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3300000004

第4章 韩国中小学教育概述(4)

(6)1963-1965年,韩国实施的市、道共同出题制,具有照顾地方特点、语文及算术考试题限制在教科书里和允许外地学生入学等特色。但舆论认为考试只局限于部分科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之出题的科目过少无法缓解入学考试竞争。因此,韩国文教部决定于1965年起将笔答考试扩大到学生所学的全部科目。

(7)1966-1968年,韩国文教部决定采取校长负责下的单独出题和部分共同出题的并行制。自1967年起开始实施由各市、道教育监负责下的共同出题制,考试科目为学生所学的全部科目,而出题范围则限定在教科书里。

纵观韩国中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变迁,不难看出具有重复变化的特点,单独考试、联合考试、国家考试等制度,非但未能从考试“地狱”中解救出中小学生,而且加剧了争报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从而诱发了重大的教育和社会问题。为此,韩国文教部于1968年7月15日决定实施初中免试入学制。推行这一入学制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正常发展;使小学教育正常化;消除过热的课外补习;消灭极端的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减轻家庭的教育费负担;彻底清除市民头脑中的名牌中学观念等。由小学推荐而分配初级中学的免试入学制,是60年代后期韩国政府实施的划时代的文教政策之一。

韩国于1969年在汉城开始推行免试入学制,而后按阶段向其他地区扩大。由于初中免试入学制必须以初级中学平准化为前提,而不得不将教师、设施、财政等因素作为平准化的重点。因此,包括私立初中的一切初级中学的平准化工作,则成了1969年以后韩国文教政策的根本任务。

根据1968年韩国文教部为实施初中免试入学制而制定的计划,首先初中志愿人数确定为101.409人,所需要的班级数为1.406个,必须扩充482个班级,其中263个班级(国立8个,公立180个,私立75个)通过新设23所初级中学(国立1所,公立12所,私立10所)得到了扩充,余下的219个班级(公立98个,私立121个)在现有的64所学校(公立16所,私立48所)中解决了增设的问题。为了消除学生远距离通学的不便,韩国文教部明文规定,鼓励在以市区中心10公里为半径之外的地方设立学校,决不允许在以市区中心5公里为半径之内设立初中,尤其鼓励有识之士在城市周边地区分散设立初中。

为了实现初级中学的平准化,韩国文教部在汉城134所公立和私立中学中选定50所中学为平准化的对象,要求从1968年9月1日起到1969年2月末为止实施平准化。为此,韩国文教部于1968年8月17日至26日进行了全面普查,将师范大专毕业的教师与非师范大专毕业的教师比例每年定为1∶3,而以3年计划确保所需教室,其他设施根据设施基准令在第一个年度必须予以解决。根据普查结果,对于不具备条件的学校,在1969学年度中止了初中新生的分配。此外,为处理有关升学儿童的事务性工作,由小学校长、初中校长、家长、法律界、新闻界代表6人组成推荐管理委员会。所谓初中免试入学制中的学校分配问题,其实是由小学毕业生亲手转动抽签筒来决定的。这一方法当时受到了一些人的非难,汉城地区则从1970年开始利用计算机推荐和分配学生到哪所初中。

1970年汉城等10个城市全面实施初中入学免试制,但在10个城市中有73所学校150个班级由于教育条件不具备,受到了中止招生和缩减招生定员的惩处。自1969年关闭京畿中学等5所名牌中学之后,又对汉城的首都女子中学、仁川的仁川中学、光州的光州中学、全罗南道的女子中学等9所名牌中学的72个班级采取了关闭措施,同时新设了33所初级中学。此外,为庆南中学、釜山中学、大田中学等10所地方名牌中学变更了校名,班级数量仍维持现状。然而,截止1969年12月,10个城市的初中教师数量只达到法定基准的60.4%,而只确保了运动场的76%、特别教室的40.%、管理室的44%、教材及教具的40%,仍未达到规定的标准。在10个城市的中学没有完成平准化的情况下,初中免试入学制便进入了全国性的实施阶段。

1971年随着初中免试入学制在全国铺开,韩国文教部为收到预期成果,在继续完善制度的同时,不断解决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为了保证质的平准化,一方面在继续加强教育设施平准化的同时,提高农村、渔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彻底推行城市与农村、渔村之间的教师循环工作制,旨在消除城乡之间的学校差别,另一方面坚持一邑(相当于我国的镇)一面(相当于我国的乡)一所中学的原则,为普及初中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由于韩国中等教育机构的私立学校比重大,政府在调整公立与私立学校分布比例的同时,确保教育财政,以农村为中心设置公立学校。通过新建学校和增设班级,逐渐扩充了学校的招生能力,班级人数也大大减少,进而充实了教育内部的活力。

