危坐,不准发出一点声音,包括喝粥和咀嚼。如要添饭添菜,仍不准出声,只用筷头在碗中某处一指,当值的僧人自会按你筷子所指的位置为你添来,仍是不准出声。

但凡从寺院里出来的人,都知道吃一餐饭真不该是一件小事,能吃上一餐饭,更不应该看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为此,不独碗中不存一粒一根,甚至碗中的汤油,也要拿开水冲了一并喝下。真正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我再也不敢轻视“过堂”,再也不敢小看这一餐饭的功夫了。直到现在,不论是在家一日三餐还是出门应酬,我的碗里同样不存一粒一根,由此而成了习惯。有时候,看到大盘大盘的剩菜剩饭,心中不免会有一丝感觉,于是便想起那句对联: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

过堂是佛门一宗重要的日常佛事,去一座寺院,看其宗门规则是否严格,看管理者是否管理到位,一要看这寺院早饭两堂功课,二就要看“过堂”的功夫了。那些到吃饭时各拿一只海碗像某些机关食堂一样谈笑风生的寺脘,你还能拿它当做一座寺院吗?人们也有理由怀疑这寺院的住持到底是否受过正规的佛门训练。

我去甘露寺,虽然作为教授并不要求一定过堂,但我还是习惯同僧人一同过堂,一是为了表达对寺院的尊重,二是要让自己的日常生活规整起来,并以此约束自己日渐懈怠的人生。每过一次堂,我都感觉到自己的人牛发条又紧了一轮。

晨钟暮鼓

北周时有庾信:“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的诗句,可见“晨钟暮鼓”并非仅指寺院生活。据说古代每逢重大节日或喜庆之事,必在城楼敲钟击鼓以示庆祝。然而寺院里却把晨钟暮鼓当做每日的例行功课,当做策励僧尼和世人的一种“警”钟。“警钟长鸣”的典故,应该即是从这里生发而出的吧。唐代李成用的《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把晨钟暮鼓当作对山河日月的丝丝牵挂,迸而对天地人论的日日悔悟,这应该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出世思想的形象表达吧。

我在很多寺院里都曾看到这样的对联:

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迷人

这是佛家对晨钟暮鼓的进一步延伸,也是佛家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可见无论是出世者还是人世者,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样的。

去年有人问我,不是说晨钟暮鼓吗,为什么我在一些寺院里晚上仍然听到钟声呢?我回答他说,所谓晨钟暮鼓,并非是说早上敲钟,晚上击鼓,在一般寺院里,无论早晚,钟和鼓都一并要响的,只是早上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

我爱睡懒觉,早上的钟鼓我听得很少,但晚上的钟鼓却认真地听过几回,也认真地观察了几回,即使是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仍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寺院里钟鼓的位置摆放自有规定,一般说来,鼓在东南,钟在西北。鼓是一面大鼓,直径在一米五左右。击鼓者手持两根长长的竹竿,那鼓声先是舒缓的,如细细的风掠过田野,风鼓荡起成熟的麦田,在小溪里掀起丝丝波纹,让人们感觉到世界的宁静和美好。渐渐地,鼓声变幻着节奏,时而轻,时而重,于是,一座大殿均被鼓声激荡着,再没有别的声音。隐隐间,有雷声自远方隆隆响起,并偶或有一道电光划过,接着,暴风雨开始降临,继而雷声大作,天地在震荡,海涛在呼晡,人也在不自不觉间惊悚起来,感觉这世界变化的无常,时光消逝之神速。在这样的鼓声里,仿佛看到天地间一切的生灵如此弱小,生命是如此短暂,于是也忽然觉得,那过去的一切,都不过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唯有这天地间的造化之物是不朽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然而就在你为人世的忽忽而悲凉,为生命的匆匆而叹息时,那雷声却渐渐远去,忽然间雨过天晴,有阳光从云缝里钻出,无数道金箭刺破云层,天地间又恢复了先前的宁静,一切像是从未发生。这时候,西北角的钟声响起来。与鼓声相比,钟声就祥和安谧得多。鼓声是警策,钟声则是祈愿。在这种宁静的祈愿声中走出大殿,天已很晚了,猛然抬起头来看瓦蓝色的天空有一轮明月,于是,仿佛感觉自己刚刚从一场长梦中醒来,天地间的一切,都让你感觉是那样清新。

坐禅

禅是坐出来的吗?非也,是也。

唐代的马祖道一去南岳悟道,他选择一块大石开始了长久的禅坐。南岳怀让禅师看到这年轻人的执著,便问他说,为什么总是坐在这里?道一说,成佛啊。第二天,怀让默默地走到道一的身边拿起一块烂砖开始霍霍地磨起来,这当然影响了道一的禅坐。道一说,你磨砖干什么?怀让说,成镜啊。道一笑起来,说,磨砖岂可成镜?于是怀让便启发他说,磨砖不能成镜,静坐又岂能成佛?道一忽然明白了其中道理,于是他拜在怀让的门下,成为南岳怀让之后南禅宗的又一位著名的禅师。

