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鉴得失。同样,本章中引用的一个个事例都告诉我们许多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避免的错误,这些小错误包括我们前面各章所讲到的原则技巧的方方面面:修养、谈吐交友……希望以此为镜,可以帮助你获得一个好人缘。
1勿论人非
一个挑剔而又唠叨的家庭主妇正不停地数落她丈夫的不是:
“你看你,从来也不帮我做点家务。”
“你瞧瞧,胡子这么长了也不刮一刮。”
“也不照顾一下孩子”。
气得她丈夫大叫:“我以后再也不陪你逛街了,原来陪一个唠叨的太太走过一条街,远比陪一条小狗走上十里路还要累。”
那女的气得脸色发紫。
的确,她丈夫有不少缺点,但是,如果她丈夫是个毫无瑕疵的圣人的话,你想他还会娶她吗?
那个家庭主妇第二天怀了满肚子的牢骚去请教心理医生,当她坐在医生面前时,一口气就数落了她丈夫十几分钟。这时,心理医生突然问了个把她吓一跳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先生死了,你会怎么样?”她大吃一惊,顿时鸦雀无声。
这时,医生给她一张纸,叫她坐下来列出她丈夫的优点,结果怎么样——那张纸还不够她写呢。
临走时,那心理医生又若有所思地对她说道:“下一次当你觉得看不惯你丈夫时,不妨如法炮制,说不定等你列完他的优点后,你会发现他正是你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易于发现别人的缺点、错误,而对自己的缺点浑然不觉,正如俗话说的:“自丑不觉,人丑笑煞”,“自己的东西是宝,别人的东西是草”。一旦发现别人的过失、错误,就心中不快,指指点点,数落一番,才算消了心中一口气,但常常不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别人的自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批评、指责、数落,多少会给人造成伤害,所以千万不要轻易谈论别人的不是。
勿论人非,就是不要背地里在别人面前谈论别人的不是:
“小王这人不可靠。”
“这都是××干的!”
“这种人,没出息!”
这种没根据的话,绝不能乱说,一旦被当事人知道,势必使你们的关系破裂,即使你有所依据,也不要乱说,心里想想是可以的,因为你说给其他人听,他们会联想到以后你可能会在背后说他们的坏话,从而对你产生戒备心理。
勿论人非,小心“祸从口出”。《孟子》里提到“众口烁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恶意诽谤,积累多了,会把黄金也说成石头。语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人振奋,也可以刺伤一个人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三月寒”,一句恶意的伤人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甚至会导致一个人的毁灭。近年来报纸上有关因忍受不了恶意舆论而自寻短见的例子举不胜数。我国法律还规定对故意诽谤者将予以法律制裁。
勿论人非,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讲无根据的谣传。
“听说××被老板炒鱿鱼了!”
“××跟××搞上了!”
这些话被爱听谣言的人听到了,马上又会在另一地点散播,一传十,十传百,以讹传讹到后来,大鸟变成小黑猫,与事实相去甚远,被当事人听了,会是很危险的。所以,不要轻信谣言,也不要传谣言。
2勿轻视他人
美国某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三组,接着跟第一组的学生说:“你们是这个班上最有潜力的学生,只要好好努力,将会前途无量。”对第二组的学生不予理睬,无视他们的存在,最后对第三组的学生批评,结果,被称赞和鼓励的第一组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接受批评的第三组的学生也有少许的进步,而进步最小的是那些不被理睬的第二组的学生。
有位知名的教授经常在班上练习如何褒扬他人。他时常让同学们一个个站在全班同学面前,让他赞扬其他同学。
这个方法不仅使全班感到愉快,而且也充分显示出人性的另一面。有一个被同学称自己笑容很美的学生说:“我和他同窗已经十五年了,可是这是他第一次注意到我的笑容而夸奖我。”
我想这种情形也很可能发生在你、我身上,为何不说出来呢?
为何不练习夸奖他人呢?
为何找不出鼓励他人的方法呢?