由于韩国政府积极地推行初中免试入学制,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缓和了过热的课外补习;消除了极端的学校差别;促进了中小学教育课程的正常化;增强了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必要性。然而,初中免试入学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学区划分过于粗略,造成了学生通学上的困难;实施免试入学制以后,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别尤为突出,为学生的学习指导带来许多麻烦;随着名牌中学的关闭,入学考试竞争意识从小学迁移到初中,为报考名牌高中的考试准备教育在初中过程变得越发激烈;学校的平准化应当是在教育设施、教师及教育内容方面得到扩充与加强,却过于强调了形式上的整齐划一。

虽然1968年开始推行的初中免试入学制在促进初等教育的正常化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也伴随着高中入学准备教育的副作用。免试入学制使得初中在校人数剧增,争相报考名牌高中的考试竞争从而变得越来越激烈。高中入学考试竞争引发了许多教育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弊端。例如,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学生情绪的不安定;设置了专门应付考试的非正常性教育课程;迫使学生养成了利己的、不愿与他人合作的性格;加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别。再如社会及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端:加重了教育之外的教育费负担;助长了对学校教育不信任思潮的漫延;造成了对人的评价以毕业学校为主的倾向;各种考试补习学校如同雨后春笋;加剧了学生不良化的倾向,等等。

由于高中入学考试存在着上述种种弊端,韩国文教部于1972年12月8日专门组成入学考试制度协议会,针对高中入学考试制度进行研究。该协议会设专门委员,制定了具体的入学考试制度改善方案,这一制度改善的基本方向是:清除初三中考的弊病,促进教育正常化;在高中实现学生、教师、设施的平准化;采取制度上和行政上的措施,振兴科学及实业教育;扶持地方学校,谋求教育的均等发展;取缔入学准备教育,减轻国民的教育费负担;安定农村经济,抑制学生向大城市集中。

1972年12月至1973年2月底,经过3个月的研究和协议,终于在1973年6月28日颁布了新的高中入学考试制度,其主要内容如下:

(1)普通高中:设置包括公立及私立学校的高中学区,经过选拔考试确定入学资格者之后,按学区抽签给学生分配学校。普通高中在后期实施考试。

(2)实业高中:以市为单位,初中毕业生可任选自己所希望的学校,根据选拔考试成绩按学校选拔,实业高中在前期实施考试。但合格者不得申报普通高中。

(3)特殊技能者选拔:只承认选拔考试合格者中的体育特殊技能者,人数限制在招生定员的3%以内。普通高中以学区内先分配的原则,而实业高中按学校进行选拔。

(4)特殊目的的高中:选拔考试合格者可任意申报全国的特殊目的高中(三育高中,圣心高中,中京高中,国乐高中,汉城的艺术高中、体育高中、铁路高中,釜山的海洋高中),按学校选拔,实施第一批招生。凡申报特殊目的高中的不合格者,按所在市、道,可在后期考试之后,被推荐和分配到普通高中。

1973年颁布的高中入学考试制度,是以高中平准化为前提的。韩国文教部决定1974学年度在考试竞争最为激烈的汉城和釜山推行新的入学考试制度之前,于1973年3月对汉城和釜山的170所高中的设施、教师、法人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汉城、釜山的教育委员会设立了学校评估委员会,对高中平准化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确认之后,每月一次向文教部的平准化促进会报告。而文教部也组成自己的评估团,到1973年10月底通过数次实地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和综合,全面评估了高中平准化的推进成果。

同类推荐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祝酒词全集

    祝酒词全集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介绍了不同场合的祝酒词,内容包括:生日祝酒词、婚宴祝酒词、社交祝酒词、庆典祝酒词、职场祝酒词、商务祝酒词、政务祝酒词、节日祝酒词等。
热门推荐
  • 上个世纪的驱魔师

    上个世纪的驱魔师

    小桐,一个可爱的女生,天生就有着一对异与常人的眼睛——阴阳眼!从小到大,她见过无数的幽灵,从开始的的害怕,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今天,是小桐16岁的生日,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小桐邀请了班上几个和自己要好的同学,决定到一个少有人来往的森林野炊!一切都按照原定的计划执行着,但是,在经过一个狭窄的山坡的时候,小桐一不小心踩划了脚,重心一偏移,整个身体,都从那个陡峭的山坡一直滑了下去!当小桐恢复意识,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一个赤裸上体的男人,正盘腿坐在自己的面前,他双眼紧闭,似乎。。。。。。。。。。
  • 他在黑夜尽头