然而禅坐的确是成佛达智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梯。当初释迦牟尼走出王來到一座苦行林中,便选择了一棵巨大的菩提树,开始了他的禅坐。据说他在菩提树下不吃不喝,共禅坐了四十九天,忽然领悟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人的妄想执著,迷住了人的本性,所以才有愚智者无法见性,无法成佛,无法达到大智慧。释迦牟尼拋却了菩提树下的禅坐,走出了苦行林,开始接引弟子,叫弟子们宣讲他在菩提树下悟得的真理,这就是佛教史上所说的“初转法轮”。

有人说,释迦牟尼之所以得悟大道,是因为他终于走出了苦行林,是因为他认为,折磨肉体的苦行并不能使人得到解脱,只有真实地走人生活中,才能得到最终的悟解。

也有人说,如果释迦牟尼没有菩提树下的禅坐,便不能悟得那最初的真理。于是,佛教上便有了关于修行次第的三段式:“戒、定、慧”。一位悟道者必先戒除人生的贪欲,让身心安定于一个无念的层次,久而久之,必能得到最终的智慧,得到成佛的根本。

于是,对于坐禅一事,历来的佛教大师们各怀己见。对一味禅坐以为能够成佛持坚决反对意见的当然要数六祖慧能了。他的“顿悟”法门像一道亮光,给无数想成佛作祖的人指明了一条通达胜利的捷径:一念悟者即可成佛,一念迷者即是众生。读《六祖坛经》,似乎真的没有发现慧能有禅坐的记载,而他对禅坐成佛者的打击,却是空前的。他的一首著名的愒子:“生来坐不卧,死来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必文章做。”慧能明确地告诉那些迷恋于坐禅的人:不就是一具臭骨头吗,有什么文章好做呢?虽然如此,但佛门中坐禅仍是一道重要的功课。这大概是人们普遍觉得,还是那个被慧能挤出六祖宝座的神秀大师的“渐悟”说对一般人最为适用,对于普通智慧的人来说,还是按照修行次第的三段式,慢慢来吧,禅坐是必不可少的啊。

一般的大寺院,必设有禅堂。禅堂的位置在大殿的后侧,一方相对安静的处所。禅堂中央安一佛像,四围沿墙则是一只接一只的禅凳。我第一次进禅堂,是在广东云门寺。那里每天规定僧人必须在晚饭后坐一支香(约一小时)。我那天进禅堂时,禅堂里单位已满,唯有靠门处一排禅凳空着,于是,我便在那位置上坐下来。刚把腿盘起坐下,有人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贴近我耳说:“老师,这里不是你坐的位置。”我吓了一跳,我知道,我坏了禅堂的规矩了。后来知道,那个位置是留给老班首(年老而德高望重的僧人)的,我一个在家俗人,又哪有资格坐在那里呢?

禅堂里的规矩是严格的,坐禅者当然不准发出一点声音,否则,便会被罚跪香,轻则一支香,重者三支。别人坐着,你却跪着,别人禅毕离去,你却还须跪在原地,一直等那香燃完。班首还要问你,知道错了吗?你便说,知道了,这才饶你出堂。

云门寺的禅堂很大,一般可容纳上百人坐禅。禅堂的窗户开得很高,这是因为坐禅入定后,人身上所有的毛孔都张开着,这时候是经不得风的,否则会染禅病。禅堂里到处贴着这样的标语:一念到底!父母未生我时我是谁?念佛者谁?一支香结束,禅者会在僧值师的带领下绕佛数分钟,让久坐的筋骨活动开来,让空灵而虚无的一颗心落到实地。数十或上百人围着禅堂中间的佛座,排成圆圈先缓缓行走,继而加速。这时候,禅堂里不闻脚步声,只有僧人宽大的僧袍在空气中摆动的呼呼风声,感觉有千军万马在原野奔腾,似有雷霆万钧在上空激荡。忽听僧值师的戒板一响,所有的脚步都在同一时间忽地停下,所有的.天籁之声都止息了,这时,就只听到身边禅者粗重的鼻息之声。身上有微汗浸出,感觉像是一个久未沐浴的人刚刚经过一次彻底的洗礼,浑身有说不出的舒坦。

同类推荐
  •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这是2013年生日前夕我送给自己的礼物,也算是结束求学生涯之后的毕业旅行。历时二十多天的旅行,我和同伴辗转西班牙瑞士两个国家,大大小小十几个城市,巴塞罗那、格拉纳达、马略卡、伯尔尼、苏黎世等等,我们参观高迪建筑、观看现场球赛、欣赏弗拉明戈表演、参加海岛骑行、爬雪山、游湖景、漫步世界上最富有的银行大街,领略了真正的欧洲风情,赢得了最难忘的经历,收获友情,邂逅心动。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风景,每个地方都有动人的故事和全新的领悟,一路上有过困难挫折,但更多的还是欣喜浪漫。这是一场动人的旅行,也是一次难忘的修行。
  • 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威远古今:陇西旅游导游解说词