人们注意的总是自己,当一张团体照发到你的手里,你第一个注意的是谁?肯定是你自己。但是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能只靠一个人孤立于世而生存,所以还必须时时注意别人。
人际交往中,我们往往愿意趋近那些权势大、地位高的“显赫”人物,对他们趋之若鹜,许多人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人托人帮忙要与这些人拉上关系,说到底无非是为了在适当的时候捞到一点好处,但这种靠溜须拍马,送礼拉关系建立的人缘是为人们所不齿的,也是不牢靠的,一旦对方“风吹墙倒”,你经营的一切也就同时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的交往,应该针对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对方的名声、职位、身份、地位而异,我们看重的不能只是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内涵,他的人品,他的内在潜能,一旦与这些人结成人缘,或者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导师,在你傍徨迷路时指点你;或者成为你的挚友,可以与你共享欢乐,分担忧愁;或者在你最孤立无援时推你一把。不要轻视任何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特长,说不定你的弱项正是他们的强项,说不定关键时刻给你帮助最大的正是你平时忽视了的人。不要轻视一个人的职业,每一份存在的职业都有它的作用。整个社会是一台庞大的机器,任何一个不起眼的职业就是一枚小螺丝钉,一旦缺少的话,机器迟早会出现故障,你的生活离不开别人的细小的工作,你吃的每一口饭,你穿的衣服,可以说你的一切的一切,都凝聚着无数人无法计量的细微的工作。
不要轻视别人,就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小时候也被老师认为是最笨的学生。有一次老师让班上每个人做一只小板凳,最后老师把他的挑出来,说是全班最丑陋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更是被老师认为“没法教育”而带回家中由其母自教。不平凡的人物常常从最平凡的事情做起,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有位曾在苏州打字机二厂当过模具工人的年轻人,自幼喜爱刻图章、画画、书法,后来,他开始钻研在头发上刻字,被许多人讥笑,经过多次失败的磨炼,他终于在头发上刻出诗句。这些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消息一出,轰动于世,被人们誉为“旷古奇才,惊人绝艺”的“青年发刻艺术家”。
3勿让人失望
有位职业篮球教练曾经说过:“重视球迷们的眼睛,不仅在比赛中,就是在其他场合也需记住,总有球迷正在注意着你的一举一动,因此,切勿打出使人泄气的球,致使你的球迷期望落空。”
“重视球迷们的眼睛”——这是多么让人深思的一句话,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不论是公司部属、同事、长辈、上司或亲人,总有一、两位特别关注自己的人。然而,你是否重视这些人的眼睛,而对每件工作及日常行为谨小慎微,认真负责呢?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两位以期待的目光关注着自己并不时支持鼓励我们的人。他们常会在别人面前夸耀你:“那个人一定能胜任。”“××是值得信赖的”、“他很有判断力”之类的话,对他们来说,若是他们看到你正在朝他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成长时,一定会满心喜悦地说:“哦,我果然没有看错人。”但要是情况相反,则会使他们变得失望和伤感。
所以,要想使人生更加绚丽多姿,丰富多彩,必须要拥有许多了解、支持、崇拜自己的人,其中非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可。
尽管人生不断地出现坎坷或不顺,但是一有不平情绪就退缩、抱怨、泄气、发牢骚、动怒吗?如果当我们正处于这种心灵的十字路口时,却能记起“重视球迷的眼睛”这句话,并立即改正自己的缺点并且持续努力下去,这才是报答他人爱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人的一生中,常常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有些人因此而退缩不前,这时候,你不妨想像一下一只尾巴下垂,不断后退,然后突然转身逃跑,直到适当距离才汪汪大叫的丧家犬,相信只要想起这种凄惨的情况,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有些人动不动就认为:“反正我是个没用的人!”而被自卑感摧毁殆尽。或者自大地以为自己是“东方不败”,是无人可比的重要人物,这两种人都会在庸庸碌碌中度过一辈子,然而,他们也常常把原因归咎于周围的人说:“我原来可以做得更好,我之所以不能施展抱负,主要是公司不好,与上司处不来,工作不合适,社会不认同我,总之,一切都是运气不佳所造成的!”运用这种借口来掩饰自己,最后则夹起尾巴溜之大吉,好似丧家犬的情况,是最要不得的。
日本有一位著名相扑选手曾说:“失败,并非就是身体虚弱所致,而是因为心情败坏才使身体变弱,倘使继续失败下去情况就会更糟,所以说,千万不能掉进失败的习性而循环不已,否则失败感会侵蚀人心,使人变得异常脆弱和沮丧。”
4勿随便打断
要想避免种种跟人交谈时所遭遇的麻烦,而使双方都感愉快的惟一诀窍:是把对方引导到一个他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上去。自己不但要做个好聆听者,还要做个好的引导者,使对方能够情不自禁且滔滔不绝地长谈下去,这样我们就可获得极佳的人缘了。