    他在黑夜尽头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 幸福私家菜

    幸福私家菜

    膀大腰圆,武功高强的寇娘,穿成了现代不受父亲重视的少女寇媛媛。还没来得及适应一下现代的生活,凶残的小三就打上门了!面对无耻的小三,偏心的父亲,懦弱的母亲,怎么办?寇媛媛表示:打回去!
  • 金书铁券

    金书铁券

    建筑世家林幼龙为找到父母工地事故证据以及丢失的金书铁券与保住老屋地皮,进马近原公司与张老鬼斗智斗勇,发现自己被利用且当年事故另有蹊跷,张老鬼并没有拿走金书铁券,那是谁拿走了呢?
  • 啊哈嘿

    啊哈嘿

    实习神仙徐来,因触犯天条,被贬下界接受十世轮回之苦。十世之中注定是苦难重重,月老怜惜两位,遂牵线搭桥,可终究还是有缘无份。
  • 风云大玉商

    风云大玉商

    该作品描述了三个玉商家族“郑家”、“马家”、“王家”的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顾玉鹤与三个女人的传奇情感经历,再现了真实战争环境下小人物的坎坷命运。书中主角顾玉鹤的养父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玉雕高手,不料他在雨夜离奇被害。顾玉鹤为寻找真凶,带着妹妹月亮来到翠龙谷,随即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离奇转变。误打误撞、李代桃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顾玉鹤命运的起伏颠簸,《风云大玉商》中每个人身上都展开了一场真诚与丑恶,忠诚与背叛,放弃与坚守的博弈,在悬念叠生的布局中,最终引发出一幕幕爱恨情仇。
  • 妖孽降临:皇上请接招

    妖孽降临:皇上请接招

    一句功高盖主让白家家破人亡,她失去所有,爱人,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白若雪发誓一定要南宫绝血债血偿。进后宫,步步算计,运筹帷帐,想害她,那正好,她就借刀杀人,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不要说她冷血无情,后宫本来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曾经的爱人摇身一变成了北汉皇帝最宠爱的太子,甚至还忘了她,不过,没事,只要他白穆轩好好的活在这世界上那就什么都好,至于报仇她白若雪一个人来就好了。谁知自认聪明的她到头来也不过被人当做棋子,哼,既然敢利用她那么就得做好被她报复的后果,要知道除了南宋的皇后,她还是江湖人人惧怕明月宫宫主。后宫、江湖、天下、她一定要搅个天翻地覆不然怎么对的起他们叫她妖孽这两个字呢。
  •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宠妃无度:狂妄大侍妾

    她是金牌猎人,以猎杀罪犯为生,身手矫健,性格狂妄。一朝穿越,她成了一个病死王爷的陪葬侍妾,好不容易保住一条小命,却被王妃欺辱,继子坑害,人人当她还是柔弱无能的下等侍妾,想要害她性命。她斗毒妇,整渣男,呛皇帝,与病弱王爷联手掀起翻天巨浪。要誓众人俯首称臣,再不敢造次。只是那冷淡无情没有人味的王爷怎么突然变得这般热情?病娇王爷稍稍靠近,温文一笑:“本王给你送一道餐后甜点如何?”“不要。”孟青珺断然拒绝。病娇王爷马上变脸,威胁道:“不要也得要。本王将自己做为甜点送给你,岂容你拒绝?”孟青珺抵死不从,“你干嘛,走开啦,手不要放上来,嘴巴离我远点,再靠近我就要叫了……“
  • 百里凰歌

    百里凰歌

    据说大夏君王苏延晚年最痛恨方士。只因他一生遇见的三个方士。一个害他遗失亲生骨肉。一个害他与爱女离心。一个害他晚年丧子。据说,这三个方士的出现,均是为了他的女儿。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零基础棒针钩针技法大全

    零基础棒针钩针技法大全

    本书结合了棒针和钩针的所有基本技法,从起针方法、编织符号、基本织片、配色花样到收针缝边、加减针等,由易到难,并附上棒针、钩针实例各一款,让读者能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书中的技法都有完整的步骤图片进行演示,新手也能轻松学会,棒针钩针一本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