    要当好一名导游,除应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外,娴熟生动的讲解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面,这本书只能提供一个最基础的历史、人文、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 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

    老人相伴旅游仿佛又回到青春时光,从而感受人生幸福;中年人外出旅游,可以洗尽疲劳,再增能源;青年人旅游,接受大自然的熏陶,会感到祖国的壮丽美好,使自己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恋人旅游,一起去登山涉河,陶醉于灵山秀水之间,会使两人的心贴得更紧,感到生命的美好、爱情的甜蜜,拍一张照片,也许会成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纪念。旅游可以一扫心中的怨气、疲惫,旅游使人的心理年龄永远处在青春的阶段。
  •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眷然归与情:法国人家

    本书是旅游类图书,属于别处系列之一。系作者在法国采访数个家庭后的感悟和体会。
  •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印度,去十次都不够

    用眼睛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印度各地的异域风情,待人接物的淳朴风气和细微之处的奇趣风物;用头脑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会看到各国的角色陆续登场,分享传奇经历,不吝给予我友情、亲情和爱,交织生命轨迹;用心看《印度,去十次都不够》的人,只有你们可以读懂书中的密语,发现自己内心里的那一点点蠢动的萌芽,它已经在生长,沉睡中的你睫毛颤动。时机到了,你会真正地醒过来……
热门推荐
  •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

    《我的人生哲学》是沈从文先生最新作品集。作为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沈从文在他一生的追求和探索中,对人生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观点。
  • 龙神傲世

    龙神傲世

    华夏杀手之王沈风在执行任务时,和一颗神秘龙珠魂穿异世。从此,地球少了一名顶级杀手,天衍大陆多了一头傲世神龙。炼无上神功,凝龙神血脉,踏万古神族,降妖魔圣女,成就一代龙神传说。
  • 美女总裁请留步

    美女总裁请留步

    超级强者隐匿花都,化身普通小保安。凭借一张比城墙还厚的脸皮,开启混迹都市花丛的旅程。他的出现,让这个暗波涌动的城市掀起轩然风波。从此之后,美女总裁,娇俏警花,温柔萝莉,一个都少不了。问纵横花都,看谁与争锋!
  • 近未来的大汉帝国漫游指南

    近未来的大汉帝国漫游指南

    汉皇历359年,公元2015年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大汉帝国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已经达到顶峰,即将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后的快车道.有理想肯奋斗的叶小白突然的闯入了这个世界,顿时点燃了整个世界的导火索.无末世无机甲无生化为你展示一个理想中的近未来世界的种种神奇每天更新时间中午一章晚上一章一天两章稳定更新
  • 从领主开始

    从领主开始

    穿越魔幻世界,成为被逼婚、发配的骑士领领主。这里是法师与战士的世界——法师呼风唤雨,掌天控地;战士挥刀开山,劈掌断流。从岛屿到大陆,从大陆到星空……无尽征途PS:新书求支持,求推荐票、求收藏
  •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战国无双之信长的野望

    本作品不是外国的真正历史,望各位看到本文的读者千万不要记住1582年以后的本书内容,因为自从本能寺之变以后,织田信长连骨头都没剩下,所以我们姑且认为他是阵亡了。本书是从1582年开始,本书就完成了从真实历史向架空历史的转变,废话不多说,开始讲述。对于1582年以前的历史,虽然时间和顺序上做了一些调整,好歹书中所述的地区那个时候是真正存在的。
  • 万古任我行

    万古任我行

    如果有人踩他两脚吐口水,那他会想办法或者找机会踹回四脚,再往对方头上撒泡尿羞辱回去!
  • 重生土豪万岁

    重生土豪万岁

    当叶悠米在金融市场上奋战多年终于取得成功实现名利双收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她却悲剧地重生了,穿回15岁那年,家里一贫如洗,一切重头再来,叶悠米悠决定继续向钱迈进,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做不了富二代,姐就做富一代。
  • 幽幽鬼谈:哦,我的鬼魂男友

    幽幽鬼谈:哦,我的鬼魂男友

    阴阳眼是民俗信仰中的一种通灵特异功能,一般来说,在小孩未满12周岁以前,都是可能拥有这种能力的,可是莫小凡就想不通猜不明了,自己明明已经20周岁了,这种天杀的特异功能怎么就从未消失过?!鬼打墙鬼压床对于莫小凡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她以为自己的一生都会在逃与不逃的挣扎中度过,直到在一次鬼打墙中认识了传说中的额...道士?!沈炎宇想不透,眼前这个被最低级的鬼打墙耍的团团转的女人是怎么活过这20年的。他就不该同情心作祟帮她赶走那个低级的鬼魂。等等?这个可爱的小女人叫他什么?道长?哦,小姐,不好意思我想你误会了,我也是鬼啊。诶!别晕啊!
  • 主宰蛮荒1

    主宰蛮荒1

    闯大千世界,看天地再开,群魔乱舞:踏血而行,战四界血歌。..新作《主宰蛮荒》谱写狂野玄幻之旅。2015年1月1日作者:‘天湖大棒子’强势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