但是,实际交谈中,许多人常常因为忽视这一点而招致无数麻烦,这种人的失误处便是他们喜欢先谈自己的为人和自己的事情。如果他是个商品推销员,他就肯定得不到别人的生意,因为在他滔滔不绝的谈话中不给别人以插话的机会。如果他是一位相识的朋友,那么这种人常常是我们最讨厌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口若悬河地讲自己,无非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看重他。其实他不了解博取别人好感的方法并不是这样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引导对方的谈话到他真正感兴趣的话题上去,然后针对那个问题再发表你的高见。
还有一点要注意,倘若遇到一个不太喜欢说话的人,你不妨试举一些他所熟悉的事情,或故意发表一些显然错误的见解,这也是引导别人谈话的好方法。因为若不引起对方的谈话,或不能了解对方的意思,是没有办法使人对你表示至诚和佩服的。
所以,在你与别人交谈时,你应该耐心地聆听别人的讲话,让他们滔滔不绝地讲他们感兴趣或引以为荣的事,你只是配合对方,让他们的情感得到抒发和表达,如果随便就打断别人讲话或插嘴,那就会打断他们的思路,破坏他们的情绪,势必引起反感。
倘若遇到一个不太乐于说话的人,你不妨试举一些他所熟悉的事情,或故意发表一些显然错误的见解,这也是引导别人谈话的好方法。
5勿妒忌他人
真正的领袖常常致力于寻找价值的真谛,他们常常会牺牲一己的虚荣心,因此,在他的周围常会发现能干的助手,以及有才能和乐于助人的朋友。
那些只求虚名的人,常常不愿意和比他们更能干的人在一起,他们不喜欢称赞人,只是瞧不起人,有时候虽和有名望的人在一起,但却以此沾沾自喜,并表示自满,此外,他所选择的心腹朋友也都是些巧言令色之徒。因此,凡真能帮助他而有坚强意志或真才实学的人都与这种人绝缘。
大发明家和制作家马克西姆曾说:“人们想从别人那儿获得的,不外是两种意见:一是‘颂扬’,一是‘亲爱’。然而立身行世,要把颂扬抛开,让别人对你亲爱,因为一经颂扬,就有人嫉妒,嫉妒便造成仇恨了。”
有一位书店经理,无意中发现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店员对他极尽辱骂讽刺之能事,并且认为他是个差劲的经理,还希望副经理能马上接替他的职务。然而,我们要讨论的,并不是这封信,而是那位经理应付这封信的办法。
这位书店经理后来成了《毕克·老瑞欧周刊》的发行人。当时,这封信原是寄给副经理的,可是他们两人常常互相折阅信件,恰巧副经理当时不在,毕克便把这封信拆阅了。
毕克读了这封信以后,就带着信跑到老板的办公室里。
毕克对老板说:“我虽然是一个没有才能的经理,但我居然能用到这样的一位副经理,连我雇佣的店员们都认为是胜过我了。”毕克一点也没有嫉妒,也没有因自己的虚荣心受损而恼怒,他只是为自己用了那样能干的副经理而感到自豪。
后来,他的老板不但没有撤换他,反而更重用他了。
毕克真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他对比自己能干的人非但毫不嫉妒,反而大加肯定,为别人感到高兴,这种人的精神着实可嘉。毫无疑问,他得到了老板更大的信任。
迈克尔·乔丹是驰名世界的篮球明星,他在篮球场上的高超技艺举世公认,而他待人处世方面的品格更为人称道。皮彭是公牛队最有可能声望超越乔丹的新秀,但乔丹没有把队友当作自己最危险的对手而嫉妒,反而处处加以赞扬、鼓励。
为了使芝加哥公牛队连续夺取冠军,乔丹意识到必须推倒“乔丹偶像”以证明“公牛队”不等于“乔丹队”,1人绝对胜不了5个人。一次,乔丹问皮彭:“咱俩3分球谁投得好?”“你!”皮彭说:“不,是你!”乔丹十分肯定;乔丹投3分球的成功率是28.6%,而皮彭是26.4%,但乔丹对别人解释说:“皮彭投3分球动作规范,自然,在这方面他很有天赋,以后还会更好,而我投3分球还有许多弱点!”乔丹还告诉皮彭,自己扣篮时多用右手,或习惯用右手帮一下,而皮彭双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而这一细节连皮彭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乔丹把比他小3岁的皮彭视为亲兄弟,“每回看他打得好,我就特别高兴;反之则很难受。”乔丹的话语中流露着他们之间的情谊。
正是乔丹这种心底无私的慷慨,树立起了全体队员的信心和凝聚力,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1991年6月,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决战中,皮彭独得33分,超越乔丹3分,成为公牛队这个时期的17场比赛得分首次超过乔丹的球员,这是皮彭的胜利,也是乔丹的胜利,更是公牛队的胜利。
相反,恶意的嫉妒像把利剑,给人造成重大伤害。1981年11月3日的《人民日报》曾刊出令人震惊的消息:北京化工学院一位姓王的副教授由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受到周围一些人的嫉妒、冷遇、讽刺以至被逼疯了!
嫉妒心往往是一个人才能意志缺乏的体现,伏尔泰说:“凡缺乏才能和意志的人,最易产生嫉妒。”因为自己技不如人,就只能用嫉妒的心理去排解心中的不平,一旦任嫉妒心理随其发展,你就会疏远那些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到头来不仅会孤立了自己,而且也阻止了自己的前进。
6勿过于愚直
有一所著名的大学,曾经举办一个为期三十天的经营管理研习班,主题就是“诚实与坦率的好处”。一年后,有人作了调查,发现当时参加研习班的人,已经有一半以上已经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经过一连串的追踪采访,才知道他们把研习中所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工作上,却因此而遭到严重的矛盾冲突,最后不得不弃职而